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投稿:戴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曾参杀人悟出什么道理~

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出自《战国策》)

译文:从前,孔子的弟子曾子别了老母,离开了家乡,到费国去。不久,费国有个和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弄清情况,就去告诉曾子的母亲:“听说你的儿子在费国杀死人了。”这时,曾子的母正在织布,听了这个消息,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的儿子是决不会杀人的!”她照样安心地坐着织布。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仍不睬,还是织她的布。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同样地说:“曾子杀人了!”听了第三个人的报告,曾子的母亲害怕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墙跑了。

故事寓意: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和一句俗话“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以及成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是一样的。一方面说明人言可畏,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穿梭引线,照常织着自己的布。又过了一会儿,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心里骤然紧张起来。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端起梯子,越墙逃走了。虽然曾参贤德,他母亲对他信任,但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所以慈爱的母亲也不相信他了。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子主张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著写了《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扩展资料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2]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建立鄫国,曾姓自此发源。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前567年被莒国灭。太子巫出奔鲁国南武城定居。其后代用“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玄孙即曾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曾子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告诉我们:众口铄金、积尸毁骨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
”曾参说:“那个曾参不是我,是一个和我同名同姓的人!”曾妈妈才放心地笑起来:“我真是的,因为大家都说曾参杀人了,让我也怀疑自己的乖儿子杀了人。”后来,大家把曾参杀人的事变成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件乱造谣的事情,如果经过很多人说,就连本来不相信谣言的人也会以为是真的!这则故事...

曾三杀人的故事的典故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的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那种反应。曾子的母亲一向引以为骄傲的正是这个儿子。他是儒家圣人孔子的好学生,怎么会干伤...

曾参杀人《曾参杀人》译文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故乡费邑,有一位同名同姓的曾参,不幸的是,他在异乡发生了命案。这个消息如旋风般传回了曾子的家乡,引起了一阵恐慌。最初,一位邻居将未经证实的杀人凶手的消息告诉曾母,但这位邻居并未亲眼目睹,而是从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的名字是曾参。然而,曾母对儿子的品德深信不疑,她以...

曾参杀人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

少儿成语故事:曾参杀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与大思想家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示例】这冤怎申,硬叠成曾参杀人。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

曾子杀人的故事
曾子说:“母亲放心就是了,儿子一定遵命。”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经常抬头向窗外觇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也不问个清楚,就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

曾参杀人的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有个与曾参同名的族人在曾参的家乡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杀了人。有人向曾子的母亲报告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绝对不会去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子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这句话。 她还是...

励志的寓言小故事大道理
可惜的是,这夫妻二人不但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甚至连出门进城的路怎么走都不知道。 有些人被见识所局限,常常以为自己觉得了不起的事情,别人也都会认为了不起,其实他们自以为了不起的事,可能往往都是尽人皆知的微不足道的小事。 励志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曾参杀人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

曾母投杼的意思是什么
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 王春秋时期的鲁国,主人公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曾参是一个以孝顺著称的人,但有一次,...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慈母疑说明了什么问题 -
俎志点滴: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俎志点滴:[答案]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俎志点滴: 这则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丽水市13543292675: 从曾参杀人悟出什么道理 -
俎志点滴: 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俎志点滴: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应该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去相信一些流言.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子杀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俎志点滴:[答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启示 -
俎志点滴: 人言可畏众口烁金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人的故事的寓意 -
俎志点滴: 事不过三,众口铄金.

丽水市13543292675: 曾参杀猪取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俎志点滴: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