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阅读题及答案

作者&投稿:壬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现代文品读文言文点击 八年级下的孔孟论学的题目,不要答案!!~

一.词语解释
是知也 是;
远之事君 事: 君:
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 以:
弃甲曳兵而走 兵: 走: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望:
二.句子翻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下列对“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一直走不到一百步,不过也是在走啊
B只不过不止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C只不过不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D一直跑不足一百步罢了,也就走了吧

三内容理解
1《论语三则》中第三则说学习《诗经》能有哪些学习效果

2《论语三则》中第二则表达了孔子对 的称赞,其原因是

3《五十步笑百步》中梁惠王向孟子请教的原因是:“ ”;结论是“ ”

4“五十步笑百步”现已成为成语,其语意是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孔子,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时著名的 家、 家、 家,有“ ”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 .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 .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 .
  6、选文第四则,以“ ”和“ ”两个比喻,意在劝人 .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 (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 ;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 ”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精神.
  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 时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6、选文第四则,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劝人自强不息.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孔孟论学》阅读理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孔子,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 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 时著名的 家、 家、 家,有“ ”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 。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 。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 。
  6、选文第四则,以“ ”和“ ”两个比喻,意在劝人 。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 (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 ;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 (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 ”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 精神。
  
  
  答案: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 时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6、选文第四则,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劝人自强不息。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孔孟论学》原文和译文
 一、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书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孔文子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比如下棋作为一种技艺,只是一种小技艺;但如果不专心致志地学习,也是学不会的。奔秋是全国闻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虽然也在听,但心里面却老是觉得有天鹅要飞来,一心想着如何张弓搭箭去射击它。这个人虽然与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很明确:当然不是。”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尚书》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德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凭周武王这样很有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王这样很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致连打仗的杵也都在血水中漂流起来呢

1、孔子是春秋末期时期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学生言行的书。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辩论的情况。孟子战国 时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3、选文第一则是孔子自述他进德修业的过程和认识能力提高的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生经验不断积累的规律告诉我们学习能使人终身受益。 4、选文第二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必须要紧密结合。 5、选文第三则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表明要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6、选文第四则以“为山”和“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劝人自强不息。 7、选编《孟子》中的第一则告诉人们一个有关学习的道理学习不能一曝十寒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运用文中出现的成语。 8、选编《孟子》中的第二则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著名论断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批判怀疑精神。


孔孟论学(前四则)啲原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溃,进,吾往也。《孔孟论学前四则》...

《孔孟论学习》的翻译 八上的
本回答由科学教育分类达人 何晓强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2) 17 35 SophieM00 采纳率:65% 擅长: 暂未定制 为您推荐: 狼翻译 孔孟论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 拍照翻译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 《孔孟论学习》 孔孟论学习课文 孔孟论学习翻译 孔孟论学习是什么 其...

孔子在 孔孟论学 中对 文 的阐释
2011-01-06 《孔孟论学》 翻译和重要字词啦。。。 (招手~~~) 30 2017-12-01 《孔孟论学》中孔子和孟子的侧重点是否相同 1 2011-12-26 孔孟论学第四则中孔子以“为山”和“平地”为喻,是为了 (作者... 9 2012-12-22 孔孟论学阅读题及答案 25 更多类似问题 > 为...

孔孟论学,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就符合礼的要求;四十岁时就掌握各种知识,不被迷惑;五十岁时懂得自然的规律、法则;六十岁时听到别人说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时听从内心想要的,但这些想法都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学习了但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思考了但不学习内心就...

孔孟论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要虚心求教,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并不是耻辱的事,请教别人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出自:孔子《论语·公冶长...

文言文谙
孔孟论学: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9分,每小题3分)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

孔孟论学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得了礼仪,说话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掌握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不用怎么想就能领会,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无所得。”子贡...

问与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启示】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5. 师旷论学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

孔孟论学习原文
1、孔子曰2、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论语·为政》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5、《论语·为政》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初二《孔孟论学习》如何翻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习选段阅读答案 -
夏秀善泰:[答案] 一、字词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亦说( )乎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思援弓缴( ) 流杵( ) 一日暴( )之 ... 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世说新语》)《孔孟论学习》阅读答案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

鹿泉市15599645406: 沪教版八年级上20课孔孟论学课后学习建议阅读求答案 复习六年级第二学期读过的《论语八则》,其中哪 -
夏秀善泰: 额,哪八则我不是很清楚,自己下面论语看看有没有八则的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道德修养】【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

鹿泉市15599645406: 10.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㈡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 -
夏秀善泰:[答案](1)孔孟都从统治者角度提出对百姓要施行仁政.(2)孔子从“使民”角度提出要爱惜人民,征用劳役要符合适当的时节;孟子从“教民”角度提出通过好的教育得到百姓的心.【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文经典的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 点击答案 -
夏秀善泰: 一、词语解释(15分) 1、五十而知天命 知 懂得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 容易 生 生长 3、今夫弈之为数 为 作为 4、进,吾往也 进 前进 二、句子解释(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常识 -
夏秀善泰:[答案] 朝代:春 秋 战 国 出处:《论语》《孟子》 介绍 :孔孟论学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名丘,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学说继承人.有“...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习练习题 谁能给我一份.如果有《黄生借书说》的也给我一份+分啊 要带答案的,整理好的 -
夏秀善泰: 《黄生借书说》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黄生借书说》作者 ,号简斋,又号 . 2.给下列句子中的字注音: 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 ) 强( ) ⑵而惴惴焉摩玩不已 惴( ) ⑶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少( ) ⑷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好( ) 3....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 六十而耳顺的顺是 -
夏秀善泰:[答案] 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内容理解 -
夏秀善泰:[答案] 第一段:学习作用——终身受益 第二段:学习方法——学思结合 第三段:学习方法——学与问结合 第四段:学习态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第五段:学习态度——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第六段:学习态度——读书要有质疑精神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论吾如有萌焉何哉:如.何专心致志:致尽孔孟论学<br/>
夏秀善泰: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读书笔记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有萌焉...

鹿泉市15599645406: 《孔孟论学》 -
夏秀善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珐盯粹故诔嘎达霜惮睛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