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尧俞传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俎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翻译,宋史·傅尧俞传

你的图片太不清晰了,是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视力啊? 傅尧俞,字钦之,郓州须城人,嘉佑末年间,认监察御史的职务。

兖国公主下嫁给李玮,被家监梁怀吉和张承照挑拨,与丈夫不和,仁宗将二人外放,没多久,又让他们回到公主家,外放李玮认卫州知州。尧俞说:公主仗着您的宠而轻视她的丈夫,陛下为了放逐李玮而让家臣回来,非常的有悖常理,会被天下所耻笑,今后用什么来教育众位女性呢? 宋神宗熙宁三年,(傅尧俞)来到京城。

王安石向来与他关系很好,刚刚推行新法,对他说,整个朝廷纷纷扰扰,等待你的到来很久了,将任命你为谏院的待制。傅尧俞说,推行新法,世人都认为不妥当,如果我在谏院任职,定当极力陈述我的意见,我这辈子从来不喜欢欺骗人,一定据实相告。

王安石很生他的气,外放他为河北转运使。

2. 宋史傅尧俞传古文翻译

傅尧俞(1024~1091),字钦之,本郸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居孟州济源(今属河南)。未冠举进士,知新息县。仁宗嘉佑末为监察御史。英宗时,转殿中侍御史仍兼侍读,娶陈省华之女为妻、后迁起居舍人,再迁右司谏、同知谏院。后除侍御史知杂事。神宗熙宁初,知和州、庐州。神宗三年(1070),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徙许州、河阳、徐州。两年之间凡六徙,尧俞一切遵之,曰:“君子素其位而行”。哲宗立,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元佑四年(1089)为御史中丞,迁吏部尚书、中书侍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五)。六年卒,年六十八。谥献筒。有《傅献简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存《草堂集》一卷(藏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宋史》卷三四一有传。

宠辱不惊

北宋神宗时,傅尧俞奉调进京。当时,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尧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尧俞却说:“推行新法,世人都认为不妥当。如果我在谏院任职,定当极力陈述我的意见。”王安石听后很恼怒,先后把他调任河北转运使、江宁知府,后来又迁任许州、河阳等地。两年间,傅尧俞一直奔波于调动的途中。

北宋神宗时期,傅尧俞在朝中与王安石不睦,外放为官,后被贬至黎阳县草料场管理仓库。郡里的长官来黎阳视察,傅尧俞也随着众人参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顾及他曾任御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处理草料场的事务。傅尧俞说道:“担任什么样的官职,就要尽什么样的责任,怎能荒废职责呢?”他每天都去仓库处理公务,十年来不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

宋哲宗即位后,傅尧俞升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傅尧俞厚重寡言,为人不设城府,论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面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曾上奏章说:“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假如让我举荐正直,处置奸佞,我虽才疏学浅,但怎敢不尽心尽力而为?如果让我窥探别人隐私,吹毛求疵,实在不是我的志向。”当初,他由谏官外调为地方官员,众人都认为他对新法有看法,一定不会执行。可是傅尧俞对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执行。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君子要根据所处的职位来行事。谏官有向朝廷进言的责任,郡守则应该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处理事务。”

司马光曾说:“清廉、正直、勇敢三种品德,一个人很难兼备。我却在傅尧俞身上见到了。”邵雍也说:“傅尧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温和,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胸无城府

成语“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3. 文言文宋史傅尧俞传阅读答案

周尧卿(994-1045),字五俞,道州永明(今江永县城下乡叠楼村)人。

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卒于仁宗庆历五年,年五十一岁。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第进士,历知高安、宁化二县。积官至太常博士。

范仲淹荐其经行,未及用而卒。尧卿的著作,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

周尧卿,天圣二年举进士,历任连衡二州司理参军、桂州司银,高安、宁化二县和知县,饶州通判,积官至太常博士。以学问、品行闻名。

尧卿治学,以不欺为本,求真务实,不拘泥于传注,释文阐意,有独到见解。研究《诗经》,以孔子所谓“一言以蔽之”和孟子所谓“以意逆志”为主旨,主张既重义理,又讲情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推测作者的本意,不搞繁琐的旁征博引,他认为《毛传》缺乏义理,虽简洁却不能“一言以蔽之”;而《郑笺》缺乏情感,虽详尽却不能“以意逆志”。

研究《春秋》,独辟蹊径,不取“三传”的异同,从《左传》的详述中咀嚼出《春秋》的写作旨意。读庄子、孟子的书后,他评论说:“庄子善于说理,但他本人并未穷究事物之理;孟子善于说性,但他自己还不能尽量发挥自己的本性;有关理和性,就连孔子也以‘不能辞命’为托辞,从不对人谈论”。

他的论述见解不凡,不落窠臼。 后范仲淹以其经学、品德堪为人师表,向皇上举荐,尚未录用,即于庆历五年(1045)病逝,享年51岁,葬于县西紫微冈。

欧阳修为他撰墓志,彰其学行,示之后世。尧卿生七子,有五子举进士,子孙世代居住叠楼村。

4. 庞参传 文言文阅读

译文供参考:庞参传,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

开始在那里做官,不知名,河南尹庞奋看见了认为很奇特,举为孝廉,拜为左校令。犯了法关进了若卢狱。

永初元年(107),凉州先零钟羌人反叛,朝廷派车骑将军邓骘讨伐他们。庞参在流放中使他的儿子庞俊上书道“:当今西州流民扰动,而征兵不绝,水潦不止,地力不恢复。

加上大军出动,远戍很疲劳,农功忙于转运,资财尽于征发。田亩不能开垦,庄稼不得收割,两手无计,来秋没有希望。

百姓力竭,不堪承受。臣愚认为万里运粮,远就羌戎,不如总兵养众,等到人家疲劳。

车骑将军邓骘应该带兵出征,留下征西校尉任尚让他督凉州士民,转居在三辅。让徭役休息以助其时,停止繁赋以增其财,使男的能够耕种,女的能够织布,然后养精蓄锐,乘懈狙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那么边民的仇能报,奔北之耻可雪了。”

书奏上去,碰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庞参道“:臣听说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鹗。从前孝文皇帝领悟了冯唐的话,而赦了魏尚之罪,使他做了边守,匈奴不敢向南一步。

用一个臣子之身,解一方之难,选用得人哩。臣看见故左校令庞参,有勇有谋,与众不同,高才武略,有魏尚的风度。

前因犯了微法,输作很长时间。现在羌戎为患,大军西屯,臣认为像庞参这种人,应在行伍之列。

希望明诏采前世的举措,观魏尚之功劳,免赦庞参之刑,用作军锋,必有成效,宣助国威。”邓太后采纳了他的话,立即从德徒中提拔庞参,拜为谒者,使他向西督三辅诸军屯,而召邓骘回来。

四年(110),羌寇又卷土重来,兵费日广,且连年收成不好,谷每石需五万余钱。庞参报告邓骘道“:连年羌寇特别困扰陇右,供徭赋役开支甚大,官府负债达数十亿万。

现在再向百姓,调取谷帛,..卖什物,以应官吏之需求。外伤羌虏,内困征赋。

于是千里运粮,远给武都西郡。道路险阻,困难太多,走得快就钞暴为害,走得慢就粮食受损,运粮散于旷野,牛马死在山泽。

县官不足,常向百姓借贷。百姓已经穷困了,将向谁去索取?名义上救金城,实际上困了三辅。

三辅已经贫困,反转来又成为金城之祸了。参以前数次说过,应放弃西域,却被西州士大夫所笑。

现在如果贪恋不毛之地,忧恤无用的百姓,让军队在伊吾之野受苦,替三族之外担心,如果破了凉州,祸乱至今不止。开拓之边境不得安宁,对国家之强大毫无益处;有许多田地不去耕种,怎能救得饥荒!所以会治国者,一定着眼国内,不求外利;让百姓富足,不贪广土。

三辅山原旷远,民众稀少,故县空城,可住人之地方甚多。今应将边郡不能自存的,迁入诸陵,田戍故县。

孤城绝郡,强迫迁去;转运远费,聚而近之;徭役太多,休而息之。这是好中之好计策哩。”

邓骘及公卿们因国用不足,想听从庞参的建议,众多人不赞同,才停止了。后来拜庞参为汉阳太守。

郡人任棠有奇节,隐居教授学徒。庞参到任,先去拜访他。

任棠不和他说话,只把薤一大本、水一盂放在户屏之前,自己抱着孙子伏在户下。主簿报告,认为任棠倨傲。

庞参想了一下他的用意,过了好久便说:“任棠是想告诉太守:水,是想我清白哩。拔一大本薤,想我打击强宗哩。

抱儿当户,想我开门怜惜孤儿哩。”于是叹息而回。

庞参在职时,果然能抑强助弱,用惠政赢得民心。元初元年(114),升为护羌校尉,叛羌怀念他的恩信。

第二年,烧当羌种号多等都投降,才又得到还都令居,通河西之路。这时先零羌豪强在北地僭号,朝廷诏参率领降羌及湟中起义的胡兵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约期会合于北地攻打他们。

庞参在路上被羌人打败。已经失了期,于是称病带兵回来,犯了诈疾罪召而下狱。

校书郎中马融上书请求道“:西戎反叛,寇抄五州,陛下同情百姓之疾苦,哀百姓之失业,用尽府库之财物以养军队。从前周宣王时,猃狁侵略镐和方,孝文帝时,匈奴也入侵上郡,而宣王立了中兴之功,文帝建太宗之号。

不只是两个皇帝有明睿又的天资,也因为有虎将捍卫城池的帮助,所以‘南仲赫赫’,列在《周诗》‘,亚夫纠纠’,载在汉策。前护羌校尉庞参,文武全才,智略远大,既有义勇果毅的气节,兼有博雅深谋的天资。

又度辽将军梁忄堇,前时统领西域,勤苦数年,回来留在三辅,能立功效,闲在北边,单于降服。现在都关起来,陷于法网。

从前荀林父在必阝打了败仗,晋侯恢复了他的职位;孟明视在崤丧师,秦伯不废他的官。所以晋景并赤狄的土地,秦穆公于是称霸西戎。

应该远看两君,使庞参、梁忄堇得到宽宥,的确对折冲有好处,对圣化有帮助。”书奏上,梁忄堇、庞参得到赦免。

后来用庞参为辽东太守。永建元年(126),升为度辽将军。

四年(129),进朝廷做了大鸿胪。尚书仆射虞诩荐参说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干,顺帝时用他为太尉,录尚书事。

这时三公之中,庞参名声忠直,多次被左右所陷害与毁谤,认为所举用的人有违帝旨,司隶承风案之。这时当会茂才孝廉,庞因被奏,称疾不得会。

上计掾广汉段恭因会上疏道“:臣看到道路行人,农夫织妇,都说‘太尉庞参,谒忠尽节,徒因直道不能做违心之事,孤立在群邪之中,自处被中伤之地。’臣还希望在陛下之世,当蒙。

5. 周郭颐传阅读答案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

原名敦实,因避讳英宗皇帝旧名而改为敦实。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

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曹参军。

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

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




周莹瀛洲景城认右领军卫文言文
5. 文言文翻译,宋史·傅尧俞传 你的图片太不清晰了,是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视力啊? 傅尧俞,字钦之,郓州须城人,嘉佑末年间,认监察御史的职务。 兖国公主下嫁给李玮,被家监梁怀吉和张承照挑拨,与丈夫不和,仁宗将二人外放,没多久,又让他们回到公主家,外放李玮认卫州知州。尧俞说:公主仗着您的宠而轻视她的丈夫,...

文言文大禹治水答案
1. 文言文《大禹治水》解释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 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 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 决九川距四海,浚赋治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 有无化居。

课外文言文题和答案
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③...雪乘舟访友,真是兴致极高.然而刚到门前却又抽身返回,真是高人雅致,此中真意,只可意会,不好言传....2017-12-02 初一课外文言文练习题答案及原文翻译是什么? 11 2010-07-24 30篇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97...

文言实词城用法,文言实词城用法
[城社]1.城池和祭地神的土坛。2.指邦国。3.比喻权势、靠山。《旧唐书-薛存诚传》:“倚中人为~,吏不敢绳。”[城下之盟]敌人逼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伐绞……大败之,为~而还。”文言文翻译 汉书原文及翻译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三国...

松小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这个故事中(钟子期) 是(俞伯牙)的知音,从(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7. 卖油翁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四事不忘文言文答案
3. 30篇课外文言文及答案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 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敦、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

康福蔚州人文言文阅读
5. 文言文阅读答案刘显传 《明史 刘显传》译文: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次,都因为绳子和房椽断了而未遂,刘显以为是有神人护佑,便拜别神像、恸哭而去,混迹于一帮牵夫...

夏竦字子乔文言文
7. 周尧卿,字子俞,道州永明人的文言文阅读 周尧卿(994-1045),字五俞,道州永明(今江永县城下乡叠楼村)人。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卒于仁宗庆历五年,年五十一岁。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第进士,历知高安、宁化二县。积官至太常博士。范仲淹荐其经行,未及用而卒。尧卿的著作,有文集二十卷...

周李延孙书文言文阅读
5. 周敦颐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周敦颐传》(节选)阅读——《爱莲说》同步阅读 上传: 黄海龙 更新时间:2012-5-14 18:05:42 《周敦颐传》(节选)阅读 ——《爱莲说》同步阅读 南康市唐江红旗学校 黄海龙 【原文】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原名敦实,避英宗讳改焉。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①主簿②。有狱...

傅尧俞传文言文答案
成语“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出处:《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3. 文言文宋史傅尧俞传阅读答案 周尧卿(994-1045),字五俞,道州永明(今江永县城下乡叠楼村)人。 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卒于仁宗庆历五年,年五十一岁。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

岳西县13876144614: 文言文宋史傅尧俞传阅读答案 -
夙花硫酸: 周尧卿(994-1045),字五俞,道州永明(今江永县城下乡叠楼村)人.生于宋太宗至道元年,卒于仁宗庆历五年,年五十一岁.警悟强记,以学行知名.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第进士,历知高安、宁化二县.积官至太常博士.范仲淹荐...

岳西县13876144614: ...D.杨士奇拿张咏、傅尧俞、范景仁来比较蹇义,说他同时具备不以身外玩物矫饰自己、待人诚信、没有心机的优秀品质.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 -
夙花硫酸:[答案] 13.A 14.B 15.B 16.C 17.(1)蹇义熟悉典制掌故,通晓治国的体要,军事国政都倚仗他办理.当时前朝旧臣被用为亲信的,户部尚书夏原吉与蹇义齐名,...

岳西县13876144614: 傅尧俞的出生地 -
夙花硫酸: 本郸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傅尧俞(1024~1091)北宋官员.原名胜二,字钦之,本郸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徙居孟州济源(今属河南).

岳西县13876144614: 城府很深指的是什么? -
夙花硫酸:[答案] “城府”出自《宋史 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城府原意是指一个城市或一家府院.说一个人城府很深,可能有两种意思:褒义,思想深邃严谨,有心机谋略;贬义,不坦率,让人猜不透.

岳西县13876144614: 大臣一言是,陛下以为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 古文翻译 -
夙花硫酸: 打错字了吧,原文是: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所适莫,则威柄归陛下矣.”出自《宋史·傅尧俞传》“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意思是:大臣的言论有正确的,陛下偶尔认同并实施这些言论是可以的;发现他们的错误了,却还是听信、顺从他们,那么皇帝的权威还在哪里?

岳西县13876144614: 缇萦救父阅读答案 -
夙花硫酸: 《缇萦救父》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缇萦①救父 文帝四年中,人上书言意②,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意有五女,随而泣.意怒,骂曰:“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于是少女缇萦伤父之言,乃随父西.上书曰:“妄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