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画坛四僧之—髡残

作者&投稿:毕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清代画坛四僧之—髡残

髡[kūn]残(1612~1692)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溪,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

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程正揆(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溪,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石溪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又用...

清髡残苍翠凌天图的名画赏析
清初画坛,“四僧”( 残、弘仁、朱耷、石涛)的画风之所以能相对“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而形成一股新的潮流,关键就在于“四僧”的画作富于这种“禅气”。清秦祖永在《桐荫论画》中说:“石道人残笔墨苍莽高古,盖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气毕露笔端。”的确,“四王”作画着意于笔墨,而...

四僧画家山水代表作
髡残同样以山水画见长,师承黄公望和王蒙,其画风章法繁复,笔墨浑厚,山石运用解索皴和披麻皴,显现出深邃的森林与生机。故宫博物院的《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等作品,都是他深厚艺术造诣的体现。髡残与石涛并称“二石”,在清初画坛享有盛名,曾游历多地,工于文学和绘画,尤其本色画风简逸苍劲...

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
该问题的答案是四王。在清初画坛上占统治地位的正统艺术观的代表者是四王,画坛四僧,是指明末清初时期的四位僧侣画家,即朱耷、石涛、弘仁、髡残四人。画坛四僧中,朱耷的画,墨点无多泪点多;石涛之画,寓奇思于奇笔;弘仁之画,归黄山而益;髡残之画,借画谈禅,因禅说画。他们各自的画作都别具...

画僧与佛画的世界
此外,僧居宁、僧传古、僧楚安等,也都是颇有成就的著名画僧。 清初,画坛上有著名的“四僧”,即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涛。 弘仁,安徽歙县人,姓江名舫。早年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南明亡,入武夷山,逃禅皈依古航禅师,法号弘仁。后返回故里歙县,居县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夜孤啸危岫,...

“四僧”作品:市场焦点 真假难辨
据悉,北京宝瑞盈拍卖曾拍出过一件髡残作品。 作伪手段错综多样 300余年来,由于“四僧”的绘画艺术在画坛上的深远影响,使得藏家对他们的作品有着狂热的追求,再加上其画作在市场上的热捧,价格高居不下,使得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伪作。 大家最乐于谈的当属张大千对于“四僧”作品的作伪。由于彼时市场并不成熟,对...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后二字则类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

【保利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精彩赏析
父母强婚不从,弃举子业,便是明末清初四僧中唯一不因政治因素,只缘一心向佛而出家的传奇画僧髡残。 其后,髡残上人于兵祸间藏拳拳报国之心,辗转流离中研习佛法教理。顺治十一年,髡残43岁,驻锡南京大报恩寺,受觉浪道盛之嘱入修藏社校《大藏经》,钱澄之在《小传》记:丁戊(1657-1658)之间,予乔寓白下,从胡处士...

清代画坛四僧之—弘仁
他和查士标、孙逸、汪立瑞等四人被称为清初“新安四大家”,也称“海阳四大家”。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新安画多宗清(倪瓒)者,盖渐师道先路也,”画史上称弘仁、髡残、石涛、八大为画坛“四僧”。代表革新的一派。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闽返歙,往西干五明寺。画从宋元各家入手,万...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
清代画坛四僧之—朱耷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 (zhū dā)清初画坛“四僧”之一。谱名朱统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初四僧是指何人?清初四僧是指何人,他们的画风特点主要有哪些?
郑卷惠博: “清初四僧”指朱耷、石涛、髡残、弘仁.皆 为明末遗民,明朝灭亡后,髡残和弘仁参加反清斗 争失败,朱耷作为明室后裔四处避难,石涛虽欲与 清政府合作,却最终被冷落,苦难的人生经历促使 他们循迹释道,对反抗无望的现实作消极的反抗, 而寄情于书画中.四人都深通禅学,擅长山水画. 他们继承的传统属文人画,但不限于所谓南宗,受 徐渭影响尤大.这些画家重视生活感受,观察自然 和独抒灵性.其特点是,石涛之画,奇肆超逸;朱 耷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古淳雅;弘仁之 画,高简幽疏.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初的四僧指的是谁?
郑卷惠博: “四僧”是指清初的4位画家:石涛、 朱耷、弘仁、髡残.他们都出生于明朝末 年.清初,他们和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一 样,坚持气节,痛恨清朝统治者.于是, 他们削...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初“四画僧”指的是谁?
郑卷惠博: 在中国绘画史上,朱聋、石涛、髡残、弘仁号称清初的“四画僧”,他们的艺术成就, 为清代沉寂已久的画坛引人了一股清流,开创了时代的新风,并赋予中国绘画革新求...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初“四僧”是指哪四位画僧. -
郑卷惠博: “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前两人是明宗室后裔,后两人是明代遗民. 原济(又名石涛,1642—约1718年) 其画奇肆超逸;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年) 其画简略精练; 髡残(1612—约1692年,另说1612-1673)其画苍古淳雅,字介邱,号石溪,又号白秃、电住道人、壤残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渐江(法名弘仁,1610—1664年)其画高简幽疏 .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徽州府歙县人,出家后名后人,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代画家四僧中具有创新精神的是:() (1. -
郑卷惠博:[选项] A. 八大山人 B. 石涛 C. 髡残 D. 弘仁

会东县17657682713: "清初四僧"各为其谁?
郑卷惠博: 清初四僧 清初有四个著名的和尚画家,他们是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 朱耷(1626—约1705),字雪个、个山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朝皇室后裔,明灭亡后,不肯事...

会东县17657682713: 明末清初的画家四高僧指的是哪四位? -
郑卷惠博: 四高僧是指明末清初的四位画家——渐江、髡残、八大、石涛,四位对后世中国画家影响极大.能欣赏四高僧的画,趣味就相当高了. 四高僧的书法都很好,与画相得益彰,从字上就能体现各自的造型风格和艺术水准,非常不容易.当代的中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