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三纲五常认为什么统帅世间万善

作者&投稿:时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不理解高中历史必修三中的思想(朱熹,北宋五子等)~

庄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层 韩非代表新兴封建上层阶级
因为历史都是向前发展的,思想的不同是由于社会 经济,文化,政治的结果
气就是世间万物,理就是人对事物的认知吧 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
尽地力之教:在农业种植上应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如若一种作物受到自然灾害,还有其他作物可以收获,耕地要深,除草要勤,收割时要象防备寇盗到来那样迅速,以免遭受损失。这些都是很好的农业技术经验,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的作用。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有一说法为“上同”,认为天子是百官之首,而百姓听令百官,与上而同,此乃“上同”之意。)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古代音乐费时耗事,花费甚大,于国家并无生产的行为,乃无用之事。)
以上都是我知道的 什么北宋五子我没学过 学历史嘛就是要对每个朝代特点的认知,然后总结各朝代的不同,深入探索。。实在不行你就背书吧- -!!

  程朱理学
  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展至宋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理学。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而形成的唯心主义的新儒家哲学。因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要内容,故称为"理学"。宋代理学家为两派,程颢、程颐兄弟发展和完善了周敦颐倡导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后由朱喜集大成,故后人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故倍受统治阶级推崇,成为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http://www.heopen.edu.cn/asfroot/hbdd/20051014/gudaishi/jmzggds/5/(mnst)/mc/40.htm


  什么是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http://www.hs165.com/index/1Article/renwen/wenhua/200503/9917.html

孝。百善孝为先。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三纲五常是啥?三教九流是啥?三从四得是啥?
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五常为: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三教:儒、释、道,九流...

“三纲五常”是指什么?是什么意思?
3. “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是封建社会认为调节各种人伦关系的五个基本道德准则。4. “三纲五常”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基础,被用来指导法律制定,以及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5. “三纲”和“五常”分别阐述了封建社会中各种重要关系的道德规范,如君臣之间的忠诚、父子之间的孝顺、夫...

三纲五常是什么,具体内容都有哪些?
一、三纲五常 1、三纲 具体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中,“君为臣纲”当是其首,其行为规范表现是“忠诚”,即对君主尽心竭力,坦诚相待,如果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天下就会太平安定。“父为子纲”则是基础,它所要求的社会规范就是孝敬,即指子女对...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道德规范,它们构成了封建社会中人们行为举止的准则。其中,“仁”体现为对他人的爱护、孝顺和宽容,“义”指的是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标准,“礼”则涵盖了各种礼仪、制度和规范,“智”是指辨别是非的能力,“信”强调忠诚和守信的重要性。这些原则被用...

三纲五常指的含义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3、“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封建道德教条。4、“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5、“义”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6、“礼”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和规范。7、“智”为判别是非之心。8、“信”系忠诚守信。9、这些都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10、 ...

三纲五常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等同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

儒家思想三纲五常指什么(真正的含义是腐朽的吗)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思想,在大家的认识里,或许就是封建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但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清楚,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三纲”的观念,源自法家,但法家其实也是源自儒家。西汉董仲舒开始,儒家才有了三纲五常的说法。简单说就是:君为...

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是什么?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

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的三纲五常,究竟是什么意思?
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分别从大家和小家的角度去阐述的,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意思是,国家要人民做什么事,人民就要做什么事;父亲要儿子做的事,儿子也不得违背;妻子必须严格遵守和听从丈夫的一切决定。这些都是封建的统治者为了...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他还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是天意,而要实现大一统,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于是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要罢黜。皇帝受命于天,王侯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所有这些都是天的意志。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提出的“三纲五常”实际上也是实现“大一统...

廊坊市13512403255: 儒家所提到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
源肤思泰: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

廊坊市13512403255: 儒教的三纲到底是什么 -
源肤思泰: 是前面那个.三纲原为法家思想.董仲舒对之进行汲取和改造,本质上已经儒化了,因为董仲舒的三纲是与五常结合在一起,要以仁、义、礼、智、信五常去规范和“维护”的.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用现代眼光看,固然极为反动.但用历史的眼光看,在家天下的历史阶段,在等级社会或曰阶级社会,以五常为核心的三纲无疑属于“善的等级制”,是一种次优选择.”《开明专制的设计建筑大师》 三纲是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三种关系最重要,且为主从关系:君主臣从,父主子从,夫主妻从,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

廊坊市13512403255: 儒家所提到的三纲五常是指什么? -
源肤思泰:[答案] 三纲五常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

廊坊市13512403255: 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源肤思泰: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信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

廊坊市13512403255: 君君臣臣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儒家理论中的三纲五常”各指什么?
源肤思泰: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

廊坊市13512403255: 什么是五伦,十义,四维,八德,三达德,三纲五常 -
源肤思泰: 五伦:君臣、父子、朋友、夫妻、兄弟. 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四维:即礼、义、廉、耻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三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三纲五常: 三纲为:君为臣纲、国为民纲,父为子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廊坊市13512403255: 《五常》的主旨是什么? -
源肤思泰: 五常的主旨是:仁、义、礼、智、信,而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份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这种说法扭曲了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说.其核心是从于正理或无条件服从于上下关系,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倡导无论地位都该依正理尽本份.

廊坊市13512403255: 儒家的“三纲五常”是什么?
源肤思泰: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最早渊源于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廊坊市13512403255: 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德是什么意思 -
源肤思泰: 是三从四德,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 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廊坊市13512403255: 什么是三纲五常?
源肤思泰: 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维基百科,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架构,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三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瓷器上绘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以寓“三纲五常”之意.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有学者认为,正是在“三纲五常”的意识薰陶下,国人对权力的追逐,是无以复加的.平时压抑的个性一旦为了官,就有了最好的发泻途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