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

作者&投稿:归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句话怎么讲~

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很多人认为这个众生是活体动物,只能说活体生命只能在这句话里占一小点地位。众生无边:这句话包括千千万万的烦恼,孽根,罪恶,也包括善行。众生众生,一切由心而生。众生无边誓愿度,你把一切歪心乱心都熄灭了,也坚决度了,再不生了.像菩萨一样了,打他也好骂他也好同样一个表情对你笑,因为他众生都度灭了!你看到个活体菩萨吗!你没看到,我也没看到,为啥世间人怎把佛像雕成这么慈悲呢!佛示告大众,放下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一生没烦恼了,每天开心快乐,看谁都顺眼,吃啥都有味,法门无量誓愿学,你悟通了人生,也就懂得了佛法,那么:佛道无上誓愿成!到了这种竞界无争无论你就是佛了!

这是修行菩萨道所发的四弘誓愿。
《心地观经》记载:“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般若智慧,如“精进”、“智慧”等。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法身本不可见,我为众生故来见佛。佛法身者不可思议,无相无形,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见非不见,如如实际不去不来,非无非非无,非处非非处,非一非二,非净非垢,不生不灭。我见如来,亦复如是。”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如是见如来乎?”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实无见,亦无见相。”
  舍利弗白文殊师利:“汝于众生起慈悲心不?汝为众生行六波罗蜜,不复为众生入涅槃不?”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汝所说,我为众生起慈悲心,行六波罗蜜,入于涅槃,而众生实不可得,无相无形,不增不减。”
  文殊师利又言:“舍利弗,汝常作是念‘一一世界有恒河沙等诸佛,住世恒河沙劫,说一一法,教化度脱恒河沙众生,一一众生皆得灭度’。汝有如是念不?”
  舍利弗言:“文殊师利,我常作是念。”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虚空无数,众生亦无数,虚空不可度,众生亦不可度。何以故?一切众生与虚空等,云何诸佛教化众生?”
  舍利弗言:“若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汝何故为众生说法令得菩提?”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菩提者实不可得,我当说何法使众生得乎?何以故?舍利弗,菩提与众生不一不二,无异无为,无名无相,实无所有。”
  尔时,世尊出大人相肉髻光明,殊特希有不可称说,入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法王子顶,还从顶出普照大众,照大众已乃遍十方一切世界。是时,大众触此光明,身心快乐得未曾有,皆从座起瞻仰世尊及文殊师利,各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日放此光明,非无因缘必说妙法。我等渴仰,乐如说行。”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如来放光加我神力,此光希有,非色非相,不去不来,不动不静,非见非闻,非觉非知,一切众生无所观见,无喜无畏,无所分别。我当承佛圣旨说此光明,令诸众生入无想慧。”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善快说,吾助汝喜。”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者是如来,如来者是一切众生。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汝今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我今问汝,若有人问:‘汝有几众生界?’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众生界数,如如来界。’”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广狭云何?’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作如是问,我当答言:‘如佛界广狭。’”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系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如如来系,众生亦尔。’”
  “文殊师利,若复问:‘汝众生界,住在何处?’当云何答?”
  “世尊,我当答言:‘住涅槃界。’”
  佛告文殊师利:“汝如是修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有住处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有住处。”
  佛告文殊师利:“若般若波罗蜜无住处者,汝云何修?汝云何学?”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罗蜜有住处者,我无所修,我无所学。”
  佛告文殊师利:“汝修般若时,有善根增减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善根可增可减,若有增减则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不为法增,不为法减,是修般若波罗蜜。不断凡夫法,不取如来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修,不为不得法故修,不为修法故修,不为不修法故修。世尊,无得无舍,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不为生死过患,不为涅槃功德故。世尊,若如是修,是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不受、不舍不放、不增不减、不起不灭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作是思惟:此法上,此法中,此法下——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无上中下法故。世尊,我如是修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佛法非增上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佛法、菩萨法、声闻法、缘觉法乃至凡夫法,皆不可得。何以故?毕竟空故。毕竟空中无佛法、凡夫法,佛法、凡夫法中无毕竟空。何以故?空、不空不可得故。”
  佛告文殊师利:“佛法无上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有一法如微尘许名为无上。何以故?檀波罗蜜、檀波罗蜜空,乃至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空,十力、十力空,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乃至萨婆若、萨婆若空。空中无无上,无上中无空,空、不空毕竟不可得故。世尊,不可思议法是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思惟佛法耶?”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若思惟佛法,我则见佛法无上。何以故?无上无故。世尊,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毕竟不可得,一切佛法亦不可得,不可得中无可得、不可得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中凡夫乃至佛,无法,无非法,我当思惟何法?”
  佛言:“善男子,若无思惟,汝不应说此凡夫法,此缘觉法,乃至不应说此是佛法。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我实不说凡夫法乃至佛法。何以故?不修般若波罗蜜故。”
  佛言:“善男子,汝亦不应作如是意:此欲界,此色界,此无色界。何以故?不可得故。”
  “世尊,欲界、欲界性空,乃至无色界、无色界性空,空中无说,我亦无说。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见上,不见不上。何以故?世尊,修般若波罗蜜,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毕竟空中无取舍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深般若波罗蜜,此是菩萨摩诃萨印。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非于千万佛所深种善根得闻此法,乃于无量无边佛所深种善根乃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威神当更说甚深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恣听汝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得法生,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无有生故。若不得法住,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如实故。若不得法灭,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法寂灭故。世尊,若不得色,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识,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如焰故。世尊,若不得眼,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意,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色,乃至不得法,不得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不得法界、意识界,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欲界,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无色界亦如是。世尊,若不得檀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乃至不得般若波罗蜜,是修般若波罗蜜;若不得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内空故,乃至无法、有法空故。世尊,若得生、住、灭,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五阴、十二入、十八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欲界、色界、无色界,非修般若波罗蜜;若得檀乃至般若,若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以有得故。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疑,不怖不退,当知是人久于先佛深种善根。”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若不见垢法、净法,不见生死果,不见涅槃果,不见佛,不见菩萨,不见缘觉,不见声闻,不见凡夫,是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垢无净,乃至无凡夫故。世尊,若见垢净乃至见凡夫,非修般若波罗蜜。世尊,若见垢法差别、净法差别,乃至见佛差别、凡夫差别,非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无差别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是真修行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汝云何供养佛?”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幻人心数灭,我则供养佛。”
  佛告文殊师利:“汝不住佛法耶?”
  文殊白佛:“佛无法可住,我云何住?”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法可得,谁有佛法?”
  文殊白佛言:“世尊,无有有佛法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已到无所著乎?”
  文殊师利白佛:“无著则无到,云何世尊问已到无著?”
  佛告文殊:“汝住菩提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佛尚不住菩提,何况我当住菩提乎?”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说?”
  文殊师利白佛:“我无所依,作如是说。”
  佛告文殊:“汝若无依,为何所说?”
  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无所说。何以故?一切诸法无名字故。”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见,何所乐,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无见无乐故求菩提。”
  佛告文殊师利:“若无见无乐,亦应无求。”
  文殊白佛:“如是,世尊,我实无求。何以故?若有求者,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今真实不求菩提耶?”
  文殊白佛:“我真实不求菩提。何以故?若求菩提,是凡夫相。”
  佛告文殊师利:“汝为定求?为定不求?”
  文殊白佛:“若言定求,定不求,定求、不求,定非求、非不求,是凡夫相。何以故?菩提无住处故。”
  佛告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说般若波罗蜜。汝先已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久修梵行。诸菩萨摩诃萨乐深法者,应当如所说学,如所说行。”
  文殊白佛:“我不于无量佛所深种善根,不久修梵行。何以故?我若种善根则一切众生亦种善根,我若修梵行则一切众生亦修梵行。”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见何证说如是语?”
  文殊白佛:“我无见无证,亦无所说。世尊,我不见凡夫,不见学,不见无学,不见非学、非无学,不见故不证。”
  舍利弗,法界者即是菩提,菩提者即是法界。何以故?诸法无界故。大德舍利弗,法界、佛境界无有差别,无差别者即是无作,无作者即是无为,无为者即是无说,无说者即无所有。”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有菩萨摩诃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何以故?菩提心不可得,无上菩提亦不可得。五无间罪是菩提性,无有菩萨起无间心求无间罪果,云何有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菩提者,是一切诸法。何以故?色、非色不可得故,乃至识、非识亦不可得,眼不可得乃至意不可得,色不可得乃至法不可得,眼界乃至法界亦不可得,生不可得乃至老死亦不可得,檀波罗蜜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罗蜜亦不可得,佛十力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可得,菩提心、无上菩提皆不可得。不可得中无可得、不可得。是故,世尊,无菩萨住菩提心求无上菩提者。”
  佛告文殊师利:“汝意谓如来是汝师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我无有意谓佛是我师。何以故?世尊,我尚不可得,何况当有意谓佛是我师?”
  佛告文殊师利:“汝于我有疑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尚无决定,何况当有疑?何以故?先定后疑故。”
  佛告文殊:“汝不定言如来生耶?”
  文殊白佛:“如来若生,法界亦应生。何以故?法界、如来一相无二相,二相不可得故。”
  “文殊师利,汝信诸佛如来入涅槃不?”
  文殊言:“一切诸佛即涅槃相。涅槃相者,无入,无不入。”
  佛告文殊师利:“汝言诸佛有流转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不流转尚不可得,何况流转当可得?”
  文殊白佛言:“世尊,复何等人能信此甚深法?”
  佛告文殊师利:“一切凡夫能信此法。何以故?如来无心,一切凡夫亦无心故。”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作如是说法?新发意菩萨及阿罗汉咸皆有疑,愿闻解说。”
  佛告文殊:“如实相、法性、法住、法位、实际中,有佛、有凡夫差别不?”
  文殊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文殊:“若无差别,何故生疑?”
  文殊白佛言:“世尊,无差别中有佛、有凡夫不?”
  佛言:“有。何以故?佛与凡夫无二无差别、一相无相故。”
  佛告文殊:“汝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不?”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世尊,若我信如来于一切众生中最胜,则如来成不最胜。”
  佛告文殊:“汝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世尊,我若信如来成就一切不可思议法,如来则成可思议。”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不?”
  “世尊,我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世尊,我若信一切声闻是如来所教化,则法界成可教化。”
  佛告文殊师利:“汝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不?”
  “世尊,我信如来是无上福田。世尊,我若信如来是无上福田,如来则非福田。”
  佛告文殊师利:“汝何所依,作如是答我?”
  文殊白佛言:“世尊,我无所依,作如是答。世尊,无所依中,无胜,无不胜;无可思议,无不可思议;无教化,无不教化;无福田,无非福田。”
  是时,以佛神力地六种震动,一万六千比丘众以无可取心得解脱,七百比丘尼众、三千优婆塞、四万优婆夷众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六万亿那由他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时,长老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
  尔时,佛告阿难:“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如舍利弗所说,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可思议则不可说,若可说则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所有,彼一切声亦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声。”
  佛告文殊师利:“汝入不可思议定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若我入不可思议定者,我则成可思议。世尊,心无心,我当云何入不可思议定?复次,世尊,我初发菩萨意,言我当入不可思议定,我今无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昔初发意,求入不可思议定。我于今日,无复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何以故?此定不可思议故。此不可思议定亦不可得故。复次,大德舍利弗,无有众生不得此定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何以故?一切诸心无心故,彼无心性即是此定,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是最胜义,汝于久远无量佛所,深种善根,能作是说。文殊师利,汝作是念‘我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我无此念。世尊,若我有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者,我则住可得法。世尊,我若住我相,则有是念。是故,世尊,我不作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谁当信汝所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不执生死及涅槃相,是人信我所说。又若人坚执有我,若人具三毒,此人不能信。何以故?见及烦恼无可灭故。”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善说。”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法无行无相,说此法者亦无行无相,云何世尊说有行相?”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行相者,所谓信此法,受持此法,以无所得心故,行亦无所得,相亦无所得。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此无所得,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不退转地,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信一切诸法与法界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得信此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不乐念一切诸法,当听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诸法故。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不净不秽,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无疑,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慈悲遍覆一切众生,不住众生相,不与世间诤,当听此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我、无我所、无起无灭、无因无果、无可执持,云何听受而得功德?”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无作无灭,非凡夫法非圣人法,非生死法非离生死法,非涅槃法非离涅槃法,无得无失,非可思议非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听受,则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为功德,亦无功德。复次,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菩萨定,欲知一切诸佛名,欲见一切诸佛世界,欲闻一切诸佛所说法,欲行诸佛法,当学此般若波罗蜜。”

末学浅见供参考:
《华严经》:“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直译:心、佛、众生,这三者没有差别,是一回事。

下面分说此三者:

这里的“心”,是指禅宗“开悟明心”所明之心,也就是楼主所说的“自性”。不是能知能觉的意识心。
自古以来,佛门内外,初学久学,有名无名。太多的人误会了这个“心”:以为是能知能觉的意识心。这也无可厚非:因为意识心是“八识心王”中,唯一一个能够反观自己,“自知有我”的心。众生就是把这个意识心当做真实的我,所以不能断我见。这里略举真心(第八识如来藏)与妄心(第六识意识心)的区别:
一:真心无始劫以来永不生灭,真实常住;妄心世世断灭,乃至每晚上熟眠无梦都要断灭。
二:真心没有任何一法能成为他的缘起,是本来自在:无始劫以来自己就在。所以不是缘起法,而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妄心是根尘相触才能出生:意识心是意根触法尘而生,因此不能自在:意根与法尘缺其一,意识心就永远不能现起。
三:真心必须是真悟者才能触证,不再凡夫一切经验中;意识心却是任何一位“非白痴”的凡夫每天都能观察到。
尚有很多区别从略。

这里的“佛”,是指“法身佛”,即是一切有情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心。真心无论在凡在圣都是一模一样(仅仅是净染有别),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一切众生在这个层面上,与诸佛世尊没有差别。真心无色无相无愿无念无作无为,根本不了别六尘万法,何况能“说法”?因此:“真佛不说法”:法身佛不仅49念未说一字,乃至无始劫以来,从未说过一个字。若有言说,必定不是法身佛。若说法身佛有言说,名为“谤佛”。

这里的“众生”,是透过众生千差万别的外貌,直接涉及本质:“众生的第八识如来藏”(真心)。
众生之所以叫众生,是因为随业牵引,每一世出生为不同的种类:这一世说“我是人”,没错。下一世再说“我是人”就可能是妄语了。所以,如果有人骂你:“你不是人”。其实恰好说出了真相:你的本质不是人,不是畜生,不是阿修罗,不是天人......这些不过是暂时有、无常空。在无始劫的轮回中。唯一没有变易的,只有第八识如来藏。因此,没有众生可言。在真悟者眼中。没有一个个的人、狗、马、牛、蚂蚁。不过是一个个的真心。而真心没有一刹那不是涅槃。在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众生当下即在涅盘中。岂有众生得度?
然而,真心之中却含藏着无始劫以来的染污种子,因此每一世都会随业牵引,受生为不同的种类。必须经由修行,方能不再受生,解脱生死系缚。至于究竟圆满,究竟涅槃,更需要无量劫的修行。所以,在事相上讲,却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需要被救度。

至于如何得度,却不仅仅是熄灭贪嗔痴这样简单。请熏习佛教正法,莫要受人笼罩,莫要自以为是,在茫茫法界之中做个无头苍蝇,晕晕乎乎撞上无量劫也寻不到一丝缝隙。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你好,佛说法是很慈悲很有智慧的 佛陀说法49年 整理出来三藏十二部经典 但佛却在金刚经说 无众生 没有说法 很多的朋友不理解是什么意思 好像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个是我们不理解 佛陀慈悲 观察众生的根基不同 怕有人执着有个法的存在 为了不让后来的众生执着法 执着要度众生 所以在金刚经里说了这些 佛教的特色是取中道 圆融 比如说这个法 法是道 道路 通道解脱正觉之道 但对于众生来说是需要这个法(道)来使自己改变 修正行为 但如果已经通达证悟的佛来说 这个道就不存在了 这个度众生又说实无众生可度 用我个人的例子来说就很好解释了 以前我就执着 劝很多的人弘扬佛法度众生 但又觉得没人在弘法 大家的积极性都不高 我就整天烦恼 但我们读了金刚经就明白 哦 原来没有众生可度 往深点说 对没有慈悲心的人为了要他升起慈悲心 我们劝他度众生培养慈悲心 对执着度众生的人说无众生可度 是破除他的执着心

阿弥陀佛!师兄,已经明白了,何为众生,也明白何谓度众生。
一切所谓的众生无非是圆满的妙真如自性幻现出来的,令一切众生觉悟此妙真如自性,即是所谓的度众生。一切众生迷惑颠倒于妙真如自性显现出来的妄境,以为真实,执着不放,颠倒轮回,无有出期。若悟此本有真性,一直圆满遍在,从不曾失,更无从得,只是不识得罢了。无有度众之相,可以执着。自性若迷,则现无量无边众生。若识得自性,当下在在处处、念念行行,皆是自性无量妙用,即是圆满遍照,即是佛,无有众生可度!

出自:法界佛教总会中文网-宣化上人法宝(官网)www.drbachinese.org/
摘自:《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譬喻品第三》-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六祖坛经》上,六祖大师不是说“自性众生誓愿度”?怎么没说“他性众生誓愿度”,而说“自性”呢?因为一切众生都是一个的,没有你、我、他;所以这都在自性里头包含着。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贤首品第十二》-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度脱众生亦无限:度脱众生,外边是度外边的众生,你里边的众生也要度,所谓“自性众生誓愿度”。你自己里边的自性没有脾气,没有烦恼,没有无明,这就是度自性的众生呢!自性众生度多少?亦无限,没有限量那么多。所以你修道、研究佛法,一切一切都应该回光返照,反求诸己,认识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你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既然是清净,就不应该有种种的邪知邪见,不应该有一些染污的杂念在里边,这叫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我们研究佛学,一切一切都要向自己里边来研究,不要向外驰求,跑到外边去找,八万四千法门都不离自性的。


佛陀的“四弘誓愿”是什么意思?
“四弘誓愿”指的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具体解释如下:1、第一句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多到无法计算,但是我发誓全部都要度脱他们离苦得乐,出离生死的苦海;2、第二句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我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但是我发誓统统都要断除干净,恢复清净的本体...

2021-10-09
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解读:现在先讲四弘誓愿的第一个,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经常听佛法讲“超度”。找一些和尚来,做个法事,超度亡人。超度是...

如何解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如虚空无数,众生亦无数,虚空不可度,众生亦不可度。何以故?一切众生与虚空等,云何诸佛教化众生?” 舍利弗言:“若一切众生与虚空等,汝何故为众生说法令得菩提?” 文殊师利答舍利弗:“菩提者实不可得,我当说何法使众生得乎?何以故?舍利弗,菩提与众生不一不二,无异无为,无名无相,实无所...

《坛经》笔记19四宏愿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

佛家至理明言!
1、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觉悟成佛,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2、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道,且不是惠能度。...

佛教中的“自性”是什么?他只说众生都有,清净不变。到底是道家的道,还...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 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 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 你看,前两句是“自心”,这是因为众生、烦恼都是无明业惑轮回范畴,主要体现在前七识的作用--是修行要对治和转变的。而后两句法和道是“自性”,这是因为佛法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法,是脱离惑、业、苦的,...

“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是...
以上四愿为本心本愿,众生本度,烦恼本断,法门本学,佛道本成。六祖曾云: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是...
就要发愿菩提心,然后再去行菩提行。众生有无量无边,但是菩萨不怕,众生及自己的烦恼也无尽,但是菩萨发愿要断尽一切烦恼,成佛的法门有无量无边,但为度一切有情,菩萨发愿要学,要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要修种种苦行,舍头目脑髓,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但菩萨不怕,坚决要成佛。

佛教中的自心和自性分别指什么?是一样的吗?
在禅宗中,“自心”这一概念大体相当于法相唯识宗所说的心、意、识的复合,犹指前七识。比如,在《六祖坛经》中,惠能禅师在天台宗的四弘誓愿文的四句前面,分别加上了自心和自性两个名词: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前两句是“自心”,这是因为众...

金刚经六祖开悟
《金刚经》阐述了菩萨们度生观念的破除,强调菩萨们不应执着于度生而忘却自我,因为真正的解脱是认识自性。六祖的顿悟将“众生无边誓愿度”等四句偈子,转变为“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体现了禅宗对自性的深入理解与实践。自达摩祖师在东土开启禅宗后...

泸水县18711104865: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什么意思?
詹钟羟丙: “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上佛道之愿也.

泸水县18711104865: 佛经上「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做何解?? -
詹钟羟丙: 佛经上「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做何解?这一句话,在佛法里面,非常的重要.如果解释起来,也是需要很多篇幅的.修习佛法,不仅仅是我们,诸佛也都是一样.要发愿为先.「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乃佛所发的誓愿.佛法中:...

泸水县18711104865: “无边众生誓愿度,无尽烦恼誓愿断,无量法门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成.是什么意思? -
詹钟羟丙: 此是修菩萨道所发四宏四愿,要利益一切有情,让他们就竟的离苦得乐,就要发愿菩提心,然后再去行菩提行.众生有无量无边,但是菩萨不怕,众生及自己的烦恼也无尽,但是菩萨发愿要断尽一切烦恼,成佛的法门有无量无边,但为度一切有情,菩萨发愿要学,要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要修种种苦行,舍头目脑髓,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但菩萨不怕,坚决要成佛.

泸水县18711104865: 四弘誓愿是什么及应如何理解 -
詹钟羟丙: 四弘誓愿是: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条是教我们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二条是教我们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而烦恼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无明烦恼要破几分,才能进入第三阶段'法门无量誓愿学',所以如果学佛一开始就广学多闻,那是颠倒了;所以用尽心思精力,到后来一事无成,这是没听从佛陀的教诲.第四条'佛道无上誓愿成',善财童子最后一参,参访普贤菩萨请问佛道如何成就?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成就无上道.这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学佛一定要依教奉行,精进无间,才能得自在.

泸水县18711104865: 何为自性众生?何为自性法门?何为自性佛道? -
詹钟羟丙: 何名自性众生?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名为自性众生.如何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拿摩佛……

泸水县18711104865: 求药师佛十二大愿的解释! -
詹钟羟丙: 经文直白,提供弘一法师药师经析疑,供参考: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问】何谓愿耶? 【答】愿是要求之名.又《摩诃止观》云:“发愿者,誓也.若无誓愿,如牛无御,...

泸水县18711104865: 佛教中的自心和自性分别指什么?是一样的吗?
詹钟羟丙: 这个问题很好,是个很值得探讨的佛学话题. 末学认为,不同的宗派在对待这些名相... 分别加上了自心和自性两个名词: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 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 自性法...

泸水县18711104865: 四弘誓愿是什么意思 -
詹钟羟丙: 四弘誓愿指的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又称四弘誓、四弘愿行、四弘行愿、四弘愿.略称四弘,或称总愿.(术语)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谛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谛而度无边众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谛,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三法门无尽誓愿学,是缘道谛,而学无尽法门之愿也.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是缘灭谛,而成无上佛道之愿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众生无边誓愿度,二烦恼无数誓愿断,三法门无尽誓愿知,四无上菩提誓愿证.'心地观经七曰:'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

泸水县18711104865: 佛经里哪段经书有让心静的? -
詹钟羟丙: 《增一阿含经•卷十一》记载了一位周梨盘陀迦尊者.佛陀教给这位尊者的法门,只有一句“除垢”.如果说到简单,易记,那么,能够让人心静的经文中,莫过于“除垢”了.尊者就是通过这一经文证得罗汉金身. 如果楼主更加向往大乘,誓愿证得菩提,那么,个人建议楼主学习《圆觉经》.理由是《圆觉经》通俗易懂,有许多的偈子,特别适合念诵. “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了达于无明”,“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佛说如是人,现世即菩萨”,像这些经文都是易懂,易记,特别容易生清净心的. 当楼主能够通过《圆觉经》入门,那么,最后不用问就会明白,不论是静,还是动,皆被认为是心所造境,是不可取的.不可执着的.楼主也就能够得清净法身了.

泸水县18711104865: 佛经里有预言性质的经书吗? -
詹钟羟丙: 1、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