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运动

作者&投稿:廉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
一、背景
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
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
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
二、内容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④政治:裁汰、合并旧的机构,创设新的机构,如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设学部、商部、巡警部等前期以整饬吏治、裁汰中央和地方的冗暑机构,同时设督政务处、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后期主要是政治体制改革,即“预备立宪”阶段:1906年8月正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7年清廷下旨在京师资政院,各省设谘议局;1908年8月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大清帝国万事一系,预备立宪期为9年;1910年底,清廷在压力下表示立即组织内阁,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5月,清廷宣布内阁名单,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⑤司法:开启司法独立的先河,还编纂了民法、商法、诉讼法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并根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实现了“政刑”分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的近代化。

搜狗百科

带你了解清末新政
1.23万播放 01:11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是光绪年间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出宫避祸西安。回銮之后,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 清末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

中文名
清末新政

性质
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别名
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

时间
1901-1911

涉及邻域
军事、教育、法律、商业等

影响
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辛亥革命准备

背景
经济基础
甲午战前,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由于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洋货大量倾销使中国 自然经济(首先是通商口岸附近)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同时土货大量出口,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附庸的地位逐渐形成。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更: 鸦片战争后中国相继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官僚资本主义雏形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战争

清末新政
直接破坏了中国部分地区的封建经济基础。日军侵入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当地人民受到蹂嗬、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损失惨重。二是战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进行三次政治大借款,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三是《马关条约》设厂的规定,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战后短短几年设厂930余家,分布在各行业,危害极大。此外,列强还争夺中国的筑路权、开矿权。四是甲午战后列强继续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年输入量仍在逐年增加。这使中国白银继续大量外流,穷了中国、富了列强,并在继续破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1]

政治斗争
戊戌变法失败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 八国联军大 举入侵, 慈禧携光绪及若干亲王大臣仓皇西逃,一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28日重新回到北京,历时共511天,横跨庚子、辛丑年,官方史学美其名日“庚子西狩”。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业已动摇。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其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1]

当时的洋务派领袖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在危机的形势下,不断从内部敦促清政府实行新政;而且这股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坚持保守倾向的人越来越少了。统治集团内部舆论也倾向改革。有官员上奏“中国之制度……奉行日久,不能无弊”,“于是一切政令皆不能不变”;“愿自至以往,维新者当实事求是,守旧者毋至死不变,同心以谋富强”[2]。

于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3]

加载更多
相关搜索
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
清末新政的背景和影响
清末新政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
清末新政影响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文化运动
清末新政意义
参考资料
[1]张连起. 论清末国策转移的背景和目的[J]. 北方论丛, 1994(2).
[2]《汇报》114号, 第二册第1页, 131号、第二册第245页
[3]刘永广. 论清末新政中清政府的政治权威合法性转型危机[J].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13(Z2).
更多

New搜科学知识,就来搜狗科学百科!戳我
搜狗百科 - 搜狗首页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2020 SOGOU.COM

编辑
编辑
报错
取消
目录
您的网络环境不好,请耐心等待

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是光绪年间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出宫避祸西安。回銮之后,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戊戌变法近似,但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还涉及废除千年仕宦之道的科举制度。 清末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为辛亥革命的兴起提供了准备条件。
经济基础
甲午战前,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由于 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洋货大量倾销使中国 自然经济(首先是通商口岸附近)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同时土货大量出口,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附庸的地位逐渐形成。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更: 鸦片战争后中国相继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官僚资本主义雏形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战争

清末新政
直接破坏了中国部分地区的封建经济基础。日军侵入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当地人民受到蹂嗬、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损失惨重。二是战后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进行三次政治大借款,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三是《马关条约》设厂的规定,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战后短短几年设厂930余家,分布在各行业,危害极大。此外,列强还争夺中国的筑路权、开矿权。四是甲午战后列强继续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年输入量仍在逐年增加。这使中国白银继续大量外流,穷了中国、富了列强,并在继续破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1]

政治斗争
戊戌变法失败后,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和 八国联军大 举入侵, 慈禧携光绪及若干亲王大臣仓皇西逃,一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28日重新回到北京,历时共511天,横跨庚子、辛丑年,官方史学美其名日“庚子西狩”。当时的清政府及其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早已严重亏空,这使清朝统治者感到自己的统治根基业已动摇。加上列强不断给清廷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其统治者们面临的首要课题。[1]

当时的洋务派领袖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在危机的形势下,不断从内部敦促清政府实行新政;而且这股势力也在不断壮大,坚持保守倾向的人越来越少了。统治集团内部舆论也倾向改革。有官员上奏“中国之制度……奉行日久,不能无弊”,“于是一切政令皆不能不变”;“愿自至以往,维新者当实事求是,守旧者毋至死不变,同心以谋富强”[2]。

于是,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清末新政的性质,是一个分歧较大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朝政府“进一步买办化”(林增平、肖致治等主编:《辛亥革命史》上册,第181页。)的运动。还有的同志说:“清末‘新政’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乔志强:《清末“新政”的产生与性质》,《北方论丛》1986年第4期。)。笔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下面试就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首先,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在1895至1898年间,发展较快,而1899年至1903年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处于低潮,这不适应时代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而清末新政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在政治方面,人们知道,从19世纪末叶以来,挽救民族危机,是中国压倒一切的紧迫任务。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可谓都是以此为己任的。但是,它们又都未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到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加紧争夺中国的情况下,“救亡图存”仍然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和急于解决的最迫切问题。并且随着阶级力量的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形成并日益壮大,提出了革命的纲领,要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然而,历史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成长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史也是如此。当时站在时代最前列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集团,他们的活动与斗争,必然受着社会各种力量的制约。其中较突出的有两种力量:一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活动,对于民主革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二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随着时代的推移,随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及其思想上的转变,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也不能简单地一笔抹煞,也应该进行全面地、具体地分析。
当时,清朝推行新政,捡起了几年前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口号和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这本身将对革命派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清末新政的实行,有助于解决时代的中心——“救亡图存”问题。因此,我们说时代也赋予了清末新政以资本主义的色彩。
其次,从清末新政的目的及个别民族资产阶级人物在新政中的地位,给我们的启发。
个人认为,清末新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拉拢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并进一步分化民族资产阶级、孤立革命派。因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举起了革命的旗帜,并决心推翻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和革命派的激烈程度相比,立宪派还是温和的,还主张保留皇权。因此,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对于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有了一定的让步,打起了“为臣民计”、“利民”(《光绪朝东华录》,(四)总第4771页。)的旗号。并且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有所表示,如1903年,商部成立后不久,清政府命张謇为该部三品官的高级顾问(《清德宗景皇帝实录》,卷528第1页。)。这似乎是点缀,但是,点缀一下和不点缀毕竟有所区别。而且,在清末新政的年代里,清朝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益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不能不说同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要求相吻合。1905年开始的“预备立宪”,也适应了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要求。
第三,我们说清末新政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主要是从新政具体内容上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看法。
清末新政是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者搞起来的,但如上所述,清政府却在新政中推行了一系列奖励与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措施,而且又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当时交通、金融等事业的发展,也都和新政的具体政策有关。清末预备立宪的最后目标是用君主立宪制代替君主专制制度。就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来说,其主观目的虽是一个政治骗局,但是,清政府自己宣布要搞宪政,这同以前反对宪政相比,毕竟是一个进步。就此而言,同样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至于在文化教育方面,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在全国出现了办学热潮,并形成了规模空前的留学热。从而给中国旧学、旧教育制度以沉重地冲击,使近代的思想文化比较广泛地传入中国。这些也无疑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提倡并为之努力所提倡并为之努力的事业,也是符合民族的利益的,这无疑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最后,在军事方面,清末废除了武科科举,设立了武备学堂;派遣学习军事的留学生,特别是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编练新军,与清朝旧式军队有了质的不同。从上述清末新政的内容来看,已同中国封建社会自身的改革有了本质的区别。
总之,通过如上分析,我们似可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朝最高统治者自己搞起来的、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等百位皇亲在忠臣随扈下出宫避祸西安。回銮之后,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内容多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戊戌变法...

简答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主要内容有编练“新军”、倡导商业、教育改革、改革官制、考订法律和筹蒙改制。清末新政(又称庚子新政、庚子后新政,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

清末新政开始的标志? 只是标志
标志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清廷力图在军事、官制、法律、商业、教育和社会方面进行一系列系统性改革,改革也波及了内地和东北、蒙古、西北和西藏各地。由于改革政策的“支离、拖沓”和一些官员的“敷衍”,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新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

清末新政运动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有什么区别
一、结果不同 戊戌变法,仅历时一百零三天,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各项措施,几乎全部被取消。而清末新政,历时整整十年。二、领导不同 戊戌变法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帝党相结合,共同领导和发动的,清朝的洋务派官僚及后党,持反对态度。而清末新政,则是以西太后为首的后党及清朝的皇室在洋务...

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 是建立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的,1894-1895 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2、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君主立宪制)被慈禧太后旧势力追杀维新变法人物,囚禁光绪帝,变法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2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没有彻底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

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清末时期,中国改革失败的原因如下:根源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清末新政和洋务运,旨在加强对人民的镇压,也不是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奖励实业方面,没有...

清末新政是包括预备立宪吗
清末新政是包括预备立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颁布《仿行立宪上谕》,预备立宪,原则为“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9月3日《申报》2版《电传上谕》:“仿行宪政……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张,并将各项法律详慎厘订,而又广兴教育,清理财务,整饬武备,普设巡警,使绅...

略论“同光新政”和“清末新政”的异同
洋务派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求富”,求富是洋务运动目的之一。清末新政要发展实业,其口号是“振兴”,这是洋务派“求富”口号的翻版。当时清廷认为:中国“推积弱所由来,叹振兴之不早”(《清德宗实录》卷476,8-10页;卷496,4页;卷486,14-15页;卷494,3页;卷522,2页;卷562,1页;卷483,13页;卷523,4—7...

清末新政的消极影响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苦果。众所周知,袁世凯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的,又系靠于山东任巡抚时的灵活应变及镇压义和团运动发迹的。在新政期间,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材料二... -
叔凝速尿:[答案] (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2分)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2分) (2)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社会产...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清末新政对于中国制度现代化有什么意义 -
叔凝速尿:[答案] 普及了民权观念,推动了民间的自省精神.当时,人们都认为立宪应以人民为主体,各省也自发箝备宪政. 至于为速开国会进行的请愿运动,更显示清政府已大幅放宽高压禁制.此外,民办报刊宣扬的多样政治思想,以及民间团体的行动,非但超出原有...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清末“新政”的背景是什么?
叔凝速尿: 清朝末年,由于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之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戊戌变法的出现以及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零星起事,这些都使得清政府与中国各阶级矛盾加深.当时的清政府和 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加之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 统治者感到自身的统治地位已经风雨飘摇.因此,为了维护自身统治,1901年, 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异同比较清政府的3次自救运动,如题,200字以上的采纳哦 -
叔凝速尿:[答案] 相同点:1.三次运动都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的; 2.都来涉及军事、经济、文教方面的改革; 3.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 4.它们对历史的发展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同点:1.它们发生的年代不同,经历的时间...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异同 -
叔凝速尿:[答案] (1)评价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①主观目的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③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清朝末年实行“新政”的原因?
叔凝速尿: 历史的车轮驶进了 20世纪,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也已奄奄一息.《辛丑 条约》的签订,更是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面临着尖锐的内 外矛盾.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同时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与民族 资产阶级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但诚如资产阶级革命家陈 天华所说:“(所谓的'新政')不过是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喜欢罢了; 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358795551: 列举中国近代以来人民进行的反抗斗争 -
叔凝速尿: 百年国耻开端的事件,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国耻的开端,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侵犯,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大地,从此进入漫漫长夜.文章图片2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等…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