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银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详细)~

亲 到底是要简述还是详细?
如果简述我归纳为几点:
1、筹饷训兵
2、振商励实
3、改官制、整吏治
4、学习西方法律
如果详细的话,我查阅了下资料:
筹饷训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隆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
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政府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而练兵需要巨额款项,因而筹饷就成为清末统治者的又一“要政”。为了筹饷,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
从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税,在湖广征收房捐、铺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烧窑捐、车辆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马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同时,还乱提税率,有由户部决定在全国公开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税率的,并允许地方官自筹税收。如此“筹饷”,使财税紊乱,贪污横行,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振商励实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1906年,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统理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履行,并在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而在现代财政预算的组成上,1907年福州道御史赵炳麟奏请中央制定全国预算。最终,清廷於1910年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
在1910年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划一银币及铜币之重量和成色,但由於当时市面流通之旧币总值达十五亿以上,回收的财政费用已是政府难以承担,最终清廷需要於1911年4月15日向美英法德四国财团贷款一千万英镑,以推行有关币制改革。
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唯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废科举,办学堂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12月6日,清廷下谕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的机构。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
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在日本文部省直辖之各高等院校及程度相当的各项实业学校3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举人出身;在大学专科某科或数科,毕业後有选科或普通毕业文凭者,给予进士出身;在国立大学及程度相当的官立学堂中3年毕业,得学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5年毕业,得博士文凭者,除给予翰林出身外,这给予翰林升阶。最初,在洋务运动期间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英美法等国家,不过,由於庚子赔款後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
改官制,整吏治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
1903年9月7日设商部。
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
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
设巡警部。设学部,裁国子监。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
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
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学习西方法律制度
1901年1月,清廷下诏变法。翌年5月13日,一道“上谕”下达:“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虽因辛亥革命爆发,《民律》已来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府无不继承这三个大法。

一、清末新政的内容:
1、编练“新军”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2、倡导商业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
3、教育改革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4、改革官制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5、现代法律
光绪二十八年5月13日,清廷下达一道上谕:“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
二、清末新政的影响: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5.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骗局,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

扩展资料:
新政产生的原因
1、庚子之役使清政府遭到内外力量的沉重打击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处于被瓜分的危险之下。在严重的统治危机下,改革成了整个社会的普通要求,清政府为维系统治不得不考虑改革以消除内乱,解除外患。
2、义和团运动使清廷顽固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义和团运动结束后,顽固派官员基本上被列强指明惩处,一些倾向改革的洋务派官僚在中央和地方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切为改革的进行创造了重要的政治条件。
参考资料:清末新政-百度百科

亲 到底是要简述还是详细?
如果简述我归纳为几点:
1、筹饷训兵
2、振商励实
3、改官制、整吏治
4、学习西方法律
如果详细的话,我查阅了下资料:
筹饷训兵
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隆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1904年9月,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
1906年11月7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政府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而练兵需要巨额款项,因而筹饷就成为清末统治者的又一“要政”。为了筹饷,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
从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税,在湖广征收房捐、铺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烧窑捐、车辆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马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同时,还乱提税率,有由户部决定在全国公开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税率的,并允许地方官自筹税收。如此“筹饷”,使财税紊乱,贪污横行,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振商励实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1906年,度支部颁布《清理财政明定办法六项》,负责统一各中央地方衙门收支、统筹外债借还、考核各省银号以及规定对各省越时造报财政之惩处。由度支大臣载泽兼任督办盐政大臣,统理全国盐政行政用人之权履行,并在1902年之《中英商约》中商讨有关免厘加税之条款。而在现代财政预算的组成上,1907年福州道御史赵炳麟奏请中央制定全国预算。最终,清廷於1910年首次编制第一次全国预算。
在1910年颁布《国币则例》二十四条,划一银币及铜币之重量和成色,但由於当时市面流通之旧币总值达十五亿以上,回收的财政费用已是政府难以承担,最终清廷需要於1911年4月15日向美英法德四国财团贷款一千万英镑,以推行有关币制改革。
1900-1905年间铁路总体发展为三千二百哩。唯除全长201公里的京张铁路为本国修建外,其余铁路均为外国持有部分股权下所修建。
废科举,办学堂
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
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
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12月6日,清廷下谕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事务的机构。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
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1903年10月,清政府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规定凡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普通中学5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拔贡出身;在日本文部省直辖之各高等院校及程度相当的各项实业学校3年毕业,得优等文凭者,给予举人出身;在大学专科某科或数科,毕业後有选科或普通毕业文凭者,给予进士出身;在国立大学及程度相当的官立学堂中3年毕业,得学士文凭者,给予翰林出身;5年毕业,得博士文凭者,除给予翰林出身外,这给予翰林升阶。最初,在洋务运动期间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英美法等国家,不过,由於庚子赔款後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
改官制,整吏治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1901年7月24日,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司。
1903年9月7日设商部。
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兼管。
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
设巡警部。设学部,裁国子监。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
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
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学习西方法律制度
1901年1月,清廷下诏变法。翌年5月13日,一道“上谕”下达:“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官考试细则》、《集会结社律》等等先后出台。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虽因辛亥革命爆发,《民律》已来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府无不继承这三个大法。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军事、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的改革。具体如下:1. 军事改革:新政期间,清政府着手编练“新军”,以取代旧式军队,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实力,但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了伏笔。2. 政治体制改革:清政府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最初,在洋务运动期间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英美法等国家,不过,由於庚子赔款後政府财政紧拙,结果清末改革中的留学生计划大都留学日本。至1907年,留日学生总数达一万五千人。改官制,整吏治 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

简述清末新政
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主要内容是:一、改革官制。1901年,应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自隋唐以来传统的六部建置至此瓦解。二、改革经济。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兴办企业,促进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改革教育。主要包括“停科举”...

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改革范围比戊戌变法还大
1912年,袁世凯威逼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清王朝宣告终结。令人一直疑惑的一个问题是,慈禧主导的清末新政,变法幅度、改革力度,都远超以往,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延续,而又在诸多方面,超越戊戌变法。但是,慈禧一手镇压戊戌变法,仅仅3年,当慈禧也开始一手准备大改革时,历史却不再给清王朝机会了,改革之...

400字左右,简述晚清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主要内容1.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影响·:积极作用:1在经济上,清末新政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2在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在军事上,清末中国军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清末新政时注意编练新军,辛亥...

清末新政运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有什么区别
一、结果不同 戊戌变法,仅历时一百零三天,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几乎全部被取消。而清末新政,历时整整十年。二、领导不同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帝党相结合,共同领导和发动的,清朝的洋务派官僚及后党,持反对态度。而清末新政,则是以西太后为首的后党及清朝的皇室在洋务...

清末新政实行的原因
清末新政实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内外压力:清朝末年,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列强的压力和侵略,同时也存在着内部的社会动荡和经济困境。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清政府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以加强国家的实力和稳定社会秩序。2. 社会变革需求: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民...

下列关于清末“新政”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清末“新政”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 B.设立京师大学堂 C.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D.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E.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正确答案: ACDE

综述近代史上清政府的改革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依次出现,启动并推进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三次新政的主要内容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并且都是在重要的对外民族战争以后出现的,这是三次新政的共性所在。但是这三次新政在其各自的历史原因、在推进过程中的...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简述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
赫灵威哌:[答案] 亲 到底是要简述还是详细?如果简述我归纳为几点:1、筹饷训兵2、振商励实3、改官制、整吏治4、学习西方法律如果详细的话,我查阅了下资料:筹饷训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入了巨...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清末新政(清朝末年体制改革事件) - 搜狗百科
赫灵威哌:[选项] A. 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B. 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C. 颁布商法商律, D. 颁布新的学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
赫灵威哌: 1.筹措军饷,训练新兵 2.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废除科举,育才兴学 4.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简述清末新政的内容有哪些 -
赫灵威哌: 一、改革官制,整顿吏治 二、改革兵制,训练新军 三、改革学制,提倡新学 四、奖励工商、兴办实业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清末新政的四个内容是什么填空题
赫灵威哌: 一、改革官制二、改革经济三、改革教育四、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1901年清政府实行的新政内容是什么 -
赫灵威哌: 第一是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1903年9月,朝廷成立了商部,由前一年曾被派往英国、法国、美国和日本考察的皇亲贵族载振担任尚书,工矿业和铁路都归这一部管理.第二是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设立学堂,提倡出国留学.1901年清廷即...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3978828460: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赫灵威哌: 百日维新 又称戊戌变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