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文言文

作者&投稿:长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带“食”字的句子,急

1.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之,更为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2. 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 俟(sì)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 ”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自朝(zhāo)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 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 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 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sūn)责人。

3.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文言文中带“食”字的句子还有很多,以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2. 正月饮食文言文翻译

我实在受不了了,自己搞一个,如果不准确请多包涵了。

原文:

正月元日至五日,俗名“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北方名煮饽饽。今则或食三日二日,或间日一食,然无不食者。自巨室至闾阎皆遍,待客亦如之。十五日食汤团,俗名元宵,则有食与否。又有蜜供,则专以祀神。以油面作荚,砌作浮图式。中空玲珑,高二三尺,五具为一堂。元日神前必用之果实、蔬菜等,亦叠作浮图式,以五为列,此人家所同也。

翻译:

正月元日至正月五日,俗称“破五”。按照过去的惯例要吃五天“水饺子”,在北方叫做“煮饽饽”。如今则有人吃三天或两天,有人隔天吃一次,然而没有不吃的。从世家大族到平民百姓都很普遍,接待客人也这样。正月十五日吃“汤团”,俗称“元宵”,(这个)则有吃的有不吃的。还有“蜜供”(蜜饯供奉),则是专门用来祭祀神灵的。用油面做成荚果形,堆砌成佛塔状。中间是空心的,玲珑剔透,高二三尺,五座作为一套。元旦日在神前必须用(来供奉)的果实、蔬菜等,也堆叠成塔状,用五座摆成一排,这是在民间都一样的。

3.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食”该怎么解释

韩素静在韩愈的《马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一食或尽粟一石”。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把其中的“食”解释成“动词,吃”;有的老师解释成“量词,顿或者餐”。那么,“食”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出现上面第二种解释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句话的翻译,这句话翻译成“一顿饭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根据这个翻译,于是,有的老师就把“食”理解成了“量词,顿”,这,其实是错误的。在文言文中,数量词有着特殊的用法。除了度量衡的单位必须用量词(例如上文中的“一石”的“石”;再如《口技》中的“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中的“尺”)外,其他情况一般无量词,而是数词直接与实词组合。例如《核舟记》里多次出现的“为人五,为窗八……”,就是典型的量词省略,这是古代汉语的一般用法。也许,您还会继续疑问,既然“食”是动词,那么为什么不说成“食一或尽粟一石”呢?这,又涉及到了古汉语的又一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说明动词的数词一般放在动词后面,例如,“我跑了三圈”。但在古汉语中,说明动词的数词却是放在动词前面,在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从后面调整到前面,并且再加上量词。例如:《公输》里的“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其中的“九”是说明“设”和“距”的,但却在这两个词语的前面,在翻译时要翻译成“公输盘一连使用了九次机巧多变的攻城方法,墨子抵挡了九次”。再例如,《劝学》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一句,其中的“一”和“十”分别说明“跃”和“步”,翻译成“骐骥跳跃一次,也不能超过十步远”。所以,综上所述,“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食”,是应该解释成“动词,吃”,而不应该是“量词,顿、餐”。一食或尽粟一石”的翻译徐彦韩愈的短文《马说》中有一句“一食或尽粟一石”,通行的翻译法有两种,“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那么“食”是“吃”还是“顿”“餐”呢?教学中,部分师生还不甚清楚,有必要研究。

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古人没有量词,所以“顿”“餐”是不正确的。

如果是名词,译为“食物”“饭”,那么,就可以翻译为“一顿饭”了,很通畅。《说文》有“食,饣米也。按,六谷之饭曰食。”但是,从使用对象上看,“饭”指人吃的食物,通常不用于动物。

确定为动词,翻译为“吃”,“一食”就是“吃一顿”。这种用法在我们现代汉语中很普遍,比如“一看”就是“看一眼”,“一听”就是“听一下”,“一跳”就是“跳一下”,“一喊”就是“喊一声”……

所以,这句的“一食”和“食不饱”的“食”读音和意义都是相同的。

《送东阳马生序》中,有“主人日再食”,就是“主人每天吃两顿”,是一样的。

4. 求(一饭千斤)和(孟母断机)的原文和翻译(都是古文)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白话]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亲。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慌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应是“一饭千金”

成语释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刻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我们运用这成语时,必须透彻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助别人,这样的帮助,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 的。

成语示例: 马周道:“壁上诗句犹在,~岂可忘也。”(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

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最后面是其不知马也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罚怠窜干诃妨撮施郸渐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写有吃的文言文
1. 吃用古文怎么说 古文中用“食”、“啖”、“飨”来表示吃。 食——嗟来之食:嗟表示呼呵的声音(吃饭时的声音)。 啖——日啖荔枝三百颗:每天吃三百颗荔枝。 飨——先祭而后飨:先祭祀再吃。 扩展资料: “食”出自《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

文言文中食表示喂食的句子
拼音:sì 韵部:职 〈动〉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明·刘基...

猛兽食颛民食文言文翻译
出自《淮南子·览冥训》,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食 shí 释义: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吃东西。例句:唐元稹《驯犀》诗:「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整句译文:凶猛的野兽吞食...

食之文言文
3. 嗟来之食文言文 原文 齐大饥⑴。黔敖⑵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⑶之。良久,有饿者,蒙袂⑷辑屦⑸,贸贸然⑹来。黔敖左奉⑺食,右执⑻饮,曰:“嗟⑼!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⑽唯⑾不食嗟来之食⑿,以至于斯⒀也!”从而⒁谢⒂焉,终⒃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

食的文言文意思?
古文食是什么意思 1、名词,翻译为食物 2、动词,翻译为喂养、饲养、喂 文言文中"食不给"中的给是什么意思 出自《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句为:食不给,啖粥而读。这里的“给”字,读音为 jǐ,供给、给予的意思。全句白话意思是:经常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文言文中的"种食〃是什么意思...

"食"在文言文的各种意思
shi 1.吃 2.粮食,食物 3.吞没 4.通"蚀"si 通"饲",供养,喂养 yi 用于人名,汉代有郦食其

食做饲文言文
1. 文言文中食表示喂食的句子 拼音:sì 韵部:职 〈动〉 拿东西给人吃。后作“饲”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诗·王风·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饲,给人以食物吃。”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小雅·绵蛮》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

”主人日再食“中'食'读什么?
根据以上的词语解释,结合文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宋濂由于“家贫”,“从师”求学时特别艰苦,是“主人(即旅店的店主人)”“给他提供饭吃”。据其意而辨其音,文中语句“主人日在食”的“食”应该读作“sì”,“给人吃东西”之意。[其他版本注释]例一:《新课程文言文全解》(原建平编著,...

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不食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译文: 齐国发生了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放了食物,等待饥民来,给他们吃。 有个人饿得很厉害,用衣袖蒙着脸面,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黔敖见了,左手拿着饭菜,右手端着汤,吆喝道?喂!快来吃吧?那饥民抬眼望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吆喝来的饭菜才饿...

文言文食之,甚美 中的 食 是什么意思
品尝;【原文】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

扬州市17175862627: 一食 - 搜狗百科
漫荆妈富:[答案] 食①名词1 本义:饭,饭食食,饣米也.——《说文》.按,六谷之饭曰食.掌王之食饮.——《周礼·膳夫》.注:“饭也.”治其粮与其食.——《周礼·廪人》.注:“止居曰食.”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礼·馔人》.注:“六谷之饭....

扬州市17175862627: 写一篇有托物言志的文言文 -
漫荆妈富:[答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扬州市17175862627: 几个文言文读音问题《马说》中,“不以千里称也”中,“称”的读音.“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石”的读音. -
漫荆妈富:[答案] chēng shí 石在古文中做量词时就读原音

扬州市17175862627: 一百字左右的文言文有哪些?
漫荆妈富: 1、《两小儿辩日》列御寇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扬州市17175862627: 文言文《马说》详解 -
漫荆妈富: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

扬州市17175862627: 文言文高手请来马说中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石读什么马说中 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石读什么但是文言文中石没dan的读音 -
漫荆妈富:[答案] 一食si4 石dan4 石 dàn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笔画数:5;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 你的文言字典没有不代表其他字典就没有哦``不信你去问你们的语文老师,他要是说不读dan4``` 我十多年书就白读了……

扬州市17175862627: 文言句式 ,1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2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 士卒亡者过半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5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6 臣实不才,又... -
漫荆妈富:[答案] 1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2 3 没什么句式4 不患人之不己知——可以看做“不患人之不知己”,宾语前置5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可以看做“皮之不存,毛将附安”,安是“哪里”的意思,这句是宾语前置6 7 也是宾语前置,你可...

扬州市17175862627: 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很多文言文词语是一词多义的.解释下例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百: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食:食不饱 一食或尽... -
漫荆妈富:[答案] 百: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喻很多) 言:闲静少言(动词,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名词,说过的话) 食:食不饱(吃)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饲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策: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策之...

扬州市17175862627: 文言文什么句式: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漫荆妈富:[答案] 定语后置. 马之千里者~千里之马 粟一石~一石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