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僧与佛画的世界

作者&投稿:薄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画僧,即僧人画家。佛画,指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绘画。这两者既涉及佛教,又涉及绘画,所以也属于“佛教与绘画”的论述范围。

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僧人画家,如:善导、贯休、巨然、法常、惠崇、朱耷、石涛等。下面就重点介绍几个:

贯休,五代前蜀画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今浙江兰溪)人,7岁出家,能诗、善书、妙画。唐天福年间(937—943)人蜀地,居蜀中龙华精舍。蜀主王建深爱其才,赐“禅月大师”号。有“十六罗汉图”和《禅月集》传世。

贯休著称佛教史的是他的“十六罗汉”画。罗汉的全称是“阿罗汉”,《大智度论》卷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法住记》说,以宾头卢尊者为始的十六大罗汉是受佛之敕,永住人世,济度众生者,并有名字、住处等。

因罗汉奉释迦之命,常住世间,济度众生,因此,人们对他们有亲近感,成为民间普遍信仰对象之一。历代画家也都喜欢以罗汉为题材作画,最著名的是贯休的“十六罗汉图”。贯休的罗汉图与众不同,画史称“胡貌梵像,曲尽其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罗汉形象,庞眉大眼垛硕鼻隆,有的倚松石,有的坐山水。用笔遒劲,线条紧密,面呈黑色,以墨为皴,黑颜之中,其唇红润,衣襟敷浓重青绿之色,与全体之墨色相呼应。山石为黑褐二色,并点青绿之苔,线条用铁线描法。因贯休罗汉图盛名,后人添加两幅,假托贯休真迹,为“十八罗汉图”,宋代苏东坡不辨,以十八罗汉而为之作赞。

因为贯休的“十六罗汉”像形貌奇特,笔法独具,所以,对他的绘画就有了种种说法,郭若虚说贯休画罗汉,是“入定观罗汉真容后写之”。

中唐之后,悦禅之风在文人士大夫中盛行,坐禅入定成为普遍的一种修养方式。如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白居易晚年隐居龙门香山寺,号香山居士,也信佛参禅。他还说;“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禅能泯人我。”文人士大夫把参禅与作画相提并论,认为两者的心理境界是相通的。所以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说:“尝睹所画水墨罗汉,云是休公入定观罗汉真容后写之,故悉是梵相,形骨古怪。”可见,参禅入定可以进人艺术创作所必须的心醉神迷的内心体验。惟有在这种内心体验中,才能达到万物齐一、物我泯灭,思想意志自由驰骋,充分抒发自我情感,这便是艺术家常说的“灵感”。参禅入定,可以使人进人解脱状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这种状态下,时空消失,内心澄澈空灵,能以瞬间游遍万里山河,长空皓月。只有内心澄澈如洗,才有笔下生气,神韵自至。

如何引发参禅入定时的心理状态,激发艺术创作灵感,这是历代文人苦苦寻求的东西。有的人用饮酒来激发创作灵感,白居易把酒醉与入定同等看待;李白有“斗酒诗百篇”之说。另一些人把“梦”作为引发创作灵感。《野人闲话》说贯休的“十六罗汉图”是应梦之作:“唐沙门贯休……因纵笔画罗汉一十六身……与他人画不同。或日梦中所睹,觉后图之,谓之应梦罗汉。”

巨然(钟陵僧),也是非常有名的五代画僧。南唐时,曾工山水画,后居京师开宝寺,从师董源。《圣朝名画录》云巨然山水画“古峰峭拔,宛立风骨,又于林麓间多用卵石,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径,远至幽墅,于野逸之景甚备。”

惠崇,为北宋著名画僧。他能诗善画,其诗与赞宁、圆悟等人齐名,称为宋初“九僧”。《图画见闻志》称他“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沈括的《图画歌》称“小景惠崇烟漠漠”。苏东坡有《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一为“咏鸭戏图”,一为“咏归雁图”。后人常引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便出于“咏鸭戏图”。  

此外,僧居宁、僧传古、僧楚安等,也都是颇有成就的著名画僧。

清初,画坛上有著名的“四僧”,即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涛。  

弘仁,安徽歙县人,姓江名舫。早年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南明亡,入武夷山,逃禅皈依古航禅师,法号弘仁。后返回故里歙县,居县西郊太平兴国寺和五明寺,或长日静坐空潭,或月夜孤啸危岫,或挂瓢曳杖,茫鞋羁旅。  

弘仁绘画学倪云林,却表现出不同于前人的峻逸、宁静和沉稳、幽僻的风格。从他的“黄海松石图”和“黄山蟠龙图”都可以看出他的这种风格。  

石溪,抗清失败后,隐避常德桃花源,在桃花源中“枕石漱水,或在山峦巘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饮,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豖栏,或避雨虎穴。后来落发为僧,云游各地。髡残是他出家后的名号。34岁时(顺治十一年)定居南京,住大报恩寺,后移居幽栖寺,直至圆寂。《桐阴论画》说石溪的画“沉着痛快,以谨严胜”。他的同乡好友程正揆,说石溪的画“深得元人大家之旨,生辣幽雅,直逼古风”。

朱耷,是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明王朝灭亡,他才19岁,从此装哑扮傻。23岁那年,朱耷在奉新山出家,法名传綮。后弃僧还俗,号八大山人。朱耷患有癫狂症,常常不由自主地痛哭与狂笑。朱耷的“愤慨悲歌,忧愤于世”,寄情于大写意的花鸟画中。他的画,常常是鱼翻怪眼,鸟睁怒目,白眼向人。郑燮题他的作品:“横涂竖抹千千幅,墨滴无多泪滴多”是很确切的。他画的山水,也多取荒寒萧疏之景,表现出逃禅出世的人生观。  

石涛,为明靖江王的后代,为逃避明王朝内部最后的权力之争,大约七岁便出家当了和尚。康熙元年(1662),石涛与其师兄喝涛云游江浙至松江,拜昆山泗州塔院的禅林高僧旅庵本月为师,旅庵是天童主持道忞的法嗣。顺治十六年,道忞奉诏北上为顺治皇帝说法,旅庵随师一同进京。旅庵出京后,奉旨入善果寺。所以石涛刻有一方印章,上书“善果月之子,天童忞之孙原济之章”,并在“十六阿罗应真图”等画上落过此款。石涛离开松江后,来到安徽宣城,先后挂锡于敬亭山广教寺、金露庵。闲云庵等,历时15年。其间,他遍游黄山,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好友汤燕生为其“黄山图”题诗:“禅伯标新双目空,通天狂笔豁尘蒙。张图累月浑相恋,戴笔闲行羡此翁。”石涛“豁蒙尘”的“狂笔”应是明中叶狂样遗风的反映。康熙十九年(1680)夏,石涛离开宣城,来到南京,寄居长干寺一枝阁。  

石涛除了画传世,还有《画语录》画论震响画史。《画语录》共十八章,“一画”论是其核心思想。一画论并非是绘画的具体技法理论,而是一个哲学本体论命题。石涛把“一画”视为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视为绘画的根本法则。

石涛晚年出佛入道,“蓄发为黄冠”。究其原因,主要是石涛对当时禅林内部的宗派门户之争不满,使他对佛门失去了信心而转向道教。

佛画,题材极为广泛,观世音恐怕是古今画家笔下最喜欢的题材了。观音画,从古到今,以各种形式出现,诸如壁画、帧画、版画、文人画、民俗画等。宣扬观音神力的画面,今存敦煌莫高窟四十多幅隋唐“法华经变”的壁画中,就有犯人临刑前念观世音名号而刀杖节节自断的场面。

唐代,以观音的帧画很流行,许多画家,精于此画。帧画一般画在单绢上,有的还加以衬布、挂带。画上除了观音形象,还有誓愿文及年月日。帧画的优点,可以悬挂,便于移动,以绘画代塑像,轻而方便。有的挂在壁上,有的挂在架上,以作供奉之用。  

五代以后,佛教版画特别发达。当时敦煌地方官曹元忠下令开版印制佛教画,印制的佛像,图样非常复杂精美,今天从敦煌的文物中还能见到,其中“毗沙门天像”、“救苦观音”像等。吴越王钱俶也曾下令开版印制佛教版画,其中印制比较精美的是“十二面观音”像。 

宋代,禅宗极盛,受禅宗“呵佛骂祖”之风影响,昔时供礼拜诸尊图像渐废,致使佛家不再专为礼佛去作佛画,而是以戏墨玩赏的心态来描述佛教人物画。他们以疏简明快的笔法,以淡雅水墨渲染,随心所欲地创作。法常的“白衣观音”是该时有代表性的作品(现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法常禅师笔下的这幅观音,通体素朴白衣,如农家妇女一般正襟危坐于临水的山崖蒲团上,以荒凉的山野为背景。观音表情镇静、端庄,神闭意定,仿佛带着几丝淡淡的哀思。观音的一旁端放着插有柳枝的净瓶,脚下水不动,四周风不吹,似乎只有观音的轻微呼吸声隐隐可闻。这正体现了《坛经》所说的:“一时端坐,但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即是大道。”   

在禅宗之风的影响下,唐末五代开始流行“禅僧顶相画”,此风宋代大盛。五代至宋元,不少日本僧人来中国请益访学,回国时都要请人画一幅顶相画,请中国名僧在画上写顶相赞,回去珍藏;或带师父的顶相画回去珍藏,已成为一种时尚。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462811的莲花生大士唐卡:


画僧与佛画的世界
画僧,即僧人画家。佛画,指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绘画。这两者既涉及佛教,又涉及绘画,所以也属于“佛教与绘画”的论述范围。 在中国绘画的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著名的僧人画家,如:善导、贯休、巨然、法常、惠崇、朱耷、石涛等。下面就重点介绍几个:贯休,五代前蜀画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今浙江兰溪)人,7岁出家,...

画佛欢喜,学佛宽容—张智栋先生108幅布袋和尚画意
欢喜与宽容的艺术诠释: 张智栋先生的108幅布袋和尚画卷,是五年艺术探索的硕果,每一幅都承载着佛法的108种生活哲理。他的匠心独具,通过布袋和尚的憨笑,揭示了佛法中的欢喜和宽容,触动了人世间的灵魂深处。中国当代画坛的瑰宝,张智栋大师,以40多年的专注,将画笔浸润在佛的世界,每一幅布袋佛像都...

画僧画僧渊源
在隋唐美术史的篇章中,我们能找到一些来自西域的画僧身影。随后的千年里,众多技艺精湛的僧人在中国绘画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僧人画家如善导、贯休、巨然、法常、惠崇、朱耷、石涛等,他们的画作与名字一同熠熠生辉。这些僧人不仅在艺术领域独具匠心,有的甚至成为了时代的标志性人...

怎样欣赏佛教绘画艺术
在这十方三世无数佛之中,宗教家、绘画家便选择佛经中所常称道的佛而绘画出来,以供瞻觐礼拜之用,这便是佛像画的由来。经常绘画的有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也就是此世界中现在世的教主;未来世的弥勒佛;过去世的燃灯佛(一名定光佛);此世界现阶段的贤劫千佛,其中包括释迦佛(第四佛)和弥勒佛(第五佛);根据《观药...

法海寺壁画人物解析
佛的世界,可说是佛画的世界,佛画的世界,也可以说是佛的世界。佛法传播以艺术为方便,在中国已历经了两千馀年。佛教与艺术,内在相通,互为显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显。两千馀年来,中国佛教壁画艺术与佛教文化精神的构建、传播,慧光相映,妙智互照,再经由佛法宝光之渗射,璀璨吉祥,成就了佛教壁画艺术独特的、美...

潘天寿:佛教与中国绘画
自隋到了唐代,佛教又见异样的振作,分门立户,各自成派,如智者的天台宗,首贤的华严宗,善导的净土宗,道宣的南山宗,吉藏的三轮宗,不空的真言宗,真是风驰云涌,叠然竞起,并且玄奘从东印度带来的佛画佛像,和金刚智、善无畏等同时所传入的仪像,于吾国的绘画上,自然与以极大的影响。唐贞观中年于阗国王荐尉迟乙僧至...

嘉德四季49期:古今须臾—宗教绘画专题(下)
水陆画因用于佛教的水陆法会而得名,有壁画和卷轴两种形式。水陆法会是佛教中为超度亡魂而举行的一种十分盛大的法会。明代由于明太祖的大力提倡,水陆法会在当时盛行不衰。史料记载,洪武五年正月,太祖亲率众臣赴道场礼佛,参加僧众一千余人。卷轴式水陆画由多幅画轴组成一套,称为一堂,在举行水陆法...

请问有哪些古代著名的与佛教相关的书画?
著名画家李公麟也取材佛教,作有《维摩演教图》、《罗汉图》等。元代赵孟俯、刘贯道的《红衣天竺僧卷》、《罗汉图》等,工笔重彩、朴素传神,别具风格。明末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石溪、弘仁更被称为画坛“四大高僧”。他们的画“自作聪明,无所师承”,笔势雄阔、形象传神,对后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画家皈依佛门,入佛15年,还俗后灵感大增,一幅作品卖出多少?
他的作品被卖作高价,他的名声传遍世界,很多人将他视为偶像,模仿他的绘画特点,希望能企及到它的艺术高度。这次我们要说的也是一个画家,他曾皈依佛门,入佛15年,还俗后灵感大增,仅一幅作品便卖出千万高价。史国良 唐朝惠能的《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便是描写佛教的诗句。...

唐卡:来自天国的祥和艺术
敬信佛法僧三宝,勤修身语意所依是所有藏传佛画艺人信守的共同铭言。绘制唐卡首先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以热贡艺人为例,每天开工之前,首先要清洁自身,佛龛前点灯熏香,院子里煨桑祈祷后,才开始 一天的绘画劳作。晚上收工之前,还要念三遍谒文。如果画的是密宗本尊和护法神,还要根据本尊和护法神的习性...

文昌市14736678342: 什么是艺僧?做好艺僧照样可以修成正果,脱离六道轮回吗?
钮张博清:狭义上是指在佛教寺院中从事着音乐演奏、绘画艺术和雕塑f工f技,并以此谋生的一种职业.广义上泛指具有艺术才能的僧侣,包括我们俗称的画僧和诗僧.近现代以后人们将艺f僧归类于专门从事佛教f新f梵f呗音乐演唱和戏剧创作等活跃于艺术行业的人. 另外,脱离六f道f轮回要彻f底断除烦f恼、惑f业,与什么身份没有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

文昌市14736678342: 咏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
钮张博清: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4.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5.云溪上、竹坞松窗. 6.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8....

文昌市14736678342: 17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画僧是谁 -
钮张博清: 髡残 字介丘,号石溪、电住道人等.其一生充满着传奇,充满着佛性,充满着彻悟.髡残自剃后,直接到隐园的龙三三家庵修行,从此正式走上了他人生的禅修之旅.后来他听师之命云游江南到了南京,并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参加了大报恩寺校刊《大藏经》,顺治十五年(1658)拜在觉浪禅师门下,改法名为大杲,成为曹洞宗上青糸的传人.之后他又修禅于栖霞寺和天龙古院,最终髡残选择了牛首山为其禅修之地,并终老于牛首山.

文昌市14736678342: 画的种类都有什么?? -
钮张博清: 分别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文人画: 系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也称“士大夫甲意画”.用书卷气作为一个评画的标准,意指诗意画或称诗卷气.其作品大都取材于山水、古木、竹石、花鸟等.表现手法以水墨或谈设色写意写为多.其代表人...

文昌市14736678342: 吴道子的画作风格是自由且雄壮 -
钮张博清: 吴道子的画作风格是自由且雄壮 吴道子,(约公元680~759年),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画圣,又名道玄.吴道子长于山水画,他主画的《金桥图》令人拍手称绝.在他独自画《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的过程中,其绘画技艺更有所创新. 唐...

文昌市14736678342: 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古代画家 -
钮张博清: 画僧牧溪,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且非常逼真,而他却将这些包容在内里,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是很有趣的,是很有诗韵的.因而,这是最适合日本人的爱好、最适应日本人的纤细感觉的.可以说,在日本的风土中,牧溪的画的真正价值...

文昌市14736678342: 简述美术史上四僧的艺术成就 -
钮张博清: 清初四僧:朱耷、石涛、弘仁、髡残.朱耷(1626-1705)字雪个,原姓朱,乳名耷,自号八大山人,为受封于江西的明朝宗室弋阳王后代. 八大山人的书画早年曾受董其昌影响,由于处境与情感的变化,使他突破了董的藩篱,走了和四王迥...

文昌市14736678342: 佛像画的祖师是谁? -
钮张博清: 佛画祖师”曹不兴三国时期,兵祸连结,杀伐无已,提倡和平行善的佛教乃迅速发展,一些西域(今中亚一带)僧人将佛本生故事画传到内地.吴国画家曹不兴见后,摹写不已.他心敏手灵,能将佛像头、面、手、足、肩、背等人体比例,画...

文昌市14736678342: 茶杯在上,茶壶在下.谁有短文? -
钮张博清: 茶杯与茶壶 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

文昌市14736678342: 写敦煌莫高窟的文章 (有作者, -
钮张博清:[答案] 敦煌莫高窟游记文 / 西河居士 怀着对敦煌的憧憬与神往,在经历了茫茫戈壁的长途跋涉后,当我醒过神来的时候,终于明... 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莲花砖,烘托出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莫高窟始凿于公元366年,从隋至元,历代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