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悔曾国藩文言文

作者&投稿:江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关于曾国藩的文言文

立志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

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

聪明杰出的祖先,他们不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样是父母所生。在聪明和福禄方面,天给予我的已经非常丰厚了,我如果违背天意而贪图安乐就会遭到灾祸。

一生中的后悔积累到千万次,到头来将是一事无成。过去的过失已经无法挽回,一切从今天重新开始,我要用铁肩担当起道义。

用自己的口和笔将它不断宣传。只要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将永远不忘记自己的誓言。

居敬天地定位,二五胚胎;鼎焉作配,实曰三才。严恪齐明,以凝汝命;汝之不在,伐生我性。

谁人可忧?何事可弛?弛事者无成,忧人者反尔。纵彼不反,亦长吾骄;人则下汝,天罚昭昭。

主静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9313539声。

后有毒蛇,前有犯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凯伊避人?日对三军。我虑则一,彼纷不纷。

弛骛半生,曾不自主;今其老矣,殆扰以终古!谨言巧语悦人,自扰其身;闲言送日,亦搅汝神。解人不夸,夸者不解;道听途说,智笑愚骇。

骇者终明,谓汝贾欺;笑者鄙汝,虽矢犹疑。尤悔既丛,铭以自攻;铭而复蹈,嗟汝既髦!有恒自吾识字,百历及兹;二下有八载,则无一知。

曩者所忻,阅时而鄙;故者既抛,新者旋徙。德业之不常,日为物牵;尔之再食,曾未闭或忿。

黍黍之增,久乃盈斗;天群司命,敢告马走。

2. 曾国藩写的文言文“原才”

风欲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欲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告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土大夫得晋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试译: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与论说相表里。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为“原”体之名篇。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既见于奏疏,也见于日记,本篇论点,最见具体而微。晚清政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为挽回颓势,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入手;另一位激烈改革者龚自珍也关心人才,他讥切时政,以解放人才为诉求,龚自珍所作病梅记,可与原才比观并读。

3.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曾国藩的经典语录文言文是怎么样

曾国藩六戒为必读知识点。可以说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1.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3.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5. 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 【曾国藩写的文言文“原才”】

风欲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欲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告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土大夫得晋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试译: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念兹在兹,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与论说相表里.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为“原”体之名篇.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这是文正公一贯的主张,既见于奏疏,也见于日记,本篇论点,最见具体而微.晚清政局,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为挽回颓势,曾氏主张从陶铸人才,转移风气入手;另一位激烈改革者龚自珍也关心人才,他讥切时政,以解放人才为诉求,龚自珍所作病梅记,可与原才比观并读.。

5. 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 文言文阅读答案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 C.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答案:(我)时刻所期望的,只有几位弟弟罢了。

(意对即可) 22.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答案:(1)有毅力(坚持不懈)。(2分) (2)对诸弟要求严格(爱诸弟)。

(2分)。

6. 复彭丽生书 翻译

复彭丽生书·(清)曾国藩 前承惠书,存唁不孝[1],顷又蒙手书,所以期勖故人[2],甚笃且勤。

国藩积愆丛慝[3],无实行而盗虚声,为神明所不容,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于吾母。椎心悔憾[4],盖不得自比于人数,其又何经济之足言?顾如足下所称,今日不可救药之端,惟在人心陷溺,绝无廉耻云云,则国藩之私见,实与贤者相吻合。

窃尝以为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5]、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6]。而贪饕退缩者[7],果骧首而上腾[8],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

足下与某公书,言之至为深痛,积年痒疥,为君一搔[9],忧患余生,得少快慰。国藩来此,盖以鄂中失守[10],恐其回窜,不得不出,以自别于畏死者之徒。

至于求有补济,则肮脏之性[11],将以方枘周旋于圆凿之中[12],亦知其鉏鋙而鲜当矣。刻下所志,惟在练兵、除暴二事。

练兵则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13];除暴则借一方之良,锄一方之莠[14]。故急访各州县公正绅耆[15],佐我不逮,先与以一书,然后剀切示谕之[16]。

年来饱更世故[17],又经忧患,齿发稍侵[18],精神颓败。幸故人一来顾我,相对叙论,收召散亡之魂魄,祓濯如山之尘垢[19]。

庶生新机而还旧识,即拯时艰于万一亦未可知。郭筠仙[20]、刘霞仙[21]、罗罗山[22],及平日交旧,都来此间。

尚望足下惠然命驾,无任伫企。注释:[1]存唁:吊唁,表示慰问。

咸丰二年(1852)六月曾国藩母亲逝世。[21]勖(xù):勉励。

[3]愆(qiān):过失,罪咎。(tè):邪恶。

[4]椎心:心灵受到沉重打击。椎,捶击。

[5]攘利:窃取、夺取利益。[6]以:而,连词。

[7]贪饕(tāo):贪婪至极。[8]骧(xiāng):本谓马首昂举,引申为昂扬上举。

[9]这两句意思是搔到痒处,论说到要害。[10]鄂中:湖北地区。

此指武昌等地。[11]肮脏(kǎng zǎng):同“抗脏”,高亢刚直貌。

[12]方枘(ruì):方形榫头。圆凿:圆形凿眼。

方枘圆凿喻不相合,不相容。《楚辞·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鉏鋙而难入。”

鉏鋙(jǔ yǔ):同“龃龉”,不相配合。[13]艾:一种中草药。

中医用燃烧的艾绒熏烤病人的穴位来治病,这种艾绒以干而久藏的为好。《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三是虚数,指年深日久。久病求陈艾,喻事先必须作好充分长期的准备。

[14]莠(yǒu):恶草的通称,喻恶人、坏人。与“良”相对。

[15]绅耆: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地位的人。[16]剀(kǎi)切:切实,切中事理。

[17]更:经历。世故:变乱。

[18]稍侵:渐渐脱落。[19]祓濯(fú zhuó):犹言“洗涤”,清除。

祓,祓除,古代除去凶垢的仪式,三月上巳日到水滨洗濯。[20]郭筠仙:郭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湖南湘阴人。

道光进士,随曾国藩办团练,后成为著名外交官,首任驻英大臣,主张学习西方科技。[21]刘霞仙:刘蓉,又名孟蓉,湘乡人。

[22]罗罗山:见《何君殉难碑记》注。译文:上次接到您的信,吊唁我的母亲,安慰我这个不孝子,刚刚又收到您的亲笔书信,用来勉励我,话语非常实在而且勤恳。

我积累了许多罪恶,没有什么实在的品行却欺世盗名,不被神明原谅,却不降罪在我头上,反而降罪给我的母亲。我的心就像椎刺一样后悔遗憾,自己都不敢和别人相比,又怎么敢谈论治理天下的话呢? 就向您说的,国家现在处在不可救药的边缘,只因为人心被蒙蔽而叛逆,都不顾廉耻等等,那么我的观点,正和贤人(就是说对方彭丽生)吻合。

我曾认为没有兵马不值得忧虑,没有军饷不值得痛哭,只是遍观天下,要找到一位不争先追求利益、奔赴道义恐怕落在后边、忠心耿耿的人,却不能马上出现;就算有这样的人,而又地位低下,往往抑郁不得志,受到挫折,离开朝廷、郁郁死去。而贪婪怯懦的人,却争先向上攀爬,得到富贵和名誉,还年老健康不死,这真是让人长叹啊。

您给某大人写的信,说的非常深切,多年的弊端,被您一下说到要害,以后的生命将在忧患中度过,很少碰到快慰的事。 我来这里,因为湖北地区失守,担心敌人回窜,我不得不出来,并借此和怕死之人划清界限。

希望对国家有所补救,则我高亢刚直的秉性,就像用以方形的榫头安装在圆形的凿孔之中(比喻不合时宜),我也知道亦我的做法很难实现。眼下所要做的,只有练兵、平乱这两件事。

练兵就像得了多年的病,要用陈年的艾草救治(比喻练兵要很早开始准备,练兵千日,用兵一时);平定暴乱就像借助一个好的药方,铲锄一片地方的恶人。所以急切寻访各州县公正有地位和声望的士绅,不停的辅佐我,先用文章给我看,然后切中事理的向我建议。

多年来我饱经战乱,心中又一直忧患,牙齿和头发渐渐脱落了,精神也萎靡了。幸好有故人来问候我,对面交谈,召回我丢散的魂魄,就向洗涤去山上的尘垢。

也许还会出现新的生机回到老模样,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也不一定。郭筠仙(郭嵩焘)、刘霞仙(刘蓉)、罗罗山,以及平日的老朋友,都来到了我这里。

还希望您也驾临我这里,不要让我空等。




召悔曾国藩文言文
复彭丽生书·(清)曾国藩 前承惠书,存唁不孝[1],顷又蒙手书,所以期勖故人[2],甚笃且勤。 国藩积愆丛慝[3],无实行而盗虚声,为神明所不容,乃不陨灭我躬,而延祸于吾母。椎心悔憾[4],盖不得自比于人数,其又何经济之足言?顾如足下所称,今日不可救药之端,惟在人心陷溺,绝无廉耻云云,则国藩之私见...

曾国藩文言文及翻译
改正过失十倍于人的人,他的贤达也一定会是常人的十倍;改正过失百倍于人者,他的贤达也——定会是常人的百倍。越是贤明的.人,越是光明磊落;越是不肖之徒,越仗恃作恶,终不悔改。人刚一出生时,气质相差不大,学习并且达到好的境界,就已经成为一个君子了。如果他有了过错,那么他的朋友会当面...

关于曾国藩的文言文
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尚存,永矢弗谖。聪明杰出的祖先,他们不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藐小的我自己,也同样是父母所生。在聪明和福禄方面,天给予我的...

曾国藩故事文言文
这是从《清史稿·曾国藩传》中摘录的一小段,如果不符合要求,在百度里查一下《清史稿·曾国藩传》自己再摘取一些吧。 2. 关于曾国藩的文言文 立志煌煌先哲,彼不犹人?藐焉小子,亦父母之身。 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弃天而佚,是及凶灾。积悔累千,其终也已;往者不可追,请从今始!荷道以躬,与之以言;一息...

曾国藩传文言文翻译
曾国藩传 作者:杨光斗 荀、孔、墨、草、石,皆由一些著述来布道儒学,是以久有其实。北阳曾公家,自有振兴仪礼之志。罕有见其撰记,以传述于后世者。今闻杨子敢以衰颓之世,挺身而出,将其生平大小事迹,笔墨与之。实哉斯人,辩彦通儒,作风严守而无所屈赞。胥陈其事,欲有所让于后世名流者...

文言文曾国藩家书翻译
文言文曾国藩家书翻译1.求以下曾国藩家书的翻译纪鸿纪泽:今天派专人送家信,刚出发,又接到王辉四等人带来的四月初十的信件。你写的和澄叔写的各一封。借此知道了所有情况。你进来写的字都薄弱,没有骨力。字不够饱满,与你自身一贯不重视书法是一致的。你应当用油纸摹写颜真卿郭庙碑,柳公权琅琊碑,元秘塔碑,来改...

曾国藩说的文言文警句
1.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曾国藩的经典语录文言文是怎么样 曾国藩六戒为必读知识点。可以说读懂曾国藩的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1.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2.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3.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4. 第四戒...

曾国藩家书原稿文言文
1. 推荐文言文家书几封,最好是写给父母的 吾妻,蔡英。犬儿教导无方,家男深感内疚,汝下嫁于我,乃吾家门大幸。 家男谋生在外,小儿难训,心虑之,悲悲切,狠铁难成钢。尤可敬,为师也,我等狼虎之人皆敬之,劣子还乳, 皆以常存敬畏之心。长风破浪终有时,其聪,其灵,望妻倾教之。 夫出,异乡为客,夜...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
曾国藩经典语录文言文集锦 1)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3)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4)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在最苦处只是此心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断割耳。 5) 我要步步站得稳,...

曾国藩家风文言文阅读答案
1. 与诸弟书(节选)清·曾国藩 文言文阅读答案 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未尝一日间断尝贻余核舟一 C.虽行船走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不敢以一得自足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时时属望...

亚东县19448288714: 曾国藩 召悔 的翻译 -
巴萧妇乐: 每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他们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度都差别不大,(如果有谁)经过后天学习后到达善的境地,他就是君子了.假如他有了过错,就有朋友直言劝谏来改正.此外,还有朋友用委婉的语言来来挽救他.不思进取就有人鞭策.积极...

亚东县19448288714: 《悔字诀》是曾国藩于同治六年正月初二写给下面哪一位的 -
巴萧妇乐: 这封信是写给沅弟的,也就是写给曾国藩的弟弟 曾国荃的.信中提到了悔字诀:“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亚东县19448288714: 曾国藩说能屈能伸秘诀在于一个“悔”字. 请问如何理解? -
巴萧妇乐: 曾国藩在家书中说了这么一段话:“弟求兄随时训申儆.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

亚东县19448288714: 曾国藩写的文言文“原才” -
巴萧妇乐:[答案] 风欲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 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

亚东县19448288714: 跪求文言文"原才" 作者:曾国藩 这篇的全文翻译 谢谢各位 -
巴萧妇乐: 【题解与导读】原,论说文体之一,盖推究事物本原之义以示人.此体起于韩愈作五原,后人因之;其曲折抑扬,与论说相表里.韩愈原道、黄宗羲原君,为“原”体之名篇.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

亚东县19448288714: 求曾国藩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劝学的.有一段话非常有力,讲学习条件不重要,好像是劝其弟学习的.文字非常有力,高中时候做过文言文阅读,之后就再也没... -
巴萧妇乐:[答案] 《家书》里类似的有很多,你要哪一篇

亚东县194482887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吾友湘潭罗君研生,以所编撰《湖南文征》百九十卷示余,而属为序其端.国藩陋甚,齿又益... -
巴萧妇乐:[答案] 1.C 2.B 3.D 4.D 5.(1)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 (2)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3)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亚东县19448288714: 曾国藩家训的原文内容 -
巴萧妇乐: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①:“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