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作者&投稿:英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表述澄清了大讨论最激烈的人文性论与工具性论之争统一起来,这一新的理念,解决了关于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工具性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范围的极左思潮影响到语文教育,从60年代初开始在语文界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是上成政治课 、文学课 、还是上成语文课的讨论,最后,语文界的三位泰斗,也就是后来大家称之为“三老”的叶圣陶先生 、吕叔湘先生 、张志公先生挂出了“免战牌”,主张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应该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种观点很快在全国达成了共识,因而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基本性质,认为语文学科应该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即当时的口号“加强双基教学”),切实使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以适应将来工作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因而,60年代初至“文革”以前,教育部几次颁布“语文教学大纲”都把工具性定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对此,“三老”都曾有文章和讲话进行阐述,另一位前辈语文教育专家 、全国中语会会长 、建国以来一直参加和主持语文教材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刘国正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讨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就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到了“文革”时期,语文教育又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否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课本不成语文教材,语文课大量学习当时的报刊文章,学生写作也是写极左的“大字报”,语文课基本上成了政治课,整个语文教育乱了套。“文革”结束后,1978年教育部拨乱反正,重新颁布了“语文教学大纲”,重又确定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性质,使语文学科恢复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从60年代开始,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从时代背景看,应该说是正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的积极意义。近年来,在语文教育大讨论中,有人一概否定工具性,说“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顶为工具性是历史性的错误”“工具性把语文呢教学引上了死胡同”,这种观点无视历史的特定时代因素,不作实事求是的历史分析,起码是有失偏颇。对此,最近新的“语文课标”重新肯定了工具性,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且在新编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中专门编入了一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者叶蜚声 、徐通锵 )。从新的“语文课标”到新编语文教材,澄清了全盘否定语文工具性的模糊认识。

关于人文性问题,在最近这一场大讨论中,有些人提出“人文性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认为语文课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本人认为,这种新的观点具有时代的积极意义。本来这种观点在“大讨论”的开始是表述为“语文教学不应忽视人文教育,应该加强人文性”,后来发展到有些人走向极端,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进而全盘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应该肯定人文性是语文呢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性。后来对人文性极端化的认识,在部分教师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曾一时形成了“人文至上”“文学至上”思潮,似乎“人文”“文学”是语文教育的一切,由此而漠视 、淡化甚至排斥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培养读 、写 、听 、说语文能力,致使有些“语文”课成了缺乏“语文”因素的不伦不类的课,以致有人质疑“这是语文课吗?”
新的“语文课标”,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人认为,这一新的理念,即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性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新的时代观点,同时,澄清了工具性人文性各执一端的片面认识。应该说,这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的解决,为语文教育端正了方向,把语文呢教育指向了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要防止左右摇摆,避免大的曲折,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我是上海精锐的一名老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科学与学科没有国界,部分学科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中国大陆地区汉语区的语文特指汉语文,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

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

扩展资料

新的教学观念要求人们,教学不但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而且还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已经列为中学阶段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创新观点,应用到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广阔领域。语文教学不再是死记硬背和口耳相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探讨、去研究、去创造。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也是创造的过程。探究性和创造性,同样是语文科必不可少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学科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组徐有祥

语文组徐有祥

新一轮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随着世纪末的临近而越来越热烈,也越来越深入。《语文学习》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讨论文章。从这些文章来看,持人文说的占多数;或者有些文章并没有明确自己主张人文说,但对工具说的批判却是很鲜明的。不过,分析这些文章,其中有不少实际上不是语文学科性质的探讨,而是语文内容性质的分析,有的甚至是语文教学的反思。例如,最近几期上的几篇文章,分别提出了“语言文化”、“言语”和“能力型的人文学科”等观点。其中,语言文化观是跳出“语文教学本身的圈子”、“站到国家、民族的立场”提出来的。文章着重论述的是语言文化教育的具体内涵,即:文学教育、语言教育、汉字书法教育。言语观是从语言学的言语概念出发,指出言语就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共轭点’”;文章认为:语文学科就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主要通过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学习,在各种“言语行为”中,进行内化,再外化,形成能力,最后运用。而“能力型的人文学科”干脆就“从教学目的看学科性质”。我们认为,这类文章首先在研究的立足点上存在问题,其论证又为语文内容的牵引而导致推论的失误,结果将语文内容的性质当作语文学科的性质。这是研究方法上的失误。
另外,更多的讨论文章,包括工具说和人文说,几乎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语文学科性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是什么关系?实际上,不解决这一问题,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语文学科的属性问题。因为,事实上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学科中都存在着;有人因此认为是二“性”并重,几乎可以立即肯定是犯了二元论错误。
一、讨论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以我们设立该学科的目的作为立足点。
李海林老师在《语文工具论批判》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首先是一种实践活动。即以‘语文’为中心内容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必须从语文课程价值入手来研究语文课程性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现代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从学科目标出发来探讨学科性质,是一条正确的研究途径,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我们之所以设立某一学科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而设立的。我们所设立的这一学科的性质应该符合我们的需要,如果该学科的性质不符合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弃之而另寻它路。我们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所以,我们在中小学设立了数学课;我们需要造就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大学设立了经济管理系,或者干脆就有经济管理学院;同样,我们不会依靠化学课来传授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所以,要考查语文学科的性质,其立足点应该是该学科的学科目标。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设置语文学科呢?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恐怕也并不难。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迅速有效地学习规范、丰富的语言,培养他们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叶老当年给这门学科定名时的解释“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体现了这一目标。现实中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各级各类考试,如全国统一的“高考”、各省市单独进行的“中考”,都是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作为第一目标的。当然,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决不是只以培养语言能力作为唯一目标,它还要进行道德品质、人文思想等到多方面的教育,但那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的人文教育,它既不是语文学科专有的,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它和语言教育的关系也是个宾和主的关系。试想,我们如果要设立一门目标是人文教育或思想教育的学科,我们为什么不直接设立“人文”课或“思想”课,而要设立“语文”课呢?同样,我们如果不是以语言教育而是以人文教育或思想教育为目标,那么,事实是:我们现在的历史、物理、政治等等学科就已经在进行了,只要再丰富其内容,就完全可以承担了,语文学科就不需要设立了。所以,对于语文学科的设置目的,只要我们不作盲人摸象般顾局部而失整体的考察,它本身就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语文学科是以学习语言、培养语言能力为目标的,那么语言的本质属性就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在不混入教育性质(那其实是决定教学方法的,不影响课程性质)的前提下,课程要素的性质决定课程性质,这是必然的。相反,如果一门学科的性质与这门学科的学习要素的性质不一致,那才荒唐呢。汽车的本质是工具,生产汽车会不以生产出会跑的工具而以生产供观赏的工艺品作为该制造业的根本目的?汽车的工具性决定了该制造业的根本属性;同样,汽车的工具性也应该是汽车驾驶学科的本质属性。这里,我们不能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育的性质融合在一起考虑。依语文的工具性来看,语文教学应该以训练为主。这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不再赘述。
这里还有必要纠正另外两点误会:
1、有人说,“工具”用来指语言,本来就是比喻,不能作为定义,更不能“把语言的定义直接引申为语文科的定义”(指语言工具性结论的产生过程)。这实际上是对语言定义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任何一本语言学书上都是将语言定义为“一种声音符号系统”。我们通常称它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或“思维、交际的工具”,是侧重于语言功用而言的,是从语言功用的角度提示语言的属性。“工具”不是语言的定义,不等于说“工具性”不能表示语言的属性。国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具,但可以说国家有工具性,因为它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有人认为,以语言的工具性来解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以语言学的理论诠释非语言的东西(指语文)”,必会“一再碰壁”。我们认为,以语言的工具性推导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说得通的,如果非要割断二者的联系,那必然会导致一种不可知论;难道以学语言为主的学科不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基础,反以别的什么理论作为基础?那不越离越远了吗?我们同样认为,语言学的许多理论可以用来指导语文教学(因为语文学科中有许多语言的东西),但不是全部,不是全部语言学的理论都能用来指导语文教学,也不是全部语文教学的理论都只能建立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还反对那种“用语言学中的术语和概念来解释语文及其教学的根本问题”,但我们提倡在语言学理论乃至其它一切对语文教学有益的理论与语文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张志公先生语),一座能让学生更迅速、更有效的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的“桥”。
二、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人文性是第二属性。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样,语言的人文性也决定了语文学科必然具有人文性。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不只存在于语言中,它还存在于语文的内容中。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第二属性,它是使语文得以与其它工具性学科区别开来的属性,和工具性是宾和主的关系。
换言之,我们设立语文这门学科的目的是教学生掌握语言这门工具,这样就把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和其它非工具性学科区分开来。语文的工具性是其第一属性。而同属于工具性学科的也绝非语文这一门学科,语文必须要有其自身的特点,使自己与其它工具性学科有所区别。否则,它在工具性学科内就不能单独成为一门学科,它也就不会存在。它的这种区别于其它工具性学科的特点,就是它的第二属性。如果用分级来比方的话,第一属性为一级,第二属性为二级。一级属性将语文从众多的学科中归划入工具性学科,二级属性又将语文与其它工具性学科区分开来而成为具有其独立特点的工具性学科。就如同“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动物”是人的一级属性,将人与植物、微生物区别出来而归入猫、虎这一类生物中;而“高等”又使人有别于腔肠、爬行等类动物而成为与猿猴、狒狒等灵长类动物同类,这就是它的二级属性;还有三级属性,就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就最终把人和动物彻底区分开来了。语文学科的二级属性如前文所述是它的人文性。这一方面是它的课程要素(语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它的课程内容(课文)所决定的。其中,语文内容的人文性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主体,因为语文学科主要是以课文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那么课文所必然负载的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自然要比单纯语言的人文内容要丰富得多,而且其融合在一起的整体效果要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对学生产生更为有效的教育效果。
语文学科的第一属性工具性和第二属性人文性,决定语文教育最初目标是语言教育,而最终目标是人文教育,即: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崇高人文精神的人。这也是整个人文学科教育的目的。这一点自然很难达到,甚至可以断言根本不可能使全部或大部受教育者达到;而且,它还是有层次有过程的。就像从生命的原始状态进化成人的只有人这一种生物,而人的进化也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一样。语文教育的过程要经历识字、读书和自由表达思想(如写作)这样的过程。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恐怕还是应以前两者为重,逐步培养、提高受教育者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而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语文学科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以前大学非中文专业就没有“大学语文”这一科)。这样,对他们的教育则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人文教育或人文思想的探讨。这是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比如作家,他们对语言的进一步学习、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已经退居其次,而对人生、对社会感悟和思考则升为第一位;一旦他们的人文探索有了一定的成果,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娴熟的语言表达出来,与社会共享,同时他们的语言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所提高。当然,人的人文教育也不是非得等到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之后才能进行。就语文学科而言,它始终贯穿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只是与语言教育相比是宾和主的关系。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它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的。要有效、迅速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着单纯的语言训练和以对语言所负载的思想的理解来提高学习效率两种途径。而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和语文内容的人文性决定我们只能走第二条路。教学实践也反复验证了这一点。有人说,这就是语言这一工具区别于其它工具的特别之处。如果这是针对语言的人文性而言,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从工具掌握的方法来看,它与其它工具的掌握无本质的不同。任何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与该工具所作用的对象都是分不开的,驾驶汽车能够脱离道路单纯讲驾驶技术吗?而以对语言的理解来加强语言训练,这里面必然有个平衡问题,即:是侧重于语言的训练还是侧重于语言思想的理解。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这是有阶段性的。大致说来,小学低年级应该是以语言训练为主;小学高年级至初中应加强课文人文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训练;而高中阶段,人文性的前导作用所占份量应越来越大,但仍不能丢掉语言训练。这大概也是许多人一直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琅琅书声的根本原因。对于这一平衡的把握问题,许多人发出感概:历史上正是因为对这一平衡把握的失衡,或偏重思想教育,或偏重工具训练,导致语文教育总是低效率,教训何其惨痛!严格地说来,这里面除了政治因素之外,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教学方法的不成熟,而不是语文工具论的罪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想摆脱对这种平衡的把握而希图找到一种一劳永逸的途径,可以断言是无出路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语文工具论批判》一文树立语文工具论靶子的时候,也注意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基本属性”和“重要属性”的说法。但遗憾的是,文章没有能够给以足够的重视,反而一并将之斥为“二元论”。我们认为这是李海林老师的一大疏忽。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的第一位的属性,设置语文学科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听说特别是读写能力。当然,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忽视“精神(人文)训练”,但不能过度,忘记自己独担的任务;而这种重视,只要在课文“选材”上不忽略,就足够了。


怎样理解语文的工具性
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如何做到统一?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什么.?举例说明?
这个其实很简单,很多科目都是这样的,语文的工具性你每天都在用,就是跟人交流沟通,能写文章。人文性就是语文可以陶冶情操,改变思想,塑造价值观。

语文“工具性”怎么体现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语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2.人文性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以人为本的观念开展工作;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一些积极、向上、阳光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如果说,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过程的话。那么人文性...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本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一些粗浅的再认识。总的来说,我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

什么是工具性
有相对固定格式的都可以算那种东西的“工具性”如:语文科的工具性,语文包括了应用文。这些应用文有工具性。如请假条,请柬,有相对固定格式。

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纯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

定襄县1971094400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连和康士: 《语文课程标准》在给语文学科定性时,除了继续突出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之外,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质,语文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

定襄县19710944002: 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
连和康士:[答案]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语文是语言,语言是工具或交际工具,所以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学科. (2)语...

定襄县19710944002: 怎么理解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
连和康士: 语文是阐述如何使用语言的一门学科,而语言本身就是工具,用来交流和沟通,所以它是工具性,其目的就是用于沟通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其涉及的内容必须是注重人文.

定襄县19710944002: 如何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
连和康士: 1语言和文字是任何人沟通的最基本的工具,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是其它各种学科的母体和表象. 2优秀的或者说可以流传千年的文学作品无不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反映个体群体民族或国家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定襄县19710944002: 什么是工具性学科 -
连和康士: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

定襄县19710944002: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
连和康士: 目前,关于语文性质之争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但就笔者所见,论者大都是自言自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述依据,所以尽管新见叠出,但却很难得出正确结论.笔者以为,论述语文性质问题必须明确三点共识:一是要弄清性质的内涵...

定襄县19710944002: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
连和康士:[答案]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