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的说法

作者&投稿:大狐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上下5000年,为什么古代提倡“士农工商”等级制度?~

古代提倡士农工商制度,将商人排到最低,是为了抑制商人的存在,是因为古代的生产力低的原因。
虽说商人可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我们现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职业。但是在古代不一样,他们没有这么多需求,他们只需要吃穿住行,吃的他们自己种地,而行动的话,他们也不会离开太远,一般的老百姓,很少去其他地方。而住的地方,普通老百姓也是自己找匠人修一个。唯一的就是唯一需要买的就是穿以及食盐之类的东西。

而商人最开始卖的也就是这一类东西。在秦朝以前,商人还是挺受重视的,并没有这种制度来抑制商人的存在,但是从秦朝以后,也就是商鞅变法以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商人不劳而获,投机倒把。所以就提出了抑制商人的各种政策,不仅如此,因为这样还取得了很多发展,秦朝为什么这么强大?商鞅变法的功劳不可磨灭。

既然抑制商人取得了成功,那往后的朝代,肯定会选择效仿,所以商人的地位一向不高。在很多朝代,商人有时候拥有很多钱,卖了很多商品,但是他们的衣食住行都要时刻注意,不能逾规了,然后就会被人捉住,说不定就会被下狱,全部家当都会被充公,所以他们需要时刻注意,穿着打扮都跟普通百姓差不多,只能穿麻的,甚至有时候为了注意,专门把新衣服给剪个洞,换一块布,然后缝好。

当然在家里面可以过得很好,出门就要注意了。不过越往后以后,商人的地位也就渐渐提高了,很多时候往往离不开商人,特别是当天灾发生的时候,朝廷赈灾很难做到,大部分赈灾都是靠商人,毕竟趋利是人的天性,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

答案B
在商鞅变法中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所以把商业放在最早的说法在东周时期,B正确,ACD错误。

中国古代的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由于中国农业人口多,耕地相对不足形成了具有满足个人温饱,在一小块地上自耕自作,无约束、无协作、无交换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也就是说,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对于职业的高低贵贱的排名就主要看这种职业能否进行生产,有没有劳动技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有“士农工商”的说法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古代,人们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才能吃饱穿暖,而农民直接接触土地与粮食,直接创造物资供其他人生活;

所以在古代,农民的地位很高,而一些艺人则是选择靠手艺吃饭,而且自己也不会去种地,只能靠别人赏一口饭吃,并不比乞丐的地位高出多少,并且古代交通不发达,艺人的优势根本没办法扩散,所以在古代地位低下,是下九流之一!

士农工商,是《管子·小匡》中对古代四种民众的总称,古代所谓四民,经指读书人、从农的、百工、经商的。

士农工商,不是指地位高低,而是治理一个国家的四个方面,又指轻重缓急。

天下读书人安顿了,然后农民也就安顿了,士人就是为了统一思想,为百姓说话,这样天下自然安定。

扩展资料:

在石器时代及以前,由于物资匮乏,当时我们的远古祖先们常常会因为食物的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这时,有一种人就走进了历史的舞台,这就是类似于智者一类的人,他们被称作“巫”,这就是“士”的起源了。

当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代后,农民这一新兴职业就从时代的幕后走了出来。他们是极其重要的,其生活状态的好与坏,决定着当时的统治能否稳固,他们是第二个走进历史的舞台的。

随着农耕时代的来临,人类所从事的劳动也越来越繁重,所以就需要工具来帮助他们来进行体力劳动,这时脑袋聪明且手脚灵活的一批人出现了——工匠。他们的出现是的物质变得丰富起来,出现了许多从来没有的的物品。

最后出现的一种人就是商人了,商人的出现沟通了像湖中的小岛一样的城市,为各地的人们带来不同于本地的物产,在推进各地的连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人不事生产;居无定所;流动性很强,对于封建王朝的统治是极不稳定的因素。

历朝历代对商人的打压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他们受到歧视的根本原因。

“士农工商”是社会构成的四个单位,它们的排序本因是其出现时间的先后,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由于遭受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影响,其渐渐变成了一种尊卑关系,一直影响到改革开放之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士农工商



士 指读书之人,读书之人往往都很有修养,懂得道理,是以很受欢迎,像以前,举人上公堂都不用向大人下跪,也不能受刑(在没有充分证据之下)农 从事农业的百姓。。民以食为天。。工 有些手艺的工匠,就做些工具,不扯上根本。商 就是指商人了,无商不奸。是以,地位最下

做早的时候是不分的,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的落后,粮食在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够吃,但遇到天灾人祸时节就不够吃了,而且物资也是极其贫乏的,运输不方便,导致大众生活极为不平衡,这时候商人出现,东买西卖,倒手而已,但是就是这样导致物资的更加不平衡,惹得当政人物的不满,有的商人日子过得比当政人还好,封建社会的建立更加加剧了等级制度的分化,而士在最前,也是为了鼓励人民积极投军,历朝都会重视农业收成和农民数量,所以农在第二无可厚非,工,在当时来时来说,属于和乐妓一样的角色,人们鄙视那些不去种地的,而去专挑那些轻松容易的人,故此,士农工商的顺序也就随之排了出来

按当时从是的工中来说的,


在古代士农工商之中,高低贵贱是如何区分的呢?
显示了司马迁平等对待万民的态度。试想,如果从司马迁那个时代,真来一个“工农商虞”四者并重,那中国的古代史又将是一种什么局面?令人遗憾的是,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科举盛行,四民次序彻底固定,士居首、农次之、工第三、商居末,商是最贱之业,对中国历史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古代市民阶层和新兴市民阶层有什么区别
古代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士、农、工、商四类和四个阶层的人士。这种状况实际是战国以来逐步形成的,战国之前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士基本上还在贵族阶层中,属于贵族的最低一等。而春秋时期的商主要是指形成规模经营的生意人,其中不少可能还是原来的贵族,属于商人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并...

什么是士农工商
1.士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高阶级,也是儒家社会等级制度中的核心。士以学问为荣,通常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地位。他们拥有教育、政治和行政权力,并被视为社会的精英阶层。士的职责包括管理国家事务、传承文化和品德修养等,被视为道德楷模和舆论引导者。2.农 农是农业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和劳动者,代表...

为何中国古代商人地位非常低,为何有士工农商等级分别
这个原因其实跟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关系,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分为两种,一是田亩税,二是人头税,田亩税是按照田地的多少来征收的,人头税就是按人口的数量来征收的,这种经济形势决定了封建国家最讨厌的就是人口流动,各个朝代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户籍制度。人口流动带来的危害是不...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级是什么
士农工商三教九流等级如下:1、士农工商 中国古代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以下有四个等级,通常称之为士农工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士、农、工、商”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由于“士、农、工、商”含义的扩大,民间又产生了不同含义的详细划分,如“三教九流”。士农...

士农商贾是什么意思
1. 士:指有知识、有文化背景的人,通常是指读书人、官僚、文人等。2. 农: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包括农民、渔民等。3. 商:指从事贸易、商业活动的人,包括商人、手工业者等。4. 贾:指从事金融、货币活动的人,可以理解为古代的银行家、钱庄家等。士农商贾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四种基本职业阶层,...

士农工商各指什么
士农工商,这一成语拼音为shìnónggōngshāng,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四种主要社会阶层。这四个阶层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职业:士、农、工、商。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角色的具体内容有所演化,但其基本分类依旧保留至今。何为“士”?在古代,士通常指的是受过教育的读书人,承担起治理国家和文化传...

古代平民分4等:士农工商。为什么商排最后?
【出处】:《管子·小匡》:“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淮南子·齐俗训》:“是以人不兼官, 官不兼事,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是故农与农言力,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 商与商言数。”有人说,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其实并非如此。士农工商...

士农工学商是什么意思?
士农工学商分别指士兵、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四民之中,士农工商各指何人?
那么,士农工商各自代表什么呢?"士"代表的是知识分子,他们以学识和智慧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农"则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工"则代表工匠和商人,他们是技术和经济的推动者,通过交易连接着生产与消费。综上所述,士农工商这四大群体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各自发挥着不可或缺的...

唐河县18592887805: 古代等级制度为什么是士农工商? -
伯态鸡血: 在古代主要是秦朝以前商人的地位还是可以的,自从秦开始,主要是在商鞅开始新政就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那些士大夫认为商人只获不劳,不能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增强--主要是指在物质上尤其是粮食布匹,他们是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到了汉以后这种思想得到加强,以及儒家思想的影响,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唐河县18592887805: 为什么古人有士农工商这样的排位. -
伯态鸡血: 等级观念

唐河县18592887805: 为什么是"仕农工商"这样排的???? -
伯态鸡血: 历来的中国文人大都是孔孟之徒.作为传统文化支柱的孔孟儒学的价值观是“重义轻利”,义利之辩是君子小人之分水岭.《论语》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也. 旧时文人瞧不起商人,因商人孜孜为利,精打细算,在金钱上十分抠门...

唐河县18592887805: 古代为什么把工和商分在三四位上? -
伯态鸡血: 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大学士、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着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 士为何排第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 农为何排第二:“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尤其在农业为主的国家. 工为何排第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借助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商为何排第四: 商是互通有无的,必依赖他人而后能行.只可少数参与,如果大家都去经商,都去依赖他 人,则无人可以依赖了.商的地位排在末尾,有不禁止又不提倡的深意.

唐河县18592887805: 古代的"士农工商"为什么这样排列 -
伯态鸡血: 首先古代是由士人出谋划策治理国家 所以士第一 古代是农耕社会 农民是社会生产之根本 而商人只进行买卖 于国家生产力毫无贡献 商人多了会动摇国家根本 所以重农抑商 排出来就是 士农工商

唐河县18592887805: 仕农工商 背后的隐喻 -
伯态鸡血: 仕,有功名的人,不一定官员农,农民工,古代指工匠,不同于工人商,商人

唐河县18592887805: 何谓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
伯态鸡血: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把人民按其职业划 分为四类:士农工商.关于四民的划分, 最早见于《春秋•谷梁传》,它的排列顺 序是士一、商二、农三、工四.这种排列 方式并没...

唐河县18592887805: 中国古代总是重官轻商,这是为什么?能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说说原因吗? -
伯态鸡血: (1)中国传统习惯于农业自然经济,对于新兴的商业不能接受. (2)商业需要原始资本,而读书当官则人人都有可能.以佃户为主的中国人,当然更多得倾向于读书从政. (3)商人和手工业者少,其间的联系就更少,不可能联合起来以提高自身阶级的社会地位. (4)经济竞争少,自宋元以来,错误地把统治稳定放在了比经济发展更高的位置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唐河县18592887805: 工 农 士 商,分别指的是? -
伯态鸡血: 士指的是士大夫,就是官僚统治阶级.地位最高,农指的地主阶层和农民,因为古代粮食产量低下,且交通不便,所以地主阶层把持地方,有一定的地位.而工指的是手工业阶层,因为土地兼并的原因丧失土地,在城市中从事手工业,地位很低.商就是指商人,实际地位最低,因为商人投机倒把汇聚财富,统治者视为囊中之物予取予夺,所以地位最低.请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