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作者&投稿:之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库全书中黄帝内经写于什么时候~

《黄帝内经》起源于黄帝,具体成书作者已不可考。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后世较为公认《黄帝内经》最终成型于西汉末期,即公元前一世纪末已经成书问世。这是《黄帝内经》成书的最后年限。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共80余万言。 《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 《黄帝内经》所引古代医籍。有《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经脉》《五色》、《脉经》等。说明在《内经》之前已有许多种医书流传於世。 经络与针灸,在《黄帝内经》中,居于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侯》和张家山汉简《脉书》,乃至扁鹊等的经络学说和针刺治疗经验,在针刺治疗上,不仅突破了上述帛简医书和《五十二病方》等只采取灸法的水平,同时也远比《史记·扁鹊传》记载的治疗经验更加具体和系统。在《黄帝内经》中,《灵枢》:经脉篇、经别、经筋,更加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了经络学;《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论等篇,论述了针刺器材的制备;《素问》:气穴、气府、骨空、水热穴等各篇,论述了腧穴分布;《灵枢》:九针十二原、邪客等各篇,论述了持针法则;《素问》:八正神明、离合真邪等各篇,论述了针刺的补泻方法;《灵枢》:诊要经终、禁例等各篇,论述了针刺禁忌等,以及各种疾病的针刺疗法。 阴阳五行学说被引入医学,最早是秦国医和,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也反映了五行学说的内容,这段文字后来载入《灵枢·经脉篇》,《素问·脉解篇》说:“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说明阴阳五行学说,已被引入医学理论中。 《黄帝内经》撰成之初,在战国时代可能为《黄帝脉书》、《扁鹊脉书》等20余种单行本。西汉后期,刘向、刘歆父子校书,始由李柱国等校定为《黄帝内经》十八卷。到东汉初班固撰《汉书》时,这些医籍的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的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或《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亡失”。 1、《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将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2、《素问》,在汉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的著成,不仅在中国受到历代医家的广泛推崇,即使在国外的影响也不容低估。日本、朝鲜等国都曾把《黄帝内经》列为医生必读课本,而部分内容还先后被译成英、法、德等国文字,在世界上流传。近年来一些欧美国家的针灸组织也把《黄帝内经》列为针灸师的必读参考书。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是一本跨朝代的书,是多人合作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编写而成,大约成书于三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至于东汉末年的主要成书,应是《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是什么年代的书,作者是谁。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黄帝内经成编於春秋之前...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是什么时期编订的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是西汉时期编订的。《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中国第一部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是哪个朝代的谁写的?
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

黄帝内经是什么时候成书的?
最后,以《黄帝内经》的文体为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先秦之文,多作韵语,而《素问》中韵语的文字特别多。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西汉时期: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

黄帝内经成书于什么时候啊?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脉象学说”、“藏象...

《黄帝内经》的作者,创作时间,起源分别是什么?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

黄帝内经到底是什么年代的著作呢?为什么叫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是什么?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学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黄帝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钻研之,深得其精要,而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医。《黄帝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

黄帝内经出自那个国家,那个年代,谁编写的
黄帝内经出自中国黄帝时期,黄帝编写的。《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

《脉经》《千金方》《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分别是什么时期...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神农本草经》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脉经》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成书于什么年代?
丑傅小儿: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向有争议,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其中,最主要的三种说法为黄帝时书、成书于战国及秦汉、汇编成书于西汉.其中,汇编成书于西汉的依...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
丑傅小儿: 古人对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 (一)成书于先秦、战国之时.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有宋代的邵雍,明代桑悦、方以智,清代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到底是什么年代的著作 -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成书于什么时间中医养生生命科学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 战国至秦汉时期 , 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吗,它与黄帝有关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不是黄帝写的,是后人托名黄帝写的.大约成书在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是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只是起源于皇帝和他的医生之间的对话,关于疾病,养生的学问,并不是黄帝编写,此书分不同的章节,前后几百年才整理成.后世经过考证,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为什么借用黄帝和岐伯来进行阐述?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黄帝...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 - 大约成书于何时? -
丑傅小儿: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主要有战国说、西汉说、东汉说等.主战国说者如北宋程颢《二程全书》、明代方以智《通雅》、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等,均否定《黄帝内经》为上古黄帝手笔,而主张为战国时期成书,现代学者任应秋将...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的作者,创作时间,起源分别是什么? -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论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共80余万言.《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 -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琼海市19214393190: 《黄帝内经》是哪个朝代的书籍? -
丑傅小儿: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由于是民间收录的书籍,所以并没有所谓的作者,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