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简短的译文,原文:建兴三年……

作者&投稿:厉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七擒七纵>>翻译~

原文: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译文: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方的中部,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是南蛮人所信服的。因此下命令使他生着到来(就是生擒啦~~)。已经成功了,诸葛亮使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知道虚实,因此失败。现在蒙您的恩使我观看兵营阵列。只是这样,一定可以胜利!”诸葛亮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放了他使他继续作战。七次放了七次活捉。但诸葛亮还想放了孟获。孟获说:“汉军威镇天下,南方人再不反了。”于是诸葛亮进军,南方平定。随后把他的部下还让他带领


补充原文:或以谏亮,亮日:‘将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历食,一不易也;州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改耳。

补充译文:有人给诸葛亮建议不要这样做,诸葛亮说,把将军留作我们的人,就需要给他配兵,留下兵之后没有固定的后勤补养,这是第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孟获这些部落刚刚被打败,他们的父兄都刚死,留下我们的人不留士兵一定会出现混乱,这是第二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孟获这些人有背叛诺言和杀死我们士兵的罪行,自己感觉隔膜很深,如果留我们的人,他们不能信任,这是第三个不好解决的问题,今天我打算不留兵,不运粮食,但是规矩和法律基本上定好了 夷人和汉人可以暂且的和平相处了!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谙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

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给你赢了一次,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

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将士中有人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他对孟获大仁慈宽大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要是他能心悦诚服地联络南人报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万大军。你们现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这里来打仗了。”

孟获这次被擒又释放后,下决心不再跟蜀兵作战。但时间一长。营里快断粮了,他派人向诸葛亮借粮,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获亲自出来,与蜀军大将一对一比武。孟获接连打败了几名蜀将,但刚到大堆粮食旁,被绊马索绊倒被擒。蜀将当即传达请葛亮的命令,让盂获回去,并把粮食搬走。

在这种情况下,孟获终于从心里佩服诸葛亮。为了让各部族都归顺蜀国,他把各部族首领请来,带着他们一起上阵。结果又被蜀兵引进埋伏圈,一网打尽。蜀营里传出话来,让孟获等回去,不少部首领请孟获作主,究竟怎么办。孟获流着眼泪说:“作战中七纵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们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

译文: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领军队到了南中,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是当地蛮人、汉人所信服的,因此下令将他生擒。擒住孟获后,诸葛亮让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

孟获回答说:“以前不知道虚实,因此失败。现在蒙您所赐使我观看兵营阵列,只是这样,我一定可以胜利!”诸葛亮笑,放了他使他继续作战。七次放了七次活捉,但诸葛亮还想放了孟获。孟获停留不去,说:“您,是天威,南方人再不反了。”于是诸葛亮进军到滇池,南中平定,随后把孟获的部下还让他带领。

原文:

建兴三年,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出自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

扩展资料

《三国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东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汉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汉任职,受宦官黄皓排挤不得志。蜀汉降魏后,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擒孟获



原文: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译文: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方的中部,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是南蛮人所信服的。因此下命令使他生着到来(就是生擒啦~~)。已经成功了,诸葛亮使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孟获回答说:“以前不知道虚实,因此失败。现在蒙您的恩使我观看兵营阵列。只是这样,一定可以胜利!”诸葛亮笑,心里知道孟获还不服,放了他使他继续作战。七次放了七次活捉。但诸葛亮还想放了孟获。孟获说:“汉军威镇天下,南方人再不反了。”于是诸葛亮进军,南方平定。随后把他的部下还让他带领.

21、(1)早上;(2)庄稼;(3)掌握分寸 (4)早先 (5)再,又;(6)离开
22、(1)先帝了解我处事把握有度,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现在承蒙你让我观看了军营的部署,如果只有如此,我一定可以打败你们。
23、“南方已定”指诸葛亮七擒七获孟获,使“南人不复反”。七擒孟获发生在前。
24、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知恩图报,心胸宽阔,有远见卓识的人。启示略。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题。

(一)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章武三年春,先主刘备病情加重,他下诏把诸葛亮召回成都,对他交代了后事。刘备说:「丞相您的德能才略,高于曹丕十倍都不止,您必然能够兴复汉统、安定国家。皇子的才德并不足以持国,他继位后,劳烦丞相您来辅佐他。如果他能够体念我们蜀汉的天下,是多么来之不易,还肯争气的话,您就对他多加教导。倘若他不肯振作,朕授予您废除他的权力,到时候蜀汉的朝政,就由您来亲自统领操持。」
诸葛亮听到这些话,泣不成声地说:「臣常念皇上浩浩恩典,常思效法古来圣贤忠诚的志节。只要臣还活着一天,就一定会竭心尽力一心地效命、报效于朝廷,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下诏诲勉他的儿子说:「国家大事无论大小,一定都要向丞相求教。丞相对我蜀汉天下的忠诚,是皇天后土所共知晓的。你要把他当成是自己的父亲一样,来尊崇和孝敬。」
5.选文(二)具体说明了选文(一)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二)的内容。(4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夙夜忧叹 夙夜:
②庶竭驽钝 驽钝:
③属以后事 属:
④若嗣子可辅 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8.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
只谈一点即可)(3分)
答案 5.答案: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诸葛亮受遗诏。
评分:本题4分,每一问答对得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6.答案:①早晚: ②比喻才能平庸。 ③委托,交付。 ④辅助,协助。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解释准确得1分。
7.答案: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评分:本题4分,每小题译对得2分。意思对即可。
8 1答案举例:①忠心耿耿。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④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等等。
评分:本题3分,只答其中一个方面符合要求即可。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恩,可以。美中不足就是翻译的不够细腻。


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原文译文
按语进一步解释了"纵"并非放任,而是跟随并适时放松对敌人的控制。诸葛亮的七纵七擒,其实并非单纯的战略,而是通过逐步削弱孟获的实力,最终达到控制和影响蛮族的目的。在实际战争中,擒获的敌人不应轻易释放,除非是战略需要,如诸葛亮那样,其真正的目的是扩张领土和笼络人心,而非单纯为了兵法上的胜利。

文言文 推敲,七擒七纵和吝啬鬼这三篇翻译(BBS系列,初中语文扩展阅读...
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七擒七纵译文:建兴三年,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中(今云南,四川,贵州交接地带),凡打仗的都胜利了。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是南蛮人所信服的。(因此)下命悬赏活捉他。已经成功了,诸葛亮使他参观汉军的兵营阵列,说:“这些军队怎么样?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翻译
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日:‘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译文...

七擒孟获的译文
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七擒孟获处位于今云南省沾益县。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忽一人人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 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

七擒孟获文言文翻译 七擒孟获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七擒孟获》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

欲擒故纵的译文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进攻南中(平定南方蛮族的叛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听说蛮族的渠帅中有个叫孟获的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民都佩服、尊敬他,(所以)悬赏将士生擒孟获。等到抓住孟获以后,(诸葛亮)让他观看蜀汉大军的兵营、战阵,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牛不牛?”孟获回答说:...

欲擒故纵 译文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进攻南中(平定南方蛮族的叛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听说蛮族的渠帅中有个叫孟获的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民都佩服、尊敬他,(所以)悬赏将士生擒孟获。等到抓住孟获以后,(诸葛亮)让他观看蜀汉大军的兵营、战阵,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牛不牛?”孟获回答说:...

求36计 白话解释
译文:逼敌过甚,会遭到反扑;让它逃跑,则可以削弱它的气势,只须紧跟随在后面,消耗敌之体力,达到兵不血刃而胜。这是《易经·需》的原理。 解析:"欲擒故纵","攻战计"之第四计。蜀汉丞相诸葛亮用此计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17、抛砖引玉 原典: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用非常相似的事物去诱...

第四字纵的成语有哪些
纵横的纵四字成语 : 稍纵即逝、 操纵自如、 纵横驰骋、 纵横捭阖、 老泪纵横、 纵横交错、 欲擒故纵、 纵横天下、 纵风止燎、 七擒七纵、 排奡纵横、 欲不可纵、 意略纵横、 天纵多能、 涕泗纵横、 纵曲枉直、 放歌纵酒、 操纵如意、 操纵适宜、 杖履纵横、 意致纵横、 假仁纵敌、 纵情欢乐、 纵情...

三十六计中诸葛亮都用过哪些计谋
解析:"欲擒故纵","攻战计"之第四计。蜀汉丞相诸葛亮用此计对蛮王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17、抛砖引玉原典:类以诱之,击蒙也。译文:用非常相似的事物去诱惑敌人,使其懵懵懂懂地上当受骗。解析:"抛砖引玉","攻战计"之第五计。唐贞观年间,监察御使萧翼用王羲之真迹杂帖,抛砖引玉,从王羲之后人...

岚山区15581555025: 七擒七纵简短的译文,原文:建兴三年…… -
睢急足光: 原文: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

岚山区15581555025: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译文 -
睢急足光: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

岚山区15581555025: 文言文翻译 - 七擒七纵 -
睢急足光: 在南征时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七纵”:一方面,是为了彻底收服南人.另一方面,蜀军经过吴蜀“彝陵之战”的大败而士气低落,诸葛亮是想通过南征来振奋士气,树立蜀军天下无敌的军威,为以后的伐魏打好基础.

岚山区15581555025: 文言文翻译 - 七擒七纵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七纵? -
睢急足光:[答案] 在南征时诸葛亮为什么要“七擒七纵”:一方面,是为了彻底收服南人.另一方面,蜀军经过吴蜀“彝陵之战”的大败而士气低落,诸葛亮是想通过南征来振奋士气,树立蜀军天下无敌的军威,为以后的伐魏打好基础.

岚山区15581555025: 七擒七纵的故事简介 七擒七纵的主人公是谁 -
睢急足光: 七擒七纵,汉语成语,历史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

岚山区15581555025: 《成语故事》:七擒七纵 -
睢急足光: 七擒七纵 [ qī qín qī zòng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ī qín qī zòng ] 诸葛亮出兵南方,把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了七次,放了七次,孟获心服,不再来攻.见《三国演义》.后用以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擒:捉拿.纵:放.出 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例 句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近反义词

岚山区15581555025: 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 -
睢急足光: 原文: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祗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

岚山区15581555025: 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故事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
睢急足光: 望梅止渴,草船借箭.

岚山区15581555025: 欲擒故纵 译文欲擒故纵全文译文!原文:建兴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
睢急足光:[答案] 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进攻南中(平定南方蛮族的叛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听说蛮族的渠帅中有个叫孟获的人,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民都佩服、尊敬他,(所以)悬赏将士生擒孟获.等到抓住孟获以后,(诸葛亮)让他观看蜀...

岚山区15581555025: 七擒七纵成语故事 -
睢急足光: 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