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礼论第九段的翻译

作者&投稿:权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荀子《礼论》(节选)的译文~

一、译文
礼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
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就制定礼仪,划分等级,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资也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为了物资和欲望两者相互制约,保持长久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
二、原文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三、出处
《荀子》·《礼论》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
《荀子》全书一共32篇,是他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二、作品赏析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三、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汉族,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论

知礼篇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注释]穷:走投无路。
[译文]礼是从哪里产生的呢?答案是:人类生来就有欲望,欲望达不到不可能放弃追求;追求没有限度和界限的时候,就不可能没有争夺。互相争夺就引起混乱,乱起来就没有出路。古代圣贤憎恶这种混乱局面,所以制定礼义来区分人的等级界限,用来适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追求。使人的欲望不超过物质供应的限度,物质供应不是无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这两方面互相制约并有所增长,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
[评介]这段话道出了礼制产生的原因。礼是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不管在它形成的哪一个阶段,其中一个宗旨一直是明确的,那就是遏制人的私欲,防止它膨胀到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地步

原文出自《荀子·礼论》中的内容,按原文章中的自然分断,第九段的内容应为:

 

 

原文内容:

礼者,以财物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文理情用相为内外表墨,并行而杂,是礼之中流也。故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厉鹜不外是矣。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高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 

 

 

 

 

原文大意:

礼,以财物作为行礼的费用,用贵贱的不同作为礼仪制度,以祭物的多少不同区别上下,把隆重和简省作为要领。礼节仪式繁多复杂,表达的情感欲望和所要起的作用简约,这是隆重的礼。礼节仪式简单,表达的情感丰富和欲望繁多,这是简约的礼。礼节仪式和表达的情感相互配合,并行不悖,这就是礼适中的表现。所以,君子隆重大礼,简省小礼,中等的礼适中。不论是行走、疾飞还是奔跑,君子的一切行动都不应超出礼的范围,这是君子的范围界限。如果人的活动都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称为士君子了;超越了礼的范围,就只是普通民众;如果遵循礼而又能随意地活动,又都符合礼的要求,就是圣人了。因此,君子品德敦厚,是靠了礼的积蓄;君子心胸宽广,是靠了礼的深广;君子品德高尚,是靠礼的高大;英明的君子,是因为礼的透彻。《诗经》中说:“礼义完全合符法度,言行就能适当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另及:全文的白话翻译内容在附件里!!




荀子礼论第九段的翻译
因此,君子品德敦厚,是靠了礼的积蓄;君子心胸宽广,是靠了礼的深广;君子品德高尚,是靠礼的高大;英明的君子,是因为礼的透彻。《诗经》中说:“礼义完全合符法度,言行就能适当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及:全文的白话翻译内容在附件里!!

论语十则每则一个问题 加解释 急急!!!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 ,后。意思是分...

论语十则求翻译
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论语全文解释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论语十则翻译
第八则是学习态度,强调学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 第九则是学习态度,强调要惜时而学。 第十则是学习方法,强调“思不如学”。编辑本段“乐”之解释 不亦乐乎的“乐”应该读lè,不应该读yuè。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文言文礼论的翻译
原文出自《荀子·礼论第十九篇》,即: 原文大意:礼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就制定礼仪,划分等级,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

荀子·礼论的荀子·礼论
第一段:本段中指出人生而有欲,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争斗,最后无法收拾。所以先王制定礼义,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要求,礼义就是为了使欲望和外物得以平衡才出现的。第二段:礼最突出三种本原:一为天,二为先祖,三为君师。荀子认为,天子的种种礼,突出的是尊敬本原和实用。两者结合,就成为天子礼的表现形式,是最...

初一语文第十课(论语十则)的翻译!!!
编辑本段第九则:修身做人翻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然后(古今词):然 ,后...

此教育之所以为要也啥意思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节出自《论语·子罕第九》。这里既阐明了尊师重道,又提出了教学与学习方式的问题.这是颜渊对老师的评价。说的是,“(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就...

论语原文及翻译赏析
《论语·子张》翻译: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9、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翻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1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翻译: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南华县13893967950: 荀子《礼论》“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译文 -
锁恒羚黄: 君子既有内在的道德修养,又能明辨是非.能鉴别什么是非呢?答:贵贱和长幼都有上下等级的差别,贫富轻重都能有所分别,并各安其分.

南华县13893967950: 《礼论》全文翻译 -
锁恒羚黄: 原文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

南华县13893967950: 是礼之所起也的是什么意思 -
锁恒羚黄: 礼论(节选)荀子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 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

南华县13893967950: 规矩诚设矣 则不可欺以方圆 君子审於礼,则不可欺以诈伪翻译
锁恒羚黄: 语出《荀子 礼论》 圆规角尺真正设置了,就不可能再用方圆来搞欺骗;君子对礼了解得明白清楚,就不可能再用诡诈来欺骗他. 所以学习的人,本来就该学做个圣人,不是只学做个没有原则的人.

南华县13893967950: 荀子理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 -
锁恒羚黄:[答案] 1、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度量”、“分界”可译为限度和界限 2、人天生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去追求 3、此段选文为《荀子·礼论》开篇,总说礼兴起的原因(若想答得详细点可以加上后面的文字...

南华县13893967950: 翻译《荀子 礼论》天地以合,日月以明至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
锁恒羚黄: 史记 礼书 斋阄 原文: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 斋矣哉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益损也. 荀子原文: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

南华县13893967950: 礼论(节选)的译文
锁恒羚黄: 知礼篇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

南华县13893967950: 荀子《礼论》(节选)的译文 -
锁恒羚黄: 社会行为规范是怎样兴起的呢?回答是:人一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欲望而又得不到,那么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追求没有限度和止境,那么就不能不起争夺,争夺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君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制定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来进行分别,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供给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因物资短缺而得不到满足,使物资不会被人们的欲望所耗尽,欲望和物资这两者互相扶持而有所增长,这就是社会行为规范的起源.

南华县13893967950: 《荀子》礼论篇 -
锁恒羚黄: 我从荀子的生平看 翻译可能为 施行礼教讲究秩序的社会,就是文明仁义(世界)的终极目标.

南华县13893967950: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为学莫重于尊师的意思 -
锁恒羚黄: 师和傅的意思相近,都是老师的意思. 如果希望国家兴旺发达,必须以师傅为贵,以师傅为重,做学问办学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尊敬师长,尊重社会上的知识分子了.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2014年9月9日《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