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囚犯被判死刑后,有什么方法可以免死,但操作起来太血腥?

作者&投稿:职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囚犯被判死刑后,有什么方法可以免死,但操作起来太血腥?~

方苞《狱中杂记》里记载,囚犯被判死刑,家属只要花足够钱,可以买通狱吏,找个相像的囚犯代替受死刑。

在古代被判死刑后,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留住性命。
首先是以腐刑替代死刑,主要是在汉朝实施。最著名的有太史公司马迁,因为帮投降匈奴的李陵说话,使生性残酷的汉武帝不悦,被判大不敬之罪,按律当斩。司马迁当时将编写《史记》为己任,《史记》未编写仍未完成,便选择了当时比死刑更加屈辱的腐刑。之后的朝代就更少使用腐刑替代死刑的这种刑法。

其次是使用金钱赎罪,同样是在汉朝,除了用腐刑替代死刑的方法可以免除死罪,还可以用五十万钱来赎罪。后世中或多或少会有这类的钱、权罪交易,有些是官方的,有些需要找到花钱的对象和方法。还有些甚至可以找人替代死罪,如电影《九品芝麻官》中的常威。这时候的死刑想要免死就要各凭本事了。

还有就是特赦,因为古代有些罪判的很随意,对于皇帝来说,你惹着他不开心,便是死罪。或许他突然心情大好,又随意把你赦免了。皇帝登基时通常会赦免罪犯,一些好大喜功的皇帝就经常大赦天下,死刑犯有时候都能得到赦免。甚至有些皇帝会给有功之臣颁发一些免死令牌、如丹书铁券。

最后一种就是劫法场或者是劫狱了,通常出现在一些武侠、演义小说里。真正实现难度是十分高的,普通百姓要想和国家机器对抗是十分难的,如果是一些贵族势力劫狱,就是直接与造反挂钩了。

如果想免死的话,那些有钱的人家找一个没有地位的人去抵,就是找一个替死鬼去刑场替自己,在古代的时候,穷人家的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所以很多时候都会被人当作替死鬼,而且那个时候还不敢伸张,因为根本就没有人会给你主持公道。

不管什么国家都想要维护长久的治安,但是必须就要有一定的法律,而犯法的人就必须得受到的惩罚,一旦触犯到了法律的底线就有可能被判死刑,从古以来都是如此,以前看过古装电视剧就知道判死刑的囚犯一般都会押送到菜市口的刑场,到了午时三刻就要斩首,比现在的死刑显得更加的血腥,不过在清朝的腐败的朝代死刑者可以免死。

在乾隆前期的时候,政治还是清明的,到了乾隆这里各种贪官污吏就开始横行霸道,所以在清朝假如囚犯被判了死刑就可以一种方法免死,就是找一些替死鬼去刑场抵命,而这些愿意去抵命的都是一些穷苦家的孩子,他们本身地位就低,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了一大笔钱,把拿命换钱演绎的太过于逼真,可是人都死了,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


其实这些穷人大多数都是奴隶出身,他们就像是主人家的狗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人权,如果主人家觉得可以把它卖出去,换回一笔银子的话,那么他们的命运就是成为了替死鬼,这些人就像白鸭子一样,生死完全不可以自己做主,而且这些替死鬼就算到了刑场上替别人去死,自己也不敢伸张,因为如果传了出去,他的下场或许会比这个还惨,还不如直接到现场上直接去死。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为秦始皇以后一统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可见依法治国是强国的必经之路,所以后世王朝都很注重法制强国,刘邦的约法三章:“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总结起来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而到了清朝,对于法制也完善了许多,只不过在完善之际,也是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都知道清朝是满人的天下,对于满人而言其并没有那么多见底,尤其是在法制强国上面,所以这一点在康熙至乾隆的时候,盛行满汉一家制度,充分吸收汉文化,来充实自己的不足,但是在刑罚中的死刑而言,可能就不够严谨了。

都知道古代判处死刑,可是要经过许多流程的,所以才会出现“秋后问斩”这个成语,因为其步骤过于复杂,需要经过多级汇报,这一点可以考究到魏晋南北朝,《魏书》记载:“当死者,部案奏闻。以死不可复生,俱监官不能平,狱成皆呈,帝亲临问,无异辞怨言乃绝之。诸州国之大辟,皆先漱报,乃施行。”当然也有“斩立决”的特殊情况,一般而言,在古代如果犯了“恶逆”即欺师灭祖、谋逆、损国基业等行为,可以直接判处死刑。

只不过清朝有一个特殊的“死刑”,虽然犯人被判处死刑,但是有一种方法却可以逃避被斩,只不过这种方法太过于暴力和不人道。

在乾隆年间就出现了“宰白鸭”事件,就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有人犯了死罪,就花钱找替死鬼去刑场抵命。只是这种“偷天换日”做法确实不人道,而且也很暴力,为了替换罪犯,直接将“白鸭”打的不省人事,然后买通衙役送完牢中替换,只不过“宰白鸭”一般都会发生在女性身上,男性都很少成功,毕竟男尊女卑的时代,对于一个女囚犯而言,没有人会太过于注重,所以在“偷天换日”之下会显的容易许多,而相对于男囚犯而言无疑会令人醒目一些,因为古代犯罪的基本都是男性居多,而且罪名之大也是令人深知,但是女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够引起剧烈的轰动,这一点上面就可以在史书中看出,因为对于女囚犯的死刑记载的少之又少。

可以用"宰白鸭"的方式免死,但这种做法实在太过血腥无耻,把自己的错误嫁接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替自己去死,这种贪婪自私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清朝囚犯被判死刑后,有很多方法可以免死,但有一项操作起来太血腥,就是找个替死鬼,把他弄得别人无法辨认。

方苞《狱中杂记》里记载,囚犯被判死刑,家属只要花足够钱,可以买通狱吏,找个相像的囚犯代替受死刑。


古代犯人被判斩刑后,是如何上刑场的?
1. 在南北朝时期的陈国,对于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其押送的规定是乘坐露车,这是一种没有遮蔽的车辆,类似于现代的敞篷车。囚犯在车上要佩戴三种刑具:项械、手械和足械,并且会有专门的刑警押送。2. 到达执行死刑的地点后,囚犯会被解除手械,但仍然保留其他刑具。行刑的时间一到,就会执行死刑。3....

古代被判了死刑后怎么办?
第三种方法就是用钱买命。用钱来交换自身的性命,这在汉代官方是合法的,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就曾经被判处死刑后,以50万钱赎回自己生命。而司马迁之所以不得不在宫刑和死刑中二选一,便是由于他拿不出50万钱来。不过这种情况与丹书铁卷一样,买不买得回自己的命,依然由皇帝说了算。比如汉武帝的姐姐...

古时候被判死刑之后,是不是立即就要被拉出去问斩?
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古代主要有5种刑法:笞、杖、徒、流、死。斩首是死刑的主要执行方式,从犯人被判决为死刑,到真正执行斩首期间,有许多规矩需要遵守。古代犯人的剧照 01 斩首刑有两种:斩立决和斩首。虽然斩立决被称为“做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审判结束后犯人将立即被斩首。还需要...

中国古代的死刑复核制度,在当时究竟有多先进呢?
到了北魏时期,朝廷对死刑的判决愈加谨慎了。凡拟判处死刑的案件,刑部需三次向皇帝上奏审核,以确保最终判决的公正性,而之后,这一制度也被当作惯例延续了下来。隋朝时期,朝廷正式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即:死刑案件在执行前,需三次奏请皇帝核准。因为,每个死刑案件都要复奏三次,所以,这一制度也被...

古代的死刑囚犯,从审案到行刑会有哪些步骤?
其实古代的死刑囚犯和现在的审案过程差不多,基本能分为下面这几个步骤。首先,就是在朝堂公审。主要是一些问话以及事件回顾,这是为了案件还原,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同时也是为了明确事情的真相,并且在旁边有一个人专门记录对话,和我们现在的审案过程差不多,算是口供。接下来就是看犯人是否认罪,...

死刑犯在被判决死刑后,很少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在被宣判死刑的时候,很多囚犯其实之前就有预判,因为自身所犯下的罪行。五花大绑是干什么用的,并不只是为了防止逃跑,还有更重要的一层作用就是捆绑的方式让人完全发不了力,这种捆绑的方式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执行过程中出现剧烈反抗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种捆绑方式其实非常有技术讲究,并不是随便...

在古代被判死刑的囚犯能够回家过年吗?
一般来说背叛死刑的囚犯是不能回家过年的,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做皇帝的时候就有一个特例,他要求是往牢中关押的死刑重犯,让他们全部释放回家过年,来年开春以后再自己回来临死。当大臣们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虽然有很多人觉得李世民是傻子,但是还是照做了,不敢有意见。等到过完年以后很多官员们都早早起...

古代残忍的灭族刑法,被判的家属为什么不逃跑呢?
囚犯斩首 秋后问斩是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他认为天地到了秋冬之时,一片萧瑟,此时处决死刑,既不会违反天道,又可以彰显法律的严格。另外到了秋季,农忙结束,人们时间变得更为充裕,更多的人可以聚集观看,能更好的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以上两种都是针对一般罪犯,那既然被判了灭族,肯定是犯了...

古代被关押在牢里的犯人,从审案到行刑会有哪些步骤?
古代被关在牢里的犯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最大恶忌的死刑犯,需要立马斩首。一种就是不是特别的罪大恶极,但是也需要死刑的犯人,那会先进行监禁,之后选一个时间,然后再进行斩首。第1种犯人他是必须得死,因为在执行死刑的过程中,是没有办法立马叫停的,除非是皇上特派圣旨,否则无论是谁来也救不...

清朝囚犯被判死刑后,有什么方法可以免死,但操作起来太血腥?
不过在清朝的腐败的朝代死刑者可以免死。在乾隆前期的时候,政治还是清明的,到了乾隆这里各种贪官污吏就开始横行霸道,所以在清朝假如囚犯被判了死刑就可以一种方法免死,就是找一些替死鬼去刑场抵命,而这些愿意去抵命的都是一些穷苦家的孩子,他们本身地位就低,如果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了一大笔钱,把拿命...

剑河县18691465677: 死刑犯重获自由有什么方式
藤哀米希: 死刑犯重获自由的方式有:1、特赦.根据《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大党委会有权决定特赦.2、减刑.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或发现有漏罪的,应当减为无期徒刑.3、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4、怀孕.可以适用于怀孕的女犯人.5、刑法修改.

剑河县18691465677: 古代死刑犯人为什么要秋后问斩?
藤哀米希: 古时候认为秋冬行刑顺应天理 有秋冬肃杀之气之说 适合死刑的执行 秋审是清朝的一种审判制度,从明朝发展而来.明朝的朝审制度被清朝继承后,又有了发展变化.清朝将朝审发展为两种,即朝审和秋审,但这两种审判方式形式基本相同,只...

剑河县18691465677: 死刑犯会在过年前后处决吗? -
藤哀米希: 朋友你好,一般不会在过年前后进行处决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天下是有王法的,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现代社会法律严谨,犯了罪一定会受到惩罚,在古代社会,一旦被判处死刑,还有活着的机会...

剑河县18691465677: 古代杀人犯被判处死刑,有几种执行方法? -
藤哀米希: 一、古代被判处死刑的杀人犯,那要看他犯的罪有多大,轻的就选择杀头或者是吃药死,重型杀人犯就会选择五马分尸千刀万剐的刑罚,每个不同的国家他们处决罪犯的方法是不同的,大家只要知道触犯了死刑的人最后都会被判处死刑,处决犯...

剑河县18691465677: 犯人被处死刑之后,他们的尸体怎么处置呢? -
藤哀米希: 死刑犯被判死刑处理的话,行刑前会先告之其家人.也就是说亲属是有收敛尸体的权利,如果表示收敛尸体,则会告之行刑的时间和地点,待法医验明确已死亡后,办理交接手续后就会尸体全权由亲属方面办理.所以就算是死刑犯人道还是有的!如果亲属方面拒绝的话尸体就会做医学研究之类的,安葬也就省略了!!

剑河县18691465677: 比较一下清朝的 秋审、朝审、热审、三司会审 制度 -
藤哀米希: 秋审是清朝的一种审判制度,从明朝发展而来.明朝的朝审制度被清朝继承后,又有了发展变化.清朝将朝审发展为两种,即朝审和秋审,但这两种审判方式形式基本相同,只...

剑河县18691465677: 古代的枷怎么锁人? -
藤哀米希: 枷锁是中国古代最为常用的一种刑罚工具,我们可以在许多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剧中看到,象《水浒传》《玉堂春》等等. 枷锁多为木制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工匠的巧手所为,另一方面也是铁器在中国的古代是一种奢侈的稀有物品....

剑河县18691465677: 死刑犯被执行注射死刑后存在抢救方法吗 -
藤哀米希: 一,判了死型的,不存在抢救不抢救一说了,法律上判定了的,没有判定,也不会执行死型 二,注射死型,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甚至更短,就能让人心脏停止跳动,这情况,除非是神仙来了,不然,没有任何办法救

剑河县18691465677: 清朝律法“绞监候”是什么内容?
藤哀米希: 是清代的一种死刑执行方式.即对于那些尚有疑问或是有矜免情节的案件,则判处“监候”,称为“斩监候”或“绞监候”.被判斩、绞监候的案犯,不在当年处决,而是暂时监禁,留待来年秋审或者朝审再做判决.

剑河县18691465677: 谁知道清朝犯人砍头的详细流程,都有些什么规矩或讲究,我在郭德纲相声里面听到过 -
藤哀米希: 每年交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与九卿共同对犯人会审,冬至前处斩,这叫“秋决”或“出大差”.处斩前夜,狱吏要对犯人说:“您大喜啦,官司今天完啦!”狱吏同时还给犯人送“辞阳饭”:酱肘子一包,大饼一斤.行刑当日,行刑的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