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与阿房宫赋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弭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六国论》是史论,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所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议论为主,中间有一些形象的描述,那是为议论服务的。《阿房宫赋》是辞赋,属于文学作品,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手法,前叙后议,结论提出的方式是顿悟,并没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六国论》作者苏洵面临的是外患严重,宋王朝无力抗御,用金帛资敌,以求苟安的现实,他是就国策抒发感慨。《阿房宫赋》是针对唐敬宗在藩镇割据、国力衰敝的情况下大兴宫室进行讽刺的。

一、课文标题对比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阿房宫赋》中的“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不同于今天的“赋”,它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往往发点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它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而后两篇中的“论”,即议论、评论,这类文章,或阐明某个道理,或批驳别人的观点。
时代不同的文坛泰斗,他们选择了差不多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作论据,都以标题暗示了题旨:或以秦亡旧事以讽今,或以六国破灭以谏时。
二、文章结构对比
《阿房宫赋》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
苏洵数十年潜心贯注,研读《战国策》,且晚年入仕,虽才识非凡,而风格显得雍容含蓄,老辣精炼。他的《六国论》采用“先议———后叙———再议”的结构方式,使其文章显得内容繁杂,但又条理井然,逻辑严密,有纵横家诡谲善辩的风格。
再看《过秦论》,它是贾谊在被汉孝文帝征召为博士时写的,年方二十,少年得志,英气逼人,作者宏词雄辩,洋洋洒洒,文章用四个段落铺写了六国诸侯创建霸业的史实,并在第五段精辟阐述了秦国灭亡的原因作结,作者采用先蓄作“浩如江河之势”,最后以议作“点睛”之笔, “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三、论证手法对比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这句名言,说明了论证手法是文章题旨与论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纽带。巧妙的论证手法,会使议论文的中心显得更为集中、鲜明、突出。
1、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具体对比见图表(下页) 。
2、《六国论》、《过秦论》都运用了喻证法,生动具体地阐析事理。
如《过秦论》中的“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何等生动地论述了陈涉动摇秦朝统治那摧枯拉朽的壮举!“子孙弃之不甚惜,如视草芥”,则系《六国论》生动形象地揭示“以地事秦”的荒谬行径的一种高妙的论证手法。
这里姑且把《阿房宫赋》也看成“论”,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而在于“讽喻”。本篇开头的两个自然段,也有10 多处语言精美的贴切比喻。
3、《六国论》还采用了引证法,使文章显得有理有据,令人叹服。在剖析韩、魏、楚“赂秦力亏”以致破灭的基础上,作者援引了《战国策·魏策》的警句作结,有力地阐述了中心论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
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
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创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代,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机。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民土地,逼使农民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
国内封建割据与中央集权的矛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矛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张。本文就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为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所以要“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张“去就有序,变化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秦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房宫赋

六国论它说的是一国苟于求安,不发展自身,而通过割地、赔款、贿赂他国求得一时安全而最终覆国;阿房宫赋说的是骄奢而导致国家的灭亡,告诫我们要善待百姓,轻刑薄赋,实行仁政.


假如你是公子扶苏 结合《六国论》《阿房宫赋》《过秦论》谈谈继六世...
作为公子扶苏,我将结合《六国论》、《阿房宫赋》和《过秦论》的思想,来制定我的政治策略。这三篇文章都是韩非子所写,强调了中央集权和强大的统一国家的重要性。基于这些思想,我会采取以下措施:1. 统一国家:我将致力于继承六世余烈的事业,通过巩固国家统一,消除分裂势力,建立稳定的政权。我会...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里讲到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有什么不同?_百度...
六国论从六国对秦的角度出发,提倡积极应对敌国的侵犯;阿房宫赋立根于只知道攻城略地,不知道合理保养已有力量养精蓄锐,以及善对本国辖区民众,来长足保有现有优势。这就是立论区别所在。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重点翻译的句子各8句左右啊
1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 在半空(象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出现虹呢?3...

过秦论 阿房宫赋 六国论 三文的写作时代的顺序
2、《阿房宫赋》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3、《六国论》全文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你同意杜牧或者苏洵的观点吗?
而是用自己的割地贿秦,使自己国家领土缺失。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阿房宫赋》写出秦和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是过于注重“奢”,使得王朝腐败,人心向背,导致国家灭亡。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为后人留下提醒。

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哪个好背
《阿房宫赋》好背。通过查询《六国论》、《阿房宫赋》官方信息显示,《阿房宫赋》全文共514字,《六国论》有550个字,相比之下是《阿房宫赋》字数少些,更好背一些。《阿房宫赋》大多数文字用于阿房宫的工程浩繁、奢华的描写,以及王子皇孙的刻画,文采华丽,可读性非常强。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从立论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六国论》从六国的角度立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阿房宫赋》从秦王朝的角度立论:秦王朝因奢侈而亡国。

《过秦论》、《阿房赋》、《六国论》按写作时代顺序是?
贾谊《过秦论》 西汉;杜牧《阿房赋》 唐朝;苏洵《六国论》 北宋。《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三篇文章相同点:1、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2、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

《六国论》《阿房宫赋》中字词翻译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此处“焉”是语气词】后秦击赵者再 【“者”语助】以事秦之心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 【“并力西向”共同对付强秦】悲夫!有如此之势 【“势”态势】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至于”可翻译为以至于。 “理固宜然”理所当然】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矗” 是动词...

阿房宫赋与六国论的比较阅读!!
引述史料的基本准确,保证了文章的真实性,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当然,为了表达的需要,这三篇文章也对某些史料作了夸张的叙述。如《阿房宫赋》描述阿房宫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夸张地写出了阿房宫楼阁的繁多,突出了阿房宫规模的宏大。又如《六国论》中叙述秦得...

肥城市18789891373: 《六国论》和《阿房宫赋》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两文作者当时所面临的现实加以分析. -
甫陆注射:[答案] 解析: 《六国论》是史论,针对历史事件进行评析,所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议论为主,中间有一些形象的描述,那是为议论服务的.《阿房宫赋》是辞赋,属于文学作品,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用了夸张...

肥城市18789891373: 阿房宫赋描写秦王朝崩溃和总结历史教训起了什么作用 -
甫陆注射: 1、《阿房宫赋》总结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2、《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杜牧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3、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肥城市18789891373: 六国论中作者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
甫陆注射:[答案] 灭六国者,六国也,诽秦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国论》(北宋.苏洵)――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反对屈辱求和,抵抗契丹、西夏.

肥城市18789891373: 读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三篇文章写读后感,急. -
甫陆注射: 《阿房宫赋》是杜牧针对唐敬宗“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而作的.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直抒胸臆,严正深沉,画龙点睛.苏洵数十年潜心贯...

肥城市18789891373: <六国论>从人才的利用或革新变法的角度写一个评论,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 -
甫陆注射: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一句话紧扣文题,由果溯因,从反面否定和正面肯定两方面指出“六国破灭”的原因.反面否定是“非兵不利,战不善”,正面肯定是“弊在赂秦”.这句话排除“兵”“战”的因素,强...

肥城市18789891373: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从立论角度上有什么不同? -
甫陆注射:[答案] 《过秦论》与《阿房宫赋》之比较 陈从政 《过秦论》和《阿房宫赋》,前后时隔千年有余,然而异体同构,流传千古,同为文苑奇葩. 异体 第一,写作手法不同.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因而重在说理,叙史部分高度概括,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

肥城市18789891373: 《阿房宫赋》《过秦论》《六国论(苏辙,苏洵)四文的对比(内容,主旨) 启示及对作文的启示 -
甫陆注射: 首先,你要对他们的共同处进行分析,如:《阿房宫赋》和《过秦论》都写出来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但角度不同.《阿房宫赋》中在写秦王滥用人力物力,不懂珍惜.而《过秦论》却写出了秦王的暴力统治.再以《过》和《六》为题可以以大泽乡起义为中心,主要写六国之师兵强马壮,却不及一个没有任何战略的吴广起义成功来写.

肥城市18789891373: 《阿房宫》和《六国论》在立论上的共同特点和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
甫陆注射: 《阿房宫》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为骄奢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 从上可以看出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借故来对现在的形势的一种讽刺和告诫!独创性在于前者是以秦国的骄奢为锲机来进行表达自己的观点!后者是利用六国对于秦国的畏惧和妥协为锲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二者的出发点和论据点不同!同时呢所要表达的心情也不同!

肥城市18789891373: 对 阿房宫赋天下兴亡的看法 -
甫陆注射: 《阿房宫赋》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

肥城市18789891373: 回顾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就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你能总结出怎样的历史?
甫陆注射: 落后就要挨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