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作者&投稿:鄞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解释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抛却哲学层面,在实用主义地立场上来看,我们可釉得出如下地结论。
  “知”代表地是道德。“行”代表地是行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让大家道德和行为一致。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们地道德和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一致。道德总是高高在上,而行为却是低低在下。
  如果然地要合一地话,应该是道德去迁就行为呢,还是行为去迁就道德?
  千百年来,人们所说地,都是要行为去迁就道德,也就是当你这个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就不许做。
  然而知行合一真地是这个意思么?从王阳明自己地历史来看,从王阳明再传弟子徐阶所做地事情来看,从徐阶弟子张居正所做事情来看,甚至是从近现代很多很多成功者地所为来看,知行合一地意思恰恰相反。
  道德应该迁就行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直白地来说,如果你要办成件事情,就应该低下你高贵地道德地头颅。
  王阳明是个大学者,可他当官地时候却是连骗带蒙,只要事情做好,无所不用其极。
  徐阶是一代名臣,可他却给严嵩这种贪官拍了十多年地马屁,甚至人们把徐阶都归入严党。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可他为了能带子弟兵打仗,不断地给高层送礼送美女。
历史上地成功者,从来不会被道德标准牵制自己地行为,反而道德是用来迁就行为地。

  但是,道德并非是一件没用地东西,在知行合一地理念里,还有更种要地内容,那就是你地目标必须是道德地。


  这就是我们所说地大善。你为了实现自己地目标,你可釉行小恶,但你必须确定,你地结果是大善。





  戚继光御敌于境外,他是民族英雄,他地道德问题只是小恶。

  

  知行合一就是这样一种生存术,它答应你用比道德低地方法去做事,但必须实现比普遍道德还要高地目标。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贱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知行合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你自己.

思想上去解释没用的,知行合一的关键是制心一处,非哲学思想命题,知行合一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认知和改变,非思想上的说说而一,到底知什么,到底行什么,知,不是知别人,而是知自己,通俗的说知道别人一万个缺点,不如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这是难的,通俗的讲,你现在心理现在想想自己的缺点,优点,欲望,分析自己,剖析自己,普通人连这点皮毛可能都没想过。行什么,行在欲望,在人事上,心理上突然的欲望暴发点的克制,出来就杀掉,如果连出来都没察觉,那就不算知了,还行个什么。为和合一,知也难,行也难,思想算个屁,说一万句废客,即使语言波澜壮阔,思想内涵丰富深刻,没用,思想也属于欲望的一种,这是需要不断的时间积累,这是做工夫,因为难做到,致知格物的学问,一句话“一心不乱”才算入点格,我可以肯定的说,一万个人不出一个。

王阳明 (1472-1529),汉族,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学习,今贵阳市修文县。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
弘治十二年,举进士,第二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改兵部主事。 弘治十八年(1505年),先生“专志授徒讲学”,和湛甘泉结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正德元年(1506年),一度被权宦刘瑾排挤,谪贵州龙场驿驿丞。三年,到龙场。正德五年(1510年),升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正德七年(1512年),从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升授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詹师富、大帽山卢珂、大庾陈日龙、横水谢志珊、桶冈蓝天凤,浰头池仲容等匪徒暴乱。
正德十四年六月,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水陆并进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宸濠。九月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太监张永设法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体系。六月升南京部尚书,九月归姚,会74弟子于龙泉山中山阁,指示"良知"之说,十二月被封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但不予铁券,岁禄亦不给。 此后6年多,丁父忧,服满亦不召用,专事讲学。嘉靖四年(1525)九月,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嘉靖六年五月,受命镇压思恩、田州、八寨、仙台、花相等地瑶族、僮族叛乱,翌年秋平定。时肺病剧发,十月上疏告退。十一月二十九(1528年12月29日,戊子年甲子月戊子日)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著有《王文成公全书》行世。
隆庆二年,皇帝再诏赠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②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守仁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致良知”就是如何为圣的过程,变本然的知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的知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致良知”是对“无一息之或停”的天道和作为人类意识历史积淀的《六经》等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就要求认识主体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而觉“有滋味”的不断深化过程。因此,“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替与天地万物同体并一气漳通的超然自乐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人格精神获得了高扬,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灵被提升为与天地同体无古无今的永恒,而这正是生命的体验过程。
从上文对王学的内在结构即“良知”、“致良知’等分析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体验哲学。作为其心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美学,也具有鲜明的体验性质,可以说是体验美学。所谓体验美学就是审美主体通过生命体验那种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无限性),空间上的整体性,方式上的直接性和本质上的超越性的审美意象或审美境界。王守仁的体验美学就是通过审美体验去把握那种具有永恒性、整体性,直接性和超越性的“至乐”或圣人境界。

在今天我们解读,似乎知就是知识,行就是行动。也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中的实践要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党的实事求是原则似乎就是来源于此。
但是,在王阳明的时代,我感觉他的知行合一肯定还有其他的深意,尤其是结合他的心学理论来看。
在生活中,实事求是的说,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嘴上的英雄,实践的狗熊。O(∩_∩)O~。
但是难做到并不意味着做不到。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多思考,多观察,把书本的知识多去应用。应当是不难的。
还有就是我们一定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这个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书本上的东东。

知行合一通俗点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又要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

一定要先知后行,才是现实可能的,没有先后现实中人做不到 ,所谓 知行合一 是指尽量是想到就去做到 中间时间消耗相对少,也就是减少七情六欲对人的行动力的阻力(顾虑)的过程!!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什么意思
所以得出结论:做圣学只有一个功夫,知行必须为一体,不能分开。 3.知行合一并进再次,王阳明提出,人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知行合一并进”的。在王阳明和学生的一次谈话中,学生对“功夫次第,不能无先后之差”感到困惑,王阳明用喝汤、走路为例,人们有想吃东西的心,所以去认识食物;有想走的心,所以去认识路。想吃东西的...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与重点 所谓阳明学,实质上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的良知心学。概括地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第...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算是一个名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了很多人。他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

人人都谈“知行合一”,你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真意呢?
如果我现在只讲习讨论如何做知的功夫,等到真正知了,再去做行的功夫,那就终身都不能行,也终身不得知。这不是小毛病,其由来也不是一天了。”提出“知行合一”的动机:不使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原本就是古人的意思,今人将其分作两件事去做,其实违背了古人本意。古人...

一提王阳明,大家都会想到他提倡的“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究竟有何深...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经常被误解为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如果仔细读过《传习录》,就会发现,它们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简单化成为了知道了道理就要按照这个去做,或者进一步者认为不但“知”限制“行”,同时“行”致“知”,这种理解思路就有点“克己复礼”了。表示知道的句子:1、多少葱岁月,光亮之上,黑暗之流年回转,我以为至少了一点希望。2、要遇见很多人,可是我们终究要离开,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是什么?
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原文: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译文: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

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有哪些启发?
知行合一的理解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他认为知与行本应该是不可分割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知是行动的起点,行是知识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知行合一的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进步。知行合一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举个...

解释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抛却哲学层面,在实用主义地立场上来看,我们可釉得出如下地结论。“知”代表地是道德。“行”代表地是行为。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让大家道德和行为一致。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们地道德和行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一致。道德总是高高在上,而行为却是低低在下。如果然地要合一地话,应该是道德去...

王阳明心学经典名句
王阳明心学经典名句 知行合一 解释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之一。知,即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和实践。王阳明强调,真正的学问不在于口头上的知识,而在于将道德意识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实现思想和行为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鼓励人们要勇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

泸溪县17555062414: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怎么理解? -
蔡喻杏丁:[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泸溪县17555062414: 谁能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
蔡喻杏丁: 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武宗正德三年...

泸溪县17555062414: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呢? -
蔡喻杏丁: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余姚(现在属浙江)人,因为曾经筑室于绍兴的阳明洞,所以世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死后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谥文成,给了极高的荣...

泸溪县17555062414: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指什么?
蔡喻杏丁: “知行合一”是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的观点,针对的是朱熹的“行先知后”. 王阳明的“知”说的是“思惟省察”,“行”指的是“着实躬行”.“知行合一” 其实就是反对两方面的偏颇,即“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和“茫 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在王阳明看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 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就是“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知”(思维判断) 来支持;而“知”也必须有“行”,不然就不是“真知”.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 行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讲的就是“德行”二字.德行必然是真切地 “行”出来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仁义礼智信”.

泸溪县17555062414: 谁能具体解释下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具体意思? -
蔡喻杏丁:[答案]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泸溪县17555062414: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意 -
蔡喻杏丁: “知”是认知、观点、想法.“行”是实施、行动.用今天的哲学术语即“理论”和“实践”.王阳明则认为“知”与“行”不应该有所区别,也不能分割为二.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这里王阳明强调的是“真知”必须以“行”来体现,不行不足以谓之真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王阳明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举了不少例子,比如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从求知这个角度言之,要想获得真知,也必须在实践中实习.

泸溪县17555062414: 用马克思原理解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他认为两者即是一体,不分彼此. -
蔡喻杏丁:[答案]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

泸溪县17555062414: 知行合一究竟什么意思 -
蔡喻杏丁: 王阳明的解释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表里如一,真如不二;意识与潜意识,毫无违逆之处.

泸溪县17555062414: 解释王明阳的知行合一? -
蔡喻杏丁:[答案]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浙江余姚人.因他曾在余姚阳明洞天结庐,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现在一般都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王阳明生于明朝中叶,此...

泸溪县17555062414: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
蔡喻杏丁:[答案]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