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投稿:诸葛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大师请译《录鬼薄序》~

  录鬼簿序

  钟嗣成

  【原文】

    贤愚寿夭,死生祸褔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凐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

  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锺嗣成序。

  【译文】

  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虽然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

  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

  唯独不知道开天辟地,从古自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圣贤般的君臣,忠孝两全的读书人,载入史册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这就是虽属阴间之鬼却不被视作鬼的原因。

  我在闲暇的时候,怀想过去之人(戏曲家),他们门第低微,职位不显,可才识卓越,处处都有可书可写之处,但随着时光流逝越久,其事迹越被湮灭埋没不为后人所闻,于是记述其事迹的原委,附以剧目作为纪念;再把先于此前的(戏曲家)也记述其姓名,录其作品,希望那些初学之人,多多留意他们的词采文章,能够青出于蓝,超出前人,那也是万幸的了。因此,这本书取名为《录鬼簿》。

  唉!我其实也是人间之鬼呀!倘使我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成为人间不死之鬼得以流传长远,我又是何等幸运啊!至于那些所谓的高尚的人,深谙性理学问,认为我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我们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

  至顺元年庚午岁七(甲申)月二十二日,古汴州锺嗣成序。

原文: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为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独不知天地开辟,亘古及今,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凐没无闻,遂传其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曰录鬼簿。
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至顺元年龙集庚午月建甲申二十二日辛未,古汴钟嗣成序。

译文:贤者愚者长寿早夭,死生祸福的道理,原本就有命运气数的说法,古代圣贤也曾有所论及。大概是说阴与阳的消退和增长,就如同人与鬼之间的生死之别,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虽然这样,那么,人们生活在这个世上,只会把已经死了的人当作是鬼,而不知还有未死之人其实也是鬼,如果这些酒囊饭袋,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人所化之鬼又有什么两样?这本来就不待多言。其他有的人稍稍知道些道理,嘴里总是说着所谓的善言,但对于学问方面的道理,甘愿自暴自弃,死了之后,湮灭不被后人所知晓,那么这又不比泥石土块般的死鬼更甚(好)一些。
我曾经见过一些未死的人间之鬼去凭吊那些已死的阴间之鬼,没有好好想一想这中间的道理,只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儿区别罢了。
唯独不知道开天辟地,从古自今,人间自有不死之鬼存在,什么原因呢?圣贤般的君臣,忠孝两全的读书人,载入史册的小的善举或大的功业,如日月昭然,如山川流逝耸立,乃至千万年不会穷尽,这就是虽属阴间之鬼却不被视作鬼的原因。
我在闲暇的时候,怀想过去之人(戏曲家),他们门第低微,职位不显,可才识卓越,处处都有可书可写之处,但随着时光流逝越久,其事迹越被湮灭埋没不为后人所闻,于是记述其事迹的原委,附以剧目作为纪念;再把先于此前的(戏曲家)也记述其姓名,录其作品,希望那些初学之人,多多留意他们的词采文章,能够青出于蓝,超出前人,那也是万幸的了。因此,这本书取名为《录鬼簿》。
唉!我其实也是人间之鬼呀!倘使我能让已死和未死之鬼,成为人间不死之鬼得以流传长远,我又是何等幸运啊!至于那些所谓的高尚的人,深谙性理学问,认为我有悖于圣人法门,离经叛道,我们将不屑与之理论,自会另与深解其味的人述说。
至顺元年庚午岁七(甲申)月二十二日,古汴州钟嗣成序。

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人如果知道生死的道理,顺从它的安排,又怎么会有灾祸呢? 岩墙,指危墙之祸。桎梏:枷锁,可以理解为牢狱之灾


《未死之鬼》译文
贤愚寿夭,死生祸褔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以已死者为鬼,而不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

顺受其正是什么意思
一、释义:1、顺受:顺从地接受。2、正:指正常的命运。二、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赵岐注:“尽修之道,以寿终者为得正命也。”元,钟嗣成《录鬼簿序》:“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

<庄子>中有哪些句子体现了生命这个主题?
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大宗师》) 造物者是铸造的工匠,人不过是他所铸造的物件而已,一切应顺乎自然,否则便被视为“不祥之金”或“不祥之人”.造物者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也创造了物.物的创生在天地人之后.庄子认为: 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

庄子的生死语录 庄子的生死观名言
他是无生无死与天地为一体的,Ta是上与天地主宰同游,下与看破生死不分始Zhong的人为友的,他是视死生为一化的。所以妻Zi死而歌,已死不哀。循着这一基点追循庄子De生死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曰:等生Si,齐荣辱;二曰:物我同一;三曰:安天乐Ming;四曰:道遥自由。 庄子怎样对待生死? 庄子对生死的态度,为...

为什么说庄子的哲学是美学
他不仅是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发现人的根源,并且要在宇宙根源的地方来决定人生与自己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所以道家的宇宙观,实即道家的人生论。”[4] 首先,庄子强调以“道”为本体的宇宙观,他说:“夫道者,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

重读经典|谈《庄子》生死观
庄子在《大宗师》中写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庄子在这里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生死,身体在人活着的时候是受到苦楚的,而在常人看起来最痛苦的死亡可能是这些苦楚的终结,如果存在是一件好事,那么死亡也会是一件好事。《达生》中“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

夫性命之道,自有常分,岂可逃而获免乎?翻译现代汉语
人生的生死,是有自然规律的,谁又能得到逃脱而免于一死呢?!求采纳

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心超三界。三界...

庄子的浪漫主义色彩
庄周是个放浪不羁,非常开通的人。他把生死都看透了,要逍遥自在,不受任何拘束。他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世间不管如何变化,都是一样的。没有什麼看不开的地方,也没有什麼太兴奋的事;这就是他的达观哲学。他重奉自然,不众人为。所以荀况批评他说:「庄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这话说的十分恰当...

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如“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内篇·德充符》),羿,“古之善射者,夫利害相攻则天下皆羿也”,彀指利害得失,“故免乎弓矢之害者,自以为巧,欣然多己,及至不免,则自恨其谬而志伤神辱,斯未能达命之情者也”,中与不中而“知不可奈何而安之...

衡阳县18418849867: “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是什么意思啊?
征艳格列: 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人们如果知道那些有关生死的道理,就会顺从天命,接受正常的命运,又怎么会有立于危墙或身陷囹圄这样厄运的感叹呢?

衡阳县18418849867: 《孟子.尽心上》的翻译 -
征艳格列: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译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

衡阳县18418849867: 廉颇蔺相如传的翻译 -
征艳格列: 参考: 廉颇蔺相如列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译文: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衡阳县18418849867: 求《三命通会》原文 -
征艳格列: 这是一本书啊!先给你来个序 三命通会序 夫命岂易言哉.其旨深.其义奥.其理直.上通夫乾元无极之微.是以圣人惟恐人之钩玄索隐而罕言之.命岂易言哉.然夫子又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者何居.盖富贵利达命也.困穷死丧亦命也.苟...

衡阳县18418849867: 《庄子.渔父》翻译 -
征艳格列: 《庄子·渔 父》翻译 【题解】 “渔父”为一捕鱼的老人,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

衡阳县18418849867: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的全文翻译 -
征艳格列: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凌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

衡阳县18418849867: 《列子.天瑞》的原文 -
征艳格列: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壶丘子林之言乎?"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昏瞀人,吾侧闻之,试...

衡阳县18418849867: 文言文《凌虚台记》的翻译 -
征艳格列: 凌虚台记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

衡阳县18418849867: 廉颇蔺相如传重点句子及翻译 -
征艳格列: 蔺相如生于哪一年不详,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家臣,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相传为河北曲阳人.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

衡阳县18418849867: 《马蹄》文言文翻译 -
征艳格列: 标题:马蹄 作者或出处:《庄子》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 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