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考察形式

作者&投稿:营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的考察要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也就是说,初中生要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优美句段,掌握一定的文化常识,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准确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的含义,把握文言文阅读的习惯和特点,从整体上感知文章主旨。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无疑就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纲”,中考时要想在文言文阅读上拿到高分,就必须围绕以上知识点狠下功夫。

归纳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板块的考题,其常见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考点一:重点字词 这类题目主要围绕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设计考题,要求考生准确进行解释。 【例题】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缊袍敞衣( ) 【技巧点拨】文言文字词的考查,一般都遵循“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知识在课本”的原则,因此要注意平时积累。一是要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譬如“今亡亦死”中的“亡”,就是一个常见实词。

二是积累通假字,譬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就通“悦”。三是积累词类活用,譬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中的“船”就是名词用作状语,当“用船”讲。

四是积累古今异义,譬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中的“牺牲”,此句中就当“祭祀用的牛羊”讲,与今天“为正义而死”的意思根本不同。五是积累一词多义,譬如“之”,在古汉语中就有“的”、“到”、“位”等多种意思。

有了广泛的积累,大多数文言字词都能给出意思。对于少数未学到过的文言字词,同学们可先整体理解该字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再回过头来猜测相关字词的意思,选择一个最贴切的意思将其写出来。

【参考答案】(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每天(3)气味,这里指香气(4)破旧 考点二:文言句式 这类题目主要是围绕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设计考题,或填空,或判断,或翻译。 【例题】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技巧点拨】文言文特殊句式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判断句,即对某一事物作出判断。二是被动句,即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三是疑问句,表达某种疑问。四是倒装句,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四种情况。

五是省略句,即句子中的某一成分出现了省略。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对给出的文言句子作出准确判断,然后再依据各种句式的特点进行解题。

【参考答案】(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考点三:句子翻译 这类题目就是要求对文言句子进行翻译。 【例题】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技巧点拨】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掌握五种文言特殊句式,同时要了解借代、互文、委婉、讳饰等文言文修饰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熟练掌握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常识,最后,还要掌握文言文语句翻译的基本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一般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留”、“补”、“删”、“换”、“调”、“选”、“固”、“意”。 ①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景公使使者至”,就可译为“景公派使者到了”。

(《晏子辞千金》) ②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

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翻译时应将“再”、“三”后面的“鼓”补出来。(《曹刿论战》) ③删。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在翻译时应将无意思的“之”删掉。

(《愚公移山》) ④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文中的代词换成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

例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翻译时应把“吾”换成“我”。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

(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可调换成“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的形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顾野有麦场”中的“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七条:a.回头看;b.看;c.探问;d.拜访;e.顾惜、顾念;f.考虑;g.但、只是;h.反而、却。

在这个句子中用b项最恰当。(《狼》) ⑦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得无……乎?”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岳阳楼记》) ⑧意。即意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 在此基础上,再对不懂的词语进行揣测,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这样,一个文言句子就能够很轻松地翻译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 考点四: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文章中心 这类题目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一般以问答。

2. 初三文言文,从近三年的考察篇目来看,今年如果捡重点复习的话,

2015中考文言文重点复习篇目

中考文言文《论语十则》

中考文言文《口技》

中考文言文《桃花源记》

中考文言文《陋室铭》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

中考文言文《三峡》

中考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中考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中考文言文《马说》

中考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文言文《岳阳楼记》

中考文言文《出师表》

中考文言文《鱼我所欲也》

中考文言文《曹刿论战》《左传》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文言文《愚公移山》

望采纳

3. 初二下册语文最常考的文言文是什么

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初中文言文只要弄好中考考察科目就行了,其他补充的文言文都没什么用,更不要去背,但中考考察的不仅要会还必须背好(这个可以初三再来)。

一般期末考试都是考中考考察的科目,不过初二下册的文言文都是要考察纲目内的!!!!!!根据我的经验,醉翁亭记最可能考(要是考绝对是问你醉翁是哪3醉),岳阳楼记第二,小石潭记第三(这个是问你为什么作者触景由开心转为悲伤),满井游记一般是不会考的(除非那出题老师没有水平,因为这篇是死记得,没多少句式,但这篇一般都会考默写,就是那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用心之作,求速度采纳,非常感谢。

4. 初中文言文“观”字整理

guān

①观看;看。《信陵君窃符救赵》:“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②观察;考察。《信陵君窃符救赵》:“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以观公子。”

③观赏。《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④景物;景象。《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游览;游赏。《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⑥阅览;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guàn

①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礼记·礼运》:“游子观之上。”

②宫廷中高大华丽的建筑物;台榭。《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

③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5. “学堂”在文言文中有几种形式

断 句 翻 译 30 篇 参 考 答 案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断句】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断句】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断句】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断句】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翻译】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断句】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翻译】王含作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很厉害。

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有意在与很多人说话时夸口说:“我的哥哥在庐江郡一定做得很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也在座,就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与这种说法不同。”

王敦一下子没话可说了。在座的其他人都为何充担心,很不安。

而何充显得态度平和,神色自如,和平常一样。 6、画家赵广不屈 【断句】赵广,合肥人。

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

6. 整理初中遇到的文言文句式

1、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 (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

(《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

(《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 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 二(个)男新战死 3、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例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例4: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 扔给它”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 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 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 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 复之效”后置。

4、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穿讥扁客壮九憋循铂末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 管夷吾举于士 “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

7.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规则

古文阅读:

1.掌握书本中的实词和虚词(包括字形,字音,最重要是意义)

2.掌握书中的通假字

3.掌握书中的一词多义

4.掌握书中的古今异义

5.在此基础上多读一些古文

(如果学校发课外读本,可以读后面的古文,和书中的难度相近)

6.适当练习一些(一周1篇)

!!!!!!!!!!!!!!!!!!!!!!!!!!!!!!!切记!平时多积累!!!!!!!!!!!!!!!!!!!!!!!!!!!

文科的学习注重的是语感,多练习,可以培养语感,我初中的时候光初一一年就练了近百篇,效果显著!

翻译一定要逐字逐句来

8. 小学期间语文阅读理解的重要性,考察形式,占比,易错点有哪些

、在小升初的语文考试中,学生常常会混淆同音字,同音词,出现低级失误,造成丢分,如:铃()岭()绵()棉()茫()岭()等,虽然这都是常见的字,但是考试中学生却常常出错。

2、小学期间,学生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阅读题目上出现错误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在修改病句时词语搭配不当、句子重复、句子顺序颠倒、关联词语用错、缺少句子成分、前后矛盾、语序错误、字词错误都是常见的考点。

例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取了校长的报告。这句话中出现了语序上的错误,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先听取后讨论,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所以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经过练习,就一定能够应对。 3、在文学常识方面,学生应该多利用业余时间看书,读报,听新闻,一点一滴地积累,积少成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扩展题是考察学生思维的新亮点,它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答的合情合理,即可得分,只要找到共通的地方,加以修饰,就是正确的答案。 5、小升初面试时,学生与考官直接对话,通过言语考官就可以将学生的能力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只有语文能力过硬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胜出,简洁的自我介绍,大方的谈吐,睿智的回答都是学生综合能力最有利的证明。




小学对文言文的考察范围
这类题目主要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选择题中.2. 【考纲要求的语文中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具体一些】 这些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文言文占据高考语文阅读部分的半壁江山,与现代文阅读平分秋色,随着二期课改的全面推广和不断深入,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将会逐步加大。文言文的阅读较之现代...

初中课外文言文考查目的
另外 每个人做文言文都有自己的方法 君如果想精益求精的话 倒不如自己在做题中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解题技巧 2. 怎样做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这个问题在以前我已回答过其他知友,并获得采纳和赞同。 文言文属基本考察,这些技巧是大规模通用的,希望能帮到你。内容如下: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

如何对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
一般考试中对文言文的考察主要有两大题型,一种题型是课文名句默写,这也包括古诗词的默写,评价方式为绝对性评价;另一种题型类似于上文提到的课外阅读,也是按照中考或高考的考试大纲和标准设计的。笔者认为,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与考试大纲并不全然一致,这种情况下应该尽量向新课标的要求靠拢,因为新...

初中课外文言文解题技巧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在语文考试中 课外文言文一般考察什么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实词、虚词 议论文什么的属于现代文,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思路的组织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文言文试卷分析
高中文言文考查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实词、虚词用法,文言句式,内容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意分类总结,把课文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记忆。 当你读到来自课外的一些文段时,就不会感觉陌生,词的用法都是一样的,联想平日所记的知识就能融会贯通。 作文可以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来训练。 我主要通过日记来练...

初一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3. 初一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

文言文比较阅读答题技巧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常见考法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的安排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或链接阅读。选文采取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 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文言文出题的类型
(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
却让学生初一就上这个课程,就是乱来的设计.其三,让教师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工具书.最为可笑的是,一些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教师竟然用新华字典来理解文言文的词义,可见这些教学的落后和不适应了.这个方式必须改变.必须让教学者具备使用文言文字典工具的习惯.其四,根据以上的分析,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就应该从:编写循序渐进...

桥西区13216176951: 初中语文期末考试,关于文言文的知识一般有哪些考题类型? -
牟习来络: 1.句子翻译题 2.单个文言字的意思 3.一词多义 4.文言文理解题

桥西区13216176951: 文言文的考察要点 -
牟习来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六至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浅易的文言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要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也就是说,初中生要通过四年的学习,具备独立阅读一篇文言文的能力,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平时要...

桥西区13216176951: 初中语文文言文怎么学? -
牟习来络: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桥西区13216176951: 在语文考试中 课外文言文一般考察什么 -
牟习来络: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 实词、虚词 议论文什么的属于现代文,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思路的组织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桥西区13216176951: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规则 -
牟习来络: 古文阅读:1.掌握书本中的实词和虚词(包括字形,字音,最重要是意义)2.掌握书中的通假字3.掌握书中的一词多义4.掌握书中的古今异义5.在此基础上多读一些古文(如果学校发课外读本,可以读后面的古文,和书中的难度相近)6.适当练习一些(一周1篇)!!!!!!!!!!!!!!!!!!!!!!!!!!!!!!!切记!平时多积累!!!!!!!!!!!!!!!!!!!!!!!!!!!文科的学习注重的是语感,多练习,可以培养语感,我初中的时候光初一一年就练了近百篇,效果显著!翻译一定要逐字逐句来

桥西区13216176951: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
牟习来络: 解析: 1.文言诗文背诵要求做到一字不漏,一字不添,一字不倒,一字不改;默写文言诗文语句,不仅要连贯前后语句,默写时还应一字不错.中考默写一般4句诗、2句文,特别注意背诵篇目中的名句.记住并纠正自己以前默写中的错别字. ...

桥西区13216176951: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 -
牟习来络: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

桥西区13216176951: 中考语文题型都是什么 -
牟习来络: 中考语文试卷可以把它分为八块,基础知识题、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选择题、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题和作文. 一,基础知识题: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二,文言文阅读:联系...

桥西区13216176951: 2010安徽中考文言文
牟习来络: 关于文言文: 从形式上看,近年的安徽中考试卷地一直是“1+1”和“1”两种形式.“1+1”形式如05、06、07、09四年年,“1”形式仅有08年.纵观之,似乎“1+1”形形式更被命题者看中.这种形式今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命中概率为80...

桥西区13216176951: 说明文中考察字词的形式有哪些 -
牟习来络: 中考说明文考查要点 1. 识字能力的考查——考查字词的音、形、义. 考查题型为: (1)给出字词,要求注音、标调. (2)给出注音,要求填写字形.以上两项,侧重于常用字、多音多义字、形似字的考查. (3)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 . 应对策略: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