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统治者向儒以治中原,民族融合成大势所趋吗?

作者&投稿:父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句中所说的"腥膻",就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喜欢搬出"大汉族主义",可是拥有纯正血统的汉人是少之又少。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尤其是中原地区,很多民族都涌入此处,汉人和他们不断的通婚,经过千百年的繁衍,才形成了如今的汉人,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大融合的混乱时代。

(一)、入乡随俗,胡人统治者向儒以治中原

马克思曾经说"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化所征服"。的确,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战斗力比起农耕民族要略胜一筹。所以,他们可能会凭借着武力征服先进的农耕文明。

但是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他们大都是从部落演变而来,没有自己的文化。所以,要想真正的做到长治久安就必须学习汉文化。

1. 身先士卒,君王的带头作用

"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早在五胡十六国期间,就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君王异常崇拜汉文化。比如前秦的苻坚,他自幼对儒家经典爱不释手,崇尚仁义之道。

也正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他在作战时,尽量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更不会像其他游牧民族君主那样动不动就屠城或者把人当作"两脚羊"。

而且苻坚不像司马家那样,看重人的家世和背景。苻坚是唯才是举,只要你是儒家思想的坚定支持者,而且又足智多谋,那就能得到苻坚的重用。

他手下的王猛就是最好的例子,王猛幼年时一贫如洗,但是有着远大的志向。跟随苻坚以后,帮着他改革吏治,选拔人才,又辅佐他逐步的统一了中原,在临死前还劝说苻坚,千万不要轻易南下。

可惜王猛去世的过早,否则也前秦也不会有后来的淝水之败。除了苻坚还有制造永嘉之乱的后汉刘家,他们就连国名都叫"汉",可见其对中原文化的仰慕。

其中刘渊更是敏而好学,他拜了当时的经学家崔游为师,通晓诸子百家和《史记》还有《左传》以及《孙子兵法》。

2. 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前秦的天王苻坚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自己的民族意识。

"混六合为一家,视夷狄为赤子",这种天下大同的思想,早就超过了中原传统的"贵中华,贱夷狄"。正是有了这样的统治者,他的本民族百姓也跟着如此。

"前秦氐族,皆以娶汉家女子为幸;幼儿亦习孔孟之道"。而因为苻坚是氐族,他的本民族百姓在其他民族心中也是高人一等的。

所以,当时几个民族之间互相通婚,这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此一来,民族融合便成了大势所趋。

正是因为有了苻坚这样的君王,在中原地区生活的汉人和胡人们才消除了彼此心中的芥蒂。

而且像氐族还有丁零和鲜卑,这些民族本来就没有自己的文化,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人人都有一颗好学之心,这种好学往往并不是你主动的而是自然而然的。

当那些少数民族们发现自己已经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时候,他们早就已经和汉人差不多了。再加上通婚,故而民族融合在当时是一个很大啊的趋势。

更何况,汉人本来就多。只是因为司马家无能,而被迫沦为了异族统治者的百姓。而那些少数民族人数又较少,大家在一起生活相互影响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当你和一个人接触久了,身上自然会有他的影子"。

(二)、顺水推舟,融合乃大势所趋

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地界再度陷入混乱,各民族政权互相攻伐,不死不休。此时鲜卑的拓跋家建立起的北魏,终于凭借一己之力结束了那场混乱。

自此,中国正式进入了南北对峙的状态。彼时,中原及其周边地区悉数归于北魏之手,只是有那么几个偏僻的小国,还在苦苦坚持。不过,北魏是北方的老大,已成定局。

1. 汉化改革,加速民族相融

"孝文卓尔不群,迁都山解辫发而袭冕旒,祛毡裘而被龙衮,衣冠号令,华夏同风,自非命代"。

北魏的孝文帝青史留名,因为他在位时把都城从大同迁到了中原腹地洛阳。而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就是要铲除融合道路上的阻力,加速融合。

来到中原以后,孝文帝开始不断的提拔新兴汉人士族。并且,他带头迎娶了汉人的女子,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也为朝中的鲜卑大臣子女指婚。

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元,表示自己去世以后,就永远的埋在洛阳城,不在回故地。

"五岁即登帝位,此岂有师儒之训,执经请业,如经生家所为"。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君王,后世认为他比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鲜卑人就与汉人生活习俗完全相同,再也没有人能说他们是夷狄。

当然,对于汉人而言,自然是很感谢他。若是没有孝文帝,可能当时的中原地区汉文化不会如此昌盛。但对鲜卑族而言,孝文帝是一个罪人。

因为迁都一事,导致了北魏很快就四分五裂。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以后,鲜卑人已经完全的融入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

2. 事倍功半,成绩斐然

其实像孝文帝这样的少数民族帝王,他们推行汉化改革,并不单纯是因为自己仰慕汉文化。而是这些少数民族,大都是刚刚从部落制度蜕变出来。

恰逢乱世,而自己身上又有些彪悍之气,所以才能在当时立足。可是如果往长远来看,能靠着武力打江山,并不能靠着武力坐江山。

还是要学习汉人那套东西,毕竟从春秋时期开始,百家争鸣而后又到了儒法并重,这套治国理政的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既然要长远发展,就要对各族百姓都一视同仁。

如果把自己本民族的地位抬的太高,那么占据主体的汉人肯定是有所不满。倒不如让自己的落后文化,主动的去融合进先进的汉文化当中。如此一来,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国家。可见,孝文帝的考虑是非常长远的。

(三)、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汉人在文化上面的确是遥遥领先。但是,在各种生活习俗和骑射之术方面,肯定是有所不足。其他民族愿意融合,并不代表人家一无是处,否则他们也不可能统治中原。

因此,汉人对胡人有所影响,而在胡人身上,汉人也能够学习到不少的东西。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 汉之于胡,影响在文化方面

大家都与汉族通婚,而且又生活在汉地上,那么下一代出生的时候自然是要学习孔孟之道以及诸子百家等。

帝王们可以学习汉人治国之法,比如秦国的商君驭民五术,这是很多朝代的统治者的驾驭百姓的基本准则。

而那些平民百姓,就学习汉人的各种手工艺以及仁义道德之说。他们此前可能是茹毛饮血,可能是生活在冰天雪地之中,到了汉地,满足了温饱,自然就要懂得礼仪之道。孝文帝的梦想,就是不再让别人说自己的鲜卑族是胡人。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一提到胡人,就是不拘小节而且无礼无法。孝文帝还定期在各地举行和会,就是为了让鲜卑人和汉人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2. 胡之于汉,影响在生活习俗方面

鲜卑人大都是"父死,继其妾;兄弟亡则尽数承之"。这种情况,在汉人的传统思想里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经过了双方的不断融合,北方的汉人们也开始学习这点。

《北史·民风志》"河东有张氏也,兄暴毙,接其寡嫂"。一直到唐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兄弟以后,也是把他们的很多姬妾接入了自己的宫中。

还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汉家之女大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但是自从鲜卑人入主中原以后,汉人之女也开始帮着丈夫操持起家里家外的活计。同时,她们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敢和丈夫叫板了、

此外,开头提到的"腥膻"是因为当时的少数民族都喜欢吃牛羊肉。所以,身上这种味道自然避免不了。而彼时,汉人也开始学着烹饪这些美食。

《齐民要术》"本地多受胡人影响,畜养牲畜,宴之以牛羊"。他们开始吃牛羊肉,开始喝牛奶。

"匈奴、鲜卑、东胡等国,不论男女披头散发或髡发"。自从孝文帝推行改革以后,就严令禁止留这种头发。

所以,很多鲜卑人戴上了帽子,俗称"鲜卑帽"。汉人觉得这种帽子实用性很强,所以也学着穿戴。

结语:

当时很多个少数民族,纷纷在中原建立了政权。但不论怎么说汉人还是主体。他们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学习汉人的东西,汉人也难免会学习胡人的东西。更何况,北魏时期又大力推行。




古代中国只有道家主张民治?其它都是人治?
儒家也是看到了古代圣贤治理社会的先例,比如尧舜禹,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也都是名垂千古的“圣君”,因此儒家提出修身,当统治者自己品德高尚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容易治理好。 追问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追答 ?? 已赞过 已踩过< ...

后汉书《郑玄传》译文赏析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着名经学大师。本传详细记述了郑玄潜心经学、淡泊名利、气节凛然的一生,显示他清醒的人生定位与恒久的价值追求。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郑玄是东汉以来承先启后...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什么意思?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意思是,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儒家思想主张的是什么?
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

儒教与中国文化是什么关系?
这种双重人格的在社会的大面积扩展,不断销蚀整体道德对社会秩序塑造的有效力,从而要求国家施以更大的强制力来支持这种社会秩序。其结果是,虽然早期法家和道家不敌儒家的主导地位,但实际制度的历史形成,却是儒家的理想社会由法家严厉的制度来支撑。然而这种儒法的结合,并没有解决道德劝说模式中个人利益...

老子是什么学派
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 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

孔圣人的儒教是文化还是信仰?
孔子被推到了前台,董仲舒、《白虎通》借孔子的口,宣传适合汉代统治者要求的宗教思想。第二次改造在宋代,宋统治者集团利用机会从唐末五代分散割据的混乱局面中捞到了政权。他们鉴于前朝覆亡的教训,把政治、军事、财政、用人的权力全部集中在中央。宋朝对外宁可退让,对内则强化中央集权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的百家有哪几家?他们各家的思想和主旨各是什么...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

请简介一下儒家学说中的知人,谢谢!
傅玄讲:"贤者,圣人所与共治天下者也。"(《举贤》)人主求贤、举贤、用贤,更要尊贤。而尊贤,就要容直臣,纳直言。《通志》篇曰:世尚宽简,尊儒贵学,政虽有失,能容直臣。简则不苟,宽则众归之。尊儒贵学则民笃于义,能容直臣则上之失不害于下,而民之所患上闻矣。自非圣人,焉能无失?失而能改,则所失...

法家以什么治国
“以法治国”是法家当时根据当时的历史和传统提出的,与“以人治国”相对的。战国以前,各个国家的法律很不完善,国家的管理主要就以仁治,以德治,但说白了,就是以“人”治,没有固定的法律,犯法后,都由统治者根据自己的看法与意愿断罪。而“以法治国”是法家,特别是商鞅对秦孝公提出的一种新的治国办法,国家的...

南芬区17293908742: 不是冉闵话汉族可能消失了? -
龚软昔舒: 不会,因为在五胡乱华前期,西晋宗师司马睿已经率领大量中原汉人避难江南,并在山东大门阀王家和江南众多汉族门阀帮助下建立了坚固的防线,足以抵御五胡的南下,这为汉民族保留了种子. 冉闵由于存在时间太短,没有改变五胡对中原汉民族文明的破坏,但是极大的遏制了前期五胡的猖獗.使得一部分先进的胡人认识到想要立足中原就要联合拉拢汉族势力,汉化自己. 所以说冉闵的贡献不在于杀了多少胡人,而在于他以杀止杀,使胡人统治者认识到学习汉文化才是出路而不是破坏,客观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后期出现了孝文帝改革等胡人汉化改革

南芬区17293908742: 汉人称呼的由来? -
龚软昔舒: 秦作为统一的大帝国虽很短暂,但秦的影响非常大.至两汉时期,北方和西北各族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朝人自称“中国人”.当时边疆各民族也往往称汉朝郡县之民为“汉人”,但它还不是一个民族概念,它的意思是“汉朝的人”....

南芬区17293908742: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民族融合有哪些形式 -
龚软昔舒: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1分)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生产方式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是其出现的原因. (2)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小农经济非常脆弱,自耕农常因水旱灾害或横征暴敛而破产

南芬区17293908742: 看到网上说五胡乱华 -
龚软昔舒: 汉人大量南迁,士族去者十去七八...但还是有300-400万汉人留了下来,略低于进入中...

南芬区17293908742: 中国古代的民族大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重大的推动作用.请解释一下,“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
龚软昔舒: 北方统一后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这种融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少数民族的饮食逐渐由畜产品变成农产品,同时汉人也开始吃胡饼,乳饼类.(北魏孝文帝时期)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满意请楼主多用几秒钟采纳我的答案,这将是鼓励我们更好的为其他网友解答的动力.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追问.

南芬区17293908742: 胡说是啥意思?怎么来的呢?
龚软昔舒: “胡说”一词始于东晋之后,当时,鲜卑、匈奴、羯、氏、羌先后统治中原地区(人称这一时期为“五胡乱中华”).胡人即我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尽管文化较为落后,但军事力量很强.因西晋王朝腐朽,被他们打进中原,并赶走西晋统治...

南芬区17293908742: 人口迁移和流动必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融合产生重要作用.结合魏晋南北朝和元朝时期的相关史实给以 -
龚软昔舒: 魏晋时期,北人南迁,普通民众的迁徙带给南方充足的劳动力,而世家贵族的南迁则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和方式.胡人入中原,胡汉大肆通婚,既存续了民族血统,又融化了胡人野心.元朝时期,随着蒙古人的定鼎,大批西域色目人和草原人种进入中原九州,新奇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入中原,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另外也极大的促进了胡汉民族的大融合.

南芬区17293908742: 请以民族大融合为题,写一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北方或者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小论文 -
龚软昔舒: 南北朝时的民族融合,中原胡食汉肉,江南汉驱越人,这个论文不雅 那时没什么文明 就是男的杀了、女的奸了、小孩煮了.. 有能力跑的世家贵族都去了江南,留下来的大多被杀,后来胡人内讧开始圈养汉人 这才逐步产生新的汉人世家,汉人追随这些世家势力不断扩大, 最后夺了江山,隋人兴汉抑胡,迫使胡人汉化,得罪了老权贵 唐人胡汉融合借助胡人势力才坐稳了江山.课本上老提北魏,显示民族融合.事情是真,效果是假,孝文帝自己都没个好下场 那时胡人称汉人为羊(现在有学者说汉人应该是羊的传人,笑了) 胡汉融合是汉人势力壮大,夺势以后的事. 我说的是汉人不是汉族,不要对号入座

南芬区17293908742: 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
龚软昔舒: 胡人汉服''是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仰慕汉族文化,说汉语,着汉服,最典型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鲜卑族人改成汉姓,学习汉语,穿汉服."汉人胡食''是胡人的饮食习惯传到中原,使得中原的百姓接受了一些胡地的饮食习惯 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说明 1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2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3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例如茶马互市等边境贸易,对民族融合产生了积极作用. 简单来说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就是一种民族融合的现象.

南芬区17293908742: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迁入 ,西晋初年,内迁各族人数达几百万 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
龚软昔舒: 民族融合政策,把主要少数民族的贵族迁到都城居住,一方面加强监督,一方面进行同化.这也是因此在后来的十六国时大量政权使用了汉族制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