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何谓戒贪嗔痴?

作者&投稿:薛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语有云:修,戒、定、慧;戒,贪、嗔、痴;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戒律,最基本的是三皈依戒,然后是五戒十善,然后是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受戒就要严谨持戒,戒是用来保护我们身心的,我们持戒,能够得到身心的安定。所以说,戒能生定。 禅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不着相,就是了分别,观照而不生分别,没有分别自然就没有取舍。内不动心,就是安止于寂灭。于寂灭处,觉知清明。所以,安止寂灭,是停息妄心,是启用真心。而非如顽石木头,压抑念头。 智慧,智慧有根本智,后得智。根本智,就是我们的清净心,菩提心,般若无知。根本智,就如同一面镜子,如实映现万事万物,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后得智,也就是我们通过启用根本智,得到的关于世间一切事物的经验,理论等。我们修行,应该先求根本智。也就是,要发明我们的真心,找到我们本自具足的清净心。找到了这个清净心,就会对佛法,升起真实的信心,明了修行的根本。 1.贪   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 2.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3.痴   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依靠戒定慧,就可以转化贪嗔痴

佛教,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其实你就理解不要对事物有主观的看法,然后从旁人的角度,从客观的角度处事,待事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佛教中的三毒: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治疗此三毒的方法: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
嗔 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心无去来,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学佛反省。。
世人不知因果轮回,不通晓贪嗔痴之理,学佛修行的人怎么还能和别人去争,去夺,去抢呢,这不是比世人更愚痴么。知而不行视为不知,行而不知可视为知。世间一切皆苦,皆空,皆无常,皆无我。为什么一切皆苦,因为我们的六根对外界的一切都“受”,喜欢的就乐受,不喜欢的就苦受,所以只要是受就是苦的,被动的,不...

何谓五毒心,道教如何看待五毒心?
贪、嗔、痴、慢、疑在佛教中被称为五毒,道教中并未有此类说法。1、贪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至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2、...

贪、嗔、痴,我何时才能把你们放下呢?
嗔,能毁一个郭嘉,那只是一个笑话。任何的愤怒,怨恨,都是有来源的,只简单的说那是“不对”那就太。。。在普普通通的时候发生正常、合理的事情,这世界就是由这些事情组成的,你想去否认什么?单纯的从道德上否认负面情绪是可以的,但超出这个范围评价、苛求其它人和事那就不对了。痴?世界上...

何谓“三业”?何谓“三障”?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三卷十四页云: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问:此三业,云何建立?为自性故?为所依故?为等起故?若自性者:应唯一业。所谓语业。语即业故。若所依者;应一切业,皆名身业。以三种业,皆依身故。若等起者;应一切业,皆名意业。以三皆是意等起故。答:具由三缘...

喜怒哀乐贪嗔痴
痴,就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一些人不辨是非善恶的痴,其伤害不亚于贪和嗔。所以佛教认为,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也是根本烦恼之一。佛教将贪嗔痴称为三毒,在三毒中痴毒为最重。想要保持心灵的纯净,贪嗔痴是大忌。治疗此三毒的方法: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

在爱情里也有何谓的 贪嗔痴 吗?
贪:是对自己的伴侣有一种占有欲,连朋友跟它玩都感到混身不舒服.嗔:是经常埋怨对方的错处,总觉得身边人不完美,有什么事就会找伴侣发泄.而痴就是爱对方可以爱到六亲不认,甚至连命都不要,非常痴心.但爱情是要靠理志才会幸福的

七情六欲是“贪嗔痴爱恨情仇”是这几个字吗?
“七情六欲”不同学派对七情六欲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

请问何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 ...
[八、不贪欲],不贪欲者,谓不贪着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九、不嗔恚],不嗔恚者,谓不生忿怒之心,嗔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也。[十、不邪见],不邪见者,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

如何在修行的过程中去除种种障碍?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修行?
何谓业障?贪嗔痴慢疑是也。如何除业障?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之菩提心去修行。南无阿弥陀佛

佛学中何谓“邪命自活”?
不是,是指用欺骗 恐吓手段等等一切违法行为谋取利益为生活来源。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
姚斌冠心: 嗔痴(chēn chī ),佛教中贪嗔痴三毒之两毒. 1、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姚斌冠心: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新余市18829114792: 贪嗔痴是什么?怎样去除贪嗔痴?在实践中该怎么做? -
姚斌冠心: 贪嗔痴即“三毒”,《佛教大辞典》解释如下: 一、贪毒,引取之心,名为贪.以迷心对于一切顺情之境,引取无厌者. 二、嗔毒,恚忿之心名为嗔.以迷心对于一切违情之境起忿怒者. 三、痴毒,迷暗之心名为痴.心性暗钝,迷于事理之法...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家说的“贪”“嗔”“痴”三字是什么意思,详细些 -
姚斌冠心: 贪婪,即使得到了也永不满足,很快又生出想要....嗔怨,因为误解“我有...我有....”所以当得不到或受到攻击时感到损失而发出的还击心理,憎恨,埋怨等.愚痴,因为不明白真实的世界,佛陀观看十方法界和规律,并讲解,教导后人.不明白的人几乎都是愚痴.例如杀动物吃,认为我们人类吃动物是合理,动物吃人是不合理.没换位思考.

新余市18829114792: 愚痴到底是什么?佛说三毒,贪嗔痴.贪、嗔,我们都能察觉,只要想,也能控制.比如我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我本能的会发脾气,但我知道要戒嗔心,这脾... -
姚斌冠心:[答案] 愚痴在佛教指三毒之一.谓无通达事理之智明.《瑜伽师地论》卷八六:“痴异名者……亦名愚痴,亦名无明,亦名黑暗.”《法华经·譬喻品》:“愚痴暗蔽,三毒之火.” 在佛教,“愚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愚昧痴呆”,或者对某...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教三戒具体含义是什么 -
姚斌冠心: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 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家所说的嗔戒是什么 -
姚斌冠心: 嗔,又名嗔恚、嗔怒、恚、怒.违己情有情生,起憎恚,有怨恨情.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共为三毒.就是说,嗔指对违背自己心愿或想法的人或事物,产生怨恨的情绪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说的贪,嗔,痴是什么?? -
姚斌冠心: 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从而成为欲望.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便会恶语伤人.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无明的产物.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戒,是道德的有轨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嗔恨;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新余市18829114792: 佛门中的“贪、嗔、痴、恨”四大戒中的“嗔”指的是什么? -
姚斌冠心: 嗔,怒、发脾气......,佛教把“嗔心”比作“火烧功德林”,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在“贪嗔痴”三毒中,嗔恚(hui)其咎最深,因此佛教里面有一首偈语说: “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出妙香, 心中无嗔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