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恶人”对吗

作者&投稿:保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怎样才是“多善根”?~

蕅益大师说:
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前一句说“信”“愿”;后一句说“行”。三者具足,必定往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念佛法门“至简至易”。三岁小儿,八十老翁皆能念佛往生。

但是,净土十六总纲又说: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里,“发菩提心”成为信愿行之外增加的一项。这是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法,大乘法必须以发菩提心为基础。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更有除以上四者之外,再加三福净业、五戒十善。

如上三种说法,末学以为都没有矛盾。第一种也可以往生,但是不能有把握,可能转退。因为纯以享乐为目的,若福德资粮未足,受魔侵扰信愿行就都有可能渐次退失。第二种则因菩提心的原因,信愿行得以坚固。第三种则是更注重了“行”的一面,在日常生活中,种种污染习气渐渐淡化,净念善念逐渐坚固。
所以,关键是看往生之时是否仍然具足信愿行。有则往生,无则难说。不过,就算一时一处偶然起念,具足信愿念佛一句,也是功不唐捐,必然种下深厚福德。何况一生之中,时常具足信愿行之人。

至于楼主所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一句,末学以为:若是“少善根福德”者,是不信西方实有,不愿往生西方之人。是信愿未具之人,何况能行?乃至无缘得闻“阿弥陀佛”四字,或者闻之不信,乃至耻笑。如是等人当然不得往生。能念佛者,即是具有大福德之人,非同小可。

净土行者,既愿皈依弥陀世尊,必当尽力坚固信愿行,随诸佛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愿尽未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有何面目不尊佛教而求于侥幸?末学虽身为造罪凡夫,却自念尽此一报生必定得生西方。皆因弥陀世尊设施此无上慈悲广大法门。

唯大福德始念佛,发菩提心修十善;
佛说无上深妙禅,浅人当做浅法看。

南无阿弥陀佛

277708444君:
我这里有一段周国平先生的文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死亡和太阳一样不可直视。然而,即使掉头不去看它,我们仍然知道它存在着,感觉到它正 步步逼近,把它的可怕阴影投罩在我们每一寸美好的光阴上面。

很早的时候,当我突然明白自己终有一死时,死亡问题就困扰着我了。我怕想,又禁不 住要 想。周围的人似乎并不挂虑,心安理得地生活着。性和死,世人最讳言的两件事,成了我的青春期的痛苦的秘密。读了一些书,我才发现,同样的问题早已困扰过世世代代的贤哲了。 "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的思想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着自己的死。"读到托尔 斯泰这句话,我庆幸觅得了一个知音。

死之迫人思考,因为它是一个最确凿无疑的事实,同时又是一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既然人人迟早要轮到登上这个千古长存的受难的高岗,从那里被投入万劫不复的虚无之深渊,一个人怎么可能对之无动于衷呢?然而,自古以来思考过、抗议过、拒绝过死的人,最后都不得不死了,我们也终将追随而去,想又有何用?世上别的苦难,我们可小心躲避,躲避不了,可咬牙忍受,忍受不了,还可以死解脱。惟独死是既躲避不掉,又无解脱之路的,除了接受 ,别无选择。也许,正是这种无奈,使得大多数人宁愿对死保持沉默。

金圣叹对这种想及死的无奈心境作过生动的描述:"细思我今日之如是无奈,彼古之人独不曾先我而如是无奈哉!我今日所坐之地,古之人其先坐之;我今日所立之地,古之人之立之者,不可以数计矣。夫古之人之坐于斯,立于斯,必犹如我之今日也。而今日已徒见有我,不见古人。彼古人之在时,岂不默然知之?然而又自知其无奈,故遂不复言之也。此真不得 不致憾于天地也,何其甚不仁也!"

今日我读到这些文字,金圣叹作古已久。我为他当日的无奈叹息,正如他为古人昔时的无奈 叹息;而毋须太久,又有谁将为我今日的无奈叹息?无奈,只有无奈,真是夫复何言!

想也罢,不想也罢,终归是在劫难逃。既然如此,不去徒劳地想那不可改变的命运,岂非明 智之举?



在雪莱的一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他女儿搀扶下走进古罗马柯利修姆竞技场的遗址。他们在一根倒卧的圆柱上坐定,老人听女儿讲述眼前的壮观,而后怀着深情对女儿谈到了爱、神秘和死亡。他听见女儿为死亡啜泣,便语重心长地说:"没有时间、空间、年龄、预见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让我们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一件平凡的事来想 吧。"

如果能够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来想,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遗憾的是,愚者不费力气就置身于其中的这个境界,智者(例如这位老盲人)却须历尽沧桑才能达到。一个人只要曾经因想到死亡感受过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 从此便留下了几乎不愈的创伤。

当然,许多时候,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限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 消遣和娱乐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 同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

可是,还是让我们对自己诚实些吧。至少我承认,死亡的焦虑始终在我心中潜伏着,时常隐隐作痛,有时还会突然转变为尖锐的疼痛。每一个人都必将迎来"没有明天的一天",而且这一天随时会到来,因为人在任何年龄都可能死。我不相信一个正常人会从来不想到自己的死,也不相信他想到时会不感到恐惧。把这恐惧埋在心底,他怎么能活得平静快乐,一旦面 临死又如何能从容镇定?不如正视它,有病就治,先不去想能否治好。

自柏拉图以来,许多西哲都把死亡看作人生最重大的问题,而把想透死亡问题视为哲学最主要的使命。在他们看来,哲学就是通过思考死亡而为死预作准备的活动。一个人只要经常思考死亡,且不管他如何思考,经常思考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效果,使他对死亡习以为常起来。中世纪修道士手戴刻有骷髅的指环,埃及人在宴会高潮时抬进一具解剖的尸体,蒙田在和女人做爱时仍默念着死***近,凡此种种,依蒙田自己的说法,都是为了:"让我们不顾死亡的怪异面孔,常常和它亲近、熟识,心目中有它比什么都多吧!"如此即使不能消除对死的恐惧,至少可以使我们习惯于自己必死这个事实,也就是消除对恐惧的恐惧。主动迎候死, 再意外的死也不会感到意外了。

我们对于自己活着这件事实在太习惯了,而对于死却感到非常陌生,--想想看,自出生后,我们一直活着,从未死过!可见从习惯于生到习惯于死,这个转折并不轻松。不过,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由于耳闻目染别人的死,由于自己所遭受的病老折磨,我们多少在渐渐习惯自己必死的前景。习惯意味着麻木,芸芸众生正是靠习惯来忍受死亡的。如果哲学只是使我们习惯于死,未免多此一举了。问题恰恰在于,我不愿意习惯。我们期待于哲学的不是习惯,而是智慧。也就是说,它不该靠唠叨来解除我们对死的警惕,而应该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打消我们对死的恐惧。它的确说了理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理由能否令人信服。

很明显不对。肯定是善人更容易往生,佛陀一直教化众生断恶修善,积累往生的资粮,从来没教人作恶来积累往生的资粮。善人更容易与佛心感应道交,在《观无量寿佛经》的九品往生章中,明显是越善良的人往生的品位越高。相反,恶人因为恶业重反而会障碍往生。

直接看印光大师的开示:

印祖:【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

另外,仁禅法师曾经专门开示过这个问题,其开示如下:

一、正反两方面解释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也。”善人念佛决定临终即得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善人起善心,行善行,积累了无量资粮,由此“以其心与佛合,故感佛慈接引”,这样就容易与阿弥陀佛感应,而得到佛慈悲的接引。

相反地,“若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弟,妻室,儿女,朋友,乡党,不能尽分,则心与佛背,便难往生。以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也。”如果一个念佛人,虽然平时精进念佛,但是心不依道,比如对父母不孝敬;兄弟之间不友悌;夫妻之间没有忠贞;对儿女也不慈爱;朋友之间不讲信用;乃至乡党之间,不能尽本份等等。因为平时造的都是恶业,心就与佛相违背,便难往生。

不是佛陀不慈悲,而是因为自己的心造了恶业,发生障碍了。恶业就有一种力量,障碍我们生起善心。而出世间的佛法,乃至净土法门都是纯善的法。恶法与善法,就像水火一样不容,恶业会障碍修善法,这样“佛亦无由垂慈接引”。

印祖这段开示非常殊胜,从正反两方面给我们作了介绍,也讲了推理的理由。为什么善人容易往生,恶人不容易往生呢?原因在哪里?因为善人起善心行善业,积累无量的福德资粮,善业感得善果,善业与善法与净土自然就容易感应;恶人造恶业,就会障碍修行善法,就很难与净土法门相应。

所以,这段开示是非常殊胜的!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要注重做人的本份,乃至要注重行善法,断恶法,尽量要断恶行善。而断恶行善最初就要从世善做起——“孝养父母,奉待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为什么“虽常念佛,心不依道”,“自心发生障碍,佛亦无由垂慈接引”呢?是因为恶业障碍了自己,这是世间一个普遍的规律。这里印祖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恶人不容易往生,善人更容易往生;如果有菩提心,修行净土法门会更容易相应,更容易往生!因此,从印祖这段教言,我们也就知道如何抉择了。


二、辩“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恶人“之误


有些宗派讲,“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恶人”。首先这种立论就有很大问题!他能立的根据是什么呢?第一个能立的根据,因为佛经中说:如来独怜悯于苦者——佛对造恶业,要受苦报的众生,特别地怜悯,因为佛的怜悯多一些,所以就更容易往生。另一个根据是:善人自以为有善业,就不会去希求佛力加持;而恶人遭受恶报的时候,没有办法,只有唯一依靠佛了。

这两个根据,表面看来似乎有道理。但是,不见得善人就不去念佛,就不求佛力加被呀!是否希求佛力,借助他力,主要是取决于对净土法门有没有闻思,有没有信心,而不是说,善人就不容易去希求佛力,恶人反而容易。这个讲法没有道理。所以按印祖这种讲法,才没有丝毫的流弊。若人起恶心,行恶业,恶业会障碍善法,所以不容易往生;而善人行善业,当然与善法相应,更容易往生。

——摘自仁禅法师《一函遍复探玄》




上坟烧往生钱好吗 烧往生钱有意义吗
1、佛教没有往生钱而且佛教也非常反对烧纸。2、往生咒印在纸上也是往生咒,没有加持随便烧掉佛教的经咒罪过非常大。3、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而且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没有信愿行三字两具足就是把纸钱烧的比喜马拉雅山还高也不会有任何作用。而且因为烧纸的因缘还会影响已故者往生善处...

去世之前做到哪些才能保证能往生佛的净土,不再轮回?这些净土都还在六道...
《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也同样必须要有四个条件: 一、明观福田;二、积资净障;三、发菩提心;四、发清净愿。虽然《佛说阿弥陀经》中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但是往生也不轻轻松松马马虎虎就可以的!六道是:天...

为什么在往生时只要一打妄念就会堕到恶道去?
回答你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你问错了,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所以才给你作答!!首先,只有没有妄念而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的人才能往生。其次,虽有妄念而善念具足的人,才能生三善道。最后,临命中时,念具足或贪、或嗔、或痴的人,由业力牵引,生三恶道。补充:你说的人,虽然念佛,...

益西彭措堪布:怎样才能保证临终时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判断出自己临终时是否能够往生?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临终时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业成熟果报的次第我们都知道,来世去哪里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业,也就是依靠业的牵引决定来世的生处。从总体上看,造恶业会转生三恶趣;造有漏善业会生到三善趣;修集净业资粮可以...

净土深义(什么叫泛修行论
净土法门是特异法门,它有弥陀佛的大愿摄受,乃至于一条狗因为过去有善根、因缘,往生以后照样可以烧出舍利,这是不可思议的弥陀本愿摄受的结果。甚至于五逆十恶的人也可以往生。当然我们没有说这种有修行的人是恶人,我们只是说这种“泛修行论”的不可取。既然此人是一个善人,而且又好乐修行,那么蒙...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四、常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外无魔障,内无烦恼,所以不退。 世尊在《阿弥陀经》中再三劝愿说:「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可见世尊说此《阿弥陀经》的本怀,就是为了让我们五浊恶世的众生,都能够求生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佛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五逆十恶之人到底能不能往生
信佛学佛念佛的人,当然要做一个遵纪守法,孝亲尊师,,,的善人!但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无条件救度十方众生,没有极限!根据《观无量寿经》,五逆十恶之人只要回心皈依阿弥陀佛,愿意念佛,是绝对能往生的!

往生问题
净土法门核心是乘阿弥陀佛愿力往生,而太多人就没提过阿弥陀佛愿力这事,一直盯着念佛人自身论往生,什么心不清净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为诸上善人聚会之处,不是上善人不能往生。末法凡夫都是业障厚重,带业障者不能往生等等一千个一万个不能往生的“依据”。把极乐世界的标准直接套用到娑婆世界,如果...

善导何处大师说过往生就是菩提心?
」对比即知,只要愿生,即得往生。《观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

《一函遍复》白话译
如果能往生西方,没有不开悟的。若是能开悟并能把惑业彻底断除,便可了脱生死;若是惑业没有断除干净,便不能依靠自力了脱生死;又没有生信、发愿,便不能依靠佛力了脱生死。自力和佛力,两个都没有依靠,要想出离轮回,有可能吗?应该知道:法身菩萨,在未成佛以前,都需要依靠佛的威力,何况被业力束缚的凡夫,高谈...

宁河县17798149059: 善良的人都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吗? -
闾薇氯芬: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需要具备信愿行.如果单单善良,没有信西方极乐世界存在,没有真希望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心,那去不了,真善良的人(真能做到五戒十善),自然会生天享福,福享尽了,再轮回.信愿行:真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愿去西...

宁河县17798149059: 印光大师为何恶人也可去西方极乐世界 -
闾薇氯芬: 首先,恶人只是人的主观判断,未必客观.在其亲近相爱之人看来,恐怕不是恶人. 其次,恶人能往生绝无偶然,都是前世修了很大的善根福德,但今世迷惑颠倒而造业,一旦遇到善知识提醒,则往昔善根发露,自然也能往生.如《净土圣贤录》中的屠夫张善和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再次,阿弥陀佛发愿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往生的条件里没有善人能往生,恶人不能往生的说法.唯一的条件是具足行、愿、行三资粮,只要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本领让所有的人统统都变成善人,而且是上善.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和不可思议的地方.

宁河县17798149059: 印光大师:没有什么念得好与不好,十声阿弥陀佛都能往生 -
闾薇氯芬: 印光祖师呵斥:来生做人,比往生还难.宣化上人呵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往生西方阿弥陀佛世界,这是很重要的,今生我们不往生,后面就是百千万劫的沉沦.那么往生究竟有多难呢?需不需要我们念佛念得很有功夫—— 不需要.需不需...

宁河县17798149059: 亲鸾上人这句话想表达的是?懂佛教的朋友回答一下佛连善人都救,更何
闾薇氯芬: 亲鸾上人(公元一一七三——一二六二),为平安朝末期到鎌仓中期人.生于承安三... 亲鸾上人的学说认为信众应当专修念佛,最终善人、恶人皆可依此超脱生死,往生极...

宁河县17798149059: 为什么善人下地狱,恶人上天堂 -
闾薇氯芬: 善恶报在于缘是否成熟.善成熟善先报,恶成熟恶先报.人一世总有善恶夹杂,有时一件善事就能促进善缘成熟.因果通三世,一世恶但因前世善强,临终可能还是生善道.阿弥陀佛!

宁河县17798149059: 为什么有恶人与善人 -
闾薇氯芬: 相对论,世间有是、非;黑、白;善、恶;正如太极有阴、阳;生物有雌、雄;这就是世界宇宙的真理,没有绝对,因为有恶人,才能对比分出善人,若世间都是善人,也就没有所谓的“ 善”存在了;反之,如果都是恶人,也就没有所谓的“恶人”了.所以这些都归于辩证主义相对论.

宁河县17798149059: 人死后真的可以重生,转世吗 -
闾薇氯芬:是的.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都有前世,今生,来世. 佛法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死后,神识(灵魂),还继续存在,并且,要依据生前的善与恶,分六个去处,这叫六道轮回. 六道分三善道,三恶道, 三善道是:天道,人道,修...

宁河县17798149059: 据说恶人会下地狱,善人可能能上天堂,是这样吗? -
闾薇氯芬: 只要诚心悔过,哪怕是恶人,也能和善人一样上天堂.

宁河县17798149059: 好人不长命,有什么科学依据么? -
闾薇氯芬: 有句话说的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做好人背负的责任和煎熬比普通人要多很多,这就要求财力物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必须较强,不然心理就很难得到平衡.长时间得不到平衡,身体的劳累,或者心理的煎熬,自然会造成身体出现问题.这就是现实啊,所以要众人一起努力做好事,这样才能让好人长命一些.

宁河县17798149059: 世界上有没有鬼神的存在 -
闾薇氯芬: 有的.鬼是属于六道轮回之中的饿鬼道,神是属于轮回之中的天道. 朋友你要是对佛法有兴趣的话,我为你具体说一下吧. 佛法告诉我们,人的身体死后,神识(灵魂)还继续存在,并且,要依据生前的善与恶,分六个去处,这叫六道轮回.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