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的每一则分别讲了什么

作者&投稿:孙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孔子论孝的每一则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讲述了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分别阐述其含义和背后的思想。

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道包括对父母生前的尊敬和死后的安葬与纪念,都应遵循礼制。这一则强调了孝道中的礼制精神,即在父母生前尽孝,死后按照礼制安葬和祭祀,体现了孝道的连续性和尊严。

2."无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道是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这也是孝道的根本。这一则强调了孝道的核心是遵从父母的意愿,尽到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不仅是赡养父母,还包括对父母的尊敬。如果只是养而不敬,那与养犬马又有何区别?这一则强调了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即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激。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即对父母和颜悦色,尊重父母。这一则强调了孝道中的内心态度和精神层面的孝敬。

5."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动静有礼,曲而有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孔子描述了孝子对父母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强调孝道是始终如一的。这一则强调了孝道的全面性和坚持性。

这些例子展示了孔子论孝的不同方面,包括尊敬父母、赡养父母、内心态度等,形成了孝道的完整观念。在这些论述中,孔子将孝道视为一个人品德的基础,是仁爱的根本所在。

孝道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和精神追求,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现。通过这些论述,孔子教导我们要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内心的仁爱之道。




孔子论孝的每一则分别讲了什么
1."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道包括对父母生前的尊敬和死后的安葬与纪念,都应遵循礼制。这一则强调了孝道中的礼制精神,即在父母生前尽孝,死后按照礼制安葬和祭祀,体现了孝道的连续性和尊严。2."无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道是对父母的...

孔子论孝的三个层次分别是?
1、养亲是孝的最低层次 孔子的孝是对西周以前的孝进行改造,更加突显孝的人文意味。能养是对父母孝的基本要求,能养就是孝。能养是对孝的基本要求。奉养保证了父母的物质需求,但作为人类还有更高的需求。人类的高需求说明能养是孝的最低层次。2、敬养是孝的较高层次 奉养是对父母物质需求的满足...

孔子论孝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孔子“孝”论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养”,即赡养和养护父母。二、是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父之事业发扬光大。三、是要从内心里对父母充满爱意。孔子介绍:孔子(孔夫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

孔子论孝的三个层次分别是什么?
一、是“能养”,即赡养和养护父母。二、是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父之事业发扬光大。三、是要从内心里对父母充满爱意。孔子孝论的三个层次是依次展开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华的。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是对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认可,是对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作为人子的本分。但一个人只是...

论语中写“孝”的句子并翻译
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2、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

论语(论孝)六则解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_百 ...
【译文】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评析】一个人是不是孝,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父母兄长以及邻居说了算。见出孝在当时就是光荣模范的人物了。]【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樊迟(2)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论语-学而篇 论孝四篇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

孔子论孝的文言文翻译完整版 孔子论孝文言文翻译
孔子论孝的文言文翻译: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孔子的“孝”包括哪三个层次?
一、是“能养”,即赡养和养护父母;二、是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父之事业发扬光大;三、是要从内心里对父母充满爱意。孔子孝论的三个层次是依次展开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华的。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是对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认可,是对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作为人子的本分。但一个人只是...

曾子论孝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
意思是:孝有三种情况,大孝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让父母受人尊重,再次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再次之是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出处:《礼记·祭义》是古代经典儒家著作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对祭祀意义的阐述。原文: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泾阳县17057958932: 论语(论孝)六则 -
盖关奈康: 第四、六两则讲的范围是_生,事之以礼_.对父母怀有_尊敬_之心,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_谦恭_.

泾阳县17057958932: 论语中关于孝的句子和解释 -
盖关奈康: 论语为政第二【原文】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注释】 (1)孟懿子:鲁国的...

泾阳县17057958932: 关于孝的论语十则越多越好 -
盖关奈康: 论语学而第一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第二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泾阳县17057958932: 十条论语中关于孝的 -
盖关奈康: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泾阳县17057958932: 论语讲孝的句子(句子要全的,还要意思) -
盖关奈康: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泾阳县17057958932: 古文:孔子论"孝" 翻译 急~ -
盖关奈康:[答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有子:孔子的...

泾阳县17057958932: 孔子认为孝的意义是什么?试综合本篇论孝各章说明
盖关奈康: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

泾阳县17057958932: 孔子认为什么是孝? -
盖关奈康: 问题一:分析并归纳孔子所认为的“孝”. 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

泾阳县17057958932: 儒家大义:孔子如何教我们孝顺父母 -
盖关奈康: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建树有许多,关于中国传统的孝道,孔子对于这方面也有他自己的论述.归纳起来有如下12条: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

泾阳县17057958932: 八上论语九则,后五则的故事,就是有一个子游问孝那个,一一列下来!!急用,谢谢 -
盖关奈康: 1、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问孝的意思.夫子说;”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体会到服么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2、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