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作者&投稿:班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穿越历史的医学智慧,《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揭示了古代养生之道的奥秘。它不仅阐述了古人通过顺应天地阴阳、节制生活以达到长寿的智慧,而且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深远。

古人以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个层次,展示了养生的境界层次。真人,注重内心的修炼和生活的简朴,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作息规律,保持肾气充盈。至人,进一步强调心境的清净,避免过度欲望,以维护身心健康。圣人和贤人,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们以自然法则为指南,实现形神俱旺的和谐状态。

《素问》指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不良习惯,往往导致人们过早陷入功能衰退。然而,通过遵循《上古天真论》的教诲,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度运动,我们可以抵抗早衰,找回与自然的和谐。饮食方面,强调适量和传统食物的均衡,如"饮饮有节",提醒我们尊重食物的天然属性。

科技的进步并未消除健康挑战,反而要求我们回归到身心养护的本源。功能训练和生活调整,而非单纯依赖技术提升,成为保持健康的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生活指南,"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提醒我们保持生活的规律和节制。

文章深入剖析了《上古天真论》的核心理念,即保持精神饱满、体能活力和内心平衡。这些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关乎个体的健康,更是提升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研究和实践这些传统智慧,我们有机会重拾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真正的健康长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所以都能以自己所食用的食物为甘美,所穿着的衣服为舒适,所处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民才称得是朴实。此句出自《上古天真论》,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

《黄帝内经·素问》四篇
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 ...
这句话的意思是:阴阳谐和的,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上第一章 :原文如下:上古天真论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上医治未病”出自哪篇文章?想要那一段原文!
出自:《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实际是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

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养生的目的是( )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养生的目的是尽终其天年。《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文章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

默写《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病从安来”
西汉佚名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

古人养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文整理01
黄帝说:通晓养生之道的人,年龄达到一百岁左右时,还可以生育吗?岐伯说:通晓养生之道的人,能预防衰老并保持形体,所以尽管年事已高,也仍然可以生育。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他们洞悉自然界的规律,掌握着天地阴阳变化的机理,能吐故纳新以调摄精气,超然独处以保持精神内守,使...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出自哪里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里的《阴阳应象大论》。原文节选: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是不要等有了病才去治病,而是在未病时就预防疾病。出于先秦佚名《黄帝内经·素问》:“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译文:以前古代圣人不治疗己经在身上的病,治未来可能患的病,不治理目前的乱象,治疗未来的乱象,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呀...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气充实于内,则邪气不能触犯,而邪气的聚集,是因为正气的不足。出自:先秦至汉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素问 评热病论》,原文如下:岐伯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则咳甚...

青羊区17129785148: 上古天真论(关于上古天真论的基本详情介绍)
沈药三七: 1、《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是对内经创作来源及其特点补充说明:医之始,自远古,是寓黄帝和岐伯谈论如何达到健康与长寿目的第一篇重要论文.2、首先论述了从上古天性自然之真而毫无人为之杂的古人能活百岁而动作不衰与不知养生之道半百而衰的具体原因,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青羊区17129785148: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 -
沈药三七: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

青羊区17129785148: 默写《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病从安来” -
沈药三七: 西汉佚名的《素问·上古天真论》原文: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

青羊区17129785148: 《素问·上古天真论》主要论述了什么内容 -
沈药三七: 《上古天真论》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指远古时代.天真,指先天禀赋的真元之气.1、本篇着重讨论养生长寿的意义和方法,以及肾气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并以真人、圣人、至人、贤人为例,说明不同养生方法的不同效果.2、其次谈及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强调肾气、正气、真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3、最后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理想的人生意境.

青羊区17129785148: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一段的内容
沈药三七: 中间应该是“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 生活没规律 欲望太重死得早啊......

青羊区17129785148: 天年指的是自然寿命是多少年? -
沈药三七: 天年是指年龄指120岁,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就是一个人在保持身体各器官都在健康状态下自然的寿命,即自然寿命.老子、王冰都认为天年为120岁.天年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 出处: 《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文言文翻译:尽终其天年,度百岁才离开.

青羊区17129785148: 黄帝内经第几章讲女人月经?
沈药三七: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月事以时下”.月事就是月经.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十三篇评热病论:“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篇腹中论:“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

青羊区17129785148: 《皇帝内经》的养生法则?
沈药三七: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青羊区17129785148: 素问主要是什么内容 -
沈药三七: 《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也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相传为黄帝创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原来9卷,,后经唐王冰订补,改编为24卷,计81篇,定名为《黄帝内经素问》,所论内容十分丰富,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学为主线,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等20多种古代医籍,突出阐发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了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本理论的渊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