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其二是怎么样的一首诗

作者&投稿:望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采莲曲(其二)”中的千古名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唐代诗人(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与李白及当时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人物过从甚密,唱酬不断。曾到过西北边塞。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科,授汜水县尉。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有诗相送;经岳阳,有诗送李白。次年回长安,又出为江宁县丞。数年后贬为龙标县尉,李白有诗遥寄。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王昌龄诗生前已负盛名。殷《河岳英灵集》收24人诗作,其中王诗最多,并誉之为“中兴高作”。他擅长七言绝句,以之与李白并称,人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绝句长于抒情,善于心理刻画,能以典型的情景、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涵,意味浑厚深长。现存王昌龄诗180多首,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他的七言绝句以写边塞、从军为最著名,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意境开阔明朗,情调激越昂扬,文字洗炼,音调铿锵。尤其后一首,深入浅出,寓意深沉,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一些反映“边愁”的诗,也是悲凉慷慨,沉深含蓄,使人吟味无穷。另有一部分描写妇女寄怀友人的诗作。今存《王昌龄集》2卷,《王昌龄诗集》3卷,《全唐诗》编录其诗为4卷。新、旧《唐书》有传。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七绝。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王昌龄诗用映衬手法描写采莲中的少女,性格精巧活泼。


采莲曲中的芙蓉指的是什么
《采莲曲二首》原文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二首》翻译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

采莲曲其二是怎么样的一首诗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一首七绝。王昌龄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这首诗王昌龄诗用映衬手法描写采莲中的少女,性格精巧活泼。

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解释
采莲曲二首(其二)(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 唐代诗人(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与李白及当时边塞诗派、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人物过从甚密,唱酬不断...

采莲曲(其二)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一种思想感情应该是表现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其二):采莲姑娘穿着和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在荷花丛中
采莲姑娘混杂在池塘中,人们难以发现,只有听到她们的歌声,人们才知道她们从荷花丛中来。除了王昌龄的,还有李白、白居易都写过《采莲曲》

采莲曲二首(其二)的译文是什么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王昌龄的诗《采莲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采莲曲》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 原诗如下: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白话译文: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

请将王昌龄《采莲曲》改写成一篇300左右记叙文,注意写景,叙事与抒情相...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

《采莲曲》古诗赏析
《采莲曲二首》作品介绍 《采莲曲二首》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3卷。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显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

采莲曲中“乱”字的意思
对“乱“的三种解释,引出三种不同的解读,原文:《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域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场面,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王昌龄这首《采莲曲》表现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

兴隆县15223358483: 采莲曲其二作者 -
晁园障翳: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

兴隆县15223358483: 《采莲曲(其二)》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
晁园障翳:[答案] 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兴隆县15223358483: 采莲曲(其二)的意思 -
晁园障翳: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王昌龄 (约690— 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兴隆县15223358483: 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诗的解释 -
晁园障翳: 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兴隆县15223358483: 王昌龄的【采莲曲二首】其二解释 -
晁园障翳: 采莲曲二首(其二)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 唐代诗人(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兴隆县15223358483: 采莲曲其二诗的第三句采莲女乱入池中看不见这是因为? -
晁园障翳: 第2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

兴隆县15223358483: 采莲曲这首诗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
晁园障翳: 采莲曲这首诗赞美了人与自然和谐恬静之美, 劳动者的美,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采莲曲》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原文如下: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

兴隆县15223358483: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
晁园障翳: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兴隆县15223358483: 王昌龄的采莲女二首(其二)刻画了一群怎样的采莲女形象 -
晁园障翳: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菏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江南一带的青年女子的形象在这里被描绘得是多么真切动人,天...

兴隆县15223358483: 王昌龄《采莲曲》其二中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怎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 -
晁园障翳:[答案] 乱入 混杂在 关于这句诗的理解,可参看一个精彩的网友点评,相当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