文言文寓公移山

作者&投稿:地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谁给我初中文言文《愚公移山》的翻译

愚公移山-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

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

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愚公移山○1《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2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3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4九十,面山而居○5。惩○6山北之塞○7,出入之迂○8也,聚室而谋○9曰:“吾与汝○10毕力○11平○12险○13,指通豫南○14,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15。

其○16妻献疑○17曰:“以○18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9,如太行、王屋何○20?且焉置土石○21?”杂曰○22:“投诸渤海之尾○23,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4,叩石垦壤○25,箕畚○26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27有遗男,始龀○28,跳往助之。寒暑易节○29,始一反焉○30。

河曲智叟○31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3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3,其○34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35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6,曾○37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38,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39也,而○40山不加增○41,何苦○42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43。

操蛇之神○44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选自《列子》作者列御宼,战国人。

2.[方]:方圆。3.[之]:的。

4.[且]:副词,将近。5.[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6.[惩]:苦于,为……所苦。7.[塞]:阻塞。

8.[迂]:曲折,绕远。9.[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

[室]:家,全家人。10.[汝]:你。

这里指“你们”的意思。11.[毕力]:尽全力。

12.[平]:挖平。13.[险]:险峻的山。

14.[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15.[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

[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16.[其]:代词,他的。17.[献疑]:提出疑问[献]:提出。

18.[以]:凭借。1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了。

[曾]:连……能。[损]:削弱。

[之]:这样的,那样的。20.[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就是“把……怎么样”。

21.[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且],况且。[焉],哪里。

[置]:放置。22.[杂曰]:纷纷的说[杂]:纷纷23.[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边上。

[诸]:就是“之于”。24.[荷担者三夫]挑担子的三个人。

[荷]:挑。[遂]:于是。

25.[叩石垦壤]:[叩]:敲,凿。[垦]:挖。

[壤]:土壤。26.[箕畚];用箕畚。

27.[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姓京城的人的寡妇。28.[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

[龀]:换牙。29.[寒暑易节]:冬夏换季。

[易]:交换。[节]:季节。

30.[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同“返”。

[焉]:语气助词。31.[叟]:公。

3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倒装句[甚矣]:太过分了。

[惠]:同“慧”,聪明。33.[毛]:地面所生的草木。

34.[其]:又。35.[长息]:长叹。

[息]:叹息。3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彻]:通。37.[曾]:还。

38.[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

39.[穷匮]:穷尽。40.[而]:但是。

41.[加增]:加大增加。42.[何苦]:愁什么(古),何必(今)。

[何]:为什么。[苦]:愁。

43.[亡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同“无”。

44.[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之]:的。

2.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 汤问篇》)。

3. 古文《愚公移山》的翻译

很高兴第一时间为您解答,祝学习进步。

如有问题请及时追问,谢谢~~O(∩_∩)O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亲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原文:太行(háng)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chéng)山北之塞(sè),出入之迂(yū)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rǔ)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zeng)不能损魁(kuí)父(fǔ)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hè dàn)者三夫,叩(kòu)石垦壤,箕畚(jī běn)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qū,弯弯曲曲的意思,而qǔ只用于“歌曲”)智叟(sǒu)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huì)。以残年余力,曾(céng)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hè),曾(zēng)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sǒu)亡(wú)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大山北面阻塞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损,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挖掘泥土用簸箕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没有父亲的儿子,刚刚换牙,跳着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使愚公停止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损坏,又能把这两座大山上的土石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挖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4. 文言文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即:原文内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原文大意: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占地)方圆七百里,高七八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堵塞交通,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就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铲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开垦土地,用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跳跳蹦蹦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他)才往返一次。河湾上的一位聪明的老者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毁掉,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我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增加高度,何愁挖不平?”河曲的聪明老者没有话来回答。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

5. 初中文言文《愚公移山》的翻译

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万尺高,本来在冀州的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靠着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交通不便,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借您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众人纷纷说:“我们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去,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凿石挖箕畚装了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刚刚换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河湾上一位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并制止他干这件事,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衰残的年龄和剩下的力量,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铲平,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在;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然而山却不会加大增高,愁什么山挖不平?”聪明的老头没有话来回答。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愚公他们不停地干下去,将这件事告诉了天帝。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负着两座山,一座放在朔东,一座放在雍南。从此,冀州的南部,(到)汉水南岸,没有山冈高地阻隔了。

6. 初中寓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愚公移山>

原文: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回700里,高万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上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士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文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大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的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命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7. 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的拼音是什么

文言文《愚公移山》全文的拼音是: tài háng ,wáng wū èr shān ,fāng qī bǎi lǐ ,gāo wàn rèn ,běn zài jì zhōu zhī nán ,hé yáng zhī běi 。

běi shān yú gōng zhě ,nián qiě jiǔ shí ,miàn shān ér jū 。chéng shān běi zhī sāi ,chū rù zhī yū yě 。

jù shì ér móu yuē :“wú yǔ rǔ bì lì píng xiǎn ,zhǐ tōng yù nán ,dá yú hàn yīn ,kě hū ?”zá rán xiàng xǔ 。qí qī xiàn yí yuē :“yǐ jun1 zhī lì ,céng bú néng sǔn kuí fù zhī qiū ,rú tài háng 、wáng wū hé ?qiě yān zhì tǔ shí ?”zá yuē :“tóu zhū bó hǎi zhī wěi ,yǐn tǔ zhī běi 。”

suí lǜ zǐ sūn hé dān zhě sān fū ,kòu shí kěn rǎng ,jī běn yùn yú bó hǎi zhī wěi 。lín rén jīng chéng shì zhī shuāng qī yǒu yí nán ,shǐ chèn ,tiào wǎng zhù zhī 。

hán shǔ yì jiē ,shǐ yī fǎn yān 。 hé qǔ zhì sǒu xiào ér zhǐ zhī yuē :“shèn yǐ ,rǔ zhī bú huì 。

yǐ cán nián yú lì ,céng bú néng huǐ shān zhī yī máo ,qí rú tǔ shí hé ?”běi shān yú gōng zhǎng xī yuē :“rǔ xīn zhī gù ,gù bú kě chè ,céng bú ruò shuāng qī ruò zǐ 。suī wǒ zhī sǐ ,yǒu zǐ cún yān ;zǐ yòu shēng sūn ,sūn yòu shēng zǐ ;zǐ yòu yǒu zǐ ,zǐ yòu yǒu sūn ;zǐ zǐ sūn sūn wú qióng kuì yě ,ér shān bú jiā zēng ,hé kǔ ér bú píng ?”hé qǔ zhì sǒu wáng yǐ yīng 。

cāo shé zhī shén wén zhī ,jù qí bú yǐ yě ,gào zhī yú dì 。dì gǎn qí chéng ,mìng kuā é shì èr zǐ fù èr shān ,yī cuò shuò dōng ,yī cuò yōng nán 。

zì cǐ ,jì zhī nán ,hàn zhī yīn ,wú lǒng duàn yān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 初三语文文言文《愚公移山》,求答案

楼主你好:1. 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2. 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 答:河曲智叟亡以应。

3. 文章结尾 “帝感其诚”中的“ 诚 ”指什么 答:愚公移山的精神。4. 《愚公移山》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答: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毅精神。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⑴固不可彻( 通,变通 ) ⑵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尽 ) ⑶何苦而不平( 愁 )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7.与 “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3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从文中画线句子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3分) 不愚。

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5313735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愚公移山例年中考题:/link?url=9rgxEan7khBQz9BmQ2rwpachMuVAoPUPqZNp5_liQxoG6_bAa9Z4W2p_7bZIESg4LABDopfDwktXZWxZWswSNeGqDR9yP50IUQzClzb9WCm希望可以帮助到你,祝学习进步,望采纳。




初中文言文多字
(《愚公移山》) 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④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⑤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2、结构语气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

愚公之谷文言文及翻译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文言文之用法大全
(《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

初中文言文有哪课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桃花源记(陶渊明)18.与朱元思书(吴均)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岳阳楼记(范仲淹)21.醉翁亭记(欧阳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9.曹刿论战10.愚公移山11.出师表12.观潮19.邹忌讽...

大家文言文是什么
你们:文言文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是复数还是单数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除去险阻。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力量衰竭我们的力量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文言文中有了表示不止一人时,可在代词后加上“辈、侪、属、曹、等”字,如:我辈、...

其的用法是什么?
(《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其”字用作连词的用法:1、“其”字表示选择关系的用法: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文言文常用指代词
文言文人称代词有三点不同于白话文人称代词的地方。 第一,单复数无不同表示法。 如: 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庄公十年春天,齐 国的军队来攻打我们。 )②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我和你们尽全力来 削平险阻。) ③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他们士气衰竭了, 我们士气旺...

趣味性文言文
如教《郑人买履》,可以通过让学生讲故事来理解故事的寓意;《愚公移山》可以让学生通过辩论来掌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性格……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熟读背诵,也要讲究趣味性《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的...

初中文言文考察形式
中考文言文《三峡》 中考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中考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中考文言文《马说》 中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 中考文言文《出师表》 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 中考文言文《曹刿论战》《左传》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 望采纳 3. 初二...

五下文言文的停顿
如: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3)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4)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十一、句式整齐的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朗读时可用相同的停顿来读,使语气语调一气贯通。 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三条规律: 一、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

兴城市13754372072: 文言文《愚公移山》的课文和翻译 -
陟转卡波:[答案]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兴城市13754372072: 文言文《愚公移山》的寓意 -
陟转卡波: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寓意,它的本意并不在于“移山”或者“搬家”,它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这座山只是象征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某一种困难,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我们的智力、毅力或者体力去征服它、解决它.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坚定不移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期间,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够执著,坚持一个方向,坚守一个信念,坚信自己的坚强和坚韧,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征服不了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这层意义

兴城市13754372072: 愚公移山文言文 -
陟转卡波: 故事说,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他家的门口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们进进出出非常不方便.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说:“这两座大山,挡住了咱们家的门口,咱们出门要走许多冤枉路.咱们不如全家出...

兴城市13754372072: 急求<愚公移山>的古文及翻译 -
陟转卡波:[答案] 愚公移山(原文及翻译) [日期:2005-12-21] 来源:作者:[字体:大 中 小]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兴城市13754372072: 文言文《愚公移山》的寓意 -
陟转卡波:[答案]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兴城市13754372072: 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的寓意是什么 -
陟转卡波:[答案] 愚公故事告诉我们:认定一个目标,是完成一个事业的起点.有决心和信心,向着目标矢志不渝地努力工作,定能达到目标.愚公率领他的子子孙孙们,坚定不移地干下去,结果感动了上帝,搬掉了两座大山.我们做事只要心诚,对事业充...

兴城市13754372072: 初三语文文言文《愚公移山》, -
陟转卡波:[答案] 1.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答: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说明愚公和智叟辩论胜利的一句是什么 ( 用原文回答 )答:河曲智叟亡以应.3.文章结尾 “帝感其诚”中的“ 诚 ”指什么 答...

兴城市13754372072: 谁知道《愚公移山》的全文?注:文言文 -
陟转卡波: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兴城市13754372072: 愚公移山.文言文 -
陟转卡波: 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如太行,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投诸渤海之尾,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始龀,跳往助之?”杂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兴城市13754372072: 愚公移山[Last]原文文言文愚公移山最后段..Copy即可 -
陟转卡波:[答案]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cuò)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jì)之南,汉之阴,无陇(lǒng)断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