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大乔小乔的诗句

作者&投稿:丙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乔小乔的相关诗词~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辛弃疾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题二乔手卷二绝 陆文圭
国色妖娆书不如,风流二媚信消渠。阿承丑女无人聘,自契衣装过草庐。
2. 咏美女
李调元(清)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

3.浣溪沙
吴文英 (宋 )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夜来风雨洗春娇。
4. 二乔
邱炜萱
春深铜雀竟何如,十二年中快婿居。一笑阿瞒浑不识,儿家原自读兵书。
5. 二乔图
洪锡爵
两美生成若玉颜,芳名同艳皖公山。猘儿虎将真侥幸,一叶轻舟载得还。

在乔公故宅的后院有一口古井,水清且深。相传二乔姐妹常在梳妆打扮,可谓“修眉细细写春山,松竹箫佩环。”(清?王士桢《二乔宅》)每次妆罢,她俩便将残脂剩粉丢弃井中,长年累月,井水泛起了胭脂色,水味也作胭脂香了。于是,这井便有了“胭脂井”的雅称。 关于“胭脂井”,民间还流传着另一说法。二乔婚姻并非自愿,孙策、周瑜逼婚时,两位美女欲投井自尽,又念及老父,便坐在井旁,相对而泣,滴滴血泪,落入井中,染红了井水。正如“天柱老人”乌以风所云:“双双佳女会王侯,倾国定怜汉鼎休,谁识深闺残井水,至今似有泪痕流。”

  大乔: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伤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 (18 岁 ) ,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

  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二乔:

周瑜、小乔故事的传流,除其两人具有本身的因素而外,还与明·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围绕铜雀台故事对他俩的精心编排与渲染有关。《演义》第三十四回叙曹操平定辽东后,心情大畅,欲建铜雀台以娱晚年。少子曹植进言:“若建层台,必立三座。”中间名铜雀,左为玉龙,右为金凤。“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邺郡建台。这是建台之缘起,与周瑜、小乔一字无关。第四十二回叙曹操得荆州后,欲领兵百万南下,约孙权“共擒”刘备。一时孙吴主战、主和,沸沸扬扬,难以主张。第四十三回叙:经鲁肃与刘备、孔明的合谋,孔明愿随鲁肃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县西南二十里)亲见孙权,以陈利害,坚定孙权联合抗曹。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堪称美满姻缘了。郎才女貌,谐成伉俪,当然两情相惬,恩爱缠绵。然而,二乔是否真的很幸福呢?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小乔的处境比姐姐好一些,她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周瑜容貌俊秀,精于音律,至今还流传着“曲有误,周郎顾”的民谚。小乔和周瑜情深恩爱,生活在一起,随军东征西战,并参加过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如画的江南,过着寂寞生活。吴黄武二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明人曾有诗曰:“凄凄两冢依城廓,一为周郎一小乔。”小乔墓有封无表,平地起坟,汉砖砌成。到1914年,岳阳小乔墓上还有墓庐。现在尚有刻着隶书“小乔墓庐”的石碑。

  二乔究竟有多美?《三国志》没有写,杜牧没有写,罗贯中也没有写,这种美实在太模糊了。可是,千百年来,这“模糊美”一直动人心魄。上海博物馆藏清代吴之fán竹雕《二乔并读图笔筒》、王世襄《竹刻鉴赏》一书有照片及拓本,说刻的是“两妇高髻,一持扇坐榻上,一坐杌子,手指几上书卷,似在对语。榻上陈置古尊,插牡丹一枝,旁有笼、箧、垆、砚、水盂、印盒等文房用具”。笔筒背刻阳文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古代女人美不美全靠历代笔墨渲染而定,未必可靠。明代高启的《过二乔宅》云:“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可叹曹操有生之年未能取江东,不然二乔或许就在铜雀台里度过余生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激周瑜出兵,念曹植的一首赋中描写大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出自:宋·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译文: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2、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
出自:宋·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译文:蜡梅花外黄而芯粉红,香气扑鼻,婷婷而立又好像三国时闻名东吴的绝色佳人“大小二乔”。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出自:唐·杜牧《赤壁》。
译文: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4、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
出自:明·高启《过二乔宅》。

译文:大乔和小乔虽然已经嫁人但仍然了解礼节,每天一起读《诗》和《书》,并感到愉悦。
5、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燕啼秋水。
出自:唐·姜夔《解连环》。
译文:为了大乔,可以拨动春风,小乔巧妙地拨弄着古筝,燕子啼叫,一池秋水。


...把小乔和大乔锁在铜雀桥中,请把为这场景描写的诗完整说出来_百度知 ...
折戟沉沙铁未销,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国中的大乔小乔
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巴陵县志》又载"瑜所镇巴陵在庐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注解《三国志》称:"瑜留镇之巴丘,为庐陵郡巴丘县(今江西省境内),瑜病卒之巴陵,为晋荆州长沙郡巴陵县(即今岳阳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证。相关诗词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

大乔小乔的相关诗词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辛弃疾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二乔是指大乔和小乔吗?
这中间有个很厉害的“硬伤”: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铜雀台建造于210年,不论曹操和曹植到底怎么想的,不论诸葛亮是不是阴谋诡计,铜雀台和赤壁之战都没有啥大关系,而大乔小乔也根本不是促成蜀吴联合的主要原因。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呢?因为《三国演义》太有名了,而诸葛亮改诗,周瑜孙权生气...

李元调赋诗两首诗名?
没有其他名字,就像我们写随笔“XXX日有感”,就是这篇的名字了。《李元调赋诗两首》李元调 (其一)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其二)月儿十九八分圆,七个才子六个癫。五更四点鸡三唱,二月怀抱一枕眠。

三国中关于大小二乔的那首诗是如何描写的?
楼主,你好! 大乔小乔:三国时乔公之二女,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二人皆美艳,贤德有才。唐杜牧写曹操曾觊觎大小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宋苏东坡亦留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谁能帮写几首关于大乔小乔黄月英貂禅的诗
大乔 昔有英雄江东虎,离人月下思可知?伴虎由来多寂寞,还应泪洒虎落时.小乔 丝管幽幽满地霜,岁酬黄花寄周郎.万里长江东风破,铜雀台前美人殇.黄月英 常言依女无颜色,远山疏水妇人愁.可选英雄销裙下,为是江山万点谋.貂禅 樊素樱桃齿玉珠,小蛮风细面新涂.若使月闭花羞绽,笑里降龙醉里如.

谁能帮写几首关于大乔小乔黄月英貂禅的诗
大乔 昔有英雄江东虎,离人月下思可知?伴虎由来多寂寞,还应泪洒虎落时.小乔 丝管幽幽满地霜,岁酬黄花寄周郎.万里长江东风破,铜雀台前美人殇.黄月英 常言依女无颜色,远山疏水妇人愁.可选英雄销裙下,为是江山万点谋.貂禅 樊素樱桃齿玉珠,小蛮风细面新涂.若使月闭花羞绽,笑里降龙醉里如....

关于描写大乔小乔的诗句
战后二年,“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岁”。在这十二年中,周瑜作为东吴的统兵大将,江夏击黄祖,赤壁破曹操,功勋赫赫,名扬天下;可惜年寿不永,在准备攻取益州时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乍失佳偶,其悲苦也可以想见。美人命薄,二乔在如诗...

三国演义 中关于大小乔的诗篇或诗句??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永济市17077918988: 关于大乔小乔的诗句 -
驷景益气: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辛弃疾 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永济市17077918988: 描写“大乔小乔”的诗句有哪些? -
驷景益气: 题二乔手卷二绝 陆文圭 国色妖娆书不如,风流二媚信消渠.阿承丑女无人聘,自契衣装过草庐. 2. 咏美女 李调元(清)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 3.浣溪沙 吴文英 (宋 ) 蝶粉蜂黄大小乔.中庭寒尽雪微销.一般清瘦各无聊.窗下和香封远讯,墙头飞玉怨邻箫.夜来风雨洗春娇.4. 二乔 邱炜萱 春深铜雀竟何如,十二年中快婿居.一笑阿瞒浑不识,儿家原自读兵书. 5. 二乔图 洪锡爵 两美生成若玉颜,芳名同艳皖公山.猘儿虎将真侥幸,一叶轻舟载得还.

永济市17077918988: 描写小乔的诗句 -
驷景益气: 1、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雁啼秋水.——姜夔《解连环》 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释义: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3、东风不与...

永济市17077918988: 与大乔小乔有关的诗句和成语 -
驷景益气:[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永济市17077918988: 三国中关于大小二乔的那首诗是如何描写的? -
驷景益气: 楼主,你好! 大乔小乔:三国时乔公之二女,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二人皆美艳,贤德有才.唐杜牧写曹操曾觊觎大小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深宫锁二乔.”宋苏东坡亦留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令二姝留芳.

永济市17077918988: 七年级学的诗那一句是关于大乔小乔的 -
驷景益气: 出自唐代诗人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永济市17077918988: 关于三国时期大乔的诗句,急用 -
驷景益气: 一剪寒梅.七绝.赏双色桃 情侣园中赏碧桃, 红腮素面竞相娇. 玄都观里何曾见? 浩荡东风沐二乔. 铜雀楼台空锁梦; 金龟夫婿最知兵. 国色双花相闰栽,周郎分得小枝来. 汉宫早有君王见,金屋须教一处开. 二乔宅清王士祯 修眉细细写春山...

永济市17077918988: 有关小乔的所有古诗词 -
驷景益气: 淡抹朱粉,水盼兰情,叹人间稀见. 小竹轩窗,回眸时、清曲幽恬月暗. 轻扫黛眉,怜镜中、多少风情. 忆往昔、初时相见,巧笑飘香麝. 眷恋似水柔情,恐惊风吹去,如梦如云. 桂华泛彩,纤云弄、自有暗香浮动. 流年似水,笑相望、红...

永济市17077918988: 来几首诗或者词, -
驷景益气: 咏美女 李调元(清) 一名大乔二小乔, 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 打扮八九十分娇 清平乐、 梅兄梅弟.桃姊并桃妹.争似月临双女位.吉梦重占蛇虺.小乔应嫁周郎.云英定遇裴航.会有九男事帝,谁夸七子成行.铜雀楼台空锁梦; 金龟夫婿最知兵. 二乔宅 清王士祯 修眉细细写春山,疏竹冷冷响佩环,霸气江东久消歇,空留初地在人间

永济市17077918988: 关于二乔的所有诗句
驷景益气: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