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句或下句是什么来的?

作者&投稿:佐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前一句是什么?~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而且战争极其频繁,武力过人,熟读兵书的将领是当时维持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力量,相比之下,读书人虽然能靠科举考试等途径如朝为官,但是在他们看来,在朝中,民间掌握的权力地位似乎总是要低武将一筹,所以有些不得志的读书人便吟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话,其实不然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读书人才是社会的主导力量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出自:
《杂感》
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杂感》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全诗主要是为了个人的穷愁愤懑而发,俊逸但不深厚。这首诗是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深刻体悟,语言口语化,天然凑泊,反语的手法突出诗人愤愤不平的心情。充分反映出那个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之情。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佩服

厉害`````


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清朝诗人黄景仁的《杂感》,是诗人对自己境况的自嘲。古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也被几人经常拿来作为笑谈,它究竟体现了什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什么意思
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杂感》全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作者是
鲁迅在这里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封建社会下的典型表现,书生不能为国家效力,反而成为社会的负担。这句话是对封建科举制度下教育方式的批判和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在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下,“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个说法在当时的社会上...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全诗是………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黄在十七岁时写下的名句。他的“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写尽寒士悲酸,曾引起了无数寒士的共鸣。当时身居巡抚的毕秋帆读到此句,竟夜不成寐,瞿秋白也有“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之叹。另外,诸如“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句或下句是什么来的?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世人皆知“百无一用是书生”,却不知上一句更心酸?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半句就是“十有九人堪白眼”,这一句话道出了诗人黄仲则等为代表的人的命运。黄仲则满腹才华,想要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当时的清朝对于文字的压制十分严重,再加上闭关锁国的国情,对于科考的要求中规中矩,超出条条框框的创作终究无法步入朝堂。这...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还有用吗?
再加上当年这句话诞生的场景也有些自暴自弃的颓废之感,毕竟古代的科考制度没有任何的变通,读书人没有任何退路,所以这句话的适用度在现在就更为不合适。1.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出自黄仲则的:“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是当时黄仲则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在自己科考没有考...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什么意思?
《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首可以说是浅显易懂,只从表面,便是能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过可能很多并不知道,那一句百无一用是书生,原来是出自这一首诗。黄景仁一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是谁说的?
意思就是 读书人没有用 当让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是某个书生的一时气愤说的话 出自某个书生生不逢时,慨然曰:于乱军中取上将首级可也,于乱世中持三尺法平天下可也。然生当太平之世,乃百无一用为一书生耳!一百件事情里连一件事情都做不了的人就是读书人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具体出处请看以下...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何典故?有着什么意义?
或是有些慢慢学着做生意过着富有日常生活。然而有的知识分子心里过度淡泊,不屑与农村商业、手工业者等下一层人为伴,最终高不成、低不就,庸庸碌碌,落个穷困潦倒,最终贫困潦倒。十有九个堪嘲讽,百无一用是读书人”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上仍是存在的,为何怎么讲?依照如今的社会凡俗目光来对待一个...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前一句是什么? -
原习妇洁:[答案]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古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而且战争极其频繁,武力过人,熟读兵书的将领是当时维持国家政权的最主要的力量,相比之...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下一句 -
原习妇洁:[答案]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
原习妇洁: 上一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 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晋中市15910434338: 有句话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现在把这句话变为上联,请问下联是? -
原习妇洁: 一剑百步埋白骨.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上半句,
原习妇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出处? -
原习妇洁: 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 清 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晋中市15910434338: 书生百无一用,的上句是什么?
原习妇洁: 杂感 黄景仁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你问的这个应该是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歌词,“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那首诗里面的句子 -
原习妇洁: 杂感 清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晋中市15910434338: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
原习妇洁:[答案] 杂感 黄景仁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1783) 清代 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武进(今江苏常州...

晋中市15910434338: 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哪一首诗 -
原习妇洁: 清·黄景仁《杂感》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