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作者&投稿:集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武帝?怎样当上皇帝的?~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湘东王萧绎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他父亲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 徐昭佩美丽,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如何自处? 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试着打入丈夫的兴趣圈子,因此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领域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开展与疏解。 尽管她的美艳,她的才情,已经得民了客观的肯定,然而萧绎仍然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她的夫妻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化装时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装”。 一个女人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庞,想想看那是个什么样子,不但是糟踏了自己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别人的视觉。而徐昭佩则是要借此渲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侍女们生怕徐妃的这一狠招,会使王爷大起反感,甚至会在盛怒之下弄成可怕的后果。但徐昭佩却要侍女们放一千个心,她说:“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会,眼不见心不烦。这样也好,与其维持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倒不如另外择人而嫁。”谁知萧绎的修养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明明知道徐昭佩故意要意他生气,却视若无睹,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又过了若干年。 当年梁武帝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而当上皇帝,灭了南齐,开始也注意励精图治,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悉罢女乐;尤其自奉俭约,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更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到处出现一片升平气象。但他老人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尊信佛教,相传现在和尚头上留戒疤,就渊源于梁武帝。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常常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八天才告一段落。那时全国僧尼只几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一地,便有佛寺五百余所。梁武帝再也没有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国事多流于形式,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侯景本是北朝东魏中原地区的太守,因与东魏宰相高澄有隙,以河南之地来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梁武帝三下五下,又使反复小人候景转过来反梁,对侯景的叛乱,开始梁武帝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何能为?吾折鞭以答之。”但不久建康就被攻破,梁武帝在幽禁中死去。 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徐昭佩被册封为贵妃。然而萧绎仍旧习不改,依旧以读书属文为乐,动辄与文武百官讲授老庄的道经,久久不倦。徐昭佩仍然是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时她已经年近不惑了。 萧绎对后宫佳丽均不屑一顾,于是宫人们纷纷找寻情感出路,徐昭佩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终于按捺不住。她找到一位眉目俊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初时还自遮遮掩掩,后来居然公开来往,每当萧绎在龙光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之道时,也正是徐贵妃与暨季江在深宫内苑中尽情欢乐的时候。 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暨季江:“滋味如何?”暨季江毫无隐讳地回答:“徐娘老矣,犹尚多情。”或者回答:‘’徐娘虽老,风韵犹存!”后世形容中年妇人的风情不减,常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便是由此而来。 暨季江的轻薄话很快传到了梁元帝萧绎的耳朵里,奇怪的是他仍然无动于衷,左右的都为之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还旌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因为江陵靠近西魏,以为萧绎是要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军经武,准备向江陵用兵。根据西魏的估计:梁元帝萧绎跃军沔南,还旌建康,乃是上策;退保子城,峻其陴谍,以待援军,乃是中策;若难以移动,据守江陵,乃是下策。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五万直追江陵。 其实连老婆都不爱,老婆偷人连醋都不会吃的皇帝,哪里知道什么上策、中策、下策,他纯粹是沉浸在老庄之道中。等到西魏大军围困江陵,他尚且集合百官大谈老庄之道,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竟然也还有唱和的人,迂腐如此。不由人不浩叹。南城已陷,火光冲天,萧绎来到东阁竹殿,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十四万多卷,又用宝剑狂坎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那徐昭佩呢?她在后宫之中紧紧拥抱着情郎暨季江,原以为海枯石烂,此情不移,不料暨季江听说都城已被攻破,在此紧要关头毫无留恋地挣脱了情人的拥抱,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恰好萧绎来到她的身边,徐昭佩发疯似地抱住她的皇帝丈夫;是悔恨,是求助,说不清的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拼命地摇晃着梁元帝萧绎。良久以后,梁元帝萧绎冷冷地问道:“那人呢?”’徐昭佩无言以对。萧绎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尚有何待?” 徐昭佩心碎了,泪也干了,在晨鸡初唱,魏兵大举入城之际,自缢于宫苑中的葡萄架下。

南齐从高帝萧道成代宋开始(479年)到齐和帝萧宝融让给萧衍(502年)止,总共只经历了二十几年,是一个寿命极短的王朝。就是一个这么短命的王朝,也经历了七位帝王,大多数是当了几年便被人杀掉了或被迫下台。
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即位,他是个只知道玩乐、不知道治国的昏君,但他还残暴得很,谁敢批评他一句,就要被杀头,大臣们和王室的贵族们都觉得很不安全,纷纷起兵反对他。500年,雍州刺史萧衍和江夏王萧宝玄联合起兵杀奔京都,于501年杀掉了萧宝卷,立和帝萧宝融继位。
萧宝融上台以后,感谢萧衍的功劳,将萧衍先后封为相国、梁公、梁王,萧衍便一步步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萧衍也是个政治野心很大的人,他觉得齐政权非常软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完全可以推翻它,便在自己执政期间有计划地开始了篡权的行动。他以各种罪名,把湘东王萧宝晊弟兄三人和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等一一杀掉,还赶走了几个亲王,这样,萧衍就为自己篡权扫平了道路。502年,萧衍指示谋士沈约、夏侯详、范云等人强迫萧宝融把皇位让给自己,高高兴兴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梁,因皇帝姓萧,历史上又称为萧梁,称萧衍为梁武帝。
萧衍当了皇帝后,对皇族成员实行宽容的政策,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并且尽量做出一个勤俭、开明的帝王的样子。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文件,生活也非常艰苦,平时生活以吃素为主,举行宴会时也全部是素食,因为他是个崇信佛教、反对杀生的人。
梁武帝的信佛,可以说是怪得出奇。他本来是信奉道家思想的,可他从504年起开始改信佛教,便在全国大力提倡信佛,还花了许多钱造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建成同泰寺后,又开大通门,正好与寺庙对门,“大通”与“同泰”正是颠倒过来读,他便把这一年的年号改为大通元年。
这样做还不够,梁武帝还舍身事佛,亲自到寺庙里去当和尚。第一次是527年,他到同泰寺去当了和尚,三天后,大臣们将他劝了回去。第二次当和尚是在529年,梁武帝到同泰寺召开四部无遮大会,当场脱掉皇帝服装,换上和尚穿的僧袍,住进寺内不回去,大臣们怎么劝也劝不走。后来有一个大臣想了个办法,既然舍身,就是把整个身体献给佛祖了,要再出来,就必须向佛祖赎身,可以花钱把皇帝从佛祖手中买回来。于是,满朝的大臣们凑了一万万钱,送到同泰寺中,这才高高兴兴地把皇帝从佛祖手里赎买回来。到了547年,梁武帝又开一次无遮大会,第三次进同泰寺当了和尚,大臣们又照老办法,再凑了一万万钱把皇帝赎买回来。
梁武帝舍身信佛,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他经常带动大臣们给寺庙里捐钱、捐物,全国的寺庙越修越多,入寺庙里当和尚的人也越来越多,寺庙里的人不劳动,还占有大量的田产和物资,这样一来,增加了许多非劳动人口,给国家的经济、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梁武帝就是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帝王,一方面说行善、吃素,勤俭节约,可另一方面却又为建寺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的行善,也只是对自己的王室成员行善,甚至宗室连犯了叛变投敌罪都不加处分;而对平民百姓,他却制定了许多苛刻的刑罚。梁武帝制定的《梁律》把刑法分为几千条,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处分。曾经有一个老婆婆对梁武帝说:“皇帝您立法,只对老百姓严,而对当官的很松,这是不利于国家的,要是能反过来,那该多好啊!”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汉族。南兰陵中都里(今常州万绥)人。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不在另三位开国皇帝之下。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少年英才

在血缘上来看,萧衍和齐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就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萧衍后来之所以能建立功勋,并最终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起了很大作用。
萧衍小时候就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当时他和另外七个好友被称为“八友”,其中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眺、范云等。沈约后来写了《宋书》、《齐纪》等书,而谢眺则是这时期有名的诗人。不过,这八个人当中,萧衍的胆识却是其他七个人无法相比的。 在隋朝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之前,中国的官吏基本上是世袭加推荐两种形式,所以,家族的背景尤其重要。而且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注重门第观念,不是名家大族的人,如果想做官是非常难的。萧衍因为有先天的家族背景,所以刚做官时就是在卫将军王俭手下,升官的机会比其他人要多。
果然,王俭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也很出众,于是就提拔他做了户曹属官。因为他办事果断机敏,和同事以及上司关系融洽,不久又提升为随王的参军。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回去守丧三年,然后复官,升任太子庶子和给事黄门侍郎。在封建时期,官吏遇到父亲去世,必须回家奔丧守孝三年,否则要受到法律处罚。当时的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是结合在一起的,叫做“礼律合一”,也就是道德,即“礼教”要求的也就是法律所要求的。其他的要求也有很多,例如自己所做的官职有和父亲名字同字或者同音的不能做官,要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做官的当地的地名也不能触犯父亲的名讳。

谋略出众

公元493年,齐武帝病重时,当时的大臣王融想在武帝去世后立自己喜欢的皇帝,以便控制,掌握政权。后来事情败露,王融被入狱赐死。对于王融的如意算盘和悲惨结局,萧衍原来就已经推算出来了,他的好友范云由此对他异常敬佩。 齐武帝去世后,新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理政务,对大臣的劝谏也不接受。掌权的大臣萧鸾很生气,打算把他废掉,另立皇帝。 在和萧衍他们商议时,萧衍表示反对,他说:“废立皇帝是大事,不能轻率从事,现在废立难免会遭到众王爷的反对。”萧鸾则说:“现在的众王爷没什么才能,只有随王萧子隆文武兼备,而且占据荆州。如果把他召回来,就万事大吉了。但怎么才能让他回来呢?” 萧衍说:“这个随王其实徒有虚名,并无什么真才干。他的属下也没有出色的人,只是依赖武陵太守卞白龙和另外一个,这两个也是无能之辈,贪图金钱富贵,到时候只要一封书信许诺高官厚禄,就可以把他们轻易地召回来。没有了左膀右臂,那个随王到时候也会跟着回来的。” 萧鸾对萧衍的分析很赞同,于是照他们商议的执行。先是废立了皇帝,自己掌握朝政大权。三个月之后,这个萧鸾又干脆自己做了皇帝,这就是齐明帝。萧鸾做皇帝之后,没有忘记萧衍的谋划之功,把他提拔为中书侍郎,后来又升为黄门侍郎。萧衍的地位开始显赫起来。

建梁灭齐

萧衍虽然大权在握,也想废和帝自己做皇帝,但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静待时机。原来的好友沈约知道他的心事,于是委婉地向他提起次事,第一次时萧衍装糊涂,推辞过去了。第二次提起时,萧衍犹豫片刻,说了句"让我想想再说吧"。后来就答应了。 沈约又告知了范云,两人都同意拥立萧衍做皇帝,萧衍知道后,很高兴。在他们谋划的过程中,萧衍竟然贪恋起原来宫中的两个美女来,把头等大事忘到了脑后。范云知道后很着急,又找到萧衍,说明利害,这才使萧衍下决心灭掉齐,免得夜长梦多。 范云和沈约写信给和帝的中领军夏侯祥,要他逼迫和帝禅让帝位给萧衍。同时,萧衍的弟弟、荆州刺史也让人传播民谣"行中水,为天子",利用人们的迷信观念为萧衍称帝大造舆论。等和帝的禅让诏书送到后,萧衍又假装谦让。于是,范云带领众臣117人,再次上书称臣,请求萧衍早日登极称帝。太史令也陈述天文符谶,证明他称帝合乎天意,萧衍这才装着勉强接受众人的请求,在公元502年的农历四月,正式在都城的南郊祭告天地,登坛接受百官跪拜朝贺。 然后,萧衍派人给和帝送去生金,逼其吞金自尽。和帝死后,萧衍说他暴病而死,追认为"和帝"。又按照皇帝的规格举行丧礼,将他葬在安陵。

显著政绩

萧衍做皇帝之后,初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而且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以皇帝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萧衍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长官一定要清廉,经常亲自召见他们,训导他们遵守为国为民之道,清正廉明。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猜疑心重

和封建社会很多的皇帝一样,萧衍也是猜疑心很重,害怕开国功臣们要夺他的皇位。在功臣当中,应该是范云和沈约的功劳最大,谋划、辅佐他登上了皇帝宝座。但萧衍并没有重用他们。建国开始时范云就病逝了,萧衍也没有重用沈约,而是让其他的人主持朝政,反过来,萧衍还经常斥责沈约,后来,沈约也病死了。 萧衍对功臣吝啬,但是对于自己的皇室亲属却是另外照顾,照顾得有些徇私护短。但他的照顾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反而让他备受刺激,这是他以后当和尚的主要原因。 一个是他的六弟萧宏,一个是他的次子萧综。 萧宏在窝藏杀人凶手时,萧衍也不加惩罚反而加封官职,妄加纵容。萧宏也不知恩,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最后,竟和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萧衍的大女儿通奸,两个人还谋划着要篡夺萧衍的皇位,结果派人刺杀萧衍时,事情败露,刺客被抓,最后处死。萧衍的女儿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也没脸再见父亲,于是自尽。萧宏也因为极度恐惧,得病而死。 萧综是萧衍的次子,但是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来是东昏侯的妃子,跟了萧衍后,仅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可能是东昏侯的儿子。萧综并没有受歧视,萧衍封他为王,还做将军。但吴淑媛自己失宠之后,由于对萧衍的怨恨,就把七个月生萧综的事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就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和萧衍疏远了。 后来,梁和北魏在边境发生冲突,萧衍让萧综领兵,督率各军作战。但萧综却投奔了北魏,北魏很高兴,授予高官厚禄。萧综还改名为萧缵(音钻),并表示为东昏侯服丧服(即斩衰,一种生麻布做成的简单衣服)三年。萧衍听说后,非常生气,不但撤消了给他的封号,还把吴淑媛废成庶人。后来,萧衍听说萧综有回来的意思,就让吴淑媛给他送去小时候的衣服。但萧综却不愿意回来。不久,吴淑媛病逝,萧衍又起了恻隐之心,又下诏恢复萧综的封号,给吴淑媛加了谥号为"敬"。 这两次打击对于萧衍来说是很大的。建国开始的时候,萧衍重视儒家思想,还自己亲自写《春秋答问》等书,解答大臣们的疑问,直接倡导了好的学习风气。但老年后,特别是上边这两个事后,萧衍看破了红尘,从儒家转向了佛家,还几次入寺庙做了和尚,当住持,讲解经书。

和尚皇帝

在公元527年,萧衍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还下令改年号为大通。信佛之后,他不近女色,不吃荤,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老人皇帝做事总是和年轻时、壮年时不一样。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都反对。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 后来,萧衍又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这使得他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现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萧衍也是刚愎自用,乱建佛寺,不听劝谏,导致后期的政绩下降。

侯景归顺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和高欢(其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关系很好,在怀朔六镇起义失败后,侯景投靠了其他部落,后来有投奔了高欢,高欢很欣赏他,委以重任。 侯景为人首鼠两端,在高欢死后,他和高欢的儿子高澄不和,高澄想夺他的兵权。侯景就投降了西魏,但西魏对他有戒心,于是侯景又请求萧衍接受他归顺。萧衍很高兴,封王,封大将军,派军队接应。朝中有的大臣知道侯景为人,一句话成了谶语:"乱事就要来了。" 后来,归顺的侯景以诛杀朝中弄权的朱异为借口,发动叛乱,最后,围困都城,本来侯景已经元气大伤,但守城的将领也没了斗志,开城把侯景放了进来。侯景带着五百甲士去见萧衍,发生了很有趣的一段对话: 萧衍见侯景来,不慌不忙地问道:"你是哪里的人,竟敢作乱,你的妻子、儿女还在北方吗?"侯景这时害怕得汗流满面,竟不知道怎么回答。旁边的部下替他说:"臣景的妻子和儿女都被高氏杀了,现在只有一人归顺陛下。"萧衍问道:"你过江时有多少兵马?"侯景答道:"千人。"萧衍问:"攻城时多少?""十万。""现在呢?""率土之内,莫非己有。"最后,萧衍安慰他说:"你有忠心于朝廷,应该管束好部下,不要骚扰百姓。"侯景答应了。 见过萧衍后,侯景对身边的亲信王僧贵说:"我多年征战疆场,从没有胆怯过。这次见萧衍竟然有点害怕他,莫非真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吗?"其实,侯景一是作乱心虚,二是萧衍本来也是战场勇将,侯景肯定早就有敬畏之心,加上当时迷信思想严重,认为天子都是神灵下凡。还有萧衍信佛后,看清权势,也看轻权势,他的镇静无疑更让侯景心虚。 但是,这个侯景毕竟是作乱打进都城的,他的军队掌握了都城的管理大权,他的卫兵进出皇宫很随便,还佩带武器。萧衍见了很奇怪,问左右侍从,侍从说是侯景、侯丞相的卫兵。萧衍生气地喝道:"什么丞相!不就是侯景吗。"侯景听说了,也很生气,于是派人监视萧衍,限制他的供应。结果萧衍很快病了,后来不能起床,最后连饿带病加生气,闭眼西去。终年85岁。他的谥号是武帝,庙号是高祖。

文学贡献

在学术上,梁武帝以经学、史学的研究为卓著。在经学方面,他曾撰有《周易讲疏》、《春秋答问》、《孔子正言》等二百余卷,可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天监十一年(512年),又制成吉、凶、军、宾、嘉五礼,共一千余卷,八千零十九条,颁布施行;在史学方面,他不满《汉书》等断代史的写法,认为那是割断了历史,因而主持编撰了六百卷的《通史》,并“躬制赞序”。他对此书颇为自负,曾对臣下说:“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可惜,此书到宋朝时即已失传,这实在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他又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佛学,著有《涅萃》、《大品》、《净名》、《三慧》等数百卷佛学著作。对道教学说,他也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儒家的“礼”、道家的“无”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梁武帝的诗赋文才,也有过人之处。齐武帝永明年间(484——493年),诗坛创作风气大盛,很多文人学士都聚集在竟陵王萧子良的周围,各逞其能,施展他们的诗歌创作才华。在这些文人学士中,比较著名的有八位,如谢眺、沈约、任眆、范云等人,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萧衍也是“竟陵八友”中的一位。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在这一时期写的。建梁称帝后,他素性不减,经常招聚文人学士,以赋诗为乐。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梁代文学风气的兴盛。 梁武帝现存诗歌有80多首,按其内容、题材可大致分为四类:言情诗、谈禅悟道诗、宴游赠答诗、咏物诗。)梁武帝的言情诗集中在新乐府辞中,又称拟乐府诗,数量几乎占了其全部诗作的一半。乐府是古代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据学者研究,至迟在周代便设有乐官,称为大司乐,以乐府为音乐官署的名称,则始于秦。到了汉代,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职。汉武帝时,乐府的性质和规模与以前有很大不同。那时,乐府除制作乐章、训练乐工之外,还广泛采集民间歌谣配乐演唱。凡由乐府机构制作和采集的歌辞,以及文人以乐府题写作的诗,后世皆称为“乐府诗”或“乐府”。其中,民歌是乐府诗中最有生气的部分。 魏晋时,乐府停止了采集民歌的工作,当时的乐府诗也出现了日趋雅化的倾向。到了南朝,江南新异风格的民歌再次受到了上层社会的重视,通过乐府机构的采集、演唱,对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江南民歌言情的题材、内容,及其纤弱绮丽的风格特点,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声色的爱好,因而被广泛模拟创作。 萧衍任雍州刺史驻居襄阳时,就非常喜好当地的民歌,他的许多拟乐府诗,如《芳树》、《有所思》、《临高台》等,便是在此时创作出来的。即使在称帝以后,萧衍对乐府诗的兴趣也仍然不减当年。在天监十一年(512年),他亲自动手改西曲(南朝乐府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部分。前者产生于建康周围,此地相袭称为吴地,故其民间歌曲称为吴歌;后者产生于江、汉流域的荆、郢、樊、邓几个主要地区,是南朝西部军事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故其民间歌曲称为西曲),制《江南上云乐》十四曲、《江南弄》七曲,可见其爱好沉迷的程度。 和乐府民歌一样,萧衍的乐府拟作也是情歌,主要以女性为咏唱对象。他的大多数诗作都是描摹女子对爱情的殷盼,为离别相思所苦的情态,感情缠绵,风格绮丽,语言平易,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如“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驱乃无依。”(《子夜四时歌。冬歌》);“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襄阳蹋铜蹄歌》)等。郑振铎先生认为,“萧衍新乐府辞最为娇艳可爱”。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

梁武帝(464—549),名萧衍,字叔达,汉族。南兰陵中都里(今常州万绥)人。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可以说是堪称翘楚,不在另三位开国皇帝之下。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ttp://baike.baidu.com/view/47798.htm

楼上说这么多很难理解,简便回答就好。梁武帝是一个好佛皇帝,为了佛几次舍身寺院,最后弄的国家兵祸连连,自己也被饿死了。不过他前期的通知还是比较政治清明的,南朝梁朝的建立者!

楼上说的太烦了,梁武帝就是一个猜忌心比较重的皇帝!!!

萧衍---可以算是最喜欢唱情歌的皇帝了


汉武帝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汉武帝是汉朝文景之治以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人们常常把“秦皇汉武”并称。这是有道理的。 汉武帝,景帝后三年(前141)正月即帝位,后元二年(前87)二月去世,在位五十四年零一个月。武帝是位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人。他在位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又处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与发展...

历史上汉武帝的一生怎么样?一个关于汉武帝的小故事
废太子一个月后,汉武帝的生母王被立为皇后,后来汉武帝又被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当时年仅16岁的汉武帝即位,王成为皇太后。在王的上面,是窦太后。当时朝廷的实权还在都史手里,他笃信黄老之学,排斥儒学,在汉武帝推行儒学时加以阻挠,导致失败。直到窦死后,汉武帝才真正掌权。汉武帝掌握全集后,...

历史上的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汉武帝是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以秦帝国的版图之辽阔,不过是汉武帝时代版图的二分之一。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44年,如此大事武功,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执政。其时匈奴气焰嚣张,西域神秘莫测。 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CCTV播出的《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剧中是很少见的。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

汉武帝刘彻是否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就是彻底击溃了匈奴,使之溃散。但是这一功绩的基础来自于文景之治两代的积累,正是文景两代天子的辛苦积累,才让武帝有了与匈奴决战的资本。其实在太宗孝文皇帝时期,大汉帝国就已经全国动员准备与匈奴决一死战,太宗孝文皇帝甚至御驾亲征,但是奈何后方济北王刘兴居叛乱,使得帝国军队主力...

汉武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是好是坏呢?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司马迁的《史记》成书于武帝太初年间,由于个人的不幸遭际和政治异见,他对武帝这个时代的评述掺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的偏见。 班固的《汉书·武帝纪赞》试图纠《史记》之弊,其论汉武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

你认为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

汉武帝是个好皇帝吗
CCTV播出的《汉武大帝》片头是这么评价汉武帝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样高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剧中是很少见的。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

梁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会去信佛?
梁武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会去信佛?梁武帝萧衍是南北朝当政的时间较长的皇上,也是梁朝的开国帝王。梁武帝当政期内,对一些前朝发生的问题,开展了改革创新,是一位很有所作为的皇上。但是在晚年时期,他却沉溺于佛教,那麼一位皇上怎么会去信佛教呢?其中的因素有两点。1、崇尚儒学梁武帝...

梁武帝是怎样的一个皇帝?
1.梁武帝在历史上颇有虚名,这是为什么?2.梁武帝对百姓用刑极其残酷,但每次百姓犯罪处极刑,他总要哭泣,而亲属,权贵犯法,甚至死罪,则一概宽赦,但还要哭着教训一番。根据以上材... 1.梁武帝在历史上颇有虚名,这是为什么?2. 梁武帝对百姓用刑极其残酷,但每次百姓犯罪处极刑,他总要哭泣,而亲属,权贵犯法,甚至...

荷泽市18731407680: ...“阿六,你的家当真不少呵!”从此更信任萧宏了. ——以上材料根据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及其他资料整理 请回答:(1)据材料一看梁武帝是怎样... -
钟俊元胡:[答案] 回答本题要详细准确,综合评价梁武帝的是非功过.(1)崇信佛教,生活俭朴,工作勤奋的皇帝.(2)执法不公,对百姓用刑残酷,对权贵执法极宽,纵容权贵贪污奢侈,搜刮百姓的皇帝.(3)梁武帝在历史上颇有虚名是因...

荷泽市18731407680: 梁武帝是怎样的皇帝 -
钟俊元胡: 楼上说这么多很难理解,简便回答就好.梁武帝是一个好佛皇帝,为了佛几次舍身寺院,最后弄的国家兵祸连连,自己也被饿死了.不过他前期的通知还是比较政治清明的,南朝梁朝的建立者!

荷泽市18731407680: 历史上这几个皇帝最奇葩 -
钟俊元胡: 梁武帝萧衍,他是一位非常信奉佛教皇帝,在位期间,国家大肆兴建佛寺,很多时候梁武帝都不穿皇帝的龙袍,反而穿上僧衣,很让大臣们无奈,这还没什么,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位皇帝竟然,在位期间突然离家出走去当和尚了,这时候大臣们就慌了,只好去寺院里为他赎身,花了巨额赎款.

荷泽市18731407680: 梁武帝四次出家为了啥 -
钟俊元胡: 梁武帝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竟长达48年.他曾四次出家又还俗,这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 为了钱,他在佞臣左光禄大夫朱异的合作下,发明了“敲竹杠”:借出家再还俗来勒索大臣.据史书记...

荷泽市18731407680: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过一个姓萧的王朝
钟俊元胡: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荷泽市18731407680: 梁武帝舍身同泰寺是怎么回事 南朝梁武帝简介 -
钟俊元胡: 普通八年(527年)三月八日,萧衍(即梁武帝)亲自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日后返回,大赦天下,改年号大通;大通三年(529年)九月十五日,第二次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大同十二年(546年)四月十日,萧衍第三次出家,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547年),三月三日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荷泽市18731407680: 南北朝里南朝那个皇帝最有作为
钟俊元胡: 在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是个马上皇帝,也是个喜欢做和尚的皇帝.这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萧衍.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人,就是现在的江苏武进县,生于公元464年.他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后来逼齐的皇帝"禅让",自己建立了梁.萧衍做皇帝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博学将军屡建功勋、运筹帷幄灭齐建梁少年英才 在血缘上来看,萧衍和齐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就是齐高帝的族弟,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萧衍后来之所以能建立功勋,并最终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起了很大作用.

荷泽市18731407680: 大梁国萧皇帝列表是什么? -
钟俊元胡: 1、大梁国萧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2、大梁国萧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3、大梁国萧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4、大梁国萧皇帝列表(庙号/谥号/名字/年号/在位时间):南朝梁...

荷泽市18731407680: 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
钟俊元胡: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502—549年,是南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好像也是南朝最长寿的皇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