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翻译

作者&投稿:能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论语》作为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人类 文化 原典之一,深刻的体现了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 传统文化 。我为大家整理了论语《泰伯篇》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泰伯篇》

  作者:佚名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 文章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论语《泰伯篇》翻译: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及翻译注解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如下:泰伯有闻,色厉而内荏。对曰:“吾不与汝为善乎?”曰:“子亦不与我为善乎?”曰:“亦不与汝为善乎?”曰:“恶乎不善!而问之。”翻译:泰伯听说孔子性情严厉而内心软弱,就问道:‘我对你不友好吗?’孔子回答道:‘你对我也不友好吗?’泰伯又问道:‘你对我也...

论语·泰伯篇原文翻译
在古代文献《论语·泰伯篇》中,讲述了贤臣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舜得以天下大治,是因为他拥有五位杰出的辅佐者。同样,周武王也提到过:“我依靠十个忠心的臣子来治理国家。”孔子对此深有感触,强调人才的稀缺:“人才难得,确实如此。在唐尧和虞舜的盛世,以及周武王的时期,人才鼎盛。然而,即使十...

论语泰伯篇第八原文及翻译
此外,孔子还提到了“故旧不遗”,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追求新鲜感和效率而抛弃旧有的事物和人。但是,如果我们对故旧保持敬意和怀念,就能传递出一种珍惜传统和历史的价值观,让人们更加注重传承和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总之,《论语》泰伯篇第八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以及...

论语·泰伯篇原文翻译
在《论语·泰伯篇》中,曾子在病榻之上,对孟敬子分享了他的临终感悟。他说:“当鸟接近死亡时,它的叫声充满了哀愁;同样,人临终之际,言语中往往流露出善意。君子应当珍视人生的三大准则:首先,保持容颜庄重,以防止行为粗鲁和放肆;其次,保持脸色严肃,以彰显诚实与正直;最后,言辞与语气须谨慎,...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泰伯第八》本篇谈论的是“圣者”,贤人、君子、士的道德规范。尧是圣之仁者;舜是圣之智者;禹乃圣之勇者;周文王圣之义者;周武王是智勇兼备的圣人;周公旦是孔子心目中尽善尽美的圣人。这些人都是古人学习做人的典范。 【原文】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

论语秦伯第八翻译
2013-06-11 论语泰伯第八中谢氏的解释求翻译 2008-12-14 论语第8章《秦伯》读后感 10 2007-01-20 论语泰伯第八 26 2010-09-05 论语泰伯第八 10 2015-12-14 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出自论语泰伯,有人翻译下嘛... 3 2007-04-04 关于论语泰伯篇的问题 7 2009-07-07 《论语 ...

论语秦伯第八翻译
论语秦伯第八翻译 求翻译... 求翻译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武大靖在冬奥的表现,怎么评价最恰当? 小月蝶的可爱 2010-02-27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泰伯篇第八【本篇引语】 本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翻译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翻译学习好像在追赶什么,又会担心会丢失什么“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不知满足的紧迫感以及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解析。发音 xuá rú bù jí ,yóu kǒng shī zhī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

在其位谋其政下一句
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 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 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原文,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选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原文翻译,孔子说:...

六年级论语古诗《学而》,《泰伯》原文及翻译
1、《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原文】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 泰伯》译文 -
法促道敏: 论语 泰伯篇第八 共二十一章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8.1)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8.2)8.3 ...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泰伯》译文非常紧急
法促道敏: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 -------------------------------------------------------------------------------- 2 【论语】泰伯篇第八 (4)...

北湖区18634445153: 英语翻译《论语•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
法促道敏:[答案] 说死了以后才停止,这不扯得太远了吗?朱熹注解说,只要有一口气,就不能松懈自己的意志.现在离死还远着呢.

北湖区18634445153: 翻译 孔子在《论语·泰伯》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
法促道敏: Confucius said,” Courtesy without the rites is labour lost. Prudence without the rites is timidity. Courage without the rites is disorder. Honesty without the rites is impatience. When the gentleman cherishses his family, the people are inspired towards ...

北湖区18634445153: 孔子说:立于礼、兴于诗、成于乐.怎么翻译成简单的白话文? -
法促道敏:[答案] 孔子曾指示成人之道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里的“诗”指诗歌,具体而言,即是《诗三百》篇.“礼”原是指社会事物内在之理,正如《礼记·仲尼燕居》所说:“礼也者,理也.”在孔子心目中,礼主要是指周王朝...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原文及翻译 -
法促道敏: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翻译: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 泰伯 的全文翻译 -
法促道敏: http://www.ld.nbcom.net/kongzi/ 《论语》全译 孔子生平 孔子身世 孔子年谱 政治生涯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泰伯篇主要讲什么 -
法促道敏: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怎么理解呢?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 -
法促道敏:[答案] 这行为的好坏主要看你持的是那一种观点,论语是儒家思想,讲究的是内敛的中庸,他们要求的是完全的谦逊不张扬,讲究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所以在文章中,曾子其实是在赞扬他的朋友是个真君子,能够虚怀若谷,没有争斗,是在...

北湖区18634445153: 《论语·泰伯》 求解
法促道敏: 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一章:"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从事于斯矣.'" 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的却向知识缺少的请教;有学问就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一无所知一样,别人冒犯我却不计较".此乃正解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