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推动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共同作用

作者&投稿:聊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项运动在探索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共同作用~

中国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思想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的过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共同之处:挽救危亡。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某些有识之士,如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改变了夜郎自大的态度。他们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于是,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军和海军。他们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的热潮。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冲破了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风气,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系列的军用企业与民用企业,使用新式机器生产,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了发展。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未能也不可能提上议事日程。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又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戊戌变法:十九世纪70年代,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甲午战争以后,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在十九世纪末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顺应时代潮流,主张维新变法。他们办学堂、设报馆、译西书,上书光绪帝,组织强学会,大力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闭塞心理和狭隘守旧的状态,否定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神圣地位,因而从根本上转变了以往向西方学习的自发状态和被动局面。维新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也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给中国的未来以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的破产。从此,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兴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了中国同盟会,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他顺应世界潮流,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的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奖励和保护工商业等措施,为经济工业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潮,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工业化获得了长足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获得了重大突破。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改革,提倡资产阶级的公民道德等,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也有了发展,但未能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新文化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辛亥革命失败后,面对袁世凯文化上的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举起了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以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个性解放为思想武器,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标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资产阶级新文化对中国封建主义旧文化展开了一次最猛烈的冲击,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后期,它发展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运动,最终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土地上,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先进的指导思想。

正面评价李鸿章正面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后人也多对此诟病.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做法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但他依然要为这些事件的误国行为承担很重的责任.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体评价.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著.

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其重要而又十分复杂的人物。他主管晚清国事数十年,权倾一时,位极人臣,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国侵略者的大买办,出卖国家主权的卖国贼;另一些人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倾力于国家富强的实干家;各执一辞,大相径庭。近年来,随着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对李鸿章的评价又有进一步的变化。当代已逝著名史学大家陈旭麓先生曾经指出:“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头,或者说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这个第一步与李鸿章的关系就很大。”(1)他还进一步指出李鸿章是“向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2)将李鸿章提升到了与中国近代化紧密联系的高度。纵观洋务时代之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及洋务活动,笔者欲从中进一步阐述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李鸿章的近代化活动
中国近代化始于何时?历史学家在近代化的研究中,有从鸦片战争算起者;也有认为是由戊戌变法开始;更多的是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谓的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开始时算起。我认为后一种比较近乎事实。讲到洋务运动不得不跟李鸿章联系起来。
纵观整个洋务运动全过程,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倡导组织洋务活动的官僚中,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在所有的洋务官僚中,李鸿章兴办的洋务事业最多,涉及的范围最广,取得的成绩也最显著,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企业、中国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因而被看作是洋务派的旗帜,洋务运动的旗手。李鸿章虽然也是从科举之道上走出来的封建士大夫,然而其识见,用梁启超的话说,在同朝大官中“无人可以望李之肩背”(3)。他对中外局势的变化,对中国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他放眼世界,清楚地认识到:“华夷混一,局势已成,我辈岂可强分界画。”(4)他审时度势,把当时中外形势概括为两句话:“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5)。由于李鸿章思想较为开明,办洋务最为积极,因而遭到顽固守旧分子的谩骂和攻击,但李鸿章不为所动,大声疾呼:“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年一大变局也。……数千年大变局,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6)他以办洋务求“自强”为己任,摆出“舍我其谁”的姿态,并雄心勃勃地表示:“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7)
李鸿章作为一位与洋务运动相始终的人,在其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才能可以说是表现的很充分的,业绩是明显的,这些至少反映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1、引进西方军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
1862年,淮军首先接受近代军事装备与训练,这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肇始。1865年,他在上海开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同年,接管了天津机器局。这两家机器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每年生产出大批的军火,源源不断地供给中国军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了国防建设。
此外,李鸿章还派遣数批军官、工匠出国学习制造、驾驶。1876年4月,他派卞长胜一行七人赴德国学习陆军。十二月,选派船政局生徒三十名分别去英法学习驾驶、水师兵法及制造。1881年与1885年,他又选派三十二名军事学员出国留学。自1871年至1894年,李鸿章购船、练兵、筹办海防,加速了中国的海防近代化。1871年李鸿章首先在大沽口营造新式炮台,安置了金陵机器局制造的数尊大炮。1880年,在天津创办水师学堂,培养海军将官,并不惜重金,从国外购买十五艘兵船。同时,他又修建旅顺船坞,大连和威海卫军港。1891年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初具规模,为中国国防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2、创办民用企业,建设中国近代化工业体系。
随着军事工业的开办和经营,原料、经营等困难日益严重,李鸿章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军事工业需要完整的近代工交体系,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从而加强了推广机器生产的要求,产生了大力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欲自强必先裕饷,欲睿饷源莫如振商务”(8);“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9)
在洋务派创办的20多家民用企业中,其中李鸿章于1872年委派朱其昂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中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民用企业中最有成绩的一个企业。李鸿章在此过程中无疑是扮演了近代化倡导者的角色。尤其是“官督商办”这一企业形式,在开始是受到私人资本欢迎的。1875—1894年办起的24家商营近代采矿企业中,便有23家挂着官督商办的招牌,因此,“官督商办”企业在早期还是起到了促进民族资本发展的积极作用。继开办轮船招商局之后,李鸿章又于1877年设立开平矿务局;1882年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1888年主持开办漠河矿务局;1880年这里天津铁路公司。从1882年开始,李鸿章在中国东部沿海共创办了6家大企业,涉及开矿、航运、电讯、交通、纺织等五大工业部门,建立了中国近代工业体系的雏形。
3、派遣使节,开展近代化外交活动。
自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经常参与外交事务,他逐步认识到外交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进入国际外交的必要性。他奏请清政府将具有一定外交才能的三四品京堂大员,分别派驻日本、美洲、欧洲各国。1875年12月,清政府正式任命陈兰彬、容闳为外交使节,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 1876年11月派候补侍郎郭嵩焘,刑部员外郎刘锡鸿出使英国。当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时,守旧派掀起狂风恶浪攻击李鸿章,但他却又连续保荐具有近代外交知识和外交才能的李凤苞、曾纪泽、张萌恒、薛福成等人出使世界各国。这些近代中国第一批外交使节,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利益方面,都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4、办学堂、遣留学、译西书,培养近代人才。
李鸿章再三强调:培养人才,实为自强根本。为了培养近代军事、经济和外交人才,李鸿章在创办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同时,还倡导创办了近代教育事业。例如创办外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派遣留学生等,这是向西方学习的深化和必然结果。
李鸿章在1863年仿照同文馆创办上海方言馆,选拔江浙地区14岁以下的儿童入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1880年,奏请兴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还在天津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这些学堂成为新式陆军、海军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为北洋海军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新型技术力量。
李鸿章在开办新式学堂的同时,还进行留学教育。从1872年李鸿章等人奏请选派留学生赴美学习开始,曾先后四次送幼童计120名入美学习。虽中途受阻,但这些留学生归国后被送往国内开办的电报、水师、船政学堂继续学习,还是有一批人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有名者是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近代科技人才寥若晨星的时候,李鸿章力排众议,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内容的落后,学习“夷人长计”,无论怎么说,这是前人未有的举动,拓近代教育之荒,启近代国民之智,开近代教育之先河。无疑,在这一点上,李鸿章的洋务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在今天亦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李鸿章的这些活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近代化生产由此开始迈步。
二、李鸿章近代化活动的影响和评价
李鸿章所从事的近代化活动其成效虽“不足御侮”,没有使中国真正走向自强和富有,更没有使中国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李鸿章的近代化活动。当时,中国军事、外交屡遭失败,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腐败和经济落后,而不在于李鸿章的洋务活动。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那种积贫积弱的局面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知道,李鸿章的洋务活动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上有朝廷的掣肘,下有国人的愚昧,中有保守同僚的诘难。当时有人攻击他是想“以夷变夏”的乱臣贼子。李鸿章“有倡无和”,概叹“天下事无一不误于互相牵制,遂致一事办不成”(10),经营数十年,各项设施仅见端倪,并难乎为继。以铁路一事为例,1872年,李鸿章开始提出建造铁路的主张,闻者“甚不咋舌”(11);1874年,他正式向朝廷建议,立遭廷臣痛诋;1880年,再次提出建议,并提出规划,遭到“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山川之神不安则旱潦之灾易召”(12)等莫名其妙的攻击;1888年从唐山到天津的铁路建成,准备展筑到通州,又像是捅了马蜂窝,包括尚书、侍郎、御史、学士在内的数十名京官,一片鼓噪,坚决抵制。李鸿章发出悲凉的哀鸣:“鸿章老矣,报国之日短矣!即使事事顺手,亦复何补唉!所愿当路诸大君子务引君父以洞悉天下中外真情,勿使务虚名而忘实际,狃常见而忽远图,天下幸甚,大局幸甚。”(13)
的确,万事开头难,李鸿章在艰难之中迈出了第一步。尽管这一步很小,却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生产的诞生。从此,中华历史上又注入了新的音符。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立,虽不足御侮,但为百十年后开拓始基仍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端。李鸿章引进外资办厂、开矿、修铁路、架电线,形成了近代工业体系的雏形,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入侵。李鸿章最早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就向外资在华轮船公司挑战。8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力敌美国旗昌和英国太古、怡和三家外国轮船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旗昌被招商局打败兼并,太古、怡和做出妥协,与招商局订立了“齐价合同”。北方的开平煤矿也相继将日煤从中国北方市场天津、旅顺、大连逐出,夺回了国内市场。李鸿章派遣外使,培养了大批外交人才。试想,如果没有外交活动,能有曾纪泽收回伊犁的壮举吗?李鸿章开办的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对近代中国影响特别深刻。一方面,近代教育为中国训练了一批实业人才,他们回国后,充实了本国技术力量,增强了中国本身的能力。福州船政局的归国留学生,在外国工程技术人员离开厂后,挑起了技术工作的重担。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独立建成京张铁路。许多留学生成了各省首任电报局局长,使电报系统可以说摆脱了外国的政治干预。另一方面,近代教育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它对旧教育提出了挑战。西学东渐,涤荡着人们僵化的传统观念。李鸿章主办的教育虽没有越出封建思想肌体,却给封建思想绽开了一个裂口,为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提供了温床。随着李鸿章主办的近代工业的发展,中国社会新兴力量日益增强。工人阶级队伍和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日益壮大。
李鸿章的近代化活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是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作到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相结合。从主观动机看,李鸿章主办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从客观效果分析,洋务运动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积极性大于消极性。

假洋务实贪污和卖国:1871年-最早入侵中国的电报通信是英国、俄罗斯、丹麦,密秘铺设从香港至上海、日本长崎水线,全长2237海里。秘密从海上将海缆铺入扬子江、黄浦江设到上海市内陆。中国所有商业和政府的高层秘密都在英国,俄罗斯、丹麦、以及后来强大的日本掌控之中。中国人从法国得到电报机的知识,于187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1875年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第一所电报学堂有全面成熟的电讯技术。并先在福州铺设后又在台湾铺设。电报是自己研发的,有自己的电码术语和技术,不易被截获。呈报给清政府,李鸿章出面拒绝采纳,然后于1881年利用中堂(宰相)之权行贪腐之私,派手下盛宣怀建立国办电报业,钱去了盛宣怀就是去了李鸿章口袋里。表面是国办电报业,实是跟丹麦勾结,国内通讯不设防,没有自己的电报机和技术,全部仰赖西方技术,令中国电讯业倒退几十年。洋务的目的就是有自己的科技,自己掌控,李鸿章倒行逆施,中国那能不弱不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1)江南制造总局(2分,符合题意即可);轮船招商局(2分)。(2)甲午战败(2分);只学技术,不学制度(2 分);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分)。 此问实际考查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等。赤裸裸地考查课本基础知识,学生还有要扎实地复...

洋务运动倡导者之一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2月15日
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文《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

求中国近代史1500字文章
在外交现代化方面,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外交就是从李鸿章开始,历史上的中国 外交都是进贡关系,真正与世界列国平等外交应该是从李鸿章开始,李鸿章应该可以说 是中国近代外交的先行者。他出使日本,晚年有周游列国,与各国政要交往,各国对李 鸿章的评价都相当高。虽然几乎所有的卖国条约上都有他的签名...

为何近期出现了大量对李鸿章的负面言论?
当时军机处给光绪上了一道折子说到:“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庚子之变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更是把李鸿章这个70多岁的老头再次推到风口浪尖,此后国人提起李鸿章都说“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事实上误国的是谁整个天下都知道是慈禧,在谈判之前李鸿章把八国联军的“议和大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
(3)李鸿章、曾国藩是洋务派的代表,倭仁是顽固派的代表。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是进步的,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其维护清朝统治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其实践活动的失败。顽固派的主张不利于中国近代化进程。 此题提供了三则材料、三个历史人物,要求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比较和归纳,从而找出...

求一篇中国近代名人传记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急用
其同情维新若此,我由此知梁启超为什么会在李鸿章死后,拿起太史公春秋之笔,写下《李鸿章传》。梁启超在书中表达了对李鸿章是 "悲鸿章之遇,敬鸿章之才,惜鸿章之识。"梁启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因此,只要给中国带来新鲜活力的人物,他就要用史家之良知,良识为其正名。在文章的第一段开头说...

李鸿章是汉奸卖国贼吗?看国外是如何评价鸿章的
李鸿章北上到天津时,已到垂暮之年的他,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到达北京后又是一副惨景: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经过九个月的艰苦谈判,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为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约之后,李鸿章在给...

个人成功的定义
正如梁启超在其《李鸿章传》中所说:“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也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这种评价一定不是来自于他位极人臣的位置,因为他也被贬过;也不是他文功武略的成绩,因为他也惨败过;更不是来自于他经营数年的家产,因为他从不志此。那么李鸿章的成功又如何定义...

淮军崛起与衰落的过程:从团练到北洋水师的兴衰史
中国近代军系列丛书中,淮军的历史线索清晰可见。首先,第一章揭示了淮勇的起源,从地方团练发展至对抗“天兵”,逐渐获得朝廷青睐。第二章讲述了淮军沿用了湘军的体制,但李鸿章在此过程中展现出超越曾国藩的领导才能,鸿章的军事智慧超越了文正公的典范。在装备升级上,第三章着重描绘了淮军炮队采用滑膛...

写一写李鸿章这个人
鸿章生活颇无规律,晚睡懒起,曾国藩教训他:“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言讫拂袖而去,李鸿章“为之悚然”。其后安徽巡抚翁同书(同治帝、光绪帝之师翁同龢长兄)对太平天国战争时弃城逃跑,曾国藩起草《参翁同龢片》时采用李鸿章之草稿:“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龢之门...

资中县17327491145: 100位晚清民国影响力的人物 -
潜顷新癀: 晚清和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涌现出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以下我列举100位晚清和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1. 左宗棠:军事家、政治家,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参与平定太平天国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

资中县17327491145: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中国近代化的先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鸿章提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
潜顷新癀:[答案] (1)据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请政府内部洋务派的主张,洋务派主张的...

资中县17327491145: 李鸿章的历史功绩,多多益善.可以从教育,文化,政治,经济等说起 -
潜顷新癀: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理性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 1. 梁启超在文中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

资中县17327491145: ...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①促进了人口流动和信息的交流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 -
潜顷新癀:[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资中县17327491145: 历史 从近代化的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
潜顷新癀:[答案] 晚清重臣李鸿章,尤其是关于他后期外交上的功与过,一些学者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看法,很耐人寻味. 北洋大臣李鸿章一生多次参与与外签约,其中,他的确软弱妥协、卑躬屈膝过.这是长期以来的“盖棺定论”.但李生活在中国历史上...

资中县17327491145: 李鸿章是爱国者吗 -
潜顷新癀: 李鸿章是爱国者.李鸿章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紧密相连.尽管他在历史上因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备受争议,但这并不能否认他对于国家的忠诚和爱国情怀.李鸿章深知晚清时期中国所面临...

资中县17327491145: 四项运动在探索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共同作用 -
潜顷新癀:[答案] 中国近代化探索\x0b近代化概括地说就是指政治思想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文化层次的过程,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它们的共同之处:挽救危亡.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