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说|为政篇2.17“行诈鼻祖”仲由的生与死

作者&投稿:象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

从整体看《论语》 , 这句话像给“由” (既:仲由,字子路) 量身订做的 。

有一说一,这点很重要。 做人最重要是一个 : 诚字 。至于: 仁 , 义 , 礼 , 智 , 那都是 : 诚 , 之后的事情了 。 道理是一样的 。

《中庸》讲:“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个:尽性,既是:知人,为人。道理是一样的。知人,为人,就是有了:礼,先仁(既:人)后礼。礼是之后的事情,是见性以后,一种自主,自发的选择。 当人知仁 ( 既 : 人 ), 礼 , 便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雏鸟,自然,而然振翅而非一般。 当雏鸟感受到翅膀 , 飞 , 便是很自然的事情 。 鸟会飞 , 就像人有礼 , 一样 。

当人见了 : 性 , 好比雏鸟知道了 : 翅膀 。 为什么无礼(不飞)呢 。 道理是一样的 。

但现实中,事实证明,很多人:见性,要比雏鸟知晓自己有翅膀,还要慢地多地多。人知人(既: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 还流传着 : 见性成佛 , 一说 。足见,找到:理(既:性)对人而言,有多难了。

道理是一样的。 见性成佛 , 实际上既是 :‘ 知人成佛 ’。人是佛,真实不虚。

前提是,得知仁(既:人),为人。做一个人,就是:佛, 礼即是佛 , 道理是一样的 。礼,即是佛。所以, 儒家讲 : 诚 , 这相当于 : 无与伦比的 , 罢人 , 引向正路 。记住鄙人这句话,即: 诚 , 是无与伦比的正路 。世间 一切的 : 正法之根 , 皆源于 这个: 诚 字。 有就是有 , 没有 , 就是没有 。 一就是一 , 二就是二 。

是知也。这是最实际的话。 是知也 。 这就是 : 知道了 。

“吾谁欺?欺天乎?”(出自《论语·子罕9.12》)这是最纯洁的话。而, 恰巧这种纯洁 , 也和子路无关 。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 久矣哉 , 由之行诈也 。 无 臣 而为有 臣。”(出自《论语·子罕9.12》)子疾病,子路的行为,既:“子路使门人为臣。”似乎给孔子的纯洁,蒙了一层灰。他的心是这样,既:诈。 诈这个字 , 形容子路的这种行为 , 或许合适 ,与之相近的,还有:“亡而为有, 虚而为盈 , 约而为泰 ”(出自《论语·述而7.26》)《论语·子罕9.27》记载:“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出自《论语·子罕9.27》) 这也是一种 : 行诈的行为 ,与:诚,相去甚远了。道理是一样的。 越是行诈的人 , 表面上 , 越是要装作淡定 , 既 : 衣敝缊袍 , 而与衣狐貉者立 , 而不耻 。 得有这种精神 , 才算是 : Poker face. 故,你很难从外表看出他有何变化,甚至有时候,还会给人一种,“他是否很厉害”地错觉,举例说明, 就像 ,诸葛 孔明的 :“ 空城计 ” 一样 。好像,很厉害。

这是 : 诈 的表现。 尤其是在 : 扑克比赛当中 , 诈 , 是一种常态 。

1.

诈 , 在博弈之中 , 经常见 。巧合的是,《论语》也提到了:“博弈”。 更“巧合”的是 , 《论语》中的 : “博弈”一词 , 恰恰正是这位 : “行诈鼻祖” , 子路的名言 。

子路曰 :“ 饱食终日 , 无所用心 , 难矣哉 ! 不有博弈者乎 ? 为之 , 犹贤乎已 。”(出自《论语·阳货17.22》)鄙人以为,《论语》地编著者们,对于:子路,这一人物形象地刻画,并不十分美好。

2.

据《礼记·檀弓上》记载: 孔子哭子路于中庭 ,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既哭,进使者而问故。 使者曰 :“ 醢之矣 。”(摘自《礼记·檀弓上》)醢,是:肉酱。

子路,被剁成了肉酱。既:“醢之矣。”确实 有点儿残酷 ,但我们读书,实际上,就正是在这些看似:零零碎碎,零零散散,以及散落四处地“线索”中,找到一些条目、证据,继而通过独立思考,与实践……实践、独立思考而 得出属于己之结论 、 发现 , 并为己所用的 。这不是我们念书的意义,和目的吗。

学 , 是 : 为己 ,是在这些条款,线索中,用实践与思考,得出属于个人的理论, 这既叫 : 证 , 到了 。道理是一样的。所谓:证,明, 证明 , 证明 , 先证 , 而后明 。

证悟, 证悟 , 先 : 证 , 而后悟 。一样的。由(既:子路)这个人,我叫他:“行诈鼻祖”,其实没有情绪,和“贬义”。因为 孔子的众多弟子 , 代表的 , 是众多 形象,或: 现象 。 也可以说 , 人世间的种种 …… 都饱含在这部《论语》里面了罢 。

3.

道理是一样的。这位“ 行诈鼻祖 ”子路,我们不论,他是被《论语》地编撰者们,设计成为的:演员,亦或者,是他真有其事,我们不考察, 我们暂时 , 也无从得之 。单就书中的线索,而言,我们: 就书 , 论书的说 , 子路 , 确实 :“ 未得其死然 ”。(出自《论语·先进11.13》)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孔子 , 说对了 。

孔子说对了,子路,(据史料记载)确实:“未得其死然”。而,这给鄙人最大地启发,就是《论语》教导鄙人,永远,不要:行诈。 老实做人 。

既 :“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智)也 。” 这就是 : 明智 啊。道理是一样的。---- 作者 : 李礼 庚子年 二月十九于自家作


论语心得019:为政篇:2.3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只是暂时免于罪过,但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刑罚是非常残酷的,见于典籍...

关于《论语·第二章·为政篇》中的名言的疑问。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解读: 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

论语为政篇心得
《论语》为政篇,是学而篇的一个延续,学习之初要有美德,学习运用中,美德之用也是无法或缺的。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论语为政篇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语为政篇心得篇一 和第一篇“学而”篇比较起来,个人觉得第二篇“为政”读起来难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实只要明白了“学问”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则每一句...

跪求 论语 为政篇 第二『⒉8』读后感
对父母孝敬的话,表现在自己态度表情上,必然是心平气和,和颜悦色。心中一分孝,外表就有一分悦。所以真正的难不在“色”,而是心中的“敬”。正因为不在“色”,孔子才说“色难”。心中对父母“敬”,和颜悦色就自然流露。心中不“敬”,才出现强颜欢笑。可见,本章内容是前章的深化。孔子...

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

孔子名言名句短句
——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11、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三百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1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文言文白话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性粗质,每对文士,不笑其说,心常耻之。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三:“魏博节度使韩简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乃召一孝廉讲《论语》之《为政篇》。翌日,语从事曰:“近方知古人淳朴,年至三十方能行立。”闻者大笑。”译文:魏博节度使韩简,生性粗鲁质朴,每每与文士对坐交谈,不知道他们所说言语的含义,内心常常以此...

"我知天命,何惧人事"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注释】(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

孔子说“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从心所欲,不逾距,指孔子在七十岁前后这个阶段,达到了“从心所欲”且“不逾矩”的至高境界。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希”。古代生产力低下,人的寿命相对较短,不象现在,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也很常见。在古代,特别是中国,“孝”的观念很强,对老人的行为极为宽容。对七十岁的老人,通常就“...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全文 -
谢剂醋酸: 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翻译) -
谢剂醋酸: 原文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赏析: 这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 -
谢剂醋酸: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表明了孔子什么的思想 -
谢剂醋酸: 《论语·为政篇》共有24章.其主要内容为: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以及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和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由上可见,《论语·为政篇》表明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见义不为,非勇也的意思 -
谢剂醋酸: 意思: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为:做;勇:勇气;也:表判断语气,译为“是……” 读解: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全文 -
谢剂醋酸: 孔子论语学而篇第一 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 孔子论语八佾篇第三 孔子论语里仁篇第四 孔子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孔子论语雍也篇第六 孔子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子论语泰伯篇第八 孔子论语子罕篇第九 孔子论语乡党篇第十 孔子论语先进篇第十一 孔子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孔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孔子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孔子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孔子论语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第二的内容 -
谢剂醋酸: 论语·为政第二 内容摘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它集中阐明了孔子“礼”和“仁”的学说,是儒家...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中告诫子路的话是哪一句? -
谢剂醋酸: 论语为政篇第二 第十七章 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 篇的全文 加通假字注音 加解释 -
谢剂醋酸: 为政第二(原文、译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都环绕着它.”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金城江区19287881945: 论语为政篇翻译
谢剂醋酸: 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都环绕着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