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的佛陀的问题!

作者&投稿:慕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佛教的问题~

这个就是她的矛盾点,佛教是外来宗教!
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道教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一切都追寻天地和自然的本身规律,以普度天下为宗旨!
佛教其实和那个基督教有相似之处。基督教也是说神爱世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他其实不是这样的。佛教也是这样说,说有罪过的人,只要心中放下邪念,就可以立地成佛。有了罪过,还可以去忏悔。忏悔有什么用呢?国家是由法制。只要你犯法,自然有法治来惩罚你,如果像他们说的那样,只要去真心忏悔就可以免除罪过,那真的是无稽之谈。
请支持我们的本土宗教道教吧。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一、什么是佛教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二、现代的变体佛教
目前这个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同时出现在世间,所以把我们搞迷糊了。
第一、是刚才讲的‘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释迦牟尼佛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传统的佛教教育现在很少见了,其它的佛教,多少也都是变了质的。
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了。今天我们听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没有办法否认!为什么呢?摆在外面的形式确确实实是宗教。不像从前的寺院丛林,每天上课八小时。现在你们看那个寺院上八个小时的课?古时候中国寺院每天上课八小时,修行八小时。修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坐禅,一种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个小时,解行相应。上课是听讲、研究讨论,是理论上的;然后修清净心,修觉、正、净。每天有十六个小时在用功,妄念当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道场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点福报而已,佛教确实变成宗教了。
第三、是‘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哲学了。现在有些大学开‘佛经哲学’这一门课,把佛的教法当作哲学研究。为什么把佛教当作哲学来研究也错了呢?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大学,所有的科系统统都包括了,现在只认定它是哲学部门,把它缩成这么一点点,所以这也错了。欧阳先生讲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所必需。为什么?它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从现前的生活问题,到将来的生死大事,没有一样解决不了的。可见得佛教的教学内涵是非常精深广大,认作学术也是变质。
第四、是‘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劝善的,劝人做一个好人;学术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识,对社会没有多大的伤害;若是变成邪教,变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点,拿着佛法作招牌,欺骗众生、伤害众生、扰乱社会、危害大众的安全,那是变质变得太不像话了,变得太过分了。这些邪门外道也有一些言词、一些行为,很能吸引人、诱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败,知道吃亏上当,后悔就来不及了。
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会上有这四种,我们要把眼睛睁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们究竟要学那一种佛法,对于我们才真正有利益。


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达摩大师是印度禅宗第28代祖师,中国佛教始祖),故又称达摩宗;因其得佛心印为佛陀之正统法脉,又称为佛心宗。达摩于北魏末活动于洛阳,倡二入四行之修禅原则,以《楞伽经》授徒。传法弟子为二祖慧可,慧可之传法弟子为三祖僧璨,其传法弟子为四祖道信。道信传法弟子为五祖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传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皇帝亲赐六祖慧能大师谥号为大鉴禅师,其传法弟子颇多,如:南岳怀让禅师、青原行思禅师、永嘉玄觉禅师等,证悟者40余人,开悟者不计其数。之后南岳怀让禅师之得法弟子,马祖道一禅师对中国佛教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确立了丛林制度,规范了道场,马祖道一禅师之传法弟子百丈怀海禅师更制定清规规范门人,故佛教称之为“马祖建丛林,百丈定清规”,直到今天依然大体上不变,每天之早晚二课,也是始于这个时候。百丈怀海禅师之传法弟子有黄檗希运禅师及仰山灵佑禅师,都是至今还影响着佛教界的祖师大德!自六祖后不再传大位,也就是说没有第七祖,因为禅宗真正要传的法脉不是衣钵而是心印,心印延续至今,不曾断绝,一代代的祖师大德们,至今都延续着六祖的顿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佛心慧语——找回内心的宁静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途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悟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悟性即得‘开心果’。
◆圣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学悟的孩子不变坏,学悟的老人不痴呆,学悟的少年永不败。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我思故我在,我观故自在。
◆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学悟,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搞好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是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着他的泪。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是非的原则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想一想。
◆健康,是真正的财富,不要糟蹋它。
◆我慢高山,不留德水。
◆悟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地教导众生,从不控制众生。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
◆为人正直,则与道相应。
◆见一切人皆圣人,唯我一人是凡夫,则心自息怒。
◆德修而谤来; 来谤而修德!
◆缘由愿来,愿力强,善缘自然具足。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人忙心不盲,即是有定力。
◆山不转路转,境不转心转。
◆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觉悟真理的人,即拥有真正的生命。[4]

《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惟信能入,惟智能度。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啊
从今天的【地球】的历史来说,确实是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位如来出世
但是,佛于经中所说的:“过去久远阿僧祇劫有佛出世‘
佛已经和你说明了,那是过去久远劫前,换句话说,压根不是地球的历史,OK?
乃至不是这个宇宙的历史,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同时存在无量个宇宙,我们今天所处的宇宙年龄大约137亿年。

佛所说的久远阿僧祇劫远远超越137亿年,所以佛所说的不是地球的历史,乃至不是今天这个宇宙的历史,乃至过去久远劫前的历史

你岂能以地球的历史来衡量呢?学佛一段时间,就应该知道久远阿僧祇劫是个什么概念

「信、 解、行、证」四者,可说是学佛自然且必然的程序,而且这顺序可以说是无法变动的:正信学佛,其次第一定是先有「信」而后才能得正「解」正信、正解之后才可能开始起正修「行」。先说由信而解:在生起「正信」之后,下一步则是必须寻求「正解」佛法。如开经偈中所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意即:在「见闻、信受」佛法之后,应努力寻求「正解」佛法。又如六祖坛经内提到的法达法师,虽已诵法华经达三千部之多,以其犹「不解佛意」故,心生大我慢,成增上慢,故为六祖所喝:诵法华经,不解佛意,岂不是「与义作骤家」!被六祖如是斥责了一顿。这就是因为不解经义,才会生出如此过错。但也不能只求解了即罢,「解」并非最终目的, 解了之后还要去「行」;而且是要马上行,不能说等所有佛法都解完了再开始行!因为如来智慧无量,所说之法亦广大无量无边,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时全部解了的,所以比较实际可行的是:解一些,行一些,解了即行,如此「解」「行」并行方可,这便是「解行并重」,解行并重或「解行并进」,日后才能达到「解行相应」。

信三世十方-切佛为佛弟子,当信三世诸佛如来,这不但是大乘经典中如是说,连小乘的阿含经中也是明白的如是教示,如《长阿含》 中的《信佛功德经》云:「佛告舍利弗,于意云何,所有三世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具清净戒、智慧解脱、神通妙行,我以通力皆悉了知,彼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经中又说:「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我不作是言,唯佛具此神通,我知三世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清净戒法、智慧解脱、神通妙行,皆悉同等。」经言如是;然而当世却有人有如下之错解,以为:只有在大乘经典中,才说有三世诸佛,小乘经典中就没说有三世诸佛;这实是错误的。「三世诸佛」 大小乘经典中明明皆如是说l 因此为佛弟子,千万不可违反经教,误导众生、搅乱佛法,听信愚痴邪妄之人所作妄言,而只信一尊释迦牟尼佛,其它诸佛尽皆不信。话说回来,要信三世十方佛,实在是件颇不容易的事,尤其在当今末世,众生愚痴坚固,善根微薄。又,为什么难信呢?因为以凡夫的肉眼无法亲见三世十方诸佛。因不能亲见,故难信。要如何才能于三世十方诸佛生起信心呢?这是累劫修得之善根,非一蹴可几。又,一切修行中最奥妙的,就是信根。一切佛法,达于究竟时,即入于「不思议境界」。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全名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又,维摩诂所说经又名『 不思议解脱经』 。故知,「不思议」实是最微妙、最甚深的。何谓「不思议」?「思」即思惟、思想、思考;「议」即议论、言说;「不思议」即不再依于凡夫的言语、思惟,即是离言说,即是「离言法性」,亦即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即是禅家所谓「当下」。我们众生因为无始劫来,都一直依于心意识,作种种妄想思量、颠倒分别,故于如来究竟清净之法不能信、不能解,因此不能悟、不能入于如来所证所示的不思议境界。为什么说「信」是最不可思议的?你不妨自问:我为何会信佛?而我邻居为何不信?可见这「信」字实是不可思议,非言说辩论可致,而是累劫所修来的善根。关于信佛,
亦有四种差等:即是(l )「无信」,( 2 )「少信」,( 3)「多信」,4「具足信」四种。

这里针对你的问题,重点说少信
「少信」之人「少信」之人是信根微小之人。有些人虽然信佛,但因其信根十分短、 浅,所以最多只能信一尊佛,这类人通常只信一尊释迦牟尼佛,其它一概不能信。为什么呢?因为他依凡夫的六识去分别,而说看不到、摸不着的便不信,而且说因为其它的佛菩萨在我们这世界的历史文字上没有记载,所以他就不信。即使是佛亲口说的,他也不信,因佛在大小乘经中皆实说有三世诸佛。这种人很容易堕入「历史万能」、「考据癖」的窠臼里去。有的人学佛就成了佛法的考据家,要在世俗的历史书一袅找佛菩萨存在的证据,欲从其中证实是否某一尊佛菩萨真的在「历史」中存在。顺便提及,西洋人在十七世纪,其实从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即有此倾向:他们想要用科学、理性的方法去考证他们所信仰的上帝是否真正存在。此股狂热源于应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辩证法,再与基督教神学结合,而成就中古的「经院哲学」。如此一直发展到十八世纪之时,转而更趋于极端:微积分,大家都知道是数学的一部门,可是诸位可知它原先是要用来作什么的呢?说来真是令人不可置信:微积分的发明,竟是为了用来证明「上帝是否存在」这个命题,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佛学家,惮精竭力地以历史考据的「半科学方法」到处寻找古迹、 碑石等,欲证实「有无菩萨」。我们佛教徒中,也有很多人,他们非要依于自己凡夫的眼、 耳、鼻、舌、身、 意来判断佛菩萨不可。若不是自己俗眼可见、俗心可分别了知者,即不信受,即起疑谤;彼等非但自行如此,亦如是教导众人,导引众人入于疑网,断诸善根。

佛法并非要求你盲目什么都相信,而是说对于佛法必须要有正信解,首先你理解的就错误,怎么能起信心?
学佛,还是不能自己乱看文章,推荐你多看慧律法师讲座,从基础开始,好好加油。

不是这样的,师兄!整个法界是无量大的,并非只有人类这小小的一个范畴。而娑婆世界的这个人类,也是无量无际的,并非是只人现在的这五千多年。其实我们人类一直是在不断地起落生灭。以我们现有的文化记载甚至我们的能想象的,都是局限的,是不远远不够的。整个法界无量之大,就像华严经里所描述的世界海!我们学习佛法,如果只是站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局限的世界形成的语言文字知识文化逻缉推理,根本不可能真正的了解佛法!佛所告诉我们的,现在正越来越多地被人类所了解。还有很多正在探索中,更有许多仍是人类目前无法想象的。佛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法界的一切,有生就有灭!包括宇宙星空,万事万相等等。我们现在的科学家才肯承认,地球也是有生灭的。其实宇宙也是有生灭的。
我们此次人类文明,也就几千年,我们现在的认识的佛只是贤劫的第四位佛主释迦牟尼佛,而此佛之前已经有三位贤劫的佛主出世。而未来将会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弥勒佛示现此娑婆世界,成为下一任的佛主。至而还有九十五位佛,相继在此世间示现成佛。过去的中劫叫做庄严劫,此劫也有无数佛出世。未来的中劫,叫做星宿劫,也将有许多的佛相继出世。
而这只是我们现在比较接近的几位佛,十方三世还有无量无数的佛正在,或已在,或将在。比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和我们此娑婆世界的众生因缘非常大,如果没有因缘,我们连听都不会听见此佛的名号。还有东方琉璃世界的佛主药师佛。等等,无量无边,只是我们有缘见闻的也就这么几尊。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真实不虚!要相信佛所说的一切。越是放下我们已形成的观念和知见,越是容易真正的了解佛法,契入佛法的境界!阿弥陀佛!

你问的问题是信心问题,别人回答不太容易。
首先像释迦摩尼佛教化的这样的世界,有无边无数个。我们人类所知,仅限地球而已。其他无量无边世界,都有佛。一尘中有尘数佛,凡夫知见所障不能知道而已。

如果我们根据我们的历史,那是我们的世间智慧,一般只知道有个叫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但是佛是正遍知,此世界无数个成住坏空,有无数的佛出世。像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Vipasyin)、尸弃佛(Sikhin)、毗舍婆佛(Visvabhu)、拘留孙佛(Krakucchanda)、拘那含佛(Kanakamuni)、迦叶佛(Kasyapa),前三佛为过去庄严劫千佛的三佛,加上释迦牟尼佛后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的四佛。
为什么要称诵阿弥陀佛或菩萨名号,因为是心念佛,是心是佛,而专念阿弥陀佛,是因为彼佛愿力殊胜,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因地过去生中也曾经与释迦牟尼佛彼时做过兄弟。也有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修法,止观中念佛止观有称念毗卢遮那佛(法身),卢舍那佛(报身),释迦牟尼佛(应身)的修法,是称念,并不是所谓的称诵,此三身法报应身一而三,三而一。你自己没见到这种修法,就会有其他的想法。现在末法时期,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最当机。法门要当机,才容易度众,所以现在比较留行念阿弥陀佛了。

我们历史上没有记载是因为五浊恶世,众生智慧狭劣,若不是释迦牟尼佛正遍知开示,众生哪里会知还有其他佛呢。被尊为佛祖,是一种世俗的说法。佛教内称本师,因为他是教化我们娑婆世界的一位佛。

至于你越学越觉的把释迦牟尼佛美化了,那是你自己思惟方向的问题了。

佛教认为,整个虚空法界和宇宙,层次,维次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我们人类的生理是很难测度这些时间和空间的。一尊佛陀,教化的区域是三千大千世界。而且一尊佛陀在一个世界实现成佛,往往是有成住坏空和涅槃像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这个世界3000年前,人都寿命是多少,那么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后,示现的寿命,也是多少,不搞特殊,也提醒我们修行人,生死无常,时间转瞬,要抓紧时间修行。
释迦牟尼佛是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示现成佛,而其他的佛陀也在其他的空间,刹土,示现成佛,因为不止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众生需要教化,其他世界的众生也同样需要佛陀的慈悲和智慧。
人类能认识到的边界过于有限,所以看不到,感知不到的地方也太多太多,还是相信佛陀的智慧,佛陀在究竟圆满的觉悟中,甚深的禅定中,能突破的界限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为了教化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佛陀也只能示现成我们的模样,后代也只能用我们的语言记录下佛陀的言教,集结成佛经,让我们学习。而实际上,以我们的智慧能力,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究竟理解的。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真正的法身,所有的佛陀都是一个,而在不同世界现身,是佛的报身,随类变现,应机随缘说法!
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相信佛陀的言教,是学佛的根本。

世界是从有到无,然后再有,再到无,永远循环相续的,这叫做“劫”。每一个劫,都有一定数目的佛出世。所以佛并不仅仅只有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亲口说过,他自己不过是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个叫做“贤劫”的劫中出世的第四尊佛而已,在他之前有无数的劫,曾出世无数之佛。就是现在的这个贤劫,释迦佛前还有3尊佛,他之后还有996尊。等贤劫过完了,还有无量无数的劫,有无量无数的佛出世。佛陀说过每个众生最终都会成佛的。你怀疑佛没有那么多,就是在怀疑你自己不能成佛。至于为什么没有别的佛的事迹流传下来,那是因为时间太久远了,久远到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载体来记录,经过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连金子都会烂掉~连小乘佛教都知道世界不止一尊佛,您作为一个大乘佛教地区的弟子,竟然连这个也不能相信?用一个凡夫的思维去测度佛的境界,你用一百亿大劫的时间都测度不到一百亿分之一。如果您真的不能相信,那么就暂时放弃学佛吧,免得自己疯掉~等您什么时候想通了,再重新学。


佛教问题佛陀灭度如何解答
耶稣基督和释迦牟尼佛都是神佛下世渡人~~神佛下世渡人都一定会有劫难(或是有人反对他)~绝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正就有邪~就有考验~就有干扰…越正的考验就越大~这是相对的…神佛下世渡人 也要符合常人社会的状态~否则的话'会乱了人类的秩序和思维~涅盘时'也不能直接飞上去~(除非是是在...

有关佛教问题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SAKYAMUNI,西元前565-前486) 于二千五百年前,大约在公元前563年之间,乔答摩悉达多(乔答摩是姓,悉达多是名)在印度出生o 4. 佛教来源自那个宗教传统? 佛教冇来源自那个宗教传统 佛教思想为释迦牟尼佛所立 有吸纳外教的部份习俗作方便 而扎根于佛教思想 以免招外教憎恨。 5. ...

关于佛教的问题,哪位大神能给我解答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

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问题
佛陀所教化的是怜悯众生告诫众生,不要在做恶了,不要在执著了,不要在贪、嗔、痴、慢了,因果是相报的,可佛陀在世传了那么多年的法,人们听吗?信吗?以至于还是有这么多的众生在往地狱里跳。地藏王菩萨悟道后见此地狱中这么多众生在受果报很可怜立誓愿救度地狱中的众生一个不出永不成佛,这...

关于佛教的思索:佛陀便无所执着了吗?
而满足了一切种智的修证,才是到达究竟佛地,而菩萨纵然开始修学一切种智的内涵,只要还有一分遗漏,就只能称为道种智,因为一切种智的修证还不究竟故。既然了解此道理后,便知菩萨为何不究竟。接著菩萨的执著:菩萨到了初地时,其实早就可以如阿罗汉灭除最后一分我执,而将自我全数灭尽(此灭尽非...

关于佛教的几个问题。
如来是佛的通称,释迦牟尼佛也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也称阿弥陀如来,药师佛也称药师如来。是佛就是佛祖,这个祖是祖师的祖。观世音菩萨,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经文“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

佛教概述问题,我不信佛,劝进者免谈。但对佛教有如下认识,求明白的人看...
八、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经历了许多身份和因果。催眠可以帮助人们回忆起前世的一些事情,但这只是无数因果的一小部分,与佛陀能洞悉无量劫因果的能力相比,相去甚远。九、素食是实践不杀生的方式之一,但若有特殊情况,如健康问题,也有例外。有修行的人可能不需要依赖食物,而是用真心来调养身心。十、在佛教...

佛陀不回答哪些问题?
首先,这些问题与佛陀的教诲没有多大关系。在早期佛教教义中,佛陀特别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和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有漏皆苦三法印253。佛陀不止一次地说,‘比丘,我所讲的法只有两件事:苦和苦之止息(即涅槃)。人类充满了痛苦,我们当务之急的任务就是要去除痛苦,所以我解释这些法,因为...

佛最后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和最后得到什么结果不要说的...
佛最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他最终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人在面对生、老、病、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财富、战争、自然灾害等一系列纷繁复杂的问题矛盾中,怎么能做到,心情愉悦,平静地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影响自己的心情。最终他经过艰苦卓绝的学习古印度《吠陀》《奥义书》等哲学,并拜访了大量的...

宝兴县19877901683: 请教佛学大师,关于佛陀的疑惑! -
本绿散痛: 第一佛经所记载的故事并不重要……第二佛陀这个名字是觉者的意思……但是真正的佛不是在相上能够了解的……假如你有觉照的功夫我提醒你一下你就会了解……譬如你这个道是谁的道这个问题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一念不觉而起无明……...

宝兴县19877901683: 佛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佛陀想向众生表达的真正想法是什么?佛陀的愿望是什么? -
本绿散痛: 别激动,静下心来想一想,佛陀其实是不能帮你做任何事情的.他不是耶稣,不能带你受苦,在佛教里,一切都有你自己掌控.一个一个回答 1、学佛为的不是富裕,何况你说的一些国家佛教已经被污染了,真正纯净的佛教没有一点偶像的概念...

宝兴县19877901683: 关于佛教的问题!智商低者勿进! -
本绿散痛: 1.佛教人学善,是因为按照因果来说,现在你做善事,那么以后就会有福报.但是人善遭人欺一说的确也有,关键是你是不是井底之蛙?如若你只能看到现在,不能想到未来,那么便如同井底之蛙一般.在佛陀讲法时期,有一位老人过来对佛陀...

宝兴县19877901683: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 -
本绿散痛: 释迦牟尼是真有其人,早期佛教其实不像是我们理解的宗教,释迦摩尼带着他们弟子讲道,更像是哲学流派,所以早期佛教并不塑像,大部分是供奉佛陀的脚印-佛印,对于释迦摩尼是按照宗师来纪念的,当时佛陀这个词只是觉悟者的尊称,相...

宝兴县19877901683: 关于佛教的问题 -
本绿散痛: 我要特别指出的是,佛法取之于世间法,与世间法是脱离不了的,然而佛法能够在世世间法中得以存世,可想而知它是有所依靠的.所谓对症下药,就是得了什么病症就需要什么药物治疗.而佛法是一味点燃智慧之光,恢复人本来的面目(真善...

宝兴县19877901683: 佛教中的诸神都有哪些?回答的越详细越好
本绿散痛: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

宝兴县19877901683: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到底是什么关系 -
本绿散痛: 释迦摩尼佛是2千多年前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悉达多,看到人们的人生有生老病死的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最后在菩提树下证悟终极的觉悟.成为一个彻底觉悟的人.然后悉达多太子就把自己证悟的法门流传下来,他...

宝兴县19877901683: 关于佛和基督的一些疑问. -
本绿散痛: 1、因为佛说有极乐世界,基督说有天国,你不信就没有你的份了.2、罪=罪业,因为有业,所以来了.业是前世自己造的,不是谁定的.3、佛说忏悔就是说要 先忏悔在改正,光忏悔不改正是无用的.4、上帝创造万物是对我们人而说的,上帝...

宝兴县19877901683: 请问 佛教的 道理 有多少 分别是什么 -
本绿散痛: 佛教的三宝:佛、法、僧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 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