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作者&投稿:局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充满了丰富的、经久不衰的大智慧。其中,老子的“行不言之教”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老子在《道德经》第2章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意即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去处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在老子看来,“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的是相通的。

       “不言”即“无为”,“不言之教”即“无为”之教。对当代教育而言,“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要求教师以“无为”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化。教师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无为的原则下,让学生有所作为。

  老子的“行不言之教”并非真的“不言”,而是不要妄言、多言,要“言”得少且合乎自然。要“善言,无瑕谪”,善于说话,没有差错让人指谪。老子在《道德经》中分别讲道:“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37章)、“希言自然”(第23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第73章)。这里的“不言”“贵言”“希言”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而遵循其自然发展。



     无为自化”的原则 “无为”言教的方面;“自化”言学的方面.老子根据“自然人性论”的总原则,在教育方面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重要 性。在教的方面,他要求教师做到“善言无暇滴,善行无辙迹。”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言之教,身教重于言教 老子提出的“不言之教”是要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和效果。“不言之教”的“不言”并不是什么都不说,而是少说,多做,身教示 范。“不言之教”真正强调的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此达到“不教而教”目的




简述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这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思想。“行不言之教”是“道法自然"的“无为”之教,是“自化”“自朴”的自我教音。“不言之教”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尊重人的本性为价值取向,对干现代教音而言,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是什么?
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自:先秦·老子《老子·道经·第二章》节选: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拒绝他...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出处原文,注释和翻译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释:1、恶已:恶、丑。已,通“矣”。2、斯:这。3、相:互相。4、倾:充实、补充、依存。5、...

简述老子的行不言之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不言”即“无为”,“不言之教”即“无为”之教。对当代教育而言,“行不言之教”也就是要求教师以“无为”方式对学生实施教化。教师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在无为的原则下,让学生有所作为。老子的“行不言之教”并非真的“不言”,而是不要妄言、多言,要“言”得少且合乎自然。要“...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二章,原文如下:《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道德经》: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为春秋时期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千百年来,启人无数;闲暇之时,捧读此书,心有所感,惶惶然诉诸文字,乃一己之得,属自乐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于《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出自——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译文: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翻译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自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的解释是什么?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解释是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出处:春秋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译文: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醴陵市15694836339: 关于老子的“不言”! -
战郝藏茵: 老子的思想是博大、深邃的.《老子》关于教育的论述也是发人深省的.其中"不言之教"可以理解为一种隐性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可以包括"道法自然"的教育规律;"起于累土"的教学原则;"无弃人"的师生关系;"以身观身"的自我检测.这四方面对于我们在教育中按规律办事、教学循序渐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关注细节,及时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思想的育人功能有重要意义

醴陵市15694836339: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注释翻译和赏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
战郝藏茵:[答案]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 "名状"与它实际的状况之间的符合性.这是中国古代各家流派都非常强调的原则,老子在对"名"的为难与审慎中表现了相...

醴陵市15694836339: 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你认为是针对教学中的哪一方面?
战郝藏茵: 应该是学生自习,自学

醴陵市15694836339: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意思 -
战郝藏茵: 译文: 1、"方而不割"即方正而不孤傲,喻指道者虽有所合于规矩,但并不与对立者断然划界,不相往来. 2、"廉而不刿"即突棱而不伤人,说明道者虽能耐高强却"为而不争",善于与人达成利益. 3、"直而不肆"即率直而不放肆. 4、...

醴陵市15694836339: 求道德经二章内意心得 -
战郝藏茵: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

醴陵市15694836339: 如何全面评价老子的教育思想 -
战郝藏茵: 摘 要: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也是以“道”教育人们的最早教育家之一.本文试图从老子提出教育思想的背景、与儒家教育的关系、老子论述教育的作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与原则、教师等方面全面分析老子的教育思想.

醴陵市15694836339: 老子道德经翻译 -
战郝藏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

醴陵市15694836339: 老子倡导“无为而治”,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有人认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不为”,而是“不妄为而有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 -
战郝藏茵:[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醴陵市15694836339: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它的含义是?
战郝藏茵: 万事万物都是道,如果你干扰了,就有变化了.

醴陵市15694836339: 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 -
战郝藏茵: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 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 老子的哲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