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作者&投稿:伊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从此已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脱;于开悟时,彼得成熟。

前面的菩提心偏重在自受用,就是菩萨只是利用六度来成就自己的菩提心,这个地方的菩提心开始利他了。这个菩提心,他开始从自受用的因缘转而去观察众生的根机,做一些利他的事业了。

我们来看「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菩萨在前面长时间地修习布施,他有一定的资粮力,所以他开始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会把他资粮的资具跟众生分享。为什么呢?因为摄受众生!众生需要生活的资具,菩萨就以资具来摄受他,建立一个很好的因缘,让这个众生对菩萨心生欢喜,就容易去摄受他进入佛道。所以,菩萨先用布施波罗蜜多来摄受有情,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用「持戒波罗蜜多,于诸有情能不毁害」。众生在成长过程当中有时候有烦恼,有烦恼就会对菩萨产生一定的伤害。菩萨因为有持戒的功德,他不损恼有情。我们受了菩萨的戒体,它的根本在于增上惭愧。增上惭愧,它有自调跟调他。自调,自己这一块就是杀盗婬妄酒根本重戒。在利他这一块,佛陀开出了五条戒不损恼有情:第一个,说四众过;第二个,自赞毁他;第三个,是悭惜加毁罪;第四个,瞋心不受悔;第五个,谤三宝戒。这五条戒都跟口业有关系。

诸位!所以菩萨在整个修行当中他一定是善护自己的口业,不出恶言,不损恼有情。因为你一损恼有情,你就跟众生结恶缘,就很难去度化他。所以,菩萨有戒波罗蜜的摄持,他能够有一定的调伏力,他虽然不能马上去利益到对方,起码不损恼众生,不跟众生结下恶缘。这是第二点。

第三个,「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菩萨有这种包容宽恕的胸量,能够忍受众生的毁害。当然这个地方菩萨他也能够知道瞋心的过失。其实菩萨道你稍微生起一点贪恋,你贪恋世间的一些物质,伤害不大;但是你生起瞋心,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菩萨道有三个大忌,菩提心它最怕三个东西,我们后面会说到:第一个,瞋心;第二个,高慢心;第三个,嫉妒心。这三个会直接伤害菩提心的根本,会破坏菩提心。所以,忍辱波罗蜜在菩萨道特别重要。因为你一念瞋心起,就火烧功德林,你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费掉。菩提心一失掉,你所有的善法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因为所有的草木要依大地才能够生长,如果你把大地给弄没了,你所有的草木就枯萎的枯萎,凋零的凋零,你又打回人天的有漏福报了。这个果报里面全部带业,带了生死业。所以,为了保护菩提心,你要小心你的瞋心,小心瞋心的火,这是忍辱波罗蜜。

第四个,「由精进波罗蜜多故,能助经营彼所应作」。菩萨有那一分坚持的意志力,勇往直前,所以他能够成办经营他所应做的事业。可能他到人世间成立一个念佛堂,成立一个讲堂,带个佛七等等,就是成就佛法的事业还得靠一点精进。

「即由如是摄利因缘」,由这个摄受、利他的因缘,「令诸有情,于成熟事有所堪任」。菩萨通过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使令众生的善根慢慢地成熟,对于大乘佛法有所接受,有所堪任。从此以后,「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安定不下来的,菩萨用善巧方便让他做做功课,让心定下来;已经定下来的,菩萨告诉他种种智慧的观照,产生内观,产生解脱。在解脱当中,先求开悟再求成熟,先明白道理,最后才证得真如。

前面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是菩萨的智慧来摄持。这个地方的菩提心,蕅益大师开导说,菩萨在从自受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时候,这个菩萨成就三种功德力:第一个,福德力的增长。菩萨在利他当中,他的福德慢慢增长广大。第二个,慈悲力。菩萨对众生慈悲包容的胸量扩大。第三个,方便力。菩萨经过长时间在人世间的历练,他对各种有情众生的需要清楚明白,他的善巧方便门的操作更加的熟悉了。

《法华经》举一个例子说,我们自受用的菩提心好像一个车子。这个车子什么都没有,就是空空的一个车子,因为你这时以自修为主。你开始利他,开始帮助有情、调伏众生时,你这个车子,欸,多了一些资具了,多了一个床座,有茶几,墙壁又多了一些花鬘,外面有种种的伞盖庄严……就是说,你开始用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来庄严这个车子,让这个大白牛车不但只是一个车子,它更加的庄严,更加的广大,更加的殊胜。所以,在成办利他当中,菩萨也是不断地增上。有三种增上:福德增上,慈悲增上,方便增上。也就是说,前面的菩提心叫作「万行一心」,这时的菩提心叫作「一心万行」。《法华经》是这样规划的,就是从万行回归到菩提心;从利他的角度,从一心的菩提心又开展出万行。




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这个地方的菩提心,蕅益大师开导说,菩萨在从自受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时候,这个菩萨成就三种功德力:第一个,福德力的增长。菩萨在利他当中,他的福德慢慢增长广大。第二个,慈悲力。菩萨对众生慈悲包容的胸量扩大。第三个,方便力。菩萨经过长时间在人世间的历练,他对各种有情众生的需要清...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1. 菩提心的本质在于渴望利益所有众生,并帮助他们达到如来正等觉的境界。《现观庄严论》中阐述了这一点:“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就是追求无上菩提的心。2. 菩提心也被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或无上道意,简称为道心、道意或觉意。它是所有诸佛的种子,是纯净法增长的良好土壤。如果...

求佛歌歌名,如何成佛道 菩提心为先 何为菩提心 利他为第一 不畏诸苦 ...
圣严法师于1990年在美国所写下的〈菩萨行〉:“如何成佛道?菩提心为先;何谓菩提心,利他为第一。为利众生故,不怕诸苦难;若众生离苦,自苦即安乐。发心学佛者,即名为菩萨,菩萨最胜行,悲智度众生。”

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菩提”, 翻译为“觉”,这里是指“无上菩提”:成就无上...

心经中的菩提萨_是什么意思?
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_,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上菩提之心。又称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或略称道心、道意、觉意。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是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则得速成无上...

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如何发菩提心\/发
奉献供养给诸佛 不如以慈悲心回向给成佛的菩提道 这就是最好的供养 其他任何供养都不能超过它 获得的福报 无量无边 不可计算 发这种菩提心 必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求无...

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是什么意思?
1.发心是发菩提心,发愿取求正觉成佛的心。2.发心利他是自利利他,是修行菩萨道。3.正等菩提是佛的智慧,叫做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如何成佛道 菩提心为先 何为菩提心 利他为
菩提心,自度度他,简单归纳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包含了出离心、慈悲心。成佛道要智慧、福德都具足;福德从度生中来;

菩提和菩萨什么关系?
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

屯留县19475656478: 什么是发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 -
丁高清浊: Fw:殊胜菩提心 陈泉州 一菩提心总相 所谓菩提心是为利他而欲求成佛之心.{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一、菩提心的分类及其与修脉气明点的关系 从见地上分,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就是观三界如...

屯留县19475656478: 如何才能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
丁高清浊: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也就是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华严经》中...

屯留县19475656478: 如何行菩萨道 -
丁高清浊: 菩萨者即是「菩提萨 」的缩写,意为「觉有情」.以自身而言,「觉有情」的「觉」是入诸根「觉结使」位,也就是突破根尘(五根六尘)之纠缠,灭动、静之外内尘境,证得外空、内空,断色阴六根魔相,而证入心的灵知灵觉位.因还具有有...

屯留县19475656478: 菩提心的学处都有哪些 -
丁高清浊: 开启菩提利他之行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说这是给自己积累福报,或者说积累一些前行的资粮. 比如《地藏经》,地藏王菩萨过去的父母堕落地狱菩萨仍然将他们度化向往善道,其实你有一颗菩提利他之心,你看每个人你都会觉得很幸福,因为你要修行利他的法门,所以你自身会有很强的善念,我们学佛人应该牢记四弘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 修行者每天都要努力,要尊重利他,常常为他人着想!

屯留县19475656478: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修菩提心 -
丁高清浊: 菩提心(बोधिचित्त,Bodhicitta)即是成佛的心.菩提,梵文为 बोध(bodhi),意译为觉.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为菩萨因行...

屯留县19475656478: 怎样发菩提心. -
丁高清浊: 是对普度众生的大愿心,是看到六道众生轮回不息,头出头没,油然而生的悲悯之心.伴随它的就是象四大菩萨那样的旷世累劫地救度众生.所以菩提心对成佛至关重要但是也是最难的,口头说发菩提心是无济于事的.

屯留县19475656478: 什么是发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 -
丁高清浊: 救助众生的心,同体大悲的心

屯留县19475656478: 地藏王菩萨是怎样消除自身的万恶之源的 -
丁高清浊: 无论什么万恶之源,还是万善之源,无非心而已.心生万物,一念为众生,即是善,一念为自己,即是恶.地藏王菩萨,悟所在众生皆为我母,念念不忘度尽如母众生,他即便吃饭睡觉,也是为更好地利益众生,所以,他是菩萨.而我们,念头或善或恶,恶占十之八九,即便发心帮助别人,也是因为他是“我”的熟人、亲人,好点的,“我”要做功德,念念是自己.因此,我们是凡夫.怎样消除恶呢?转念而已.念念为众生,便是菩提行.

屯留县19475656478: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 -
丁高清浊: 我们学佛,什么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个疑问,相信很多学人都思考过.然而经典浩瀚,犹如佛经中“盲人摸象”的比喻,难以找到一个基础和根本. 末学浅陋,以自己学佛的感受勉强回答这个问题: 答案是:发菩提心! 对初学而言,发菩...

屯留县19475656478: 怎样才算是发菩提心了? -
丁高清浊: 什么是菩提心?如何发菩提心?初学者经常会搞不清这些问题,经常把“菩提心”与“慈悲心”混淆.末学在此略谈一下拙见. 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