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门四句教

作者&投稿:伯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侄儿问:王阳明晚年把心学宗旨归结为“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对其理解却众说纷纭;就是当时,其弟子们也是各抒己见,而分成几派。伯父,能不能谈一谈,您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

伯父答:“王门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它既是做人的一种理念,又是一种行动指南,日本人称之为行为哲学;更准确地说,应是人本哲学。因为它既有先天义,可达顿悟的化境;也须后天功,渐教渐悟。这里简述一下“王门四句教”的基本含义:

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是说良知作为心的本体,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光明如镜;而良知主宰万物,与天地万物相依存。这一句,是讲阳明心学的世界观。

二、“有善有恶意之动”,是说意念一发动就是行动,要想扬善避恶,必须端正意念,做到知行合一。这句话,是讲阳明心学的人生观。

三、“知善知恶是良知”,是说良知人人都有,但良知容易被私欲所遮蔽。“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明此理者,必是努力去致良知。这一句,是讲阳明心学的价值观。

四、“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说为人处事要扬善避恶,有善无恶,才能做好人、处好事。这句话,是讲阳明心学的方法论。


王门四句教的翻译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最重要的是“四句教”,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就是说,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于是,王阳明就有了“良知”这个概念。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在五十岁时提出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

王门四句教
侄儿问:王阳明晚年把心学宗旨归结为“王门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对其理解却众说纷纭;就是当时,其弟子们也是各抒己见,而分成几派。伯父,能不能谈一谈,您对“王门四句教”的理解?伯父答:“王门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它...

儒学基础——王门四句教
这四句话就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四句教的全文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心的本体是一种纯洁无暇、无善无恶的超经验的状态,是一种未发之中;但是当人的意念一旦产生,这种状态就被打破了,就有了善恶,意念就要落实到善恶...

王阳明最经典的诗
2、《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万物共生共存,天地本没有善恶之心。就像庄稼和杂草,本是一般无二的生物,天地没有偏袒谁,也没有厌恶谁。人心本来也是如此,无善无恶。但是,人要吃粮食,自然希望庄稼长的好,于是就有了善恶之分,铲除杂草...

王阳明的诗有哪些?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
1.《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2.《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3.《答人问道》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4.《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人人...

阳明心学传承的分化
而所谓王门四句教,就是这样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需提到的是,四句教并不见于王阳明其书,而是在《传习录》及《天泉证道记》等处为王门弟子所记载,但就其义来说,是契合王学本旨的,大体上此乃公论。      ...

第14期21课 为善去恶
1,为善去恶出自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千古圣圣的点滴骨血就在为善去恶。自在人生在教给大家的是王阳明的圣人之学,这是独一无二的。2,为善去恶教给你的是一种处理情绪的方法,其中有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并不是一定不变的...

天泉证道是谁的主张
因有王门“四句教”之称。后王畿与钱德洪对此教语的含义发生争论。钱认为此为师门定本,一毫不可更易。王则谓“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认为其师立教随时,此为“权法”,非正法。嘉靖六年(1527)九月...

王阳明的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四句话王阳明说是王门心学...
致良知,就是做圣贤,是心学的最终目的,心学就是一门教人做圣贤的学问。。如何致良知,就是去恶存善,如何去恶存善,就要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才是王门心学的最高要义,大白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做一切事的方法论。无论你想做什么,都离不开知行合一。。其实知行合一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知道...

陆九渊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要总结的大点,不要详细内容。
陆九渊“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在他看来,人的主观意识“心”主管天下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广宗县18481305221: 什么是王门“四句教”?
致马迈特: 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劫.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门四句教王阳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养性以游于造物”,“闲观物态皆...

广宗县18481305221: 王门四句教的翻译 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 -
致马迈特:[答案] 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最重要的是“四句教”,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就是说,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于是,王阳明就有了“良知”这个概念.经历过百死千...

广宗县18481305221: “心学四绝”都是哪四绝? -
致马迈特:[答案] 应该是心学四诀吧,来自于王阳明的王门四句教,具体内容包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劫,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广宗县18481305221: 请问“王门四句教的解释为善去恶是良知”念wei是四声还是二声
致马迈特: 对不起,你可能记错了,王门四句教应该是: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最后一句的“为”是二声.因为这里的为...

广宗县18481305221: 王阳明的四句教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四句话王阳明说是王门心学?
致马迈特: 第一句——————————— 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 共同形成了一个完美精妙的庞大的理论系统. . 这四句教确实是王圣人的心学提纲...

广宗县18481305221: 王阳明思想主张 -
致马迈特:[答案] 主要是唯心主义! 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 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 我才能去触摸内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显然对我而言,比朱熹的要亲和受用的多了. 王门四句教阐述了心...

广宗县18481305221: 王阳明四句教是哪四句?怎么理解? -
致马迈特: 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阳明心学最精华四句话,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 作为阳明心学研究专家,度阴山老师称这四句话为王阳明心学的路线图,就是关于心学的概念和理论,他曾经1508年在贵州农场提出一个第一个概念就是心静止,他所谓的心静止是什么呢?所有的天理、所有的道理、所有的真理都在我心里,而不在我心外,一旦在我心外了,这个理无论有多少人视为公正的,它都不是理...... 想要了解更多,建议你添加微信服务号参加众筹活动,面对面与度阴老师聊聊.

广宗县18481305221: 致良知是谁提出来的?
致马迈特: “致良知”,是王守仁提出的道德哲学 方面的核心命题,其理论渊源为孟子的“人 皆可以为务舜”的阐述.王守仁将“格物致 知”转为“致知格物”,即反对朱熹求格物 以致知的主张,而认为应当先行致知从而格 物.其中的“知”,即谓“良知”,“致良 知”也就是将自我心中的“良知”贯彻到事 事物物中,令事事物物归之于正.王守仁认 为“良知”就是“天理”,“天理”存于己 心,而不应求于外物.王守仁的“致良知” 思想被概括为著名的“王门四句教”:“无 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 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广宗县18481305221: 关于明朝的问题 -
致马迈特: 王阳明啊,就是王守仁.你可没认真看书^_^《明朝哪些事儿》中明确的说过,本来于谦,张居正都该排第一名,但于谦过于陈腐,张居正的遗产问题使得他们都不能算第一.但明朝有一位更猛的人,明朝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他的心学影响了整个明朝,不仅思想,军事上也是一位天才.他就是王守仁(作者最敬佩的人就是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