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含义!

作者&投稿:向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我个人认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让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的事情同时对我们平时生活中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非常能帮到我们的

出生于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诸多命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与程(颐)朱(熹)理学大相径庭的“王学”(阳明学派)。他的学说其后广为流传,并对日本明治维新产生过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我国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对王守仁极为推崇,他称颂王守仁是“千古大师”“百世之师”。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更是称王守仁为“儒者之学,唯有阳明善承孔孟”,认为他是孔孟学说的正传。

明代中叶流行着一种风气:要想成为“圣人”,就一定要读书识字,你的书本知识越多,就越有地位,越受到别人的尊重,而不管你的实际操守如何。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不少读书人虽然学到了不少书本上的知识,但在行动上却经常做出与“圣贤”道理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触的恶行来。
  王守仁经常批评他们是“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把“心”“理”一分为二,造成了人们的知行分离。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起初也是程朱学派的虔诚“信徒”。他曾经多方寻找朱熹的著作研读,并且拜访、求教当时程朱学派的大师级人物。但他对程朱理学思想的“信仰”因一件事情而彻底改变了。当时,他按照程朱理学所强调的“格物致知”,面对窗外的竹子静静地“格”了好几天,结果不但没有“格”出“知”来,反而病倒了。由此,王守仁开始转向其他的研究方向,最终形成了“心学”思想。他认为,事物之理都在人们的心中,只要人们发现“本心”,自然而然就能够依照伦理道德标准行事,更加注重人们内心的修养。
  王守仁的独特“心学”思想,在他的教育思想上也就打下了烙印。和当时流行的程朱理学把“心”“理”分隔不同,王守仁认为“理”是存在于“心”中的,他主张“良知就是天理”。在王守仁看来,作为天理的“良知”,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不教自会。人不分圣愚,都具有良知,即“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良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或“泯灭”,即“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
  王守仁提出,人并非生下来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致良知”的,人们在与“良知”以外的事物接触时会受到诸如物欲等的诱惑,此时“良知”就有可能暂时受到“昏弊”,即被人们的私欲迷惑,从而丧失道德本性。面对这种情况,王守仁提出要依靠教育,“良知”“不能不昏弊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弊”。通过教育去除物欲对人们“良知”的蒙蔽,重新找回“良知”。
  王守仁从“心学”的角度提出了“学以去其昏弊”“明其心”的教育观,通俗地说,就是通过接受教育去除私欲对人们的蒙蔽。他认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并有接受教育的先天条件,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都可以成为“圣人”。在这一点上,他比朱熹的教育思想更具进步性.

定义“知行合一”

  近代以来,“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愈发扩大。对于王守仁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学说,梁启超曾有过这样的评价:“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一个口号。”
  在王守仁所处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们,基本都是些腐朽堕落、贪婪残暴的人,为了争权夺利而纷争不断,社会上道德败坏,世风日下,明朝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教育上,也是腐败不堪,王守仁曾经指出:当时的文人不务正业,靠钻研一些“雕虫小技”来表现自己,相互倾轧、争夺名利,外表虽然衣冠楚楚,口头上还宣扬着自己要为恢复三代的儒学正统而奋斗,内心却如同禽兽一般。当时的学校教育,由于受到科举的影响,学生都用心于记诵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师所教的,学生所学的,都已经不是“明人伦”的教育内容了。
  王守仁认为,造成这些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知行分离。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反对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进一步提出,当时之所以会出现道德败坏的情况,除去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之外,士大夫们所奉行的程朱理学“先知后行”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把知、行分成两个部分,因此当产生不善之念的时候,虽然还没有去实施这种不善之念,但是也无法去禁止。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王守仁在“致良知”的体系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主张。
  程朱理学主张“知先后行”,王守仁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他指出:“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认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圣”,主要就是由于“知”与“行”分家了,“行”离开“知”便是乱“行”,“知”离开“行”便不是“真知”。因此,他主张的实质在于把“知”和“行”结合起来,不能离开“行”而求“知”。
  “知行合一”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防止人们的“一念之不善”,当人们在道德教育上刚要萌发“不善之念”的时候,就要将其扼杀于“萌芽”,避免让这种“不善之念”潜伏在学生的思想当中,从而解决学生的“心病”。
  王守仁非常重视学生志向的培养,他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圣人”,就必须先立“圣人”之志。他说:“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立志犹如“舟之舵”,志立天下无不成之事。他曾经对学生说:“学问不等长进,只是志未立。”如果一个人不立下志向,就“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痒,恐终不济事”。立了志,更要持志不移,笃行不渝。
  这其实再次体现了他所主张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观念,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实践和追求实际效果的精神。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树立远大的志向,更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实践自己立下的志向。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诚意格物”,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这其实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修养观点。光是自己坐在那里想还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坐久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喜欢安静,讨厌活动”,甚至成为“痴呆汉”,因此人还要多多“事上磨炼”,做到“知行合一”,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守仁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他认为,人在道德修养上要多多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实践,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乱了,不去努力实践,那平时所想的功夫,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王守仁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王守仁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这个人此时转念,畏惧艰险,或者因为和孩子的父母关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无行”了。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要时刻注意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反省和检查,也就是王守仁所提出的“省察克治”,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自觉克制各种私欲,不让它们危害自身的道德修养。他提出人要自觉检讨,坚决改正,只要这种“省察”工作时常、及时地进行,经过一段时间,人就会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倘若省察不够及时,已经犯了过错,也并不是件不光彩的事。王守仁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道德过错,关键是能够勇于改过从善。悔悟是去病之药,然而,光悔悟还是不够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还是要出问题。因此,改之为贵,只要能改正自己的过错,仍然可以取信于人。这就告诉我们,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的良好道德情感素质,更要培养他们勇于改过的道德实践能力,也就是“知行合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情况,对症下药,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帮助学生树立改过从善的信心

看到一篇笔记,还带思维导图,感觉不错
http://52tool.net/notes/zxhywym


陆九渊王阳明的主要思想主张,要总结的大点,不要详细内容。
在他看来,人的主观意识“心”主管天下万事万物,万事万物。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 “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

谁能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分析自己,剖析自己,普通人连这点皮毛可能都没想过。行什么,行在欲望,在人事上,心理上突然的欲望暴发点的克制,出来就杀掉,如果连出来都没察觉,那就不算知了,还行个什么。为和合一,知也难,行也难,思想算个屁,说一万句废客,即使语言波澜壮阔,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没用,思想也属于欲望的一...

读王守仁的《大学问》(上)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王守仁是深受佛教的影响,这里简直就是心经的翻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当然后面我们会看到,王守仁还是扬弃了佛教。 7。后之人惟其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揣摸测度于其外,以为事事物物各有定理也,是以昧其是非之则,支离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遂大乱于天下。

介绍王守仁心学思想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什么?谈谈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正如他自己所说的,用四句话就可以阐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的心本来是没有善也没有恶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后就有了识别的善恶之分。王阳明所有的理论都是围绕“无善无恶”和“起心”来展开的。王阳明当年所受的教育是...

关于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王守仁在许多重要观点上都与朱熹对立。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并补写格物致知传;王守仁则认为原无经传可分,更无经传可补。朱熹重视“格物致知”,把它置于“诚意”之先;王守仁则认为格致本于诚意,以诚意为主。朱熹将心与理析而为二,把知与行分离开来;王守仁则主张心与理一,知与行合。...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内容是怎么?
王阳明的思想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弟子:据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列名记载,就有六十七人之多。这些“王门弟子”,继承王阳明的讲学传统,亦到处办书院,传播王学。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是什么意思?
此句出自王阳明《传习录》,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对某事物或道理是否知道得深切是可以从行为中看出的;而行为的正确精准与否也反过来影响到对事物的理解.两者是一体的,这也是与朱熹的理学最大的不同之...

王守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正是这一生命体验过程,伦理心理化了,理性感性化了,抽象的社会道德规范自融于具体的心理欲求行为之中.可以说,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伦理化的审美学,而其美学则是一种审美化的伦理学。我们从上文对王学的内在结构即“良知”、“致良知’等分析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体验哲学。作为其心学不可分割的...

王守仁的心学
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

福海县19571738493: 谁能具体解释下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具体意思? -
诏柳隆格:[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福海县19571738493: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容怎样? -
诏柳隆格:[答案]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

福海县19571738493: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诏柳隆格: 王守仁(1472—1529),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世称“阳明先生”.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有影响力的是《传习录》《大学问》.“知行合一”的命题本身不是王守仁首先提出,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作为心学唯一基本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行合一仍应当从王守仁开始,并在事实上成为了王学的代表性命题.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有不同的讲法.在这里,与道德实践相对应的知,并不是对于外在物理的认识,而是对于引起或指导道德实践的主观意念的克制与省察.王守仁把“一念发动”的行为动机纳入道德实践的范围,道德修养从道德行为本身扩大到道德意识,这是道德至上主义的一种典型表现.

福海县19571738493: 怎么理解知行合一?
诏柳隆格: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哲学观念,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在贵阳 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的 说法.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指的 并不是实践与认识相符合的含义,这里的“知”,是一种良知,也就是指人的道德意 识和思想理念,而“行”,是指人的道德践 履.王守仁指出,“知”与“行”二者之 间,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 行,不行不能算真知.而良知,无不行,自 觉的行,也就是知.在王守仁看来,知决定 着行,道德意i只是人之行为的指导思想,按 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就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良知是行为的开始,符 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则是良知的完成.

福海县19571738493: 王守仁的心学知行合一的意思! -
诏柳隆格:[答案] 知识和实践不分先后,古人认为要先掌握知识用行动去实践,而阳明先生提出用实践的办法也可以获得知识,生活中再不断地去实践.

福海县19571738493: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诏柳隆格:[答案]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

福海县19571738493: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
诏柳隆格: 出生于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诸多命题,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学”思想,最终发展成与程(颐)朱(熹)理学大相径庭的“王学”(阳明学派).他的...

福海县19571738493: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
诏柳隆格:[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福海县19571738493: 行知合一什么意思
诏柳隆格: 行知合一指的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相互结合相互支持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

福海县19571738493: 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关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到底怎样理解,为什么《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说成功领悟“知行合一”这一思想的是张居正,... -
诏柳隆格:[答案] 我理解“知行合一”是,做事情要有原则,但是也要讲究方法.王守仁一生都在追求用最少的牺牲换取最大的收获,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更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张居正做事圆滑,变通,虽然可能有金钱问题但是不影响他成为一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