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

作者&投稿:包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

1.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

周宣王死后,子宫涅继位,是为幽王。周幽王是个昏庸而又暴虐的君主,加之时乖运蹇,其在位的十一年中,西周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二百五十多年的西周王朝终于灭亡在他之手。

幽王继位的第二年,关中发生大地震,灾情很严重。本已动荡不安的社会就更加人心惶惶,当时就有人惊呼"周将亡矣!"。幽王对严重的震灾不加认真有效的抚恤,对尖锐的社会矛盾不加以缓和,却火上加油,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相当于后世的宰相),一味地行搜刮掠夺之能事,早就"诸侯多畔(叛)王命",这时更引起国人的极大怨愤。

幽王又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这种"废长立幼"的谬举,违背了宗法制的极重要原则,且并非废愚立贤,只因母贵子荣,这将造成王位继承上的混乱。舆论立即哗然,引起了朝政混乱,人心叛离。

幽王不仅在内外政策上失尽人心,而且行为又极荒唐,留下千古笑柄。

他为了引逗宠爱的褒姒一笑,随意发烽火报警,调诸侯兵赶赴镐京,愚蠢地"导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犬戎兵真的兵临城下时,幽王的烽火警报便失灵了,再无诸侯兵"勤王"保驾了。镐京城内空虚。犬戎兵如狼似虎冲进镐京。幽王仓惶逃走,被犬戎兵追杀于骊山之下。

周王室积蓄数百年的财宝全被犬戎官兵抢掠一空,西周王朝遂即灭亡。

幽王死后,申侯串通郑武公、卫共伯、秦襄公等保护宜臼,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由于都城镐京已残破不堪,又处在犬戎的控制之下,平王乃于西周灭亡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西)为都,史称"东周"。

2.西周——中国奴隶制军事制度的完备期

周朝在国家统治方式上实行分封制,周在灭商及东征平叛之后,分封了大批同姓、异姓诸侯。"以藩屡周"。这种分封在以后也一直没有中断。分封的结果就是在地方造就了众多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与商代的方国不同,后者大多是自然成长起来的部族,而前者则是经过中央的认可的。这就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所以王国维说:西周时"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政治结构上的这一变化,自然会影响到军事制度。随着王室、诸侯间等级关系的确立,军队的数额、规模也要相应地加以确定。《公羊传.隐公五年》解诂:"天子六师,方伯二师,诸侯一师。"方伯是一方诸侯之长,故可备二师。这种标准的划分,也在于保证王室的绝对军事优势。为此,周王室建立了庞大的直辖武装,从《小臣簋》、《禹鼎》、《小克鼎》等铭文知道当时王室拥有"西六师"、"殷八师"、"成国八师"等武装。此外,周王室有权调动诸侯国军队从征。因此周天子有能力做到"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局面。

西周处于中国奴隶社会的上升期,在军事上体现为军权不断向天子手中集中。在西周时代,只有周天子才有权"作师"(即组建军队)、"帅师"(即统帅军队),一般诸侯无权参与。诸侯想组建军队,必须"承天子",听从天子准许,才能按天子规定的军队数量组建军队。天子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

但是由于西周时期疆土的扩大以及官制的进一步发展,周王亲征的事例已不像商代那样多见了。王的僚属中,师氏的军权最大。师氏又称"师",与保傅并为"三公",地位极高,他本是王的师佐,负有教诲,扶佐王或太子的职责。由于当时职官具有文武不分的特点,因而,师在战时,即是军队的统帅。师氏以下有司徒(金文作司土)、司马、司空(金文作司工),即铭文中的"三有司"。这三司,平时皆非军职,如司徒,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土地和农业生产。但由于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兵源来自六乡的国人,因此,战时国人即由司徒率领,司徒以下的各级乡官也是如此,如《周礼》乡师之职:若有军旅,即"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戮其犯命者。"此外,如司马、司空分别负责养马与土木工程,因与战事有关,故也以武职身份从戎,像司马,后来地位还日渐提高,至春秋时,师氏的名称消失,司马取代了它的位置。

(1)军队构成

在军队构成上,西周有平民兵、族兵,王的护卫兵和夷隶兵组成。

平民兵,即以平民(国人)为兵源的武装。前面提到的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即属此类。其中,成周八师与殷八师可能是同事异称,则当时共有十四师。

族兵是由贵族的族人组成。西周金文中经常可以见到族兵出征的记载,其战斗力很强。族兵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王室的间接指挥,如《毛公鼎》铭文:王命毛公:"以乃族干吾(捍御)王身。"《明公毁》铭文:"唯王令明公,遣三族,伐东国"。王的护卫兵在文献中称为"虎贲",取其勇武之意。金文中提到的"王行",当应指此。这支军队由贵族子弟即"国子"组成,受过良好的训练,远较平民兵精良,因而往往成为作战的中坚,如牧野之战,周人即以虎贲三千作为先导,但平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周王。诸侯国中也有这类武装,但名称稍异,称为"旅贲",负责护卫国君。

夷隶兵是一支较特殊的武装。它由被俘获的周边民族人组成,这些人的身份属于官奴。《周礼.师氏》之职:"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服守王之门外;且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则。"《师酉簋》铭文提到西门夷、秦夷、京夷等,表明《师氏》所载是有所本的。从《师氏》看,夷隶兵的主要任务是充当王室警察的角色。这种现象初看起来颇为奇特,但有关材料表明,由奴隶(特别是异族奴隶)充当警察,在古代世界是很普遍的现象,如古希腊、罗马就是如此。

(2)军队编制

西周的军队编制是沿袭殷制而来,包括师、旅等级别,以十为进制单位。《周礼》所载的军事编制体系,是以五为基本进制单位,反映的是春秋以来的情况,因而不能据以论述西周的制度。所以,有关西周军事编制的材料很少。最主要的就是《尚书.牧誓》,我们在论述殷商军事编制时已使用过这段材料。因为殷、西周的军制带有继承性,所以,这里不再详细探讨西周的情况,简而言之,西周时的军事编制由大到小为:师、旅、百夫、什、(伍)。师、旅各为万人、千人。另外,《周礼.司马》中提到的卒、两,与什、伍相通,可能是沿袭西周的旧制,如果这样,那么百夫之下即为卒、两。

(3)兵种

西周的兵种仍以车兵、步兵为主。这两个兵种在作战中是相互配合的。这与商代并无不同,但在具体的人员配备上,可能有所变化。如《牧誓》载牧野之战中,周军的阵容是"甲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而《史记.周本纪》载此事则谓:"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即增加了"甲士四万五千人"一句,司马迁当是有所本的,很明显,虎贲是独立作战的,不需配置战车,则这三百乘战车自当由四万五千名甲士配置,《牧誓》以战车为整体的作战单位,故而只言车数,而省略了甲士,从这一点来看,与殷制是完全相同的。而《禹鼎》铭文载:"武公乃遣禹,率公戎车百乘,厮驭二百,徒千",据此,则每辆战车跟从十名徒兵,此外,还有两名厮驭,即后勤人员,加在一起,共十二人,与《牧誓》不合。按《禹鼎》是周厉王时之器,临近西周末年,所以,可能在枝节问题上有所更动。

前面提到虎贲,它属于独立的步兵,不必配置战车,但由于它的主要任务是护卫周王。因而,单独派虎贲出战的情况是没有的,一般是在车徒兵配合作战的情况下,由虎贲作为先导,在阵前开路,车徒兵紧随其后。

(4)军赋制度

周人在征服战争中,将被征服的异族人迁至郊野,使其世代务农,称为"野人";而本族人则居于"国"(即城)中,称为"国人"。这就是国野制的主要内容。周人为了独擅武装力量,不允许野人当兵。因而,兵源全部出自"国人"。金文中的"西六师"、"殷八师"和"成周八师",均属于平民兵,因而其兵源皆来自周族平民。"六师"之名也见于《诗经》,它与金文中的"西六师"是一回事,属于王室直辖的军队,其兵源则来自王畿内六乡的国人。

关于殷八师,有人认为是周人征服殷人后,将归降的部分殷人改编为八师。这种看法有誖于常理,难以想象,征服者会把自己的死敌武装起来。因此,殷八师即是成周八师,二者名异而实同。殷八师或成周八师,驻扎在成周,处于原殷人统治的中心地区,因此,建立此军的用意就很明白了,即主要是为了镇抚殷遗民和东方部族。那么,成周八师的兵源从何而来呢?原来,周人命殷后,武王即命周公负责在洛邑建置成周,据《逸周书.作雒》知,成周有国野(乡.遂)之制,因为成周是以东都的规模出现的,周公又曾一度居洛,分陕而治,故此处的乡遂制度与王畿的六乡六遂不会相差太远。所以,由成周的诸乡提供八师的兵源还是可以办得到的,只是每乡所出当不限于一师,否则就凑不足八师之数。

王畿六乡征兵之法,《周礼》中有记载。《周礼》成书虽晚,但尚保存许多古制,像征兵之法就是其一,《小司徒》:"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以其余为羡,唯田(畋)与追胥竭作。"即每家只出一人,其他人称为"羡"(意为"余"),只有举行畋猎或追捕盗贼时才全部征发。所以这是一种正卒、羡卒并行的兵役制。

关于服兵役的年限也有记载,《乡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及六十……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贾疏:"七尺谓年二十",贾公彦是据《韩诗外传》立说,基本可信。据此,则六乡国人服兵役的年限为二十岁至六十岁之间。但有些人可以豁免兵役,如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等等。

成周和各诸侯国的征兵之法,从原则上来讲,与王畿六乡当是相同的。

国人除服兵役外,还要承担一定的军赋负担,即《孟子.滕文公》所说的"国中什一使自赋";野人因不服兵役,所以其赋额要高,一般为九一税。并且要进献兵甲车马等武备。武器平时藏于官府,如《周礼》中有司甲、司兵、司戈盾、司弓矢等职,金文中还有司箙(箭袋)等。战时则授兵甲于七卒,如《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大宫即祖庙,则授兵的仪式是很庄重的。

(5)军事训练

就平民兵而言,由于兵农合一,因而不可能进行专门化的军事训练,只能以类似春秋时的"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军训的方式也承袭军事民主制时代的特点,带有较原始的色彩,即通过败猎的方式进行,如《左传》所说的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周礼.司马》之职:"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茇舍,……,中秋教治兵,……中冬教大阅"。这些名目虽不相同,但总的方式却是一样的,只是训练的侧重点各有差异。

应该指出,《左传》、《周礼》等书记载的春、夏、秋、冬四季军训的名目,在西周时是不齐备的,因为,直到西周末,四季的划分法和相应的名称均未出现。由此可知,《左传》、《周礼》所反映的是春秋时的情况。还有前面提到的"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无疑亦是后起的制度。但即便如此,这只是名目、频率上的差别,就算西周每年以春、秋两次举行军训,与春秋时代的四季军训在方式上也没有什么差别,况且实际上春秋时代很少有一年四季均举行军训的范例,《左传》、《周礼》所记的只是一种整齐化的制度。

这种军事训练,尚带有炫耀武力的用意,《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伐纣,在战争过程中却举行了一次大蒐(即畋猎),获猎物甚多。此外,整顿军纪、发布文告等,也都在军训中进行。

贵族的族兵的训练方式多也采用畋猎的方式,不过,他们训练的机会要多一些,因为他们一般不受农时的约束。

周王的护卫军虎贲属于常备兵。因而也另有一套文武结合的训练方式。

如《周礼.保氏》之职:"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国子"即贵族子弟,是虎贲的来源;所谓礼、乐、射、驭、书、数,是国子学习的内容。




春秋时期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的具体
前781年,周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仍,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幽王,宠爱褒姒,幽王废掉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盘)为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缯国...

犬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
犬戎兵如狼似虎冲进镐京。幽王仓惶逃走,被犬戎兵追杀于骊山之下。 周王室积蓄数百年的财宝全被犬戎官兵抢掠一空,西周王朝遂即灭亡。 幽王死后,申侯串通郑武公、卫共伯、秦襄公等保护宜臼,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由于都城镐京已残破不堪,又处在犬戎的控制之下,平王乃于西周灭亡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等到周幽王时,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焚毁,周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后来这里由秦人夺回),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史称平王东迁。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西周从约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朝起至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

西周是怎样灭亡的?东周是怎样灭亡的?
西周建立后,到了周昭王时期,就已经逐渐的衰落,到了周厉王时期,更是爆发了国人暴动。虽然后来有着短暂的宣王中兴,但是由于周幽王的昏庸,最终避免不了西周的灭亡。周幽王宠信美女褒姒,为求美女一笑,多次烽火戏诸侯。本身周王室就衰微,再这么一搞,诸侯更加离心离德。再加上周幽王任用好利的虢石父...

列举出商朝和春秋时期5个战役
列举出商朝和春秋时期5个战役 商朝时期:商汤灭昆吾之战,商汤灭韦顾之战,武丁攻巴方之战,商武丁攻荆楚之战,武丁攻土方之战,武丁攻宙方之战,廪辛、康丁抗击羌方之战。春秋时期:北制之战(公元前718年),北戎之战(公元前714年),襦葛之战(公元前707年),长勺之战,城濮之战(公元...

是什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西周灭亡,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西周灭亡政治根因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使得天下诸侯与周王室渐行渐远,严重削弱了周王室的实力。中华真实的西周社会阶层固化底层没有上升的空间,顶层则日渐腐败堕落,这两项制度使得周王室到西周晚期后,实力大大的削弱。西周灭亡还有一个想为人知的...

幽王乃灭,周乃东迁翻译
这句话出自《国语·周语上》:“三川竭, 岐山崩,十一年, 幽王乃灭, 周乃东迁。”周幽王姬宫湦,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1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

秦国为何会攻灭六国一统中原,从秦献公废除制度入手吗?
从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入手,解析秦国为何会攻灭六国一统中原,春秋战国是被战争充斥的年代,冷兵器时代打仗其实打的就是人,身强力壮的人在战场上是很有优势的,后来名震一时的魏武卒,就是士兵中的“特种兵”。但是秦国的“人殉制度”,却把最能打仗、最有可能...

在历史故事中,《取名不祥》和《天降灾劫》讲述的故事内容是什么?_百度...
看看历史,伊水和洛水干涸,夏就灭亡了;黄河干涸,商就灭。现在来看,周朝灭亡的时间不会超过数字进位的上限,也就是十年。"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戎攻进镐京,西周灭亡,距幽王二年的地震,只有九阳气失去正常的位置,大河都要干涸,水源枯竭,民不聊生,国家怎么能不灭亡?看看历史,伊水和洛水干涸,...

作为狄女之子的赵毋恤有何本事,立下了不世之功?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但并不能说春秋战国指的就是东周,因为从时间上来讲,战国包含的时间段要比东周长,公元前256年,东周被秦国灭亡,标志着东周时代的结束,而战国结束的标志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春秋末期,曾经称霸中原的晋国公室已...

泽库县19192174777: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桀,西周灭亡.___.(判断对错) -
佘厚木香:[答案] 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荒淫奢侈,残暴无道,使得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夏朝的灭亡. 故答案为: *.

泽库县19192174777: 西周灭亡的标志是: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___(判断对错) -
佘厚木香:[答案]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暴虐无道,独断专行,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走,西周开始走向衰落.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西周灭亡. 故答案为:√.

泽库县19192174777: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镐京,西周灭亡.这里的“镐京”是今天的() -
佘厚木香:[选项] A. 西周的都城 B. 北方军事要塞 C. 陕西西安西南 D. 河南开封

泽库县19192174777: 西周何时灭亡的时间 -
佘厚木香:[答案]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灭亡,第二年平王动迁,东周开始.

泽库县19192174777: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___,东周开始. -
佘厚木香:[答案] 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西周灭亡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故答案为: 洛邑.

泽库县19192174777: 根据材料,分析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
佘厚木香:[答案] 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周幽王昏庸无道,矛盾激化 西周的灭亡: 周幽王时,国势衰败,又逢连年天灾,人民流离失所.幽王听信谗言,废王后和太子,公元前771年,太子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泽库县19192174777: 西周怎么灭亡的 - 西周怎么灭亡的?
佘厚木香: 西周的灭亡 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幽王宫涅继位,它是一个昏暴的国君.幽王继位后,天灾人祸纷至杳来,社会上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 幽王二年,周王朝...

泽库县19192174777: 公元前771年西周被哪个少数民族灭亡 -
佘厚木香:[答案] 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希望对你有帮助!

泽库县19192174777: 西周结束和东周开始的标志各是什么
佘厚木香: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标志着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于是周平王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将国都迁至雒邑,今洛阳.标志着东周开始.

泽库县19192174777: 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
佘厚木香:[答案] 西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周都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