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经的12经流注方向可知:太阳经与阳明经并不发生直接关系,那么,伤寒论中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是何解呢?

作者&投稿:崔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帝内经》中的太阳就不能盛长如何解释~

《黄帝内经》中太阳经一般指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和肾经相表里,五行属水,金生水,金若不足水则无所生。

[《伤寒论》第8条读后感]新西兰注册中医师公会罗鸿声《伤寒论》第8条经文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伤寒论》第8条读后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考《千金翼方》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其经竞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金匮玉函经》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有当愈者,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论》中"以行其经尽故也"一句,在《千金翼方》和《金匮玉函经》均作"其经竟故也"。历代医家对于这段文字的解释有较大的分歧,主要在"经"、"传"二字的解释上,有人认为"经"即"六经"的"经","传"即"传经"之"传",如朱肱、郭雍、成无己,也有认为此"经"非"六经",此"传"非"传经"之传,如方有执、程应旄、柯琴等。由于解释上的差异,导致对原文理解的不同。因此,准确阐释"经"、"传"二字,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伤寒论》原文398条中,经字凡16见,分散于11条经文中。仲景《伤寒论》原本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立论,阐述伤寒病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自宋代朱肱以"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谬称三阴三阳后,六经之说遗害至今,有关伤寒论研究的诸多曲解谬说,均与这"经"字有关。细读第8条原文,再结合《伤寒论》的其它条文以及《千金翼方》和《金匮玉函经》的文字来分析,我认为本段文字中的"经"字,并非"六经"的"经",在《伤寒论》11条经文中,第30条、124条的"经"应是指经络,67和160条指经脉,而8、103、105、114、123、217、384条的中"过经"、"到经"、"经尽"等术语,若用"经络"或"经脉"来解释则解释不通。第8条所讲之"经"究竟是指什么?考"经"字,亦有"经过"、"过程"、"经历"之意。通常伤寒病以七日为一过程,称为一"经",第一个七日过了则称"经竟"或"经尽",如果伤寒病未愈,进入下一个病程,则称为"再经"。"欲作再经"的"欲作"是将要发作之意,钱天来云:"谓之欲作,盖将作未作之时也",也就是说疾病将要发作而暂未发作,或将要变化而暂未变化。原著第8条,因七天已过,邪气渐消,正气渐复,头痛等症状自动消除。乃"经竟"或"经尽"之故,如果7日以后,邪气不衰,正气尚未完全恢复,则疾病将会继续下去,即"欲作再经"之意,"再经"即为第二个病程也。"使经不传"是使病程不再继续。关于"传"字,整部《伤寒论》没有一条条文有"传经"之语,第4、5条也只提一"传"字,但这一"传"字也不是"传经"之意,《素问·水热穴论》云:"人伤于寒,而传为热",王冰注:"传为转","转"即"转变""变化"之意,柯韵伯云:"本论传字之义,各告不同,必牵强为传经则谬"。第4、5条连起来是说明伤寒病的病位、病程、病势变化的情况,大意是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而发生病变,脉若静者,为不传,若二、三日后,未见阳明少阳的证候,亦为不传,说明伤寒病情无变化,仅限于太阳的病变。若第一日,就出现"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说明伤寒病情有变化。故这一"传"应作"变化"解。原著8条也只说"传",《伤寒论》其他条文也表明,仲景论及伤寒类疾病三阴三阳体系中的演变,并未"传经"表示,而是用"属""转属",如181条"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目中干燥,因转属阳明。"185"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等,这些条文将伤寒病的发展变化说得很明白,并无传经之说。因此,第8条中的"传"亦非"传经"之"传",应作"延续","继续"解。综上所述,我认为《伤寒论》第8条原文中的"经"应作"病程"解,而"传"应作"延续"解。则本条大意为:太阳病,头痛,到第七日,通常会自愈,这是伤寒病演变过程终结的缘故。如果这一病变过程仍在继续,也就是说,太阳发生病变,头痛等表现七日以后,仍未自愈,则可针"足阳明经的穴位",就可使伤寒病的演变过程不往下继续演变。正确理解这段原文,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预防太阳病转变为阳明病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在太阳病"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读后感《《伤寒论》第8条读后感》。为什么太阳病欲作再经时,针足阳明,可使经不传呢?我们知道,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以三阳三阴的概念将人体的形体、经络、脏腑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以及病理变化划分为六大综合性体系,并用以表示伤寒类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病位、病时、病程、病势、病因、病机等内容。而每个体系发生病变时,也都有其特定的证候,任何一个体系发生病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都可影响其他体系而引起另一体系的病变。例如太阳是其中一个体系。当这一体系发生病变时,称太阳病,若太阳病失治或误治,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可使病变累及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及厥阴等体系。从《伤寒论》可知,伤寒类疾病的演变过程通常是由太阳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阳明体系而引起阳明病,如《伤寒论》第181条云:"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但也可以由太阳病影响少阳体系及三阴体系而引起相应体系的病变。太阳体系主表,阳明体系属里属腑(胃肠道),人体受寒冷刺激后,首先是太阳受病,故皮肤汗腺毛孔收缩,出现太阳病证候,同时胃肠道亦受影响(粘膜血管收缩,血流下降),影响胃肠功能(调节功能及屏障功能)及肠道微生态环境,若胃肠有积滞,则太阳病很快发展到阳明体系,而引起阳明病,阳明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关系密切,《伤寒论》第180条云:"阳明病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此条所说的"胃家"应是胃肠道的统称,如《灵枢·本输篇》云:"大肠小肠皆属于胃。""胃家实"应是指胃肠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现代医学认为:正常情况下,机体主要通过肠道的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肠道的屏障功能可以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繁殖,减少内毒素的产生,也能有效地阻止肠腔中产生的内毒素进入体内。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是肝脏内的枯否细胞功能),能清除进入门静脉的内毒素。若某些因素(寒冷刺激、胃肠积滞、便秘、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导致机体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以及免疫功能紊乱时,就可引起肠道内微生态环境改变,寄生于肠道的革兰氏阴性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内毒素,蓄积在结肠内,形成内毒素池,大量的内毒素移位,经门静脉进入体循环,引起内毒素血症,并在一定条件下激发细胞因子和其他炎性介质的连锁反应,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害。内毒素血症反过来又可使胃肠功能紊乱造成恶性循环。此外,致病菌繁殖大量时,导致毒性代谢产物的堆积,对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作用。以上表明胃肠道屏障功能的正常与否以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太阳病转化为阳明病关键。因此,若能在病情变化尚未波及阳明,即胃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微生态环境尚未紊乱时,即对进胃肠道进行调理,恢复胃肠道粘膜的血流,防止胃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微生态紊乱,就可避免发展成阳明病。针足阳明,多数医家认为针足阳明是迎头先泻其邪,而使其不传。在选穴上,有认为针足三里,有认为针趺阳脉穴,有认为针冲阳穴。然原文之意应是选择足阳明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未提具体穴名,从阳明病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考虑,我认为足阳明经上的穴位应选天枢配足三里为佳,因为阳明病的发生,乃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合,影响腑气通降,致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因而通降腑气、消积导滞是预防阳明病发生的关键。天枢为大肠经募穴,又是足阳明胃经经气所发,有通腑导滞之功,腑以通为顺;足三里为足阳明经气所入,既是本经合穴,又是本腑下合穴,合治内腑,故能健脾和胃,化积导滞,又能培元固本。二穴伍用,既可排除胃肠内积滞,调整胃肠道功能,防止胃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紊乱,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太阳病演变为阳明病的作用。关于阳明病与内毒素血症关系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课题,但尚未见研究预防太阳病转阳明病的课题。陈海龙等研究认为:阳明腑实证时存在着严重的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肠道屏障功能损伤致使出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移位是阳明腑实证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通里攻下法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有效方法,其机理是因为保护了肠道屏障功能,阻止或有效减少了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细菌移位,从不同水平阻断炎性因子的连锁反应。(陈海龙,关凤林2007)张西波,崔乃强等研究认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阳明腑实证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即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它们有相同的关键致病因子即内毒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与阳明腑实证共同的发病机制是肠道机械、免疫、生物、化学屏障损伤,导致内毒素移位,激活单核壁噬细胞系统,释放细胞因子及其他炎症介质,加之内毒素本身的生物活性,引起一系列损伤,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张西波,崔乃强,袁红霞,张国骏2007)也有学者对承气汤治疗阳明病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行研究,周鹃等综述了近年来大承气汤在内毒素血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大承气汤对内毒素血症可能具有以下的作用机制:通过排出肠道积滞,使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随肠内容物排出体外,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产生和吸收,减少细菌移位;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加肠血流量,降低肠粘膜通透性;下调巨噬细胞活性,减少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稳定线粒体和溶酶体膜,维持机体内稳态。(周鹃,耿耘,2009)参考文献:陈海龙关凤林.(2007).阳明腑实证本质的现代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3(4),353-355蒋建新.(2004).细菌内毒素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刘渡舟.(1991).伤寒论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王兴鹏.(2006).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基础与临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张西波崔乃强等.(2007).浅谈阳明腑实证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山东中医杂志,26(4),219-221周鹃耿耘.(2009).大承气汤防治内毒素血症的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9),2127-2128




  〔《伤寒论》第8条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伤寒论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并不是说象内红说的那样按经脉走向传变的。促景的意思, 感伤寒后,最初出现的恶寒发热,肌肉酸痛,属于表症,病位表浅,轻。与太阳经主表,有关,这以初起的伤寒定为太阳病。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临床就会看到高热,出汗,大便秘结。这时出现了胃肠症状,因胃肠属于阳明,所以就叫阳明病,。如继续发展。如有的没有出现大便秘结,也就没有阳明病,而是一阵寒一阵热,胸闷,恶心,不想吃饭,口苦。这个病状少阳经循行部位,所以这个阶段叫少阳病。你必需与内经和伤寒论中的六经区分,名字一样,意思不同。到太阴、少阴、厥阴的病证也如此。

我不知道你说的内经是不是《黄帝内经》。
我记不住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只是记住那么几句。
我的理解:
《黄帝内经》的思想是:人体所有的器官都是相通的,都是有关系的。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道在于一”。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身体是由一生出来的,也就是,人的整个身体包括五脏六腑、腿胳膊、头、手脚都是由一先生出来然后长成这样的,这与《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个意思。
可以这么理解,计算机是由0和1生出来的,所以计算机所有的软件程序是相通的,这就是黑客病毒能进入计算机的原因。如果计算机的软件程序不是相通的,不存在病毒这回事。。
所以,人的身体所有的器官是相通的,这里有病,会殃及到另一个器官。但是具体怎么殃及的,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这个道理。

您好?清初医家程应旄这样解释:“伤寒之有六经,无非从浅深而定部署。……所以华佗曰:伤寒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只就躯壳间约略其浅深,而并不署太阳、阳明等名。然则仲景之分太阳、阳明等,亦是画限之意,用以辖病也。”


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腧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所以简单的说子午流注,是针灸于辩证循经外,按时取穴之一种操作规程方法。望...

不同时段养生方式有讲究,中医告诉你12时辰养生法,赶紧学起来_百度知 ...
亥时 (21点至23点),三焦经流注最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 养生 息,对身体十分有益。此时休息,会使人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以上,一天12时辰的 养生 要点就全部介绍完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如同大自然的春华...

气血运行时间
子时气血流注于胆经。这也是《内经》“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一说的根本由来,也就是脏腑功能都取决于胆气能否生发。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体会,人们一般夜里九、十点钟会有困倦的感觉,但熬到11点时又精神了,这就是胆经生发的缘故,但子时阳气的生发之力尚小,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子”为“鼠...

黄帝內经说夏不灸神阙,对所有人吗
推荐于2017-12-1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你好,运用灸法,灸任脉神阙穴能达到培补后天,固本扶阳的作用。神阙穴在脐,脐为先天之结缔,又为后天之气舍,此间元气长存。按照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在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

经络疏通多久做一次
“三阴三阳十二经,循体之内外,脏俯之表里,盖源于两踝,受命于神命。一下涌泉,二没太冲,内绕太溪,外达悬钟,上洗至足三里,沿路而下走巨虚,午戌二时各洗一次,其效如神,虽是简易疗法,确有起死回生之功。”气就是经络流注,血就是血液循环。血行气先行,气为血之帅。强大的经络流注...

笔记【黄帝内经十二时辰】申时
申时:膀胱经旺 喝水养生,长久保持健康活力 膀胱经——申时值班的“环保局局长”    申时(15∶00—17∶00)气血流注膀胱。此时大脑气血充盛,人体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强,正是学习记忆的好时机。【膀胱经的养生调理之道】申时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最佳时机,也是保养膀胱经的最佳时间,当...

什么是‘’子午流注‘’?
子午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的气血运行及五肾俞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位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子午流注抗癌疗法来源于这样的规律,因时,因病,因人,因地从而准确有效的...

十二时辰流注时间表
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是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包经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戌时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十二。亥时:(21...

《内经》中的针灸理论对后世有何影响?
其他如《黄帝内经》中所用的一些具体选穴,如“合治内府”等,一直是今天临床治疗的主要选穴依据。上述内容说明,《黄帝内经》针灸学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正是《黄帝内经》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诚如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所说:“若古之方书,固离娄之规矩,师旷之六律也…

《黄帝内经》中医十二时辰养生精髓,值得收藏
最近,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各地也掀起了一股“十二时辰”热潮。其实, 养生 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 养生 与时辰的密切关系。即每个时辰对应人体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时辰应脏”指五脏之气在日周期十二时辰中衰旺节律,揭示...

天山区18885323670: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
唱莎民诺: 起于手太阴肺经接手阳明大肠经接足阳明胃经接足太阴脾经接手少阴心经接手太阳小肠经接足太阳膀胱经接足少阴肾经接手厥阴心包经接手少阳三焦经接足少阳胆经接足厥阴肝经终止.

天山区18885323670: 人体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次序是怎样的?
唱莎民诺: 据《灵枢•经脉》一篇记载,经脉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的,而终于足厥阴肝经.因而,可以 将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这样归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 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 经、足厥阴肝经、复会于手太阴肺经.

天山区18885323670: 人体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什么?
唱莎民诺: 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 起到濡养的作用.其次序是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流注于手阳明大肠经,并依次 为:经鼻翼旁流注于足阳明胃经,经足大趾端流注于足太阴脾经,经心中流注于手少阴心经,经小指端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经目内眦流注于足太阳膀胱 经,经足小趾端流注于足少阴肾经,经胸中流注于手厥阴心包经,经无名指端 流注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目外眦流注于足少阳胆经,经足大趾流注于足厥阴肝经,经肺中则流注于手太阴肺经,完成一个循环.

天山区18885323670: 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次序是怎样的?
唱莎民诺: 流注,是指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起于手太阴肺经,肺经从中焦开始,带有水谷之精微(营、卫气),在宗气、原气的鼓动之下,流注于十二经脉,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

天山区18885323670: “黄帝内经”对阴阳的解释 -
唱莎民诺: 阴阳是天地之道理,也是一切事物的纲领,变化之原始,生死的根本,好像神明之府.治病必须从这根本问题即阴阳上求得彻底的解决.词解:神明之府:变化莫测称做神,事物昭著叫做明,意思是阴阳变很难窥测,而它的现象又极其显着.府原意是人民聚集的地方,借来比喻阴阳变化之场合.

天山区18885323670: 十二经络的走向以及十二经络上的主要穴位和作用? -
唱莎民诺: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

天山区18885323670: 1.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
唱莎民诺: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天山区18885323670: 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流注至1:手阙阴经2:足少阳经3:足阙阴经4:手少阴经 -
唱莎民诺: 十二经脉的流注特点是: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流注次序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时辰流注歌诀: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天山区18885323670: 针灸十二经络的走向 -
唱莎民诺: 一:手太阴肺经——经脉循行: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从“肺系”(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横行出来(中府),向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下行到肘窝中,沿着前臂...

天山区18885323670: 经脉怎么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循环12条经脉的 -
唱莎民诺: 起于中焦,从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少阴肾-->手厥阴心包-->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太阴肺.以上流注次序就是气血运行在十二经脉中的次序,如此循环往复,周流不息,以营养全身各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