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丛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
①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
②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还金陵,途经瓜洲时所作;
③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自江宁赴京途经瓜洲时所作。
《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
原文如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如下:
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扩展资料: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祐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泊船瓜洲 作者:[ 宋 ] 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扩展资料: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静结合,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在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斟酌推敲这个字,曾试过满,过等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其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皇恩浩荡,来抒发什么因如愿以偿的复出和将开创变法新局面而欣喜异常的感情了。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一腔乡愁的真实写照:诗人还未远离家乡,就已为何时能返家乡而愁绪满腹了呢?
由此再来看“春风又绿江南岸”,就知此句的重心在“又”而非“绿”了,诗人并非着意刻画江南美景,因为“绿”本是春天的最常见最平常之景,只是实写,理应毫无特别精彩之处,只是《容斋随笔》的炼字故事使这平常无奇之“绿”字才有了特殊的语言的魅力。其实,讲到写江南春天之美,只要与白居易的《忆江南》词相比,就可看出高下文野之分了。但这里并无贬低诗人之意,只是要说明,诗人写作此句的重心,并没有放在“绿”字,而是放在了“又”字上,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遗的乡愁的自然的流露。
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的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水间’,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又有了新解:“我们常常引“春风又绿江南岸”来喻形势的大好,其实大违诗之本意,那个又字怎讲,没有了落实。唯此,许多人以欣然之意来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将之作为喜庆美景的喻词,都是有违该诗原主旨的误读误解。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离南京紫金山也只隔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回到家乡呢?


《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乎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

《泊船瓜洲》
注释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泊船瓜洲写作背景泊船瓜洲作于王安石晚期,但对具体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都有争议,具体主要有三种意见1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2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出自王临川集泊船...

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

王安石为什么要写泊船瓜洲这首诗?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是绝不可能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什么意思?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创作背景:《泊船瓜洲》的写作时间长期以来也有争议,虽然都认为写于王安石晚期,但具体的说法主要有三种意见: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应召自江宁府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瓜洲后所作;神宗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自京...

泊船瓜洲的译文和创作背景是什么
《泊船瓜洲》原文:【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

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

请问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

忆江南和泊船瓜洲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

卢氏县15724553379: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时的时代背景? -
廖胃鲑鱼: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

卢氏县15724553379: 关于,故诗泊船瓜州的写作背景 -
廖胃鲑鱼: 写作背景:《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

卢氏县15724553379: 船泊瓜州背景资料 -
廖胃鲑鱼: 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

卢氏县15724553379: 王安石写《泊船瓜洲》的背景 -
廖胃鲑鱼:[答案]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闭居无聊,决意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令江...

卢氏县15724553379: 泊船瓜洲写作背景 -
廖胃鲑鱼: 《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

卢氏县15724553379: 《泊船瓜洲》的时代背景 -
廖胃鲑鱼: 这首诗写于1075年春,当时王安石接到宋神宗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于是上京就任,乘船从京口到达瓜洲,此诗书写的正是他到达瓜洲时的心情.宋神宗第一次拜王安石为相后,极力推行新法,但遭到朝中保守派大臣和皇太后的强烈...

卢氏县15724553379: 请问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时是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
廖胃鲑鱼: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冷的王安石,已经历了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 这首诗写于1075年初,当时王安石接到皇帝的命令,第二次要他担任宰相,他即第二次要他乘船从京口渡江到达瓜洲.此诗抒发的是他上京赴任途中到瓜洲时的心情 .

卢氏县15724553379: 谁能告诉我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
廖胃鲑鱼:[答案] 其实《泊船瓜洲》是一首典型的乡愁诗.因为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

卢氏县15724553379: 泊船瓜洲的写作背景. -
廖胃鲑鱼: 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恢意懒的王安石,已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被罢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为相,他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就在他上任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终于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显而易见,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字里行间,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

卢氏县15724553379: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创作背景是什么? -
廖胃鲑鱼: 《泊船瓜洲》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王安石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公元1070年,王安石调任江宁府知府(即今天的南京市长),在就任后,他勤政爱民,改革创新,推行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政策.在此期间,他游历长江中下游地区,视察水利工程,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以《泊船瓜洲》诗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这首诗描绘了王安石游览瓜洲时所见到的美景,包括江水奔流、峡谷幽深、山峦秀丽等,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水利工程和治理长江的思考和设想.此外,这首诗还表达了他追求自然和谐、重视人民福祉的思想态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