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父子之间的称呼

作者&投稿:蹉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之间的称呼?~

诸侯之间,应该是以国家来称呼的,比如,郑国的君主会被称为【郑伯】,齐国的君主会被称为【齐侯】,要是恩怨比较深的,可能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至于诸侯称呼属下,会称呼【子】【先生】【卿(对上大夫的称呼)】……之类的,视情况而定。属下称呼诸侯的话,会称呼【王上】
先秦的诗歌的话,集中在《诗三百》中,也就是《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如微子、箕子之类。春秋初期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称“子”;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卿就普遍称“子”;到春秋、战国之际, “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战国时代,“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对父亲的称谓是最基本的称谓形式之一。古往今来,对汉语中称谓问题进行研究的论著很多,其中不乏对父亲称谓的研究,但近年来胡士云(1994,2002,2003)等的相关研究颇值得注意。这些学者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的搜索,同时注意搜集、整理和利用近年来方言研究的大量成果,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尤其是语言接触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共时、历时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少令人信服的结论。
胡士云(2002)从汉语方言的角度把父亲的称谓分为6类(每类他称之为某系)。本文从讨论方便出发,对胡文各类顺序和内容进行少量的调整,结果如下:(1)“父”类,包括父、父亲;(2)“爸”类,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等;(3)“爷”类,包括爷、爷爷、阿爷、老爷子等;(4)“爹”类,包括爹、阿爹、老爹;(5)“大”类,包括达、大大、达达等;(6)“伯”类,包括伯、伯伯、老伯、阿伯等。除了以上六类外,还有以“叔”称父亲的,如河南一些地方;有以“相”称父的,如安徽歙县;有以“官”称父的,如福建福清;更有以“哥哥”称父亲的,如浙江武义。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一)“父”类
“父”类是中国社会中历史最悠久、最稳定、也最有地位的称谓。汉语文献中看到对“父亲”的最早称谓是“父”。胡士云(2003)引用王绍新的看法, 说“父”在甲骨文时代已经指称父亲了②。王的说法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后来的字书、辞书一直没有改变。直到今天,“父”类仍然是称呼父亲的重要方式。只是它一般是用来作背称。

按“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的说法, “爸”实即“父”之本音。(黎锦熙,1933)这个说法在今天的方言和外语的对音中还可以找到旁证:福建一些方言保留“父”的词中,“父”的声母都念[p](冯爱珍,1993);雷州话中虽然是以“阿”“尼阿”称父,但在含“父”的词中,“父”也读[pe]。此外,轻唇音非组声母的文读为[h],白读则是[p]组,如飞、分、放、孵、父、吠、饭等和蜂、芳、缝等(李新魁,1994))。朝鲜语和汉语的对音关系是非常严整的,“父”所在的唇齿音今天仍读b,例如《韩国汉字读音表》对下列汉字的注音就是bu:夫扶父富部付符府腐妇否浮讣釜附负副簿肤赴赋。③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中古以后,就开始有两个称父的词,一个是与口语相异的“父”(广韵:扶雨切),一个是记录口语的“爸”(集韵:必驾切)。但现有的文献似乎又表明后者始终并没有取得正统的地位。
(二)“爸”类

“爸”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所著《广雅》一书。按照《广雅》的解释:爸,父也。其后《玉篇》、《广韵》、《集韵》,直到《康熙字典》等均收录该字,释义一般也相同。奇怪的是,自《广雅》始,逢字书必有“爸”字,而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却很难找到直接用“爸”的语料;在一些涉及“爸”的使用情况的文献中,“爸”的地位似乎也不高。我们来看看关于“爸”的一些记载:
《集韵》去声四十禡:“必驾切。吴人呼父曰爸。”
《龙龛手鉴·卷四》:爸 蒲可反,楚人呼父也。
《巵林·卷七》(明 周婴):单家呼父谓之爸。广雅曰:步可反,父也。
要么是方言,要么是某个什么人家。均不是常规称谓。可见“爸”不在“正式语言”之中。
只是到了清代情况才有所改观。胡士云(2003)指出清代许多白话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等文学作品开始使用“爸爸”这一称谓,其后的文学作品用例更多。这和我们的考察是一致的,但我们发现他提到的一系列作品中的“爸爸”的出现数量仍然不及他类称谓。“爸”的真正崛起,是在“国语”运动以后。这是后话。
(三)“爷”类
“爷”类用来称父亲的时间不详。按照胡士云(1994)的研究,称父的 “爷” 唐宋以前就存在了,而“爷”这个词三国以后才被记录下来。和“爸”不同,对于“爷”我们既可以求诸辞书,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实际用例。例如《玉篇》有“爷,俗为父爷字”之说,而南朝《木兰诗》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更是广为人知的名句。

称父的“爷”能入诗,说明它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问题在于,无论是来自外语还是来自方言,它要进入主流汉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能有的解释是:(1)原来使用“爸”的人移走了,这一移动使得另外的地方有了“爸”(如上所说“吴人呼父曰爸”、“爸,楚人呼父也”④);(2)“爷”原来的使用者成了新的主人,取得了优越的地位;(3)大唐盛世对语言表现出自己的宽容,换句话说,那个时代对语言项目的各种变异形式都是认可的,而且语言项目的胜利要靠自身的力量。

历史的发展似乎充满着嘲弄。强势的“爷”最终也有走向下坡的时候。“爷”后来又被“爹”逐步取代。今天,“爷”称父仅在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吴语、客家话等一些方言中得到了保留,我们还可以在苏州话、上海话、金华话等方言中找到具体的例子。在有的地方,作为词来称父已经不复存在,但在相关的语素中还有所保留,例如温州话的“晚爷”(继父)。然而,今天的西北方言中我们没有找到用“爷”呼父的。中原也很少见,仅在山东找到一处。那么,这么广大的北方地区的“爷”到哪里去了?我们的假设同样是:(1)使用这种称谓的人移走了;(2)使用这种称谓的发生了称谓更替;(3)这里有了新的主人。

尽管广大的北方包括中原地区已经不用“爷”称父,但它的痕迹还是在这个地方的语言中得到了保留。例如称父子俩为“爷儿俩”,我小时候还经常听到“还是爷娘亲”的儿歌。

(四)“爹”类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看成是一种有机体。语言项目有时也和这个社会一样,弱者可以变成强者,而强者也可能再被别的所战胜。“爹”战胜“爷”可以说是又一个重要例证。

在已经看到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爹”的是《广雅》⑤。就字形看,这是个形声字。早期的“爹”显然也是“偏宫”,例如:
《南史·卷五十二》:是冬,诏征以本号还朝。人歌曰: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荆土方言谓父为爹,故云。徙我反。
《广韵·韵》:爹,羌人呼父,徒可切。

古人的谦称和尊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许多地方都能体现出这个文明古国的谦敬之风。古人在说话时非常注意称谓,说自己时用谦恭之词,呼对方时用尊敬之语。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可”、“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司马迁《报任安书》),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何绅不是经常说吗?),犯了罪了说“罪臣”。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孤”、“朕”。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古人不但说自己用谦称,说自己家里人时也用谦称。说自己的儿子“犬子”、“不肖子”、“贱息”(“老臣贱息舒祺”《触龙说赵太后》)。说自己的女儿“小女”。说自己的父母为“家父”、“家母”、“家严”“家慈”。说自己的妻子“内人”、“贱内”。说自己的东西时也用谦称,自己的房子“寒舍”、“蓬荜”、“舍下”。自己的文章为“无能之辞”、“鄙贱之语”、“拙作”。自己的意见主张为“管见”、“浅见”。表演技艺时说“献丑”,自己的功夫为“三脚毛”。在别人之前发言不忘说“抛砖引玉”。

像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们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谦称都是用表示身份低、见识浅、品德低的一类词。比如“愚”是愚蠢的意思;“仆”原意是“仆人”,仆人身份多低。帝王的“寡人”是“寡德之人”。“犬子”就更不用解释了。古人用这些“不好”的字眼来表示谦虚在古文中随处可见。例如: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陈情表》)

“童子何知,躬逢盛饯”(《滕王阁序》王勃说自己是小孩子,小孩子知道的肯定少)

“敢竭鄙怀,躬疏短引”(《滕王阁序》)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荒山之上”(归有光《山舍示学者》“区区”有见识浅陋的意思)

谦称自己用“不好”的字眼,称呼对方就不能用这些字眼了。古人称对方“子”、“吾子”、“君”、“足下”、“殿下”,复数有“二三子”。臣子称君王为“陛下”,太子为“殿下”。(“陛下”原意是台阶下,“殿下”是“功殿下”,臣子门呼皇上太子时不能直呼,所以用“陛下”“殿下”来代替,以此来表示敬意。像称呼一般人为“足下”、“阁下”也是同样的道理。)君王呼臣子为“爱卿”。古人在称呼对方父母时为“令堂”“令尊”,对方子女为“令爱”“令郎”,此处“令”的本意是“美好”的意义。说别人的意见为“高见”、“高论”。别人的文章为“大作”,称呼兄为“兄台”、 称呼弟为“贤弟”,别人的妻子为“尊夫人”。别人的徒弟为“高徒”。别人的家为“府上”。称呼和尚为“高僧”、“圣僧”。 尊称老师为夫子、师父、师傅、先生、先哲。

尊称在古文中非常常见,例如:

“今媪之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不直呼秦穆公,而呼他的手下是对穆公的尊称。)

从上面可以看出,尊称和谦称正好相反,多数用表示美好、高贵高尚的字眼来表示。这些表尊称谦称的词汇应该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中许多词汇还在使用。

有人说古人真是婆婆妈妈,用“你我他”不就什么都包括了。看看大街上处处可听到的“老头儿”“喂”“那个人”“这家伙”,我们现代人还有资格说古人婆婆妈妈吗?

屈原在<离骚>中有提起过,称父亲为"考",太子称皇帝为"皇考",

你如果连那个时候的语言习惯也不了解
我的建议是,你还是先别写屈原了

既然是小说,称呼用父亲应该可以的吧...


春秋战国时期,父子之间的称呼
我们可能有的解释是:(1)原来使用“爸”的人移走了,这一移动使得另外的地方有了“爸”(如上所说“吴人呼父曰爸”、“爸,楚人呼父也”④);(2)“爷”原来的使用者成了新的主人,取得了优越的地位;(3)大唐盛世对语言表现出自己的宽容,换句话说,那个时代对语言项目的各种变异形式都是...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晚于他们的韩非,吸收、兼容前期法家的思想成分,建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极端专制主义政治理论。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围绕着君本民本、人治法治、性善性恶、法古师令,以及军事、经济、用人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人性问题是春秋战国思想家论争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思想自由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诸侯都瞧不上秦人?
这种父子之间为了保护自己,告密倾轧的情况,非常普遍。孔子当年说,父亲偷了羊,当儿子的应该帮他掩饰。我们可能觉得这样做是违法的。但是,孔子举的这个例子,想要表达的,是以亲情为基础的人伦关系的重要性。秦国除了在国内奉行暴力美学外,更严重的,就是在国际上奉行暴力美学。固然,中原的国家都在称霸...

名不正则言不顺全文是什么
名不正则言不顺全文为: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

春秋战国到清朝,各个朝代的文化特征
春秋战国是中国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转折的时期,封建制度开始形成!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极为繁荣的时期,百家争鸣,更是出了很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的人物,有儒家的孔孟,道家的老庄,法家的韩非子。5.秦朝:大一统的朝代,各国文化得以趋同,统一国家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刻,有欧洲史学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孔子说“笃于亲”,笃就是厚,这是说居于上位的人,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厚待家人,这就能够感化国民,国民必能“兴于仁”,仁爱的风气就能兴起来。春秋战国时各国争权夺势,父子兄弟之间争斗残杀之事层出不穷,所以孔子有这么一说。但用在现代社会就不一定适用了,现代的贪官,对待家人大多是极好的,给权给钱安排出国的比...

战国时期,燕国和赵国都发生禅让事件,有啥不同?
战国七雄,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子之 战国中后期,燕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雄峙华北,以强大的军事实力长期与北境匈奴抗衡。诸侯国合纵抗秦,燕国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在公元前318年的修鱼之战中,秦军大败五国联军,燕国由此元气大伤,不得不寻求国家内部的恢复和发展。燕国此时的国君是公元前320年...

秦朝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为何要这么做?
商鞅所颁布的分家而已,从现实意义上,让秦国人从原始的生活方式走出来,是小家庭制度的开始。现代人结婚,就要跟父母分居,源远流长,而所谓的四世同堂、四世三公之流,是需要整个社会付出繁重的代价的。在于分家而立,增加户口。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主要还是填人命,分家而立,最直观的就是户主曾多,...

春秋战国时期夫差和阖闾是父子关系为什么不是一个姓氏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 吴王阖闾(?―公元前496年),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

...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是什么意思
【释义】:儒家学者学说丰富,但不得要领;花了力气却只收到微小的效果,然而他们强调的等级秩序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孔子的《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上下等级之间是如何称呼的 -
阙俊斯诺: 春秋时代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别人一般使用自己夫家的姓氏+娘家(或地名)的姓氏来称呼自己.例如文(丈夫的谥号)姜(本国的姓氏),文姜是齐国的公主,娘家姓姜.现在春秋史载的对一些知名女性的称呼基本都如此(已婚妇女).对于家中的儿子,一般称呼为公子.国君的的儿子,除太子外,一般称呼为xx君.女儿一般按排行称呼. 可参考一些史书 如《史记》《春秋》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之间的称呼? -
阙俊斯诺: 诸侯之间,应该是以国家来称呼的,比如,郑国的君主会被称为【郑伯】,齐国的君主会被称为【齐侯】,要是恩怨比较深的,可能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至于诸侯称呼属下,会称呼【子】【先生】【卿(对上大夫的称呼)】……之类的,视情况而定.属下称呼诸侯的话,会称呼【王上】 先秦的诗歌的话,集中在《诗三百》中,也就是《诗经》,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臣民对国君有“王上”这种称谓吗
阙俊斯诺: 按《战国策》的说法,对国君时,通用的叫法应当是「王」或「大王」.参见《战国策・秦策・卫鞅亡魏入秦》:「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深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时期诸侯的子女怎么称呼自己的兄长 -
阙俊斯诺: 好像称为大兄,二兄,原始天尊叫老子为大兄,西汉淮南王刘长喊文帝也是大兄……这个称呼由来已久……

宜阳县19539846986: 战国时期对官家子弟,如丞相之子是如何称呼的 -
阙俊斯诺: 1. 官人:称官吏,称官差所用. 2. 舍人: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犹称公子. 3. 衙内:宋元时便称官家子弟为“衙内”.

宜阳县19539846986: 战国时宰相的儿子怎么称呼 -
阙俊斯诺: 没有什么特别称呼,可以肯定告诉你,不是“公子”.“公子”是周朝公爵的儿子,后来泛指诸侯国国王的儿子.齐桓公即位前是“公子小白”.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称呼都带子 -
阙俊斯诺: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如微子、箕子之类.春秋初期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称“子”;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卿就普遍称“子”;到春秋、战国之际, “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战国时代,“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常把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为公子某某,那把国君的女儿称为什么? -
阙俊斯诺: 一般是这样称呼 第一个字是来自的国家的名字.第二字是所来自的父亲的姓. 试举春秋中常见的两个嫁出国的公主的名字 比如“齐姜”.就是来自齐国的国君的女儿姓姜. 比如“息妫”,就是来自息国的国君的女儿姓妫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的儿子称公子 那公子的儿子女儿叫什么 -
阙俊斯诺: 公子的儿子叫公孙.女儿一般是国号+姓.例如齐国公族的女子一般都叫齐姜,郑国的一般都叫郑姬,宋国的都叫宋子.死后会用不同的谥号加以区分.如齐哀姜.

宜阳县19539846986: 春秋战国时期称诸侯的子女为公子,那么士族的子女称为什么? -
阙俊斯诺: 朋友问题不太确切.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子称“公子”,女儿称“公主”.后世将公子一词下降到对一般青年读书人的地位.但对公主一词上升到专门称呼皇帝的女儿. 第二,春秋时代没有“士族”.“士族”是东汉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位等级,也称“世族”,即世家大族之意.对他们的儿子一般也称公子,但对女儿没有规定的正式称呼,因为女儿未出嫁前不可轻易见外人,所以外人也基本无从称呼.出嫁后则按其夫家姓称“某夫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