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必变食,居必迁坐是什么意思啊?

作者&投稿:彩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不能一成不变,应该一直处于改变当中。
出自:明代周希陶的《增广贤文》
原文: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
每到了吃斋的时候一定要改变自己的饮食,躺的时间长了一定要起来坐一会。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增广贤文》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
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
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意思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乡党第十》
原文为: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
翻译:
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
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

扩展资料:
成语举例
孔子的一生,仅只有三年做官,晚年受到了一些礼遇,而从总的来说,他的一生仍是一个“布衣”,一个虽不“贱”却比较“贫”的人。所以就孔子的政治地位和饮食生活当属“国人”,其大部分时间的饮食仅仅只能果腹而已。
孔子生活的年代,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中虽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堪称饮食文化的奠基期,但就其烹调工具、方法、食品结构、饮食习惯和风格来看,还是低级和粗糙的。
不难看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真正涵义,主要是指在做祭祀用的饮食时,应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这样才能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可见,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与祭祀相联系的,是建立在“礼”、“仁”的崇儒重道基础之上的。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
【小思】
这是讲孔子在斋戒时候的礼仪。
祭祀前,必须要沐浴,表示洁净自己。在沐浴之后,因为身体没干,就不好直接穿衣服,但又不便露体。于是就有“明衣”。用布做,而不是丝绸,是为了让身体更快干燥。而且形制是类似长衫。这个用法和形式,都很类似于今天的浴衣。后代没有了明衣(礼书上不见明衣),于是注解的人就不太明了,曲解很多。看来竟是退步了。

齐(斋)必变食。改变平时的饮食。有的解释为“不饮酒、不茹荤”。还有个解释认为是指改变了做饭的方法。古人每天只做饭一次,早饭吃新鲜的,后面两顿就吃剩饭剩菜,叫“馂jun余”(君主好像也是如此)。而在斋戒期间,为了要吃洁净的食物,所以要每顿都重新烧新鲜的吃。这个说法也有道理。

居必迁坐。居住的地方也要变了。古代寝(卧室)分内寝(燕寝)和外寝(正寝),一般的时候,都睡在内寝。到了斋戒和生病重了的时候,要搬到正寝。(有句话寿终正寝,意思是,人要死在正寝才算正常死亡。)之所以要搬出来,目的还是要和妻妾不同房。

每顿饭一定是不一样的食物 每次就座一定是不一样的位子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斋戒沐浴时,一定要穿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改变平时的饮食,居住一定要改换卧室。这一篇的“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对我有启发,我的民族是有斋戒的民族,定期做做斋戒对我们自己是有好处的,无论是对内省,还是身体的保养都是有必要的;其次是换个地方居住,我的启发是,经常换换环境是对人的心境...

论语第十章翻译
【原文】10·7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 【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

食不厌精的下一句
食不厌精的下一句:脍不厌细。一、出处 《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二、译文 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三、解释 齐:通“斋”,肃敬;祭祀时的斋戒。食:音“嗣”。厌:《 说文》:“厌,笮也。”...

乡党第十原文和翻译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 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10、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哪里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出自《论语·乡党第十》的一句话,原文是“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论语十二章的通假字有那几个字
《论语》产生的年代距今近三千年,当时很多文字还没有发展出来。后来文字在不断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字,原来的一个字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后来发展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就有不同的字来表示,原来那个字可能就成为了所谓通假字。《论语》中当然有这样的字,比如“齐,必有明衣。齐必变食,居必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出处: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译: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这是一种精细恭谨的生活态度,但如果落脚点在饮食过于精细甚至挑剔,也有糟粕之嫌。

论语·乡党的注释译文
10·7 齐(1),必有明衣(2),布。齐必变食(3),居必迁坐(4)。【注释】 (1)齐:同斋。 (2)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3)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4)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

孔子讲自己要求自己言行的一段话,包括饮食休息等等,记不住了...
你好!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①,瓜祭②,必齐如也。席③不正,不坐。乡人饮酒④,杖者⑤出,斯出矣。乡人傩⑥,朝服而立于阼阶⑦。问⑧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论语乡党第十原文注释及解释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译文】斋戒的时候,沐浴前一定要准备好用布做的浴衣。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日常的饮食,迁移卧室。【解读】古人重视斋戒,这一章谈的就是斋戒时的注意事项。【原文】10.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yì)而餲(ài),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

贡觉县13411485089: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妫皆咽炎:[答案]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 解释:吃饭不因饭米精便多吃了.食物不因脍的细便多食了. 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脍:细切的肉.

贡觉县13411485089: 粮食不嫌舂得精 什么意思谁知道告诉我 谢谢你 -
妫皆咽炎: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2] 译文: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论语·乡党》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贡觉县13411485089: 你如何理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妫皆咽炎: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说的是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个人理解,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完全可以理解为“吃点好的很有必要” 精,可以指一些区别于大众化的东西,即某种东西里比较高端的部分普通牛排也是牛澳洲牛排也是排……价钱差好多,区别在哪里?材料~精…… 细,可以指做法和加工工艺.红烧鱼也是鱼,松鼠鱼也是鱼,高汤红焖浇汁松鼠鱼也是鱼…… 厨子的回答,请采纳.

贡觉县13411485089: “食不厌精”是什么意思. -
妫皆咽炎:[答案]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贡觉县13411485089: 48.请写出孔子的饮食习惯,并予以翻译. -
妫皆咽炎: 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自己译

贡觉县13411485089: 带食字的成语和意思 -
妫皆咽炎: 食言而肥 寝食难安 食不果腹 食色性也 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

贡觉县13411485089: 求含有“食”字的成语若干个... -
妫皆咽炎: 食案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同“食前方丈” 食辨劳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贡觉县13411485089: 形容很好吃的成语. -
妫皆咽炎: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360文库资源形容吃饭的成语成语能够形象、生动、精练地表达人的思想及人世间深刻的道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形容吃饭的成语,供大家参考学习.形容吃饭的成...

贡觉县13411485089: 重庆小面能用什么四字词语形容? -
妫皆咽炎: 麻辣香鲜

贡觉县13411485089: “斋”字的解释 -
妫皆咽炎: 斋 <动>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fast;abtain from meat,wine,etc.] 斋,戒洁也.――《说文》 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周礼·膳夫》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周礼·太牢》 斋必变食,至不多食.――《论语》 秦王虽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 专意斋醮.――《明史》 又如:斋宿(先一日斋戒,以表诚敬);斋沐(斋戒沐浴);斋事(斋戒祭祀的事);斋舍(古人斋戒时的居所);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小乘禁过午食,以午前、午中进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