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志郭嘉传全白话文

作者&投稿:聊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三国志郭嘉传白话文

郭嘉,颖川阳翟人,字奉孝。起初,郭嘉在北方曾见到袁绍,对袁绍的谋士辛评、郭图说:“聪明的人应该会选择好的主公,这样才可以立下功勋。袁绍想效仿周公的做法,却不知如何用人。谋士献上的计策很多,但袁绍只知谋略却不知决定,想与这种人消除天下的灾难,辅佐其霸业,实在是难啊!”于是离开了袁绍。

先前,有颖川的戏志才为曹操出谋划策,曹操非常器重他。因为戏志才早死,曹操给荀_写信,信中说:“从戏志才死后,没有人与我共同策划。你们颖川多人才,谁可以继承戏志才?”于是荀_推荐了郭嘉。

曹操召见郭嘉,与其共同谈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孤成就大业之人,必是郭嘉。”郭嘉出来后,也非常高兴的说:“曹操真不愧为我的主公。”曹操上表朝廷任郭嘉司空军祭酒。曹操征讨吕布,几场仗下来,吕布退军固守。这时曹军士兵们疲倦不堪,曹操想撤军,郭嘉劝曹操速攻吕布,最后曹操擒住了吕布。这件事情在《荀攸传》里也有记载。

孙策千方百计,得到了全部江东地区,孙策知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想渡江向北方进发以便趁机袭击曹操的许昌。曹操的人知道了都非常恐惧,郭嘉预料到,说:“孙策刚刚得到了江东,杀的都是英雄豪杰,而且还有强大的部下为他奋力死战。但是孙策轻敌没有防备,虽然拥兵百万,不过是一方诸侯罢了。如果有刺客埋伏他,一个刺客就能将孙策杀了。在我看来,孙策一定死于匹夫之手。

果然孙策还未渡江,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

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曹操又在黎阳继续讨伐袁谭、袁尚,每仗皆胜。曹军诸将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剿灭袁氏,这时郭嘉说:“袁绍宠爱这两个儿子,不知让谁继承大业好。有郭图、逢纪为他们出谋划策,两人一定起内讧。我们要是急于攻打他们就会联合,我们缓一缓他们就会起内讧。倒不如挥军南进荆州,佯攻刘表,等待他们的内讧,内讧起来我们再打,一举就可以胜利了。”曹操说:“好”之后率军南征。大军到达西平,袁谭、袁尚果然开始争夺冀州。

袁谭被袁尚打败,撤军守平原,派辛毗求降。曹操援救袁谭,最后攻破邺城。又进攻南皮的袁谭,冀州就被曹操平定了。曹操封郭嘉为洧阳亭侯。

曹操准备征讨袁尚及三郡的乌丸,很多人怕刘表派刘备袭击许昌来威胁曹操,郭嘉说:“曹公威震天下,乌丸正因为路途遥远,必然没有准备,正因为没有准备,突然打他一下,一定能将其可以击破。更何况袁绍对乌丸有恩,一定容纳袁尚袁熙。

现在四州的臣民,还没有被安抚住,没有享受到一点好处,乌丸却舍去他们而南征,袁尚因为乌丸的援助,召集袁绍旧部,乌丸军一动,人民都因为害怕而响应乌丸,如果乌丸首领蹋顿生了野心,准备率军进攻,恐怕青州与冀州就不是我们的了。

至于刘表,他只是一个能开座谈会的人,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能够控制刘备,委以刘备重任怕无法控制刘备,不委以重任刘备就不会为刘表卖力,现在虽然后方空虚地远征,曹公您却不必忧虑后方。”于是曹操率军行进。

大军到达易州,郭嘉说:“兵贵神速。今日千里迢迢来袭击敌人,辎重带的太多,难以突袭,而且如果敌军知道了,一定已经有了准备;不如放弃辎重,率轻兵进攻,攻其不备。”于是曹操偷偷率军离开了卢龙塞,目标直指单于驻守的地方。单于听说曹操兵临城下,慌忙迎战。曹操击败敌军,斩杀蹋顿与他的手下。袁尚与兄弟袁熙逃到辽东

郭嘉38岁,从柳城回来,得病,曹操非常着急。后来郭嘉病死,曹操来亲自为郭嘉吊丧,悲痛万分,对荀攸等人说:“各位皆与孤年龄相近,只有奉孝最年轻。以后到了孤快不行的时候,本想将后世托付给郭嘉,郭嘉却中年夭折,命中注定吗?”

曹操上表朝廷说:“军师祭酒郭嘉,从与孤征战开始,已经11年了。每当有大会议,敌军兵临城下,其他人都没有拿定主意,只有郭嘉敢于决定。要想平定天下,郭嘉的谋略最高。郭嘉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郭嘉的功勋,是确确实实不能够忘记的。建议给郭嘉增户800,与以前的加起来一共上千户。”追授郭嘉贞侯。

郭嘉之子郭奕。后来曹操征讨荆州回来,在巴丘遇上瘟疫,又被东吴烧掉战船,曹操叹息:“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起初,陈群说郭嘉身体不好,曾经告诉过郭嘉,郭嘉并不在乎。曹操越来越重视这件事,说陈群能够大胆说出,非常高兴。郭奕死的也早,郭奕的儿子是郭深。郭深死后,儿子为郭猎。

拓展资料: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国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

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31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

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

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

另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可能是他治学态度比较严谨),陈寿也可能舍弃了一些材料,如牵涉到司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写,只好舍弃了。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_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百度百科_三国志郭嘉传全白话文




谁有郭嘉传
三国志·郭嘉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於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 展开 十六戒 | 浏览10183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

三国演义.郭嘉
郭嘉身为谋士,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壮志未踌,实为可惜。三国志评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曹操表郭嘉「闻褒忠宠贤,未必...

求三国志郭嘉传全白话文
三国志郭嘉传白话文郭嘉,颖川阳翟人,字奉孝。起初,郭嘉在北方曾见到袁绍,对袁绍的谋士辛评、郭图说:“聪明的人应该会选择好的主公,这样才可以立下功勋。袁绍想效仿周公的做法,却不知如何用人。谋士献上的计策很多,但袁绍只知谋略却不知决定,想与这种人消除天下的灾难,辅佐其霸业,实在是难啊!

《三国志》·郭嘉传(白话文+原文)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中,一位智谋超群的人物横空出世,他就是郭嘉,字奉孝,阳翟的璀璨明珠。初识袁绍,郭嘉犀利地指出其用人之失,随后毅然决然地投奔了曹操,荀彧的慧眼识人引荐了这位未来的关键人物。曹操征讨吕布,郭嘉的战略眼光独步,他预见了胜利的可能,力主速战速决。随后,郭嘉的身影伴随曹操纵横疆场...

《郭嘉传》全文翻译
《郭嘉传》翻译: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译文: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起...

三国志郭嘉传原文是什么?
2007-08-16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 152 2013-06-05 求 三国志郭嘉传 原文,最好带翻译 5 2013-02-03 《三国志菁华.郭嘉传》的全文翻译 25 2013-09-13 三国志 郭嘉传翻译 146 2013-04-08 求三国志郭嘉传全白话文 11 2009-01-04 三国志郭嘉传 1 2014-10-30 急需《三国志 魏书 郭嘉...

三国志郭嘉传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傅子曰: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 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年二十七,辟司徒府。】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 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翻译译文 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当初,郭嘉曾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

三国志郭嘉传原文
郭嘉的才华和逝世,成为了三国时期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的才华和智慧,为曹操的统一北方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的逝世,则是历史上的一段遗憾。然而,他留下的遗言,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曹操和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忠诚。“主公,臣死之日,便是主公福之时。臣生前,常有一念不去,即是主公之事。臣死后...

元谋县15891711665: 三国志郭嘉传译文急!!!!!
雍姚援生: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

元谋县15891711665: 求 三国志郭嘉传 原文,最好带翻译 -
雍姚援生: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阴翟(今河南禹县)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郭嘉初投袁绍,袁绍对其非常恭敬.郭嘉住数十日后,对袁绍谋士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

元谋县15891711665: 急!~《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翻译.. -
雍姚援生: 第一句话是在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爆发后,江东孙策欲趁曹操忙于战事来偷袭许昌,曹操闻之很是不安,于是郭嘉就说了这句话:“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元谋县15891711665: 郭嘉的故事或传说 -
雍姚援生: 郭嘉出生于颍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登封一带.此地是三国时期最大的人才库.当时为各路英豪出谋划策的谋士, 十之六七出于此地.少年时代的郭嘉就展露出非凡的智慧, 他喜欢与长者交谈, 往往有独到的见解, 常使长者们自愧不如.一次...

元谋县15891711665: 求翻译郭嘉传中的两句:“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 “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
雍姚援生: 孙策刚刚把江东统一,所杀的人全部都是英雄豪杰,值得别人为他们拼死相助的. 有郭图、逢纪作为您的谋臣(对袁尚和袁谭)如果急于(与之决战)则敌我双方会相持下去(成为持久战),而暂缓攻击(他们)那么时间一久(他们)就会互相猜忌,争权夺利

元谋县15891711665: 郭嘉传中的翻译 急 -
雍姚援生: 孙策刚刚兼并了江东之地,所杀的人全部都是英雄豪杰,值得别人为他们拼死相助的.然而孙策性格疏忽,很少防备,虽然有百万将士,却和独自一个人行走中原差不多啊. 大家的年纪都和我差不多,只有郭嘉年纪最轻,(本来打算)统一天下以后将后面的事托付给他,谁知他竟然中年就夭折了,这真是命啊!

元谋县15891711665: 寻求三国正史郭嘉预言孙策之死 -
雍姚援生: 《三国志 魏书》郭嘉传:“孙策转 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於官渡,将渡江北袭许.觽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

元谋县15891711665: 求 郭嘉谏曹操击乌恒 译文 -
雍姚援生: 翻译: 曹操打算讨伐袁尚和在北方三郡的乌丸,部下大多担心刘表派刘备袭击许都来讨伐太祖,郭嘉说:“曹公虽然威震天下,胡人依仗路远,必定不加防备.在他们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攻击他们,可以攻破消灭他们的.况且袁绍对百姓有...

元谋县15891711665: 恳求一篇《三国演义人物传记本人急需一篇三国演义》的人物传记,
雍姚援生: 郭嘉 东汉末曹操的重要谋士.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经荀?ٍ萍鋈尾懿偎究站谰啤T缭诠俣芍角叭?197年)﹐郭嘉便建议曹操东平吕布﹐以防与袁绍决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