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曾子是否该换席子

作者&投稿:储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子换席的启示~

曾子弥留之际,家人及部份学生在床前守候,气氛凝肃。执烛 的童子无知地突然间发问,指出床上席子太花不合曾子平时常讲的礼仪。大人们摇 手制止他多讲。病中的曾子已听到童子的问话。无气力地说:「不错,这席是季孙 宰相送的。虽然如此,因我无官阶,不配用它。你们帮我换掉。」众人拗不过,只 好照办,席子刚换过,曾子一转身便死去。

这故事的教育意义是人要坚持原则至死 不渝。换席的本身不是故事重点。 曾子虽出于不得已接受了季子的礼物,但临终之时并不姑息迁就自己,易箦以明心志,善始善终,保住君子之德一生不坠。

太胖了,睡觉不老实

曾子是该换席子

曾子是孔门高足,七十二贤人之中的佼佼者。
最近读到两段关于曾子“避席”和“换席”的故事,颇生出许多感慨。
一则故事说道:有一次曾子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很多至高无上的德行和精譬奥妙的理论,并用来教化天下之人,所以人们才能彼此和睦相处,就是君王和臣子之间也没有什么怨恨和不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孔先生这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请先生恕学生愚顿,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还请先生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这是曾子的“避席问道”。
那时的古人习惯“席地而坐”,谈心、聊天、学习都是跪坐在席上。因此席就有了现在“椅子”的功能。并且坐不坐在椅子上,坐在什么位置的椅子上就有了讲究。曾子“避席”在那时实际上是一种很重要的礼节,表示曾子对孔先生非常尊重。如同现在来了人招呼道:您请坐,您请上坐,有着相同的道理。
另一则故事说道:曾子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已到了弥留之际。乐正子春坐在床头,曾元、曾申坐在曾子的脚边,侍童站在一边撑着灯。突然侍童说道:“老爷睡的席子很华美,这是朝中的大官们才能享用的”。子春赶紧压低声音说道:“闭嘴”。但曾子似乎已经听到了什么,他突然惊惧地睁开眼问道:“你们说什么?”童子说:“我说老爷睡的席子很华美,只有朝中的大官才能享用。”曾子听后喃喃地说道:“你说的不错,这席子是季孙氏送给我的,我确实没有资格享用。”接着曾子又说到:“曾元啊,快扶我起来,把这张席子换掉!”曾元说道:“您都病成这样了,还换什么席子?,等天亮您好点了再换也不迟啊。”曾子叹口气说道:“曾元哪,你爱护我还不及这个小孩子啊。君子爱一个人是极力维护他的节操和德行,小人爱人是对对方的姑息迁就,我平生自问无愧,已没有什么憾事,你还是让我临死死得完满一些,把席子换掉吧。这样我的心也就平静安稳了。”几个人没办法,只好把曾子扶起来,把席子换掉,换完后还没有把曾子放平稳,曾子已经平静地死去了。
这是曾子的“换席守礼”。
曾子之所以到死还在乎席子的规格,这是和儒家一向严于自律,克己守礼分不开的。虽然有时不勉迂腐和好笑,但我们不得不为儒家贤圣对道德礼仪的终极恪守而感到震惊!
儒家一向崇尚“知书达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器一皿都要合乎古圣先贤留下的道德规范和礼制仪轨,把“修身”做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用。一句话:凡是不合乎君子之道的行为都不能去做,而且必须首先从自己做起,更要“善始善终”。
其实人们往往有一种历史的误解,以为历史上的那些大儒们一个个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其实,儒家对人的要求,比之其它学派更贴近人性,他们虽然持“人性本善”说,但不否认人性有向恶的趋势,因此才不知疲倦地教导人们要“弃恶扬善”,把“恶”的一面尽量用“善”压抑起来,否则就会出现“人心不古,礼崩东坏”的局面。
即便是在物质层面上,儒家也不主张墨家那种近乎刻薄自虐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但出于对“礼”的执著,依然把节俭自律上升到“礼”的高度。认为物质享受和身份定位应当一致,否则就是对“礼”的“簪越”。就失了做人的根本。这如同现在的官员,如果你的职务是个“正处级”,那你只能配用“桑塔那”,如果楞是坐“奔驰”或者“宝马”,你就是“违规”和“超标”。搁曾子的时代就是“越礼”和“失德”。
如今老百姓对当官的有很多的不满,原因固然很多,但奢侈糜费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老百姓形容一些当官的是:屁股坐着一幢楼,一顿吃掉几头牛。中国的老百姓血脉中流淌着儒家文化礼仪传统的血液,受着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他们并非与生俱来的仇官仇富,也并不是不让当官的用车和吃饭,而是希望“公仆”们得有个公仆的“样”!
如果我们的公务员们多一点曾子的这种自省自律精神,时不时地和自己的房子、车子、妻子、孩子较较劲,一定会少犯许多错误,一定会受到人民群众更多的信任、更深的爱戴和更大的欢迎的。

曾子是该换席子了


古文观止:曾子易箦
子春听见了,连忙遏止,让童子别说话。曾子听到声音惊醒过来,有点疑惑。童子便重复一遍刚才的话。曾子回答说:“是的,这是大夫之箦,是鲁国大夫季孙给我的,我还没来得及撤换。”说完,他就让儿子曾元扶起来“易箦”。曾元忙说:“您老人家病情危急,不宜移动,还是等到天亮再换吧。”曾子回道:...

曾子换席翻译
童仆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圆润,(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及保┗坏?\/font> 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

曾子易箦文言文及翻译
人物的情态毕现。尤其是童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曾参表态坚决,语重心长,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曾子在病重之际还坚持要更换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符的床席,乃至在更换床席的过程中死去,表现了曾子恪守礼法的坚定信念,更体现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这是一个极端的“克己服礼”的事例。

知礼守礼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7
曾子之前知道自己躺的席子是这样华美而光洁的吗?如果说知道,那曾子临死换席就有作秀之嫌了。但是通过读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曾子应该是不知道的。其一,当童子说到席子的时候他很吃惊;其二,童子都知道这席子是大夫才能用的,说明曾子平时的要求应该是很严格的,连家童都要知礼;其三,按照曾子一管...

古代小故事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

曾子易箦的故事
《札记·檀弓上》曾记载这样一件事:曾子卧病在床,弟子和儿子均在一旁服侍,无意中执蜡烛的家童发现曾子身下是一张漂亮的“大夫之箦”,便脱口赞颂席子光滑。家人忙制止,不料曾子神志尚清醒,忙起身说:“这是大夫等级才能使用的席子,我的职位是不能享受此席的。马上换掉。” 站在一旁的儿子...

曾子将行的历史人物故事介绍
在不同的环境里的价值也不一样,并不是兰草变得多好,而是他的作用不一样了。所以君子一定要选好邻居和老师朋友。结交有才能的人,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曾子听了之后特别感动,他将这几句话当成了无价宝,晏子善用比喻的手法,将要叙述的道理放在故事里,给人醍醐灌顶的警示。曾子换席的...

曾子换席阅读训练
曾子,历史上被尊称为“宗圣”,他的名字与一系列“圣”字头的称号紧密相连。在中国古代,那些卓越的才子被冠以“圣”的荣誉:书圣:指书法艺术的巅峰代表,通常指的是王羲之。 诗圣:诗歌艺术的巅峰,通常指的是杜甫,他的诗歌情感深沉,被誉为“诗史”。 画圣:绘画技艺的极致,常指吴道子,他的...

帮忙翻译这一段(礼记选段)
感: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现在看来显得挺可笑的。还有个细节,让我觉得这故事是编造的:别人送你席子,不可能会铺到 你的床上去吧?曾子既然是能继承孔子思想的高徒,当然会比一个童仆更了解封建礼教的条框,宁死都要换掉大夫的席子的曾子,又如何会知错而先犯礼呢?不过,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

曾子易箦
        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更换了席子,再把曾子扶回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 就去世了。        曾子临终之际担心自己的行为有违礼节,所以就逼着儿子换掉了席子。席子 古时称“箦”,因此这个故事又被称为“曾子易箦”。“易箦”既...

阳江市19417385809: 辩论:曾子是否该换席子 -
革健爱罗: 曾子是该换席子了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换席的启示 -
革健爱罗: 曾子弥留之际,家人及部份学生在床前守候,气氛凝肃.执烛 的童子无知地突然间发问,指出床上席子太花不合曾子平时常讲的礼仪.大人们摇 手制止他多讲.病中的曾子已听到童子的问话.无气力地说:「不错,这席是季孙 宰相送的.虽然如此,因我无官阶,不配用它.你们帮我换掉.」众人拗不过,只 好照办,席子刚换过,曾子一转身便死去.这故事的教育意义是人要坚持原则至死 不渝.换席的本身不是故事重点. 曾子虽出于不得已接受了季子的礼物,但临终之时并不姑息迁就自己,易箦以明心志,善始善终,保住君子之德一生不坠.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易箦中曾子说的话有道理么 -
革健爱罗: 在古时候,曾子的话是他恪守礼法的坚定思想观念的表现,还间接地教育了儿女,是有道理的.但以现代人的看法,曾子的话过于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在过世前竟然没有接受子女的孝敬和关心.所以是否有道理并不是绝对的.

阳江市19417385809: 怎样概括曾子换席的内容 -
革健爱罗: 曾子换席的内容:描述了曾子临死前的故事,显出了曾子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品德.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易箦讲了什么事 -
革健爱罗: 曾子是一个视守礼法甚于生命的人,他没有做过大夫,无意中用了大夫专用的席子.假如他死在大夫专用的席子上,那就是“非礼”了,哪怕是处于弥留之际,也依然命令儿子给他更换席子,刚换完,他就无憾而终了.文中曾子的形象惟妙惟肖,他以身护礼,言行一致的学者的风度得以充分的表现.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易箦的故事 -
革健爱罗: 译文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易箦反映曾子怎样的品德?求解释 -
革健爱罗: 曾子易箦反映曾子严于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 1、文章的宗旨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暴露“礼”的崩坏,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礼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曾参是以身护礼的典范.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以曾参为榜样,那是迂腐至极...

阳江市19417385809: 谁能告诉我曾子避席的故事 -
革健爱罗: 曾子避席" data-id="link-to-so">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阳江市19417385809: “曾子易箦”的“易”怎么讲 -
革健爱罗: 换. 原文: 曾子(孔子的有名弟子)寝疾,病.乐正子春(曾子的弟子)坐于床下,曾元、曾申(曾子的儿子)坐于足,童子隅坐而 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读音huan三声,浑圆、有光泽的样子),大夫之箦(读音ze二声,竹席)与!”...

阳江市19417385809: 给几个关于文明的事例
革健爱罗: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