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

作者&投稿:娄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体现了荀子什么思想?~

这位学友,你好!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体现了荀子“主张礼法并施”的思想。
望您采纳,谢谢!

这个问题百度上曾经有过答案: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这是荀子说过的话,反映了他礼法并施的观念。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
D 试题分析:先秦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起源时期,题干中“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翻译
名礼仪来教化人民,立公正法律来治理人民,加重刑法来约束人民,使天下都在治理之下

哪位文学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荀子提出来的,意思是明晓礼仪去感化他们,公正法律去治理他们,重用刑罚去禁止他们的不法行为。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两汉时因避汉...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体现了荀子...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体现了荀子“主张礼法并施”的思想。望您采纳,谢谢!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个应该是明朝的法律思想吧。

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发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
荀子, 荀子继承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先”,同时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是何意?
明晓礼仪去感化他们,公正法律去治理他们,重用刑罚去禁止他们(的不法行为)。就是这个意思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个应该是明朝的法律思想吧。明朝以明刑弼教,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法律思想贯穿法律制定的全过程。

明礼仪而化之是苟子什么主张?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含义是对人民施以教化,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这样就可实现天下大治和导人向善。

...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
C 试题分析:“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大意是让人们学习礼仪教化他们,用公正的法律管理他们,用严刑峻法禁止他们犯罪。因此荀子是主张礼法并用,AB表述片面化,D属于道家观点,因此选C。点评:百家争鸣部分在近几年高考中,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等;从命题角度...

诏安县19591534501: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体现了荀子什么思想? -
赤帜养血:[答案] 这位学友,你好!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体现了荀子...

诏安县19591534501: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翻译 -
赤帜养血:[答案] 这个问题百度上曾经有过答案: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 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 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这是荀子说过的话...

诏安县19591534501: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 -
赤帜养血:[答案] 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

诏安县19591534501: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赤帜养血:[选项]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诏安县19591534501: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 -
赤帜养血:[选项] A. 主张王霸并用? B. 强调严刑峻法?? C. 重视礼义教化?? D. 提倡上善若水

诏安县19591534501: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此人主张:( ) -
赤帜养血:[选项] A. 强调“法”是“礼”的基础 B. 主张“仁政”是治国的根本 C. 提倡用严刑峻法来作为社会规范 D. 主张礼法并施

诏安县19591534501: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是何意? -
赤帜养血: 明晓礼仪去感化他们,公正法律去治理他们,重用刑罚去禁止他们(的不法行为).就是这个意思

诏安县19591534501: 荀子是不是提出了礼法并用?我们有一道题我记得有个人提出了礼法并用,就是荀子墨子这几个人其中一个. -
赤帜养血:[答案] 荀子是提出了礼法并用 荀子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於...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於治合於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礼义之化也.(性恶篇)」荀子已明白...

诏安县19591534501: 材料一: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材料二 :古圣人以人之性恶,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 -
赤帜养血:[答案] 标准答案: (1)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 (2)依靠君主的权威,法律的制裁,礼义制度的约束,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3)是否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礼义制度和法律.不能.因为这些礼义制度和法律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其中,许多内容...

诏安县19591534501: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
赤帜养血: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张同时并用儒法两家思想,所以应该是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承儒启法”的思想家,AB合成孔孟,是儒家代表,D韩非子是法家代表,故选C项.点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和自由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高考对此现象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从以下几个方面:①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②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③诸子百家的阶级基础等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