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国号以后元朝皇帝和三大汗国君主有没有会过面

作者&投稿:莫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要该国号为元?~

中国历代的国号,曾经都是一些地名,周天子崛起在“周”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周”,秦人崛起在“秦”这个地方,得天下以后定国号为“秦”,刘邦得天下定国号为“汉”,到不是因为他是“汉”这个地方的人,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天下盟主项羽封为“汉王”,他以汉王的身份入主中原,曹操的儿子称帝,国号“魏”,是因为他的父亲作过“魏王”,其地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杨坚做过北周皇帝的“隋王”,得天下也以“隋”号之,“隋”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唐朝的开国皇帝做过隋朝的“唐王”,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做过“宋王”,但曾经领过周朝“宋州归德军节度使”一职,因此建国后国号为“宋”。

宋朝建立以后经历了三百来年的风风雨雨,先是被辽金两个来自北方的政权,夺去了长江以北的大片江山,最后终于被同样来自北方的元军所灭,这已经是忽必烈建立大元朝十六年以后的事了,如果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算起,那就是六十多年以后。这回,来了一个不照先例办事的皇帝,这位皇帝和他的父祖,本来崛起于大漠以北的蒙古地区,照老规矩得了天下就叫做“蒙古国”好了,多省心的事儿,他的父祖两代出于草创,也姑且是这么办的,但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这位大汗有了新的想法,不照老规矩办了。

成吉思汗家族的发迹史,说起来枝枝蔓蔓,说上三天三夜也难于说清楚,简短截说,那就是成吉思汗的亲孙子忽必烈,经过一系列的内斗外斗,终于在公元1260年,得到了蒙古大汗的位置,七年以后,忽必烈迁都“大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城,又过了四年,他将他的国家改名为“大元”。

要改变一国的国号,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这件事情在好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筹划。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叫的响的名字,谁愿意轻易的改变一个国家的国名呢?忽必烈得到了一个好名字,因此他毫不犹豫的用“大元”取代了“蒙古”,“大元”的国号出自儒家经典《易经》中的“大哉乾元”一句,是对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浩大的宇宙的赞叹。这当然不是出于皇帝自己的主意,虽然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和历史,也有条件受到较好的教育,可是即便是这样,他的汉文化的程度,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大元”这个国号的提出,的确来自中原知识分子的建议。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嫡亲孙子,其父是成吉思汗的嫡幼子拖雷,拖雷大家都熟悉,只要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或者电影电视剧,无不知道拖雷是郭靖大侠儿时的伙伴。拖雷又有六个嫡亲的儿子,其中有三个做了皇帝,他们是:长子蒙哥,1251年至1259年,为蒙古国第四任大汗,在中国的史书中为元宪宗;四子忽必烈,继蒙哥为元世祖;第五子旭烈兀,为伊利汗国主,《史集》一书直接称之为“伊郎国皇帝”。

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创业以来的第三代,因为有父祖开创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当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因为蒙古人的传统,免不了还要学习驰马疆场,但是也有了条件接受一些较好的教育,和起于草莽的成吉思汗迥异了。1251年,忽必烈的亲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道: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由此可见,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时候,忽必烈就有“大有为于天下”的抱负,在他的身边开始聚集一些有学问的人才。忽必烈对汉族的文化很有兴趣,非常的神往,这就象我们今天很多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样,所以,当时的忽必烈就已经延聘了不少的汉人到王府来做幕僚,向他们学习汉人的文化和制度,这些许多汉族的幕僚中间,有一个当时叫做“子聪”的和尚,他就是后来主持营建北京城、改国号、制定朝仪的刘秉忠。

公元1271年的旧历十一月,由刘秉忠领衔,几位大臣给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说:“元正、朝会、圣节、诏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礼。”就是说按照忽必烈认可的方案,改国号行朝仪的一系列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兴,批准了他们的方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为此,朝廷下了一道诏书,公告天下。 在古代,朝廷的诏书也都是很好的文章,因为写诏书的人都是当时文人的冠冕,如果没有一流的文章手段,做皇帝的也不可能任用他来为自己草诏,所以,这些诏书也都可当作好文章来一读,这类文章一般来说,都非常大气、庄严,又有雄辩的说理,又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还有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天下的人听起来能够心服口服。不信的话可以试读一下这分诏书,诏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于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

五帝三代的时候的国号,与其说与地名有关不如说是与统治者的族名相关。周族的首领当了天下的头头,自然天下也该跟着我们族一样叫周,这也是典型的加天下了。可是后代皇帝选择国名的时候却不再根据自己的族名了,这也是由于越往后民族的范围越大,作为一个民族的首领当上全天下的头头的大都是那些少数民族的英雄们了。但是少数民族虽然被汉人们称作胡人、鞑虏,但是已进入中原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响当当的招牌,不能再用过去老土的名字了,于是契丹人建立的朝代只有很短一段时间叫做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朝代名称更与女真和蒙古没有关系。
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但秦的国号却也是从古老的秦族哪里来的。真正让国号和族名分开的是汉。项羽虽然号称西楚霸王,但是楚国是他们项家的老字号,并非他独创。前面还有一个陈胜,号称“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可是这个楚字一方面和他是楚地的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打着项燕的旗号有莫大的关系。刘邦的汉的得名却和刘邦自身的家族没有关系,与他的居住地也是八竿子打不着。因为他过去也是一楚国人,虽然刘姓号称是尧的后代,但是他也没有把自己的国号叫做唐。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分封诸侯,立刘邦为汉王,管辖巴、蜀、汉中,这些地方就是现在的四川、重庆和陕西南部等地,在当时也算是开发比较晚、比较落后的地方,换句话说,项羽让刘邦同志忙着搞西部大开发去了。这些地方又有一个名字叫做梁州,又叫汉中郡。汉中郡以汉水为名,项羽又以汉中郡为刘邦的国名,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造就了一个民族的称号,并沿历数千年。当我们自称是汉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名称是在两千年前,由一位失败的英雄起的。
刘邦当了汉王没多长时间,就当了汉皇帝。斗转星移二百年以后,由一个人顶替刘邦的子孙们当上了新的皇帝,这就是王莽。我过去一直以为王莽是因为自己代汉新受天命,是“新”的皇帝,所以把国名叫做新。后来翻阅汉书才知道,王莽年轻的时候,他叔叔把自己的封地分了一些给他,他因此被封为封为新都侯,在南阳新野之都乡。这个新字原来是与新野有关,就是不知道刘玄德同志当年在新野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自己避难之所竟是二百年前篡汉的王莽的封地,并因此产生了王莽的国号。
王莽之后二百年,又由一位志在取汉皇帝而代之的人物出现了,这就使后代与王莽并称的曹操。后来的老头子们一痛心朝政的时候或者是由哪个人权倾朝野了,就会告诉皇帝,现在有人“智同操、莽”。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为什么会把曹操放在王莽之前,大概是曹操生前没有篡汉,可能是更具有迷惑力。曹家国号魏与曹操苦心经营的一座城市邺有关。这个邺本来是袁绍的城池,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就因为那里出土了一个文物——铜雀?邺战国的时候是魏国的地盘,过去不是说有一个叫西门豹的在这里当过官吗。后来 汉献帝策命曹操为魏公,后加封魏王,在后来曹丕窜了汉献帝的位以后,就把国家改名叫魏了。当时的刘备自认为是汉家正统,也就成了皇帝,名字还叫做汉。有趣的是刘备的地盘和当年刘邦当汉王时的地盘一模一样。而孙权假装向曹丕称臣,草皮因为孙权统治的统治区域在春秋时的吴过的地方,就封他为吴王。这就使三国的名称的来历。
司马家的朝廷成为晋,原因是在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五月,把并州的太原上党西河乐平新兴雁门、司州之河东平阳八郡,封给了司马昭,称为晋公。原因很简单,这些地方在春秋的时候是晋国的地方。后来司马炎篡位,国号也就是晋了。
西晋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这给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创造了逐鹿中原的机会。匈奴的刘渊算是比较早一批称帝建国的。他的国家叫汉。据说是因为刘渊以为他们匈奴人过去和汉朝和过亲,自己身上多少沾一点汉家的血脉,匈奴的单于(好像是呼韩邪)和汉朝皇帝拜过把兄弟,现在汉王朝没了,我兄终弟及当汉朝的皇帝也未成不可,再利用汉王朝的一点点名望,来骗那些老百姓们。可是这中期名字的方法太过牵强,许多政权的内部人士也不是很赞同,后来他的族人刘曜当了皇帝以后,就假装过去曾经碰见夜里两个自称要把一把宝剑交给“赵皇帝”小孩儿,既然小孩儿说了这事给赵皇帝的,那我当了皇帝以后就要把国号改为赵,这就是十六国中的前赵了。四川的李家也属于比较早就跟朝廷闹独立的,但是已开始只是该了一个年号,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建立国号。后来一看刘渊他们创立了国号,心里就痒痒了。到了李雄的时候就号称成都王,后来又称大成皇帝,但这个成字,我觉得还是从成都那里来的。后来李寿即位以后,把国名改做汉,这就使因为他当年当大将军的时候被封为了汉王。这就使历史上的成汉。前凉政权是一个地方性的政权,而且他似乎也的确没有称雄天下的意思。其政权得名在于它的领导人始终是名义上的晋的凉州刺史,虽然这个凉州刺史最后不怎么受朝廷的管(江东的小朝廷哪管得了西北)而且这个官也是世袭的。凉州在我国今天的甘肃一带,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那里荒凉才的名为凉州的,一家之言而已。据说前凉的张家是汉初张耳的后裔。张耳的儿子张敖当年死活也不肯杀了刘邦,他们老老实实当凉州刺史倒是有几分先祖的风范。前凉政权之后有好几个叫做凉的国家存在于十六国时期。比如同样是名门之后而且是帝王之祖的西凉李家。这个李家自称是李广的后代,而后代的李唐王朝则说自己是他的后代。“武昭王讳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人,姓李氏,汉前将军广之十六世孙也。”至于他真是还是假是李广的后代,由于《晋书》是唐朝人修的,为了美化自己自称的祖宗,这么夸大一点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再说李广本来就是凉州人士,就算不是自己的祖宗也算是老同乡了。李家虽然过去只是张凉政权手下的臣子,但是掌握了大权以后就不象张凉那样老老实实当凉州刺史了。而是自立为了凉王。与别的政权自立为王不同,《晋书》把别人称王(无论是胡人还是喊人,只要他不是正统的晋室)都称作是伪,而不把李暠的凉王前面加上伪字,谁让人家的子孙有出息当上了正统的皇帝呢。苻坚的手下吕光也建立过一个凉政权,也在凉州,史称后凉。可能是因为它的建立几乎紧接着张凉政权,可能也是因为吕光曾经击败并处死了张凉政权的最后一个继承人(虽然他好像一天凉州刺史都没有当过)张大豫,才被史家称做是后凉吧。史家称呼一个朝代往往是很有规律的。比如十六国时期的前后两个赵国。一个是刘曜建立的赵,还有就是石勒建立的照。这两个赵前后相接,而且又是石赵灭亡了刘赵,所以刘赵就被称作是前赵,而石赵就被叫做后赵了。
吕光的手下有一个叫段业的人搞了分离主义,建立了另一个凉政权,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由于李凉政权的建立而被大大的削弱了。李凉被史家称为西凉,而段业建立,后来由沮渠蒙逊取代的凉政权叫做北凉,这是由于他们的地理位置的原因了。吕光手下的另一个将领秃发乌孤与段业几乎同时建立了另外一个凉政权,即南凉。秃发乌孤的姓名的取得很有些古朴的意思。据说秃发乌孤是在他妈睡觉的时候出生在被窝里的。鲜卑人把被子叫做秃发,所以它就有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姓氏,倒不是说他生下来就是光头。这样子取得自己的姓氏可比慕容家“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那种做秀的的方式质朴的很多。南凉建立以后,一时间进凉州地区就出现了四个凉国,再加上前面的前凉,以凉为国号的国家多达五个,在十六国时期能赶得上这个数字的就数各种各样的燕国了。
慕容燕前后有好几个。比如,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但是他们的老祖宗,或者说是第一个称燕的是前燕的慕容皝。他自称燕王开创了后面一堆燕的历史。之所以称燕,是因为慕容家族活动的地区一开始主要是在古代燕国的地界上,即今天辽宁和河北东北部地区。后来慕容家的人建国就算不在老祖宗所在的燕地,也要称燕,就好像后代有许多刘姓建立的汉一样。前燕的国祚不段,可是后来这几个燕的国祚都不长。慕容垂的后燕虽然稍微长了一些,可是后来却由一个慕容家的养子、具有朝鲜血统的高云继承了统治,高云早死,由部下冯拔继任,史称北燕。最短的西燕才存在了十年,可是却曾经出现了一年当中换了五个统治者,其中还有一个不姓慕容的。
那个时候有三个秦。一个是苻秦,一个是取苻秦而代之的姚秦,还有一个西秦。苻秦的创始人是苻洪。这个人是很具有迷信色彩的一个人,尤其是他的姓名。他本来姓蒲,之所以姓苻,是因为“谶文有‘草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草付’字”,而所以叫洪,是因为小的时候“民谣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国号称秦,是因为他在后赵的时候担任过陕西附近的主要军事负责人,后来又主要在这一带活动,加上自己本身就是秦地的人,故而如此。后来他的后代建都于长安,更要以秦为号了。后来姚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国号为秦。姚家也是时代在长安一带活动的。西秦的乞伏国仁,家也是陕西的,又曾经和姚家一样做过苻坚的手下,建立的政权也叫秦,只不过地域靠西,所以叫西秦。
“五凉三秦在西北,两赵五燕河北立。成汉西南开生面,夏魏代国卓然立。”十六国时期,晋以外的政权先后其实不止石榴。西北的夏,河北的冉魏和北魏的前身代国也是当时比较重要的政权。十六国时期有一个很小的政权曾经存在过,那就是冉闵的魏,史称冉魏。冉闵在邺建立政权,自然就效法曹操,建国号为魏了。赫连勃勃本来和刘渊他们是一家子,也姓刘,但是建立政权以后,认为自己不能跟妈的姓刘,但是自己爹本来姓什么也不知道了,认为“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就改姓赫连了。他建立夏政权,也不是根据自己统治地域的名称,而是“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这在十六国的时期的国名中可算是一个很有趣的特例了。但是性质和刘渊称汉、慕容称燕一样,只不过他人的祖宗远了一点吧。

蒙元的统治者有两个称号,第一是汗,第二才是皇帝。各汗国的国君都没有会面,因为各国的蒙古人少,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突厥化了,伊尔汗国波斯化了,蒙元也是半汉化了,但并没有全面汉化,也始终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最后也撤回了蒙古。

蒙元的统治者有两个称号,第一是汗,第二才是皇帝。各汗国的国君都没有会面,因为各国的蒙古人少,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突厥化了,伊尔汗国波斯化了,蒙元也是半汉化了,但并没有全面汉化,也始终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最后也撤回了蒙古。

蒙元的统治者有两个称号,第一是汗,第二才是皇帝。各汗国的国君都没有会面,因为各国的蒙古人少,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突厥化了,伊尔汗国波斯化了,蒙元也是半汉化了,但并没有全面汉化,也始终没有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最后也撤回了蒙古。


拖雷作为成吉思汗的第四子他的儿子都有怎样的历史记载
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将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从大蒙古国皇帝变为大元皇帝,大元国号正式出现,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任皇帝。1294年正月,在大都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六子旭烈兀 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第六子,母唆鲁禾帖尼。旭烈兀是伊利...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皇帝吗?
孛儿只斤·铁木真,即成吉思汗1206年在斡难河即皇帝位,建立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要算的话,成吉思汗是蒙古的可汗(皇帝)而不是元朝的皇帝。

忽必烈为什么不把整个欧洲攻下来?
后来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不久又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但是蒙古帝国也分裂了,四大汗国名义上认同元朝的宗主国地位,然而实际上确实独立的,元朝皇帝的话人家根本不听。因为忽必烈主管征伐汉地的事宜,受中原汉地文化影响很深,手下也有一大批汉臣,他们主张汉地实行汉法,但是蒙古贵族...

历史断代总是搞不懂!
★是啊,历史断代确实难懂。仅“夏商周断代工程”,就由政府资助上千万人民币、轰轰烈烈地搞了五年。给你《中国历史朝代简表》,希望能帮上你。朝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城 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4000年前 黄帝尧|舜 夏朝 前2100-1600 启 阳城 商朝 前1600-1100 汤 盘庚→殷 西周 前1100...

苏联统治时期,为啥蒙古国不允许蒙古国人赞颂成吉思汗
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原来在我们元朝的时候,成吉思汗曾经带着军队攻打下了整个沙俄,直接让沙俄俄皇俯首称臣,并且签下了年年纳贡,更改国号的条约。有人会说那这和前苏联也没有什么关系啊,其实不然,前苏联的前身便是沙俄帝国,他们二者之间的区别其实也就是从君主立宪制变成共和国而已,但是他们...

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米,碑首前后皆为深浮雕的二龙云里戏珠,布局对称,造形大方。篆字题名...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失败,拓跋氏复国,改国号为“魏”,经过五、六十年的征战,结束“五胡乱华”的十国时代,统一黄河流域。传到北魏孝文帝时已八十六年,经过了...

我想了解多尔衮那时清朝的人和事。
林丹汗曾得元朝的传国五玺“制诰之宝”,这时,多尔衮使额哲呈献给皇太极。因为元朝的这方玉玺象征“一统万年之瑞”,皇太极大喜,第二年(1636年)便改国号为清,改年号为崇德。多尔衮同时被晋封为和硕睿亲王,更加受到重用。 朝鲜本是明朝的属国,世代忠于明廷,虽多次受到清的分化、威胁,也始终不渝,在一些重大事件中...

二战结束时,前苏联为何没有占领朝鲜半岛,而是停在38线?
朝鲜高宗国王更改国号是为了复兴朝鲜。2.朝鲜在日本的干涉下被迫脱离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所以更改国号。我侧重第一条观点。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同年,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保护条约》。《乙巳保护条约》的签订标志著大韩帝国沦陷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8月,日本再次强迫大韩帝国签订...

我国古代有那些巾帼英雄?
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改国号为周。同年九月,徐敬业、徐敬猷...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立于该祠大门内东侧。碑为青石,通高3.6米,宽1 米,碑首前后皆...

元朝衰亡的原因
元朝自武宗以后,土地兼并日甚一日。可以说到了疯狂的地步。泰定帝为晋王时,曾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七千顷土地不是小数目,这些土地哪来的,还不...至元四年(1338)六月,福建漳州路南胜县李志甫领导舍民起义;江西袁州(今宜春)爆发彭莹玉及其徒周子旺起义,子旺称周王,改国号,旋被镇压。至元五年十一月还...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第二个'可汗'是谁?
房斌金水:蒙古是由诸多部落组成的.铁木真1206年被推为汗,也就是成吉思汗.在他之后,窝阔台、蒙哥、忽必烈先后继任大汗.如果你问的是蒙古第二个“可汗”那就是窝阔台.如果所谓元朝,那就是正式立国了,也就不叫可汗,而是称皇帝了.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也就是元世祖,他是铁木真的孙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的弟弟.而忽必烈之后的下一个皇帝则是他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三儿子元成宗铁木耳.如果你问得是元朝的第二个“可汗”那就是铁木尔了.估计你想问得是铁木真之后是谁继任,那就是窝阔台.因为元成宗在历史上典型的“善于守成”之君,估计引不起你关注的兴趣.

吴兴区19799779423: 忽必烈之后还有哪些皇帝?
房斌金水: 成宗铁木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达,英宗硕德八刺,泰定帝铁木儿,天顺帝阿刺吉八,文宗图贴木尔,明宗和世,宁宗懿磷质班,

吴兴区19799779423: 为什么忽必烈建立元朝后,蒙古帝国分成了
房斌金水: 蒙哥汗去世后,身在战事的忽必烈立即与南宋和谈,返回华北与留守蒙古本土的七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蒙汉大臣的拥立下于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石别苏木)自立为蒙古皇帝(又称蒙古大汗)...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多少年历史(元朝只存在了98年?)
房斌金水: 在一般人眼里,元朝自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汗国,忽必烈确定国号开始,到朱元璋北伐成功攻占大都,将元朝王公贵族赶到漠北结束,历时98年.不过这种看法并不是全部...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个汗国还是帝国的中心,为什么其余的汗国在元朝崩?
房斌金水: 蒙古帝国在成吉思汗死后,按照成吉思汗生前的意志分为四个汗国:长子术赤的金帐... 并没有经过传统的部落联盟大会选举,因此其他三大汗国对忽必烈的元朝是不承认的...

吴兴区19799779423: 中国哪个朝代疆域最大? -
房斌金水: 中国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元朝.元朝东到西伯利亚东边的白令海和勘察加半岛,外蒙古、外东北、库页岛,南至东南亚的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南部,老挝西北部,阿萨姆东部、西至中欧多瑙河、东至朝鲜半岛北部,共...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和四大汗国是什么关系 -
房斌金水: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四大汗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走向分裂后,在蒙古帝国基础上建立的几个主要汗国.四大汗国包括两种说法,一是元朝(又称大汗汗国)与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和金帐汗国构成的四国,二是除了忽必烈的元朝外,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又称“兀鲁思”,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吴兴区19799779423: 求元朝皇帝姓氏及名字
房斌金水: 元朝皇帝谱 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第一个皇帝是谁,和成吉思汗是什么关系 -
房斌金水: 元朝的第一个皇帝是忽必烈,成吉思汗的孙子

吴兴区19799779423: 元朝灭亡后分裂成了哪些国家? -
房斌金水: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事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