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文里征和召用法的区别 老师让查的?

作者&投稿:芝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散文和骈文有什么不同?~

1、古代散文和现在的散文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它分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诸子百家,什么韩非子、墨子啊那些人为宣扬自己家的言论写的文章,哲理性强,如《荀子》里的《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书名叫《**子》的一般都是这一类历史散文顾名思义就是和历史有关的,著作有《战国策》、《左传》、《国语》等,主要写一些历史上哪个哪个贤臣怎样讽谏一类的事情,如《战国策.赵策》里的《触龙说赵太后》等等前者给人感觉象现在的不折不扣的议论文,后者象记叙文,并且夹叙夹议。开始学的时候还真把题材误认为是议论文了呢,后来才知道应该是古代散文。
2、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汉族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中国的散文从汉代到六朝,出现了“文”、“笔”的对立。所谓“文”,就是专尚辞藻华丽,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骈文。所谓“笔”,就是专以达意明快为主,不受字句和声律约束的散文。(此处所述不当。据刘勰《文心雕龙˙总述》引录颜延之观点称:笔之为体,言之为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而刘勰本人的观点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可见发生于宋齐时期的文笔之辩着眼点在于有韵与否,而非散文骈体之别。而况,南北朝时期的散文也多有押韵,故加修正。)

3、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一篇文章,作者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之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这种辞格叫比喻。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明喻为甲像乙。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如、似、仿佛、犹如、有如、好比”等。这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来联结。如: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本体:石拱桥的桥洞;喻体:虹;比喻词:像。

暗喻暗喻为甲是乙。常见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了”等。这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也都出现,只是中间的喻词不如明喻那么明显,因此暗喻也叫“隐喻”。如:②你们青年人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本体:你们青年人;喻体:初升的太阳;比喻词:是。

借喻借喻是直接把甲说成乙,不用比喻词,根本不说出本体,或不在本句说出来,而把喻体乙直接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地方。如:③电灯明亮,就像万千颗珍珠飞上了天!这排排串串的珍珠使天上银河失色,叫满湖碧水生辉。前一句“电灯明亮,就像万千颗珍珠飞上了天!”是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后一句只出现喻体“这排排串串的珍珠”,是借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借代也叫“换名”,它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如:④使人大为吃惊的是,过滤嘴竟跑在最前面。(《卖蟹》)“过滤嘴”是小说中人物手里的小道具,在文章中用“过滤嘴”代指一个人物,只代不喻。

再如:⑤放眼那一座又一座千姿百态、各具神韵的桥,仿佛看见一个个强健的勇士……

例⑤是借喻,本体是“桥”,喻体是“强健的勇士”,喻中有代。

2、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如例③中用“珍珠”比“电灯”,它们在色彩、质感上很相似;例④中“过滤嘴”是小说中人物手里的小道具,代表人物身份特征,重在与人物的相关性。

借喻和借代虽然很相近,但弄清它们本质的特点后,辨析也就容易了。借喻有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的作用;而恰当地运用借代,也能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表达效果。

征(徵):会意字,从微省从壬会意,行于微而闻达,本义,征召。
召: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区别:
“征(徵)”一般是由于在地方或郡县里已经有了较高的声名、名望,因而得到中央政府、朝廷或皇帝的召见和聘用。另外,封建时代,朝廷允许可以开府的重臣(如三公、大将军等),也可以征召闻人聘用。
“召”则一般主要是指白衣接受朝廷(皇帝)召见并授予官职,或地方官吏接受朝廷(皇帝)召见并调动(一般是升迁)官职。


文言文语法和现代语法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旁征博引的文言文,逻辑并不一定比现代文严密,但却不乏说服力,就是这道理。再说说语法和字意,由于古人太爱避讳改字、用字,措词很讲究,外加有些词语具有等级性(如“崩、薨、卒、不禄、死”的区别就是一例)或专有性(如“朕”字),所以就出现语法与字意的多样性了,...

形容愿别人高中的文言文
1. 求高中文言文 必修四 [教材篇目]——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 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臣愿奉璧往使 通: ,(2)召有司案图 通: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4)拜送书于庭 通: ...

文徽明传古文 的翻译
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会征明亦以岁贡生诣吏部试,奏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岁时颁赐,与诸词臣齿。而是时专尚科目,征明意不自得,连岁乞归。先是,林知温州,识张璁诸生中。璁既得势,讽征明附之,辞不就。杨一清召入辅政,征明见独后。一清亟谓曰:“子...

高中古文阅读《方孝孺传》
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成祖走下坐榻,劝导他说:“您不要折磨自己了,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方孝孺说:“成王在哪里?”成祖说:“他已经自焚死了。”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成祖说:“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拥立...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翻译
因此,我们在翻译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 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

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

文言文两则词语
1. 八年级下册古文二则里的成语 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解释】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贬义。多用于学习;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强项令文言文阅读答案
2.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 B。因格杀之 C.大言数主之失 D。帝令小黄门持之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义有何不同。 ①使宣叩头谢主 古义: 今义: ②后特征为洛阳令 古义: 今义: ③妻子对泣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①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

常用文言文语法结构
疑问句: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 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 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寇准大度
(1)姑置之 (2)方敢示人 (3)无处濯尘缨 (4)某怒而去 2下列黑体字与“皎然暗书一“中”字在手心待之”中的“书”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妇抚儿乳 B处处志之 C亲贤臣,远小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明日取读,则瑕疵百出 (2)须臾,其人狂奔而来 4文中...

佛冈县13655043031: 古文中有哪些词有“征召”的意思 -
离贪双歧: “征召”是个双音节词,由同义词“征”和“召”联合构成,只需要将它们拆解开,就回到了古文词汇之中.除了征、召外,同义或近义的还有:募、集.

佛冈县13655043031: 《诗经》为什么没有古文经今文经的区别?老师让查的. -
离贪双歧:[答案] 谁说没有的... 今文经《鲁诗》《齐诗》《韩诗》 古文经《毛诗》 不过鲁齐韩今不传了而已

佛冈县13655043031: 使动用法和役动用法有什么区别?【老师在讲古文翻译时说的.】 -
离贪双歧: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最大区别在于:事实上宾语本身不具备或不一定具有某种状态或性质,宾语所具有的某种性质或状态是主语主观认识的结果.应按“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来理解,或者按“以……为……”来理解.因为这是主语的一种主...

佛冈县13655043031: 高中文言文中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
离贪双歧: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1.语义区别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有三种:①动词的使动用法.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

佛冈县13655043031: 引字在文言文当中有哪些不同的用法和含意 -
离贪双歧: ①<动>拉开(弓).《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动>延长;伸长.《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动>拉;牵引.《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动>延请.《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

佛冈县13655043031: 在文言文中具和俱的用法的区别 -
离贪双歧: 具:1准备,备办2饭食,酒肴3全,都4陈述5器械,器具6才能7量词“旃席千具”即千(或者是很多)张毛毯 俱:1在一起2副词,全,都 辨:俱,具.二字都有“全,都”的意思,但“俱”的主要意义是两个以上的人同做一件事,在这个意义上一般不写作“具”

佛冈县13655043031: 在古代汉语中,"征、伐、侵、龚"是否具有同义关系? -
离贪双歧: 一、征:zheng,从彳从正.彳,三胫相连,小步也;正,守一以止也.行正为征,召集也. 征通徵.徵,召也.行於微而文达者. 中国汉字.读作“zhēng”.含义:依.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贰.远征.三...

佛冈县13655043031: 我明天要上古文课,老师叫我们用白话文解释[之]在古文里至少5个含义
离贪双歧: 1.代词,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3.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4.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6.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7.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8.动词,到……去.

佛冈县13655043031: 文言文中“是”的不同用法 -
离贪双歧: 是: 1.近指代词-相当于“这”、“此”.“是非君子之道”(《孟子·月攘一鸡》) 2.助词-用在前置宾语与动词谓语之间,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不必译出.“惟读书是务”(《欧阳公事迹·欧阳修苦读) 3.“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此等.“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史记·吴起列传·吴起吮疽》)

佛冈县13655043031: 文言文中"辟"的意思?
离贪双歧: ◎ 辟 bì〈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卩”,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本义:法律,法度)(2) 同本义 [law]辟,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