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如何做到统一?

作者&投稿:逮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既能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以引导式为主,发动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也就是:知识点以反问的方式提出,以解答的形式完成知识传授,这样才能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一、正确认识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正如列宁所说:“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自然也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语文如果脱离工具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那就更谈不上“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将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将是不变的教学内容与任务。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二、正确认识人文性。语文虽具有工具性,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交流思想的工具。翻看教材中一篇篇题材不同,体裁各异的文章无一不具有自己的思想主题,即使是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无一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优势理所当然地要求它应发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塑造健全人格的积极作用。如教《最后一课》,不能只侧重于语言的朴素自然,也应使学生体会文中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教《皇帝的新装》,不能只着眼于情节的曲折、离奇,也应使学生把握文中蕴含的生活哲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什么?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三、正确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辨证统一关系尽管新课标一再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操作上却一直存在着争议。出现了以下两种争议 1、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语言文字、写法上,对于文本的人文性视而不见。因为这部分教师的认为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教学就要为实现这个工具性而努力。 2、为了开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教学时,把大部分精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置文章的语言文字与不顾,还谓之曰:“这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其个性。”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它们将一个整体截然地分裂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附,毛将附焉”,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了灵魂而黯然失色。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负载在语文的工具性之上的。因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也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只有在人文情感的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获得审美的情感熏陶,整体把握,不断积累,螺旋式渐进,逐步沉淀,包括语言材料、结构样式、人生体验、情感态度紧紧结合在了一起,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同一! 因此,把语言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审美情趣、创造能力、道德情操等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滋生,从而使学生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又将工具掌握在手。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当前实践课标的过程同样也要我们要特别注意已经出现的人文性的泛化,用人文性涵盖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而忽视工具性。人文性的泛化与工具性的泛化后果一样,都会严重影响语文素养的形成,都会导致语文素养的“营养不良”。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第一,把握尺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超越语言文字训练和个性化感悟好比语文天平的两个托盘,重了一头,天平必然要倾斜。不管钟情语言文字训练,还是痴迷文章感悟,偏重一个势必会造成语文能力的失衡。新课程改革的指挥棒让我们关注人文,重视感悟,于是我们的课堂开始虚了,学生得意却忘言了。仅在词语方面的掌握就出现了以下这样的问题; 课标对低年级提出的是“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在字典中的意思是弄明白,懂得很清楚。真正做到明白、清楚就必须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现在提倡感悟,老师们错误地认为,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意会就可以了不必言传,这不言传,教师就不能把握学生了解的程度。有时学生甚至对课文中的个别词语不知所云。中年级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出现了得意妄言的现象,学生对课文只有一个整体感受,浮在表面。至于这种感受是从哪个词中传递出来的,老师没有引领学生捕捉这样的词语,也就谈不上体会词语对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对词语的理解、揣摩不到位。正是因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即便是学生将一些词语记住背下来了也不能准确地应用。 其次,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造句的训练,特别是关联词语的运用。虽然说造句有生拉硬拽之嫌,但是不经过大脑苦思冥想就不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需要用时自然产生不了相应的了联想,于是,学生在说话、写话中就出现了然后…然后…,完了…完了…的连接,学生不清楚自己前言后语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第二,紧扣语文本体,关注言语形式的教学语文本体就是语言文字。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就必须充分重视语言形式,从语言入手,去理解思想内容,以及领悟思想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语文教学,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关注言语内容到关注言语形式的过渡,理解言语形式,才能深刻理解言语内容,才能真正学会阅读。 四、正确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曾经说过: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首先必须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改革以往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以老师讲解代替学生问答,以老师分析代替学生思考的单一做法。本人认为改革这一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目标的制定既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又要注重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如在设计《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又实在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学习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和精彩的描写,了解地球的浩瀚与美丽,这一学习目标通过生动朗读,惊现场面再现(多媒体),精彩片断仿写等步骤实现;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地球的可爱。二是发动和引导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图片以及调查整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程度,从而使学生能从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感受到地球将面临的危机,这样让学生了解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特点及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了解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加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进一步使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地球。 第二,从生活中挖掘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让学生更广泛地接触到丰富、活泼的语言材料,受到更形象、直观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从生活中学,在生活中运用、提高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而人文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体现为追求语文教学的社会化、人格化、与个性化,所以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语文课应实现知、情、意的统一。我们教师要恰当地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在指导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对语文性质要有更准确、更成熟的认识与把握,然而要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内容还需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努力付出。我想只要我们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一定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目的。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如《普罗米修斯》一课,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让心与心慢慢地贴近在一起,尽而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神话的无穷魅力,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以“中华不振”贯穿课堂,抓住描写租界不公的段落,来感悟文本,既进行读写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爱国、报国之情。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

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就如我们今天观摩到的《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开始让学生读完课文概括文章内容时,他教给学生遇到长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内容。当学到“披挂象鞍”一段时,他先让学生读文,找一找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唆对象鞍的情感,当学生找到“泪光闪闪”“摩挲”等词时,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对嘎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这是教给了学生写作方法。接着,老师又让学生想象嘎唆见到象鞍时,会想到什么?然后板书;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这样就读懂了嘎唆的心,运用这样的方法,带着你们的激动来读,这是训练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可以说整节课,老师都用这种训练意识来引导学生,犹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觉。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以人文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最终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
  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
  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如,在教《散步》这课时,我先抓住“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这一中心句,紧紧围绕“初春”这部分文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体会到了景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同时又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体味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接着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了“分歧”这一部分内容,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辩论,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年人的责任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样,也就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学会了怎样读书,学会了怎样做人。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达到相互交融
  阅读教学改革仍然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读乃是阅读教学第一要务。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是学生感受、理解语言的前提和途径,而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之后才能读出景、读出情、读出味来。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将文本的理解、意蕴的体会有机地统一在文本语言的品读之中,达到了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语言的相互交融。这才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形”“神”兼备,巩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功能
  参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崔峦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的,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即“双向”运动。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形”,又做到得“神”,“形”“神”兼备。
  三、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首先语文阅读要联系生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本的动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语文。生活即语文,比如看电视、看报、看电影,或与人交谈,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要提倡这样的课外练笔。我们可以把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引进课堂,在贴近生活的课外练笔中,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情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理念下,力求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启迪,从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泛指一切与人类切身利益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提法更准确、更宽广,更深刻。言语技能的获得,创新思维的超越,文化内涵的丰富,使语文课程更贴近整体素质的培养与熏陶。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教学时,其...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吗
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现行语文教学大纲对于语文性质认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求解答
《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

怎么认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也许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甚至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以上例举的这些课看上去很美丽,过后一想,好像可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

为什么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联系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

大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哪个更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完整科学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时,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

语文教学怎样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附,毛将附焉”,没有了工具性又哪来的人文性?而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升华。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因失去了灵魂而黯然失色。语文的工具性昭示着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融合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也不是一般的人文性,它是...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什么.?举例说明?
这个其实很简单,很多科目都是这样的,语文的工具性你每天都在用,就是跟人交流沟通,能写文章。人文性就是语文可以陶冶情操,改变思想,塑造价值观。

双牌县19135389512: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二者如何做到统一? -
陈码利培:[答案] 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

双牌县19135389512: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陈码利培:[答案] 工具性:沟通交流的工具 人文性:个人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

双牌县19135389512: 如何理解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陈码利培: 我认为还是应当因材施教,语文作为我们的国学,真正需要学习的深刻知识并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学中出差错,所以更加应该注重趣味性,要让听课的人感觉到语文的魅力,而不是语言的的枯燥.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下: 1.工具性 语言是我...

双牌县19135389512: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陈码利培: 工具是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与中介的作用.人文性就是说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

双牌县19135389512: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什么.?举例说明? -
陈码利培: 这个其实很简单,很多科目都是这样的,语文的工具性你每天都在用,就是跟人交流沟通,能写文章.人文性就是语文可以陶冶情操,改变思想,塑造价值观.

双牌县19135389512: 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陈码利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具有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科学性、审美性等等.《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这些难进其言的叙述,而着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统一”,而不是“结合”,颇有深意.即人文性蕴含于工具性之中,或者说,语文的工具性中本来就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纯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是交流、传承、积累文化的工具.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的过程中显现人文精神,体现人文情怀.

双牌县19135389512: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
陈码利培:[答案]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1、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世间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工具和载体,其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

双牌县19135389512: 语文的含义? -
陈码利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语文的概念,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

双牌县19135389512: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 -
陈码利培:[答案]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它是决定语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我们只有认清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才能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

双牌县19135389512: 1、怎样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陈码利培: 语文是基础学科,所以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 文以载道,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当然具有人文性 语文课程的开设肯定是要工具性人文性兼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